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5-2016学年[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382778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87.6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4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中学联盟
2015
2016
学年
中学
联盟
福建省
漳州市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2015-2016学年[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zip,中学联盟,2015,2016,学年,中学,联盟,福建省,漳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 内容简介:
-
2016年漳州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考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1.殷周制度论在谈及周代的宗法制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是指 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c.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2.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要让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下列表述中属于秦始皇当时的“中国梦”是 a.希望皇权至高无上,强化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b.准备开创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君权专制d.废除丞相制,取消中央及地方官员世袭制,选贤任能 3.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b.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c.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d.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 4.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执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统帅本省军队。同时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据此可知元代()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空前加强 5.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因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6.下图为19世纪末西方人绘制的时事漫画日本人进了中国店。日本人在“中国店”获得的好处是 a.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须同日本商定b.日本军队可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扎c.反对日本的中国官吏都得到严格惩处d.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方案决定“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该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8.老战士赵林青在回忆某场战役时这样写道:“八路传胜,交通破堑,铁路全僵。看千马奔腾,万军争秀;英雄济济,阵势堂堂。我部名师,攻占据点,鬼子哀鸣自退防。”这场战役应是 a.淞沪会战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辽沈战役 9.金陵定鼎,平成永固之基。京曰天京,一一悉准乎天命;国为天国,在在悉简乎帝心。”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八国联军占领北京c.中国同盟会成立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0.马克思曾经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对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进行剖析,认为其实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马克思的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 a.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式b.反对清政府的革命任务c.由无产阶级政党进行领导d.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1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对这种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主观设法有悖法治原则b.宪政实行推进民主进程c.政体变化导致政局不稳d.分权制衡维护共和制度 1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a.b.c.d. 13.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大合唱”是指()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14.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可能出现于新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 a.新中国成立初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c.改革开放初期d.21世纪初期 15.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者是“人治”,后者是“民治”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前者是“民治”,后者是“法治” 16.101985年全国人大正式决定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1986年邓小平再次被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因为他 a.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b.开始经济体制改革c.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d.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7.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 a.加强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b.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合作c.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d.完善“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 18.有学者这样评价美国前领导人的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材料中的“外交思想” a.可能出自杜鲁门总统b.有利于改善美国自身的国际处境c.意味着冷战政策结束d.激化了美国与西欧、日本的矛盾 19.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下图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行b.万隆会议的召开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的改善 20.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以下对三幅图片中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是 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图2 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a. b. c. d.21.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22.雅典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这种有报酬的公职制度给广大中下阶层的公民提供了极好的政治教育机会。当时雅典的执政者是 a.普罗泰格拉b.梭伦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23.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这表明罗马法( ) a.量刑程序不统一b.带有习惯法伸缩性的痕迹c.崇尚秩序和平衡d.平民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24.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c. 公民法d. 万民法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三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宋书恩幸传 材料四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先秦时期官职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较,材料二反映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4分) (2)材料三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此制度有哪些弊端。(6分) (3)材料四反映的选官制度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4)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有何启示?(3分)26.(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摘自周恩来政论选(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2分)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2分)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3分)(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4分)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个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十年。