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20011402147.doc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75171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4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关 键 词:
云南省 昆明市 农业大学 附属中学 2019 2020 年高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年高,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容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 分值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h 1 c 12 n 14 o 16cl 35.5一、选择题:(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黄铜c 钢铁d金箔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nahco3 al2o3 al(oh)3 al ( )abcd全部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再过滤, 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abcu2+cal3+dmg2+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括号中的杂质的是()amg(al2o3) bmgcl2(alcl3)cfe(al) dfe2o3(al2o3) 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五种溶液, 此试剂是( )aba(oh)2bh2so4cnaohdagno3将fe、cu、fe2、fe3和cu2盛于同一容器中充分反应,如fe有剩余,则容器中只能有( )acu、fe3bfe2、fe3ccu、cu2、fedcu、fe2、fe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沉淀 b生成红褐色沉淀 c溶液变为浅绿色 d无变化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 2alo2+h2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al(oh)3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 2fe3+ + 3cu = 2fe + 3cu2+dfecl2溶液跟cl2反应:2fe2+cl2=2fe3+2cl世博园地区的一座大型钢铁厂搬迁后,附近居民将不再受到该厂产生的棕红色烟雾的困扰。你估计这一空气污染物可能含有()afeo粉尘 bfe2o3 粉尘cfe粉尘 d碳粉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 )13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c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14将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的是()afe2o3 bfecl3cfe2(so4)3 dfeo15. 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 :ce4fe2 = fe3ce3,sn22fe3 = 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sn2、fe2、ce3 bsn2、ce3、fe2cce3、fe2、sn2 dfe2、sn2、ce316. 实验室制取少量n2利用的原理是:nano2 + nh4cl 加热 nacl + n22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b.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为6 molc.nano2是氧化剂 d. 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7. 在=反应中(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18. 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 )a. 3.18gb. 2.12 g c. 4.22 gd. 5.28 g19. 在1 l 1 mol.l1纯碱溶液中逐滴加入200ml 6 mol/l的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co2是 ( )a、10.8l b、4.48l c、20.16l d、26.88l 20下列图示说法中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21(1)现在有下列10种物质: h2o 空气 mg cao h2so4 ca(oh)2 cuso4 .5 h2o 碘酒 无水乙醇 nahco3。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酸的是 ; 属于盐的是 。(2)以下几种物质:干燥的食盐晶体、 液态氯化氢、 水银、 蔗糖、 kno3溶液、 co2、 熔融的kcl、 盐酸、 h2so4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3)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22右边图示中,a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是含有a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化学式:a 、b 、 c 。(2)以上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填写编号)(3)写出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ed的化学方程式 。23某同学为了检验家中的一瓶补铁药(有效成分为feso4)是否变质,查阅了有关资料,得知fe2+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结合已学的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药片除去糖衣研细后,溶解过滤,取滤液分别加入两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入kscn溶液。请你填出该同学实验中出现以下现象时的应得出结论: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现象滴入kscn溶液的现象结论 褪色不变红 不褪色变红 褪色变红 24现有fecl3、alcl3的混合溶液100ml,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则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cabcd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dacbaba5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周朝规定同姓不结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规定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利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2. 成语“数典忘祖”“不肖子孙”跟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宗法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3.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这反映了()a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b 秦律严苛细密c皇权至高无上 d 丞相独揽大权4.政论家认为,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制衡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军政大权 d三司掌管财政5. 宋代时,“中书门下”的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当时,“中书门下”属于() a枢密院长官驻地 b三司的行政衙门 c宰相的办公机构 d独立的监察机构6. 柳宗元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周朝的灭亡完全在于其制度的先天不足b秦朝的灭亡主要在于统治者的暴政,与其制度没有关联c柳宗元的看法有其合理性,看到了两代灭亡的关键所在d柳宗元的看法是错误的,两代的灭亡与制度没有关系7.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现于()a汉代内外朝制度 b 唐代三省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 d 明代的内阁制度8.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 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9. 1894年10月西方列强报刊评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脊骨的怪兽。”这披露了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10.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1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舰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尾海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12.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是一个义和团成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因为义和团运动()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 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13. 周恩来在评价西安事变时,称赞张、杨两将军的义举“有大功于抗战事业”,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这里的“功”主要是指()a推动了中国从内战到全面抗日 b直接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c打击了亲日派势力 d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14.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国确立大国地位的起点”。主要是因为抗日战争()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15. 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在当时对近代经济制度已经有所认识。以下各项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b所以婚聚弥月喜事,俱用国库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16. 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历史的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a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b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c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17.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灰烬。”此评论()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18. 遵义会议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因为它()a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c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全球通史的作者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确立b秦统一六国、清帝下台、新中国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在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先后建立了自治区。