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282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5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4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4 2015 学年 黑龙江省 鸡西市 东南 四校高二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zip,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联考,试题
内容简介: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和 第卷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fe:56 cu:64 ag:108 3.可能用到的数据lg2=0.3 lg3=0.5 lg5=0.7第卷 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绝对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 )a1/2h2(g)+ 1/2cl2(g)= hcl(g) h =92.3kj/molbch4(g)+ 2o2(g)= co2(g)+2h2o(g) h =802.3kj/molc2h2(g)+ o2(g)= 2h2o(l) h =571.6kj/mol dco(g)+ 1/2o2(g)= co2(g) h =283kj/mol2 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自发反应一定能实现 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3 下列各物质投入水中,因促进水的电离而使溶液呈碱性的是 ( )anaohbnh3 cch3coona dnh4cl4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nahco3的电离:nahco3 hco3+ na+bch3coonh4的电离:ch3coonh4 = nh4+ + ch3coocna2s的水解:s2 + 2h2o h2s + 2ohdfecl3的水解:fe3 3h2o fe(oh)33h5 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c(s)o2(g)co2(g) h 1393.5kj/mol (2)ch3cooh(l)2o2(g)2co2(g)2h2o(l) h 2870.3kj/mol(3)h2(g)1/2o2(g)h2o(l) h 3285.8kj/mol 则2c(s)2h2(g)o2(g) ch3cooh(l) 的反应热h为( ) a +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6 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v(n2)= 03moll-1 min-1 v(nh3)= 09 moll-1 min-1v(h2)= 0015moll-1 s-1 v(h2)= 225 moll-1 min-1abcd7.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al3+、alo2、br bh、fe2、so42、no3ck、nh4、co32、oh dca2、al3、no3、cl8 在恒压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反应: a(s)+3b(g)=c(g)+2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 b.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 体系的温度充电放电9.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 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 ) a.agb.zn(oh)2c.ag2od.zn10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l-c.升高温度,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d.向agcl沉淀中加入nacl固体,agcl沉淀的溶解度不变1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y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为原来的二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70,则 (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物质的转化率减少了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xy12.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 fe213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 + oh-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kw减小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14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c(h+)=0.1moll1的hno2溶液稀释至1 000倍,ph4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的中和碱能力强0.1moll1hno2溶液的ph=2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a. b. c. d.15. 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1625 时,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与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 )a. 10101 b. 51091 c. 1081 d. 1117.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 a b c d18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放出的热量为q,为完全吸收生成的co2,并使之生成正盐na2co3,消耗掉0.8moll naoh溶液500ml,则燃烧1mol酒精放出的热量是( ) a 0.2q b 0.1q c 5q d 10q19下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电极质量增加,b电极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表中的( ) abx溶液a锌石墨负极cuso4b石墨石墨负极naohc银铁正极agno3d铜石墨负极cucl2 20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5分)21室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h2so4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ph=12,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a11:2 b9:2 c2:11 d2:922在100mlh2so4和cuso4的混合液中,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两极上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则原混合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moll1b.2moll1 c.3moll1 d.4moll12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a和2 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小于a%的是( )a1 molb和1 molc b2 mola、1 molb和1 molhe(不参加反应)c2molc d2 mola、2 molb和3 molc2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b.0.1moll1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c(cl-)c.0.1moll-1nahco3溶液中: c(na+)+c(h+)+c(h2co3)c(hco3-)+c(co32-)+c(oh-)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弱酸ch3cooh混合后的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 2c(h+)- 2c(oh-)25如图,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fe c 饱和nacl溶液电源 mnam接负极,n接正极,当两极产生气体总量为22.4 l(标准状况)时,生成1 mol naohbm接负极,n接正极,在溶液中滴人酚酞试液,c电极周围溶液变红cm接负极,n接正极,若把烧杯中溶液换成1 l 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烧杯中产生蓝色沉淀 dm接电源正极,n接电源负极,将c电极换成cu电极,电解质溶液换成cuso4 溶液,则可实现在铁上镀铜 第卷 非选择题(共45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4大题,共45分)26.(12分) 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h3och3)c(h2o)/c2(ch3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32;500,k=4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h3oh(g) ch3och3(g)+h2o(g)(2)该反应的h 0。(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下:物质ch3oh(g)ch3och3(g)h2o(g)浓度/(moll-1)0.540.680.68tn此时温度400,则某时刻正 (填、或,下同)逆。若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该温度下平衡态甲醇物质的量n为纵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 点,比较图中b、d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b d,理由是 。(4)一定条件下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压缩容器的体积 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 27(11分) i: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别进行编号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混合溶液的ph0101ph9c02ph70201ph”、“”、“”、“ (2分) (2分) a(2分); (1分) (1分)(3) (1分) c(a)c(na)c(h)c(oh)(1分) :(1)nh3h2onhoh (1分);(2)nh4cl nh3h2o (2分);(3)c (cl) c (nh4+)c (h+)c (oh) (2分) 28.