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

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2521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4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4 2015 学年 浙江省 绍兴 第一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zip,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第一,中学,下学,期末考试
内容简介:
2014-2015学年绍兴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黄宗羲则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两种思想( )a都具有批判君主专制的意义b都曾被奉为官方学说c都反映了经世致用的学风d都提倡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2在中国传统理念里,龙凤呈祥,龙和凤代表着吉祥如意,民间匠师也有“龙愁,凤喜,狮子笑”的口诀。但大明律中却规定:“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这样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c宣扬封建王朝法律权威 d规范丝织行业秩序3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4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 )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24%36%30%10%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丝织业发展a. b. c. d.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朱熹的“格物致知”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潜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告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这反映董仲舒的( )a大一统思想 b天人感应思想c君权神授思想 d无为而治思想7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8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9上(宋高宗)谕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材料表明宋朝商业环境宽松的直接原因是( )a.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b.政府需要增加财政收入c.有识之士倡导“工商皆本”d.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带动10“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a b c d11台湾义军发表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檄文发布的背景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签订12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战役名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入,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a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13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 )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 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 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14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该言论是( )a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论根据15 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可以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农业文明转变到工业文明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文明 d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6从1885到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5%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陷入困境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17阅读下表: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193716%4.4%7.3%194258%78%49%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此现象的出现是受抗日战争的影响 表明西南西北的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改变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合理的格局 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a. b. c. d.181912年孙中山祭明陵文曰:“(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迩者以全国军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义,卒使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文与全国同胞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该文本质体现出革命派( )a.已然实现三民主义的目标b.昭告成功推翻封建体制 c.存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d.承袭朱元璋反异族统治的传统19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反映了严复( )a.中体西用的观点 b.人民主权的主张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 d.进化和革命的思想20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下列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 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 二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 民报和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a. b. c. d. 21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 )a. 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b. 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 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22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生产力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中国开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进程a b. c d.23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订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但此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有可能正确的是( )小说是经过艺术性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写有可能是虚构史实 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 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 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a. b c d 24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25“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26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a.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b.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27毛泽东思想经历了诞生、成熟和发展几个阶段。下列属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著作是(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a. b c d2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29新中国成立后,浙江人大代表团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最有可能看到的宣传标语是( )a“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c“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d“坚决拥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30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导致私营企业“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 d人民公社的建立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来源:学.科.糖料产量195719505164.0419. 61189.3195820000196.9477.01563.1195917000170.9410.41214.7196014350106.3194.1来985.519611475080.0181.4506.5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材料三 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工夫就见效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3)材料三中“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政策产生的影响。(4分)32(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请回答:(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2分)(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33(15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材料二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材料三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1)材料一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分)(2)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3分)(3)根据材料四,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2分)它对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归属作了怎样的规定?(3分)体现了什么原则?(1分)(4)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4分)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可以看出这两种思想都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本题选d项。a、b、c与材料无关。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积极影响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国古代龙、凤是皇室专用图案,结合“凡民间织造违禁龙凤文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段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故本题选b项。a、c、d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维护等级制度3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史学素养和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的直接史料,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a为传说,不能用于史料。说文解字为汉朝时期的著作,不是直接史料,而是后人的描述。史记也是后人的著作,非直接史料。所以c、d可排除。甲骨文出现于商周时期,其内容正是当时实际情况的反映。所以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考点:史学基本素养与能力历史研究直接史料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表格材料中自耕农和佃农所占的比例说明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工场工人和商人、工场主的比例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项;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时间是鸦片战争之后,故错误;丝织业发展材料中无从体现,故错误。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资本主义萌芽5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文中可知作者强调从内心寻找天理,而不是从外在探究天理。