这些自治区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体现了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开创了政治协商制度的新阶段a b c d21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22在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日标 c第二世界的合作 d“求同存异”方针23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十二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4右图的照片摄于2001年,当时某区域组织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该组织是 () a.不结盟运动 b.亚太经合组织c.上海合作组织 d.欧洲共同体 25.“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a.建立了“四百人会议” b.实行“陶片放逐法” c.设立陪审法庭 d.发放“观剧津贴”26.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政治制度方面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左图体现的是封建的君主专制, 右图体现的是奴隶社会的民主政治 b.从本质上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 c.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人类宝贵的文明成果 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27世界文明史的作者维尔杜兰特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专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皇帝随心所欲,任意颁布法律 b.法律类型众多,条文相互冲突c.统治范围扩大,法律不断充实 d.贵族平民对立,法律难以化解28.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如下观念()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9.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 a.罗马法给与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b.罗马法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c.罗马法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 d.罗马建立了相对民主的政治制度30.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是() a英国的大宪章 b英国的权利法案c法国的人权宣言 d美国的1787年宪法31. 2009年4月,英国民众2万多人在网上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布朗下台。布朗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a布朗所在执政党工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c议会对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保守党的态度32.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阁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 a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c违背美国宪法,林肯反对无效 d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33.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3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 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35.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巴登不莱梅和汉堡”等邦 () a.拥有独立海军舰队 b.可以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 c.享有一些自治权 d.有权任命联邦议会的主席2、 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30分)3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古今中外,制度的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就伯利克里时代来说,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约四万人,其中有二万三干人从军常驻国外,还有一些人派驻盟国境内任监察官。留在国内为数不多的公民,老弱病残者不少,加乏乡下农民和城镇手工业者难以与会(公民大会)。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时间文件成果1215自由大宪章贵族与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侵犯1628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1641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体会1679人身保护法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1689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1701王位继承法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材料三 联邦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这些制度性要素就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麦迪逊语),这种机制实际上是由三个层面的分权制衡关系组成的。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雅典在公民权的法律规定方面有何缺陷?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享有和行使公民权两方面加以说明。(6分)(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内容。说明这种机制对美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6分)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近年来中美关系大事摘录 2001年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1) 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6分)(3) 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 (3分)试题答案15 bacbc 610 bddcb 1115 ccadd 1620 cccda 2025 addbd 2630 dcccb 3135 cdadc 36.答案:(1)缺陷:只有少数人享有和行使公民权。说明:只有本城邦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公民权(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真正能够行使公民权的也只有少数公民。(6分)(2)王权不断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扩大。(3分)(3)内容: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度。影响: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37、(1)特征:对抗。 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6分)(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分)影响: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解了世界紧张的局势(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4分)(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3分)- 9 -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多选、错选或不选,该小题均不得分。)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板块和板块碰撞形成a日本海沟 b安第斯山脉 c青藏高原 d喜马拉雅山脉2有关两板块说法正确的是a之间是生长边界,地中海一直在扩大 b之间是消亡边界,地中海一直在扩大c之间是生长边界,地中海一直在缩小 d之间是消亡边界,地中海一直在缩小3.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4桂林山水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的溶蚀作用 b冰川的沉积作用 c风力的侵蚀作用 d海浪的侵蚀作用 5右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垂直变化的a. b. c. d.读右下图,完成6-8题6.图中箭头表示的作用是a.太阳辐射 b.大气反射 c.大气散射 d.大气逆辐射7.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a. b. c. d.8.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影响明显的是a减少 b不变 c减弱 d增强根据大气的热力作用,回答9-10题。9.图中a、b、c、d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 b c d10.人们用烟熏的方法防止霜冻的发生,这是因为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c.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 d.烟雾带有一定的热量,能直接传给地面,使地面增温11下列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读“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 ,回答12-13题。12.图中箭头分别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aabd bbac cabc dcbd13.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aa d bc d ca c d b d读下图,回答第1416题。14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 b高空c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d不考虑摩擦力 15图中d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风向 d摩擦力16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b风向相反 ca地风速小于b地 d摩擦力一定相同17.下图中,风带气压带画法正确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5日开始北京受到一股强冷空气的影响,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回答1819题。18.下图正确表示影响25日北京天气系统的是:19.能正确反映这次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要素变化的是 () 20.读右图,该锋面系统表示的是()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暖锋 d南半球的冷锋21.读锋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降水易发生在锋后 b锋面过境后气温降低c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d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22.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的台风,是由下列哪个天气系统造成的 ()下图某市气象台发布的 2015年10月28日发布的五天天气预报,回答2324 题23某市当地在这五天最可能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过境() a b c d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2425题:24图中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最强烈的环节是( )ag b.b c.c d.d25在各个水循环的环节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环节是( )a.a-d-g b.e-a-g c.b-f-c d.a-g右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26-27题。26.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d终年炎热干燥27.