材料二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会约每隔10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 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渎神和蛊惑青年概括材料一体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它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借鉴意义?(8分)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哪些?(4分)据材料三,指出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缺陷。(4分)2016年漳州芗城中学高二下期中考【答案】1.d2.a3.c4.c5.c6.d7.d8.c9.a10.a11.a12.b13.b14.b15.a16.c17.c18.b19.d20.d21.d22.d23.c24.d25.(1)世袭。(2分)注重品行。(2分)(2)九品中正制。(2分)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4分)(3)制度:科举制。(2分)特点: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2分)(4)认识:注重德才兼备;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反对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6.(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答对其中4点即可)(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 转折点: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答对其中3点即可)(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日本: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以史为鉴,珍爱和平。中国: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7.(1)特征:少数服从多数,维护公民的利益(或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2分)借鉴: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应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一点即可)。(2分)(2)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十将军委员会。(4分)(3)存在问题:民主范围狭隘;程序和表决方式简单;参政方式原始(或抽签参政容易导致公共权力滥用)。(任答2点,4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宁之于天,争乃不生” 中的“天”是主宰嫡庶身份的关键;ac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不符合宗法制内涵,故排除。综上所述,故选d。2.本题考查的是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作为皇帝,其主要梦想是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b项不全面;c项是隋唐时期的;d项是明朝。故选a。3.本题考查明朝官制调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裁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废行中书省,权分三司”可知,明朝初期,在中央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材料之意,排除。故选c。4.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中央集权体制下行使的,地方长官并没有较大的独立性,所以a项错误。b项是无关项,d项涉及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没有涉及到地方的机构。“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表明c项正确。 5.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出现新的变化,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的根源在于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指导思想;而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进行了戊戌变法,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主旨,排除。故选c项。 6.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世纪末”、“日本人进了中国店”可知此应为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及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史实。ad两项分别为1842年南京条约和1895年马关条约的具体体现,bc两项均为1901年辛丑条约的具体体现。故排除abc三项,故选d。7.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织的大型会战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依据题目中“平汉铁路”“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江西南昌”等关键信息可知此应为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以武汉为中心的沿长江南北两岸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规模的会战。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8.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八路传胜,交通破堑,铁路全僵。我部名师,攻占据点,鬼子哀鸣自退防”可知这是百团大战的特点,主要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和据点,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故选c。9.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依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金陵定鼎”、“天京”、“天国”等可判断这应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定都天京的史实。故排除与此不符的bcd三项,故选a。10.本题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中宣扬绝对平均的分配方式,企图建立一个绝对平均、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是马克思认为它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原因,故a说法正确,bc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a。11.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袁世凯掌握中华民国大权时,为了防止其专权而订立临时约法,这带有明显的孙中山的主观色彩,根本上是违背依法办事的原则的,故选a;这一题是在评价孙中山的这种做法的目的,而不是其客观效果,故b不符合题意;cd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1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1927年8月7日;发生在1927年9月;发生在1927年8月1日;是发生在秋收起义后;所以答案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中国建立后,积极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人大制度建立。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构成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框架。题干描述的是其中的政治协商制度。故选b。14.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目中的口号“老子反动儿混蛋”、“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砸烂公检法”体现了19661976年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的史实。故排除与此时间段不符的acd三项,故选b。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禁淫止暴莫如刑”、“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和题意;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前者无从体现“民治”,d项不正确。进一步分析,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国的法律制度古代“法治”与现代“民治”(课标外) 16.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材料分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构想。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1986年邓小平再次被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主要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c符合题意;a是1978年提出;b是1980年开始;d是1992年提出,都不符合题目时间要求,排除。故选c。17.本题考查日内瓦会议及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由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举行。可知ab不符合题意,排除;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项符合题意;d项“求同存异”的方针政策是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18.