(10分)(1)电解池(1分) (2) 阳极(1分)(3)ch3oh+8oh6 e co32 +6h2o(2分)(4)4ag+2h2o4ag+o2+4h+ (2分) (5)280 (2分) b、d(2分)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b. c. d.【答案】a考点: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日趋瓦解。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都符合,不对,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答案】b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和“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吻合的,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其他几个选项和材料的主旨是毫无关系的。3.“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答案】b考点:法家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世异则事异, 世道不同了,事物改变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所以b正确.4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想得出的结论是( )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答案】a考点:董仲舒思想。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题干中“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的信息可知,题干对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持肯定的态度,再结合“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的信息,可知作者肯定了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故a项正确,c项错误;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答案】b考点:宋明理学的特点。钱乘旦认为理学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具有丰富性与普遍性,但正因为如此,又使国人认为中国“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说明理学博大精深;“对中国之外的夷务关心”,体现了其封闭性,故答案选择d项。理学吸收了佛、道的思想,a项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理学是唯心主义思想,d项错误。6明朝后期的李贽被称为“离经叛道”的思想家。对这里“离经叛道”的准确理解是 ( ) a挑战正统儒学权威 b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 d倡导君民共主【答案】a考点:李贽的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被称为“离经叛道”,主要是指他向正统儒学权威发起了挑战。所以答案选a。7明清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与这一时代相适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的迅速发展 b.数学体系的形成 c.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 d.商业的繁荣【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和商业。商业的发展,对于运算有了新的要求,所以珠算得到发展,故选d。abc项都不是珠算在明清时期发展的主要的原因。8“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而“诗圣”杜甫的诗作则充满着沉郁真实而深刻的感情,这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于大地主家庭,而杜甫出身于农民家庭 c.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d.杜甫的艺术技巧不如李白【答案】c考点:文学成就辞。李白(701762),生活在盛唐时期,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因此c符合题意。9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话的主要含义是( ) a赞美古代文学形式的多样化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c指出各个朝代的文学成就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说明文学形式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一种文学形式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答案选b,a项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 c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国文学发展的史实。10“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答案】c考点: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近代科学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得出这样的认识:因为思想解放,促进科学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思想的解放,c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bd两项明显和材料内容无关,属无关选项。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11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进化论思想的作用。解题关键是对两段材料的理解,由材料中的“企图毁灭上帝”以及“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明显体现了进化论的影响,由已学知识可知严复生活的大体时段是维新变法时期,而c、d两项是20世纪初,同时结合严复的主要活动和思想可直接判定为进化论思想的作用,故选b。12王觉非在英国近代史中指出:“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 ) a.运输技术的重大改革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c.煤炭钢铁的大量生产 d.阿克莱特建立水力纺纱工厂【答案】b考点:蒸汽时代的到来。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动力领域的成就。由英国近代史书名可知该发明家为英国人;由“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可知该动力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故选b。13科技改变生活,“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来临都( )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 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 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 a b c d【答案】d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促使新的工业部门兴起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城市的兴起或发展。所以答案选d。14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 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 a b c d【答案】c考点:19世纪中期科技成就。根据教材相关知识,1859 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1831 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宣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不是科学技术;本题中瓦特制成了改良的蒸汽机发生在18世纪中叶与题意不符;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不属于科学技术成果不符题意,所以答案选c。15有人把西方社会的历史归结为两个半苹果的历史。他们认为两个半苹果改变了世界: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那半个成就了乔布斯,实际上是什么成就了乔布斯( ) a相对论 b量子力学 c自动化和控制论 d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答案】d考点:现代科学技术。乔布斯的成就主要依托的是现代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乔布斯以其天才的创新,创造了一个传奇。16近代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主张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主张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横线上的文字应该是 a人文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答案】c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人文主义是关于人的学问,与题干不符;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观、怪诞,强调内心世界,形式多样;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所以答案选c。17高二的小明已将戏剧等待戈多看了三次仍是一头雾水,其主要原因是( ) a小明的文化素质太低 b作品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令人颓废 c作品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时间空间跨度太大 d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所决定【答案】d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的作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语言颠三倒四,不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很难明白,这是由于作品的创做手法决定的,故选d。18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对手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 a李鸿章 b郑观应 c康有为 d孙中山【答案】a考点:中体西用。