因此作者应为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而“枝枝叶叶外头寻”对应的是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所以b不正确,a,d与题无关,可排除。所以本题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陆王心学 天理的实质及寻求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董仲舒的新儒学主要内容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他提出天人合一,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此外为了一定程度限制君主暴政,提出天人感应,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本题中,强调上天通过自然现象警告君主要实行仁政。所以本题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汉代新儒学天人感应7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经济现象指的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正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才提出了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工商皆本”,批判原来的重农抑商,所以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工商皆本”,而非其他的三个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工商皆本”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相位之争”、d项“基本对等”错误,b项开始改变是是西汉武帝时。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专制权力的强化 9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所以本题选b,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材料没有体现;d项地域性商人群体是明清时期的。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宽松的宋朝商业。10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可知我们要选择的制度应该是秦汉之前朝代所实行的制度。中的三公制度是秦汉时期,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b、c、d,故本题答案选a项。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公制度。1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内容马关条约中台湾岛的被割让。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正确。其余abd三项明显不相关,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表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相关内容抗日战争。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本身正确,但题干图表数据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排除;b项表述没有依据,排除;d项表述不符合抗战初期的史实,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中日双方的舆论宣传攻势1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中国反对专制斗争相关内容。归纳、概括材料,材料的核心,即在强调鲁迅的反封建礼教斗争。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c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属于对题干材料的简单理解,从属于a项“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可知,a项最为根本,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鲁迅反封建礼教的斗争14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得知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本题选a项,b、c、d与材料无关。考点: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15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本题要用文明史观来分析,马是传统交通的重要动力,所以“马”代表的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机器大生产为重要标志,所以“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都是工业文明的象征。故选b。考点:史观文明史观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16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 2%,其中关税收入逐年上升了38%。”说明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a不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是在民国初年尤其一战期间;b错在“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说法;c与题干意思以及历史事实不符。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17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正确,因为抗战的需要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1942年此时国家政治重心在西边地区,所以正确。因为重工业在此时得到了发展,从而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所以正确。而不正确。因为虽然如此,但中国的经济布局仍未改变,且材料里没有将沿海与内地作比较。综上,本题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抗战时期的发展变化18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祭明陵文中“(文)负疚在躬,尚无以对我高皇帝在天之灵”和“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可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辛亥革命孙中山的思想”19b【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由材料“国者,私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可见严复主张人民主权,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思想20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正确;发昌机器厂是民族工业,故错;表述错误,因为近代中国重工业无法摆脱列强控制;新学伪经考是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没有对封建文化进行系统批判,所以错。故选b。考点:近代以来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代民族工业的产生的背景2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道: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将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步。邓小平南方谈话澄清的思想误区,从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故选c。考点: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南方谈话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实际是左倾错误严重干扰经济。它既能反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又能反映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考点:新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23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当时人民公社体制出现了问题,人民自发的进行改革,但遭到了政府的反对。本题在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事实上安徽小岗村最早也是民间自发进行改革的,所以错误,可排除,这种现象可能发生。此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它召开于1978年12月,所以 错误,可排除。综上,本题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4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强调的s型,可知这应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失误,且这第二个“30年”应该是1951年之后。a、b、d都是成就,皆可排除。而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失误,所以c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25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公私合营” 可知它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为为了实现公有制,国家开始对民族工商业进行改造,主要形式为和平赎买,公私合营。所以b符合题意。a,c为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可排除。而计划经济刚刚出现,不存在改造的问题,d错误。综上,本题选b.26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的时间及所呈现的问题,国家开始实行三大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极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所以 b符合题意。a非主要措施,c错误,当时开始逐渐取消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d是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这是在1953年之前。综上,本题选b.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27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各阶段发展的把握。毛泽东思想可分为发端时期(1924-1927),形成时期(1927-1937),成熟时期(1937-1945),完善时期(1945年后),学生只需将近代革命各阶段把握清楚,便可确定毛泽东思想在各阶段的著作。中的井冈山的斗争主要讲述的是1927年之后中共农村包围城市,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这应是土地革命时期的著作,应为形成时期(1927-1937)的著作。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写于1949年,讲述的是国民党的统治即将被推翻,中共即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应是完善时期(1945年后)的著作。而在抗战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主要体现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形势的看法,主要代表作为新民主主义论。综上,可知本题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各阶段的著作28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指的是建立民主制度,属于政治革命。而民生主义是在孙中山观察到西方社会问题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的有关民生问题的相关主张,主要内容为平均地权,这属于社会革命。而民粹主义与本题无关,所以本题选c。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民生主义29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于1954年9月,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a排除。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可排除。“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b描述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和三大改造(1953-1956),第一届人大会议召开正在此时,所以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0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可知是三大改造的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所以b正确。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完成31(1)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或小农户个体经营)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或封建土地私有制)。(4分)(2)状况: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产品产量不断下降。原因:“左”倾错误的泛滥(或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4分)(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分)【解析】试题解析:(1) 关于基本模式,可从材料入手。材料反映了该地区男耕女织,不经商,不入伍,不外出这种现象。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模式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因为是小农经济,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因此这对应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2) 阅读表格,从1959-1961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在下降,因此在回答状况时只需把表格中得到的历史信息加以概括即可。