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_第1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_第2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_第3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_第4页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专题限时集训:遗传的分子基础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专题限时集训(六)(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对应学生用书第139页)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xx潍坊期末)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进行了分析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都采用了两种肺炎双球菌作实验材料B都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C都遵循了相同的实验设计思路D体外转化实验可理解为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的延伸。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各种物质分开、单独观察每一种物质对R型细菌的作用;格里菲思实验的思路是对R型细菌和S型细菌对小鼠的作用进行比较、两者的设计思路不同。2(20xx石家庄模拟)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都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B在该实验操作中延长保温时间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C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D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给大肠杆菌提供氧气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都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A正确;在该实验操作过程中、若延长保温时间会使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放射性升高、B错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部分带有32P标记、C错误;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让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外壳分离、D错误。3(20xx市一模)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记蛋白质和DNA时、可用含35S和32P的合成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C该实验的结果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该实验还可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细菌的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B标记蛋白质和DNA时、应先在用35S和32P的合成培养基标记细菌、再用35S和32P标记的细菌标记噬菌体、A项错误;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离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造成的、B项正确;该实验的结果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不能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控制的、D项错误。4(20xx广东六校联考)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CDNA分子的双链需要由解旋酶完全解开后才能开始进行DNA复制D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在含1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后、含15N的DNA数与含14N的DNA数之比为14B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2条链各有一个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错误; 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大于1、B正确;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而含有14N的DNA分子为2416个、含15N的DNA数与含14N的DNA数之比为2/241/8、D错误。5(20xx日照期末)下图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模式图、图中“”表示复制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可知、DNA分子复制为多起点双向复制B除图示酶外、DNA分子复制还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等C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相同的D解旋含GC碱基对较多区域时、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A从图可以看出DNA分子的复制是双向复制、但不是多起点复制、A项错误;DNA分子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方向、因此两条子链的合成中一条是连续的、一条是不连续的、因此需要DNA连接酶的连接、B、C项正确;DNA分子中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因此解旋含GC碱基对较多区域时、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多、D项正确。6(20xx天水检测)下图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中可以发生图所示过程B图为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C在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通过过程形成的产物完全不同D图所示过程中均会发生碱基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口腔上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图所示DNA复制过程、A项错误;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是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B项错误;分化过程中、不同细胞可能合成相同的蛋白质、如呼吸酶等、C项错误;与图相比、图所示过程中具有TA配对、D项正确。7(20xx博雅闻道大联考)根据生物类别、可将RNA聚合酶分为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二者均能参与细胞的代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酶均能在DNA复制的过程中起一定的催化作用B两种酶均能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C两种酶功能虽然相同、但其空间结构可能存在差异D两种酶可被RNA水解酶彻底水解成磷酸、碱基等C知识角度: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的表达、酶的相关知识。原核生物RNA聚合酶和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作用都是催化转录、生成RNA、A错误;两种酶都可以识别DNA分子上特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B错误;两种酶的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其空间结构可能有所不同、C正确;两种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均可被蛋白酶水解成氨基酸、不能被RNA水解酶水解、D错误。8(20xx衡水中学四调)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在侵入宿主细胞(真核细胞)后、只有当宿主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时、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由逆转录而来)才能接触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另外、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是复制病毒RNA的必经阶段。下列相关推理或叙述、不合理的是()A逆转录病毒DNA基因组在宿主细胞的细胞核外形成B若逆转录病毒侵入不增殖的细胞、则该病毒不能繁殖C合成逆转录病毒的RNA时、遗传信息由RNARNAD逆转录病毒繁殖时消耗的ATP、有的可不来自线粒体C逆转录病毒的RNA是由DNA转录产生的、不会出现遗传信息由RNARNA。遗传信息由RNARNA、是非逆转录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9(20xx合肥模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产生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只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B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C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D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C该病毒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肯定不是一种、如还有外壳蛋白、A错误;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不是翻译、B错误;该病毒为RNA病毒、并且该RNA能作为mRNA、所以其上含有密码子、C正确;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之间碱基互补配对、不存在T与A配对、D错误。10(20xx云南曲靖一中模拟)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1970年他又重申了中心法则的重要性并完善了中心法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心法则描述了生物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B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准确性C图中过程都可以在细胞内发生D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中心法则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流向、不能揭示生物界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11(20xx烟台期末)动物的昼夜节律与周期基因密切相关、该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过程如右图所示、其编码的蛋白PER在夜间累积而在白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B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只能翻译出一个PER蛋白C周期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某些细胞中DTIM与PER的结合物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C过程表示转录、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A错误;过程表示翻译、该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个PER蛋白、B错误;下丘脑与动物的节律有关、因此周期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可能发生在下丘脑某些细胞中、C正确;由图中可看出、TIM与PER的结合物通过影响周期基因的转录来抑制周期基因的表达、而不是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D错误。12(20xx日照一模)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下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以产生tRNA、rRNA、mRNA三种RNAB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d结合过的tRNA最多C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转录也抑制翻译D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B根据肽链的长短、判断核糖体是从mRNA右端向左端移动、因此、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结合过的tRNA最多。二、非选择题(40分)13(12分)(20xx衡水中学期中)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过程: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并分别编号为甲、乙;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步骤三:放入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和_标记的噬菌体;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预测实验结果:(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_图。(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 _图。解析:在标记T2噬菌体时、应先用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35S标记的氨基酸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分别获得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后、分别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被32P标记;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被35S标记、因此甲、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分别是沉淀物放射性高和上清液放射性高。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等量的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32P(1分)35S(1分)未被标记(1)B(2)A14(14分)(20xx山师附中月考)下图为动物细胞中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过程需要的酶有_、这些酶通过_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得到的mRNA先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加工后才用于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会与多个核糖体结合、最后得到的多肽链上氨基酸序列_(填“相同”或“不相同”)。(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本图推知:该细胞中核糖体分布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_等。(3)图中所示生理过程的完成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_(填序号)。用-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核与细胞质基质中的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最可能是_(填序号)。(4)由上图可知、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可通过_来实现的。解析:(1)过程表示核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催化、这些酶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通过核孔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为转录、得到的mRNA先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加工后才用于翻译。翻译时一条mRNA会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因模板mRNA相同、所以最后得到的多肽链上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2)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图中的前体蛋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而线粒体DNA也能在线粒体中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综上所述可推知:该细胞中核糖体分布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质网等。(3)图中所示的核DNA复制、转录、翻译、线粒体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完成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细胞质中的RNA是以核DNA的1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的;细胞核DNA转录的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翻译、线粒体中存在独立的转录过程、当细胞核与细胞质基质中的RNA同时减少、说明鹅膏蕈碱最可能是抑制了过程。(4)综上分析、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解旋酶、DNA聚合酶核孔相同(2)线粒体(或内质网)(3) (4)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5(14分)(20xx衡水中学五调)当大肠杆菌生活的环境中不存在乳糖时、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物阻抑物会与操纵基因结合、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使结构基因(基因A、B、C)表达受阻、导致乳糖分解酶(酶1、酶2、酶3)不能合成;当环境中存在乳糖时、乳糖与阻抑物结合、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使结构基因表达、合成酶1、酶2和酶3来分解乳糖。调节酶1、酶2、酶3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