“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这说明,这一阶级未看到西方强盛的根源只看到了表面现象,李鸿章只看到中国比西方在科技方面的落后,为认识到西方强盛的根原,后三个人则深入到政治制度领域,故此题应选a项。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答案】c考点:康有为的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就是指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进行戊戌变法,所以本题答案是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和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都是反面形象,他们都是猛烈批判孔子的。20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出现了许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或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个代表”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 c d【答案】b考点:各时期中共指导思想的变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1978年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三个代表”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3年提出的。所以答案选b。21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和前进,下列成果不属于中共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取得的是 a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b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a考点:邓小平理论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是中共八大的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是中共十二大的内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所以答案选a。22“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提出了真理的标准问题 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 b c d【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对邓小平支巡谈话内容及其影响,第一中的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所以排除第一项。其他三项都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23山东广饶大王镇刘集村保存有我国一本最早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由陈望道在1922年翻译出版。有人评价该书在中国的出版“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 ) 新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b c d【答案】b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中国的革命的指导思想,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排除项,故选b。24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b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两弹一星的研制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答案】a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中可知,两弹一星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且也能提高我国的科技力量。所以答案选a。25“文革”时期,中国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学艺术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答案】c考点:新中国的文艺。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的”哲学观点,故选c。26、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 提出了“双百”方针 恢复了高考 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b c d【答案】d考点:新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事业。联系所学可知,提出了“双百”方针是1956年提出的;其余恢复了高考 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法错误。故此题应选d项。27、卧虎藏龙获2001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2001年度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第37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音效、视效,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电影卧虎藏龙折射出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是( ) a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风貌的作品增多 b一些学术问题、文艺问题被当作政治问题看待 c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增多 d中国文艺内容更加丰富,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答案】d考点:题干中的时间是2001 年,因此折射出的社会背景应是新世纪中国的文艺发展。同时 题干中电影卧虎藏龙在导演、音效、动作等各个方面的获奖也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多样化发展。第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28题18分,29题14分,30题14分,共46分)28、(18分)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该小组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起源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复兴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发展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成熟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4分)(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2分)(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4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答案】考点:西方人文精神。(1)依据材料中“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美德即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苏格拉底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2)材料二是文艺复兴,材料三是宗教改革,结合所学知识,二者都体现了抨击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人文主义的体现形式是通过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政治运动体现出来的,而材料一的智者运动、材料二的文艺复兴都是通过思想解放运动体现出来的。(3)依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倡导理性主义、主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启蒙运动的影响回答即可;促进了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立提供了一系列政治构想。29(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2)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两者的本质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又进步在哪里?(6分)(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答案】(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民权之说”。(4分)(2)材料一: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要实行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6分)(3)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影响: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4分)考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1)从材料中,“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由此可见魏源认为,中国最大的祸患在于外来的侵略;从材料二中,“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可知,张之洞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祸患是国内的民权之说。(2)材料中“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与旧制度、旧思想彻底决裂,而材料一和材料二代表的都是地主阶级的利用,他们要维护旧制度。(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到了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所以说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的结果。30(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问题:(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6分)(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答案】(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4分)。