至于原因,根本原因为左倾思想的影响。而具体原因,学生需要答出1958年的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3)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78年,可得出对应的农村改革应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而关于它的作用,学生可结合课本知识作答。首先,它改变了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此外,农村改革的成功也推动了即将而来的城市改革。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32(1)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2分)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2分)(3)台湾学者站在中华民国的立场,或者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1分)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分)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试题分析:(1)按革命任务划分,从1840年,中国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按社会性质划分,1840-1949年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年后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四运动的意义结合教材来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作为近现代史的分界线,主要是针对社会性质变化来谈的。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因此结合这个区别来谈即可。(3)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着眼于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推翻了清王朝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转变。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划分界限;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33(1)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2分)(2)立法权应归人民大众;主权在民;法律至高无上。(3分)(3)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2分)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只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3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或者分权制衡的原则。(1分)(4)1949年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分)【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比较简单,考察的是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只要读懂材料很容易回答。材料“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故法者,王之本也”体现“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体现“法律的核心是刑罚”。(2)根据材料二“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可以归纳第一点,根据材料三“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可以归纳第二点,根据材料三“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可以归纳第三点。(3)根据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可知其性质。 根据材料“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可知三权的归属及原则。(4)此题与材料无关,主要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限定在1949年到1954年这个时间段,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两项主要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时间段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就是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和之前的临时宪法即1949年的共同纲领。第15页,总15页2014-2015学年绍兴一中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8 cu-64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某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bnh4cl电子式为 cca2+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d-羟基丙酸(乳酸)的比例模型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与水发生了水解反应b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c钠熔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硫、氮、氯、溴等元素d. 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b2.3g甲苯和丙三醇(c3h8o3)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0.2nac1moloh中电子数目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 l溴乙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0.7na4下列物质:乙烷;苯;聚氯乙烯;2丁炔;环己烷;邻二甲苯;3甲基1戊烯。其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a b c d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6主链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的种类共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7下列实验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将乙醇和乙酸稀硫酸共热制乙酸乙酯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制乙烯验证rx是氯代烷,把rx与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褐色沉淀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检验淀粉已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未析出银镜 a b c d全部8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a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kmno4酸性溶液b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c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br2的ccl4溶液d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9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与浓溴水可发生取代反应b1 mol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 mol naohc该有机物能与na、na2co3、nahco3溶液发生反应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生成光亮的银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氨酸与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以生成3种二肽b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hoch2ch2oh)能通过加聚反应制取聚酯纤维()c迷迭香酸的结构为它可以发生酯化、水解、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d分子式为c5h12o的醇,能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11.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最简便的流程途径顺序正确的是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中和反应缩聚反应a b c d12分子式为c4h8o3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下列性质:在浓硫酸作用下,能分别与ch3ch2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在浓硫酸作用下也能脱水生成一种只存在一种结构形式,且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在浓硫酸存在下,也能生成一种分子式为c4h6o2的无支链环状化合物。根据上述性质,确定c4h8o3 的结构简式为a. hoch2cooch2ch3 b. ch3ch(oh)ch2cooh c. hoch2ch2ch2cooh d.ch3ch2ch(oh)coohchocho题13图13某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其结构简式如题13图。该拒食素与下列某试剂充分反应,所得有机物分子的官能团数目增加,则该试剂是abr2的ccl4溶液 bag(nh3)2oh溶液 chbr dh214、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x可发生消去反应b在一定条件,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c用fecl3溶液可鉴别x和y dx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y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共面15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1 b2:3 c3:2 d2:11625和101kpa时,乙烷、乙炔和丙烯组成的混合烃32ml与过量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72ml,原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a12.5% b25% c50% d75%17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2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18某物质结构如右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4o3 b分子中含8个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19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acf4 bch4 cnh dh2o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b电负性顺序:cnofc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d由于n2和o22+互为等电子体,所以可以推断o22+的电子式为21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下列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牢固b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c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该晶体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22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ko2)呈立方体结构(与nacl晶体结构相似)。如图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则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o2中既存在离子键也存在共价键b一个ko2晶胞中摊得的k+和o2-粒子数均为4个c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o2-有8个d与k距离相等且最近的k+有12个二、填充题23(11分)(1)偏钛酸钡的热稳定性好,介电常数高,在小型变压器、话筒和扩音器中都有应用。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呈最高正价,则偏钛酸钡最有可能的化学式为 。(2)在下面的电子结构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原子可能是 (填字母)a.ns2np3 b.ns2np5 c.ns2np4 d.ns2np6(3)一些药物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则关于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些物质中,盐酸伪麻黄碱,乐铂熔点较高 b. 这些物质中都有手性碳原子c.这些物质中,有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键、键d.这些物质溶于水的时候都需要破坏范德华力、氢键24(17分)回答下列问题:i(11分)是几种有机物的名称或化学式:2,2,3-三甲基丁烷、3-甲基-1-氯戊烷、甲苯、clch=chcl、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物和:_,_。(2)上述有机物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用编号表示),互为同系物的是_(用编号表示),存在顺反异构的是_(用编号表示)。(3)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种,以该有机物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浙江省绍兴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2521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