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美国前领导人”、“外交政策”、“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可知此应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现状,积极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的史实,排除a项,b项符合题意;c项中的“冷战”结束于1991年,晚于题目中中美关系改善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故排除;该现象有利于美国联合中国共同制衡苏联,一定程度上改变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的劣势地位,同时也符合日本和西欧的利益,直接导致中国迎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高潮,d项表述错误。故选b。19.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图片中的信息反映了1971年,中美两国开始谋求关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直接促使中日建交,随后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史实。故排除与此表述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20.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尼克松访华促成的,故不对,选d项。21.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可知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促进了公民以极大的热情和自豪感投入到城邦政务中去,增强了他们的参政意识。故排除与此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22.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题目中的信息反映了伯利克里改革时期,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史实。故排除与此不符的abc三项,故选d。23.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生死攸关的问题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而较轻的犯罪交由平民团体审判,即体现了罗马法处理问题按照轻重分别交由不同的部门处理,又兼顾各方利益,既做到了大事的崇尚秩序,又做到了小事的平衡利益,其他选项不是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 24.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对材料分析可知,此法律要适应罗马帝国通知区域的一切自由民,故选d;a习惯法,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合题意,故排除;b十二铜表法标志成文法的诞生,一定程度维护平民的利益限制贵族的特权,不合题意故排除;c公民法,是适应罗马城邦,不适应罗马帝国统治区域,故排除。故选d。25.(1)本题主要考查世袭制,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诸侯、卿大夫、士都是实行世袭制。材料二反映的是察举制,从“贤良”“孝廉”的意思可知注重品行和才学。(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九品中正制,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三中的关键词:“九品”、“魏至晋”可判断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3)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判断是科举制;科举制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论证和阐述问题的能力。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可以从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的标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办法等方面来总结对当今的干部任用、公务员考试的启示。26.(1)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首先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其大意即可。(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第二小问简要叙述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即可。(3)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日本于1972年先于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二小问,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日本谋求中日建交的原因。(4)从日本方面来说,要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影响角度阐述;从中国方面来说,应从反抗侵略、铭记历史等角度阐述。27.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中信息“凡公民认为”、“人数超过六千,就意味着多数通过”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则根据第一小问得出的特征,再结合所学知识和我国社会实际归纳得出。(2)通过材料中的信息“雅典公民大会”、“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组成所谓议员团”、“从事一般审判工作”、“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得出。(3)通过图表中信息归纳、分析得出答案。雅典公民占总人口比重较小,可得出民主范围狭隘;通过抽签方式和举手表决形式,得出程序和表决方式简单;在综合整个图表得出参政方式较原始。芗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读下图经纬网,回答下列12题。1.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 d.向西南西西北读下图,回答34题。3.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0e,40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b.c.d.4.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所在的方格 b.所在的方格 c.所在的方格d.所在的方格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56题。5. 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a.5000千米b.10000千米 c.15000千米 d.20000千米6. 从c地出发,经过d,e,f地,最后回到c地,其走向是()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d.一直向东北读下列两图(莱索托为甲图、安道尔为乙图),回答78题。7.与乙图比较,甲图所示()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8.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a.西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9.读图,甲、乙、丙三艘轮船同时沿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18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时到达b.甲最先到达c.乙最先到达d.丙最先到达来源:读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图中山峰对跖点的地理坐标是()a.(18s,7640w)b.(18s,10320e)c.(18n,7640w)d.(18n,10320w)11.该岛约有人口280万,则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a.150人/km2b.350人/km2c.250人/km2d.450人/km2读下图,回答1213题。12.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b.b图c.c图 d.d图13.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b.acdbc.bdcad.cbad14.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一样的地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的是()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安徽地图 合肥地图a.b.c.d.15.有关如下甲、乙两图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大b.城市在城市的东北方向c.甲图中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d.乙图所描述的内容详细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6-17题16. 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 b.200米 c.250米 d.300米17. 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8.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 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19.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a.101 米b.198 米c.298 米d.601 米读下图,完成20题。20图4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 b. c. d.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回答2122题。2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2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读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24题。23.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368 mb.488 mc.678 md.708 m24.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河有瀑布分布b.段大致自西南流向东北c.段流速最快d.段流量最小读图,回答2526小题。25.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26.上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差可能是:a.98米b.198米c.698米d.298米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2728题。