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控制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28.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b.元古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前期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29-30题:29.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30.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综合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c.整体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读下图“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31-33题。31.常年受到处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32.能正确表示处的风向是33.与地中海气候成因有关的气压带和风带是a b c d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曾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如图)。回答34-35题。3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35.结合右图(图中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判断,下列关于左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的内部、外部圈层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d、e两圈层,既能检测到横波、又能检测到纵波c.地震波通过界面时,纵波速度增加、横波速度降低d.地震波通过界面时,波速都有明显的变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31.读印度半岛相关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图中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与 板块相互 而成。(2)图中印度河的大致流向是 。印度河平原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3)每年夏季,在印度一带会形成 (气压中心),把 (气压带)切断。(4)印度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右图所示的风向为 季风,其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名称:a_ b._ c._(2)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相互转化的条件,其含义分别是 (3)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最不可能含有化石的岩石代号是_,花岗岩的岩石代号最有可能是_。33.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10分)(1)图中洋流由于 风带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在流动过程离海岸距离变远的原因是由于受_的影响。(2)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 方向流动。(3)按性质来讲,属于 ,对气候的影响是 ;属于 ,对气候的影响是 。(4)如图中所属海区在太平洋中,则处是 渔场,则处是洋流名称是 洋流。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5 cabdb 610 dbcaa 1112 addda1620 bcdad 2125 cbacb 2630 aabba二、综合题31 亚欧,印度洋,挤压(碰撞) 东北向西南,流水沉积 印度(亚洲)低压,副热带高压 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移动32.反气旋(高压),顺,下沉,晴朗 冷锋,乙,甲 北京,寒潮33.(1)南极点 12月 22日,昼短夜长 (2)(2326s90w) (3) ade(4) 12 3 21(5)12 6(6) 从南回归线(或23.5s)向南.北两侧递减 34.(1)东北信风 地转偏向力 (2) 副热带 顺时针 (3)暖流 寒流 (4)北海道 35、(1)冷锋 b、c (2)冷锋 (3)b (4)寒潮 (5)b9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质 b水 c脂质 d糖类2根据对下面表格中两种细胞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特征细胞壁核糖体成形的细胞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细胞有有无有有细胞有有有无有a. 两种细胞都没有叶绿体 b 细胞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c两种细胞都有线粒体 d细胞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3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在黑藻小叶细胞中可观察到很多叶绿体 b在黑藻小叶细胞中还可以观察到绿色的液泡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4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5下列是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所有糖类都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b还原糖检验中的颜色变化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其中的是cu2o;c在花生研磨液中加入苏丹溶液会出现橘黄色,加入双缩脲试剂会出现紫色d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是先加a液后加b液,加完之后立刻加热出现的颜色是紫色6利用冷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并用电镜观察,将观察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bs侧表示细胞膜的外侧bbf侧和pf侧都是亲水侧c图中蛋白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该图表明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7取四个表面积相同细胞器,将其中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表面积最大的是a线粒体 b高尔基体c细胞核 d液泡8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紫色的中央大液泡9将新鲜的植物叶肉细胞,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叶肉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此时,部位和的颜色分别是a、无色绿色 b红色、绿色 c红色、无色 d红色、红色10龙葵是一种重金属镉的超积累植物。盆栽试验表明,在镉污染水平为25 mg/kg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镉含量都超过了100 mg/kg。据此推测,龙葵根部细胞对镉离子的吸收方式为a主动运输 b胞吞作用c协助扩散 d自由扩散11(2015海南卷)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1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 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c此时图中n中充满了蔗糖溶液,d实验过程中m的颜色逐渐加深,吸水能力逐渐增强13.人体白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壁,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这个过程的完成依靠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 b保护作用c流动性d扩散1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蒸馏水,猪膀胱膜单糖能透过但蔗糖不能透过。在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对该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c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d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检测不出蔗糖15下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c图中编号a代表葡萄糖进入各种细胞的过程d在ae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 16下列特征中,不属于酶的特性的是 a高效性 b专一性 c催化性 d反应条件温和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起催化作用的本质是提高反应的活化能b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化学元素c酶进行催化过程中数量和性质不改变,所以酶在细胞内合成后不需要更新d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在细胞内外都能发挥作用18在动物细胞的物质运输中,属于自由扩散的是 a红细胞中的na进入血浆 b细胞外液中的o2进入肌细胞 c细胞外液中的k进入神经细胞 d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细胞1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图中a、b、c三条曲线不能反映下列哪种因素对生成物的量的影响a 不同的温度b 不同的ph值c 不同的底物浓度d 不同的酶浓度20将胃蛋白酶在ph由12下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变化情况是 21下图表示不同ph及温度对某反应产物生成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b.在3037范围内,该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5c.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22下图为酶催化作用的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酶的专一性b 该模型反映了酶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 该模型中生理过程表示脱水缩合d 人成熟的红细胞内不能合成酶,也无上述模型表示的生理过程23以下是有关生物体内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b atp与adp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其循环是永无休止的c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地进行24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a b c d 25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个装置均需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 b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 c装置乙中应让先放置一会再与连接d装置乙在处可观察到有酒精生成26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 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c 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27左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途径提供b 在有氧条件下,过程将受到抑制c 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 过程产生的atp最多,过程需要水的参与28白菜放在地窖中可较长时间保存,其原因是a温度恒定,白菜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b黑暗无光,新陈代谢停止c温度适宜,水分容易保持 dco2浓度较高,抑制呼吸作用29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必须有氧的参与b呼吸作用在细胞中进行c呼吸作用能释放能量d呼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75171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