(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2分)。(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4分)。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本问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取得的相关重要成就。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知道,当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向苏俄学习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初期出现一些右倾错误,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最终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回忆再现所学知识,不难归纳、概括出,1958年以前,将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主要体现在:开始并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改造生产关系领域);1956年底,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发展生产力领域)等。(2)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本问实际上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出现的重大失误及原因。为了“后来者居上”,改变落后的工、农业格局,1958年,在全国范围飘起了左倾的“三面红旗”,即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重大失误,主观上是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国情认识不清楚,过于急躁,超越了现实国情等(3)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本问实际上考查的知识点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从属于邓小平理论范畴。结合所学知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提出有重大意义,可以这样来解读: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与创新;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逐步探索,并初步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等。 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内的某些地理要素往往具有相对的一致性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2、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方民居墙体厚 b、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c、北方民居房檐宽 d、同高度楼房,北方南北楼间距比南方大3、 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45题4、该地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5、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是 a、水资 b、生物资 c、石油资 d、煤炭资6、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a、柴达木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吐鲁番盆地 7、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不足的问题读图回答8题。8、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读我国某地区景观图,完成911题。9、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内蒙古高原10、为解决该地区能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兴建小水电站 c、营造速生薪炭林d、修建核电站11、造成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利用地下水资 d、工矿开采12、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正确的是a、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回答13-14题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 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 13、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14、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1516小题15、有关输入地区的正确说法有 输入地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输入地区均有发达的钢铁工业基地和优良的海港 输入地区主要能不足,发展工业所必须的其他资配套较好 输入地区已初步形成我国的城市群(带)a、 b、 c、 d、16、近年,山西也存在拉闸限电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山西的常规能缺乏 山西的发电量满足不了当地的需求 山西的用电量大增 山西的电力大量输出a、b、 c、 d、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回答1718题。17、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数分布密度最大的是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无法判断18、图中信息反映出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19、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长湿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20、目前,我国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最主要原因是a、我国已加入wto,可以从国际市场大量廉价进口粮食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生产d、煤、石油等矿产资丰富,今后转向矿产资开发利用“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右下图是我国某地居住景观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2122题。 21、有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最须克服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22、该区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土质疏松 d、环境恶化23、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一级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田纳西河发于阿巴拉契亚山的东侧,位于北美夏季风的迎风坡24、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为 a、以荒漠为主b、以草原为主 c、以森林、草原为主d、以草原、荒漠为主25、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北京、福建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漠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题。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漠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 5602 1002 46026、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速度在不断的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27、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漠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2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发展畜牧业 b、增加木材产量 c、开展生态旅游 d、改善生态环境读下列甲、乙(德国鲁尔区)两图,据图完成2932题。29、图中两工业区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 煤炭资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水力资丰富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农业发达,著名的“鱼米之乡”a、 b、 c、 d、30、甲、乙两地的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下面不属于其影响的是a、酸雨 b、水污染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空洞31、图示两工业区内钢铁工业发达,其钢铁工业发展共同的不利因素是a、铁矿资缺乏 b、劳动力短缺 c、科技水平较低 d、市场狭小32、导致图乙中所示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结构太复杂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的能地位提高 世界性钢铁过剩a、 b、 c、 d、3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米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34、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相比,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日显不足,关于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大量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 b、劳动力资不丰富 c、国内的市场腹地较小 d、没有区域核心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3536题。35、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宁夏平原c、黄河三角洲 d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龙东南四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282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