27.图中甲地的海拔数值可能为()a.155 b.185c.205 d.31028.站在乙处,最有可能看到全貌的聚落是()a.a b.bc.c d.d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2930题。29.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两条河流流向相同b.a河大致自东向西流动c.图示范围内b河的落差介于200米到400米之间d.b河大致自北向南流动30.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a.地降水比地少 b.地植被长势比地好c.p点到山顶的高差可能为290米 d.小路c比小路d平坦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该地进行了野外考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兴趣小组沿河谷从m点到n点进行考察,这两点之间的高差是_米。(1分)(2)为解决用水问题,a村计划修建一条自流引水管道。在l1、l2、l3、l4四条引水路线方案中,兴趣小组认为最适宜的线路是_。试说明理由。(5分)(3)该地区拟建两个火情瞭望台,通过它们两个视野能覆盖整个区域,a、b、c、d、e中适合的两个地点是_。(2分)32.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_。 e处表示的地形是_(2)e线的走向大致为_。(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_。a100mh300m b100mh200m c200mh300m d100mh300m(4)若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山顶。(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支流。(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中,比较合理的_,原因是_。(7)该区域的最高点海拔约在_米以上。(8)拟在该区域建大坝,应在a.b.c.d中_处建最佳?坝址选在该处有何好处?_。33.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来源:(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所属的半球是_(南北、东西半球)。来源:(2)图中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 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3)图中f点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f点在e点的_方向。(4)图中e点在c点的_方向。34.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_;甲村与龙山之间相对高度范围是_。来源:(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答出两点即可) (4)站在虎山的山顶,_(“能”或“不能”)看到c点。(5)此时海平面的气温为 160c,则虎山山顶( 950m)的温度为_。芗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答案】 1. a 2. d 3. a 4. c 5. b 6. c 7. c 8. d 9. b 10. b 11. c 12. b 13. b 14. b 15. a 16. c 17. c 18. d 19. c 20. d 21. a 22. b 23. b 24. b 25. d 26. d 27. c 28. a 29. c 30. b 31. (1)200 (1分) (2)l 4 (1分) 引水路线由高到低,水能自流(2分);距离较短,建设成本低。(2分) (l 1,和l 2 线从低处流向高处,不能自流; l 3 线线路长于l 4) (3)a和d (2分) 32. 29 (1)鞍部 山脊 (2)南北走向 (3)a (4)b (5)乙 (6) 线路由高到低可自流 (7)800 (8)口袋形山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小且蓄水区域大 33. (1)(15s,15w) 南半球、东半球(2)1110千米 275千米(或277.5千米)(3)高纬度 西北(4)东北 34. (1) 自东向西 500hcdb,则 坡度大小从大到小分别为 acdb。故选b。14.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上的比例尺。在图幅大小一样的地图上,比例尺大的表示的范围小,比例 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分析题干中的地图,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合肥地图,安徽地 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故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为:。故选b。15. 该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掌握比例尺的大小、范围与详细程度是解答的关键。比例尺=图上距 离/实地距离,两图的图幅面积相差不大,所以比例尺的大小取决于实地距离。两地所在纬度 差异不大,在水平方向上,甲所跨过的经度数为2,而乙所跨过的经度数为5,故甲表示的 实地范围小,所以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描述的内容较详细,a对,d错。的地理坐标在( 31n,122e)附近,的地理坐标在(35n,140e)附近,城市在城市的西南方向,b错 。甲图中、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近,c错。故选a。16 17.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相对高度。读图,根据数值分析,等高距为50米,图中陡崖 处有4条等高线相交,根据陡崖高差计算公式,(n1)dh(n+1)d,计算出范围是150h250,最大高差不超过250米。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50米 等高线与河流相交处的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河滩a、b之间河段的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故选c 。18 19.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读图可知,甲山的海拔为1150米,乙山海拔为1320米, 相对高度为170米,a错。cd是山脊(从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ef是山谷(等高线向海 拔较高处凸出),b错。根据图中的指向标,h在东南坡上,c错。h位于东南方向,处于风向 的迎风坡,降水多于b处(位于背风坡),d对。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图中相对高度的计算。读图可知,g附近为陡崖,有两条等高线重叠,根 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 高度。图中等高距为200米,可以计算得出,陡崖相对高度为200至600之间,故选c。20.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因为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图中两河流 大致自南向北流,则地势南高北低。调水线路的选线首先考虑能否自流,图中线和线都 是自海拔低处调水到海拔高处,水不能自流,不合理。和引水线水能自流,但线距离 较远,工程造价比线要高,所以最合理的引水线路是线。故选d。21 22.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向低凸的是山脊,根据图示 信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是东北一西南向。故选a。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图示主峰的西北坡,上部等高线较密,即坡度较陡,下部等 高线较稀疏,即坡度较缓。故选b。23 24. 试题分析: 【小题1】由等高线的数值,得出等高距为100米。m山顶的海拔高度介于700 800米,聚落海拔高度200300米之间,因而两地的相对高度应该介于400 600米之间,故而b正确。 【小题2】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和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可以得出该河流在段大致自西南流 向东北,b正确;河流流经地区,没有等高线重叠和十分稠密的地区,因而不可能发育瀑布, a错误;段之间,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小,地势平坦,流速缓慢,c错误;该区域位 于东南地区,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河流下游地区水量往往较大,而且段还有支 流注入,所以是图示河段水量最大的河段。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5 26. 试题分析: 【小题1】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两山的相对海拔是270米,a是错误的 ;c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e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是错误的;根据图中 指向标,h位于东南坡上,c是错误的;根据图中风向,h地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坡,h地比 b地降水多,d是正确的。 【小题2】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n 为2,d为200米,200米h600米,正确的是d。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27 28. 读图可知,图示等高距为20米,甲地外围的等高线数值可能为180m或200m,所以甲地的高度 范围是200220m或者160180m,符合条件的是205m,故c对,a、b、d错误。故选c。从图中乙处向四个聚落分别连线,看其所经过的地形变化,可以看出,由乙向a聚落看,地势 是逐步降低,可以一览无余,故a对;由乙向b聚落看,沿途甲地地势变高,对观测b聚落产生 视觉障碍,故b错误;由乙向c、d聚落看,连线有凸起的山脊阻挡,故c、d错误。故a对。29 30.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河流流向及落差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由低值凸向高值为山谷,而河流流经山谷。根据水往低处流 的特点,得出山谷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的规律。据此规律,可在图中标出两条 河流的流向,很明显两河流向不同,故a错;根据图中指向标,可标出图中方向为左南右北, 上西下东,据此判读a河流向大致为自东北向西南,故b错;b河大致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故d 错;图示范围内b河最高处海拔范围为400500米,最低处海拔范围为100 2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