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一)(PDF).pdf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一)(PDF).rar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382846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2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0-03-04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长春市
普通高中
2020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质量
监测
试题
PDF
- 资源描述:
-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一)(pdf).rar,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质量,监测,试题,pdf
- 内容简介:
-
历史试题评分参考第 1 页(共 4 页) 长春市长春市 2020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历史历史试题试题评分评分参考参考 一、一、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 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由材料中不同时期宗法制度或宗法观念的表述可知其逐渐从官方渗透到民间。根据第一个材料可知 c 项错误。 【答案】b 2 【命题立意】 本题以时空观念切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根据地图“韩赵魏”的提示可知这是战国时期,故 b 项正确。 【答案】b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小农经济的发展客观上破坏了自然环境,故 a项正确。 【答案】a 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材料“置州府之权归于吏部”可知 c 正确。科举制度是对察举制的发展、完善而不是否定,b 不正确。 【答案】c 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城市商业职能逐渐扩大,所以选择 d。社会风气、城乡差距从材料中得不到反映,c 选项知识错误。 【答案】d 6【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心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题干可知,陆九渊强调立足于自身的修习与领悟,进行学问的研究。 【答案】a 7【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明代时期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 结合材料叙述可知, 明代农村出现了大量的雇农, 生产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答案】c 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桥梁建造情况的相关统计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从题干看,明清时期建造的桥梁的数量明显增加,联系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相关史实,可知选择 d。 【答案】d 9.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近代经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商办企业的业务领域大多与国际市场接轨。 历史试题评分参考第 2 页(共 4 页) 【答案】d 10.【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 【解析】由材料可知,晚晴时期的人对近代平等观念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答案】b 1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从梁启超的观点看,意图是掀起史界革命,唤醒民族意识。 【答案】c 1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共成立初期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的主张,建立在正确分析了中国国情和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关问题基础之上。 【答案】b 1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材料强调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国家性质。 【答案】a 1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成就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通过材料数据可知,工农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源于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答案】c 15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中国外交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可知新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对外交往政策灵活。 【答案】d 16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解析】由题干可知,中共中央做出对外开放的决定。 【答案】a 17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依据材料,由个人到集体的转变,可知,平民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答案】a 18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材料可知,罗马法的立法原则在中世纪末期的西欧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答案】c 19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1787 年宪法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从题干可知,比尔德揭示了 1787 年宪法的局限性。 【答案】d 20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调动运用知识能力。 历史试题评分参考第 3 页(共 4 页) 【解析】由题干可知, 资本论阐析问题时,大量运用了自然科学知识。 【答案】b 21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材料中的时间和对美术作品的描述和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当时美术界的流行趋势根源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 d 正确。 【答案】d 22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通过题干叙述可知,19211925 年,私人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正是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答案】b 23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调整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结合时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内涵 及教材相关知识,可知 c 正确。 【答案】c 24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能力。 【解析】由题中对话可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二、非选择题:共 5252 分。分。 25 (25 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中美边疆治理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 【解析】第(1)小题,主要根据材料可以概括答案,其中“殖民扩张”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表达。第(2)小题,根据材料一、二的对比、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1)特征:经济和政治建设相结合(同时进行);形成西部精神;伴随着殖民扩张。 (9 分) (2)不同:时间长(贯穿古代) ,持续性强;政策相对稳定,不断完善;结合当地实际(因 时因地制宜) ;民族关系相对平等。 (6 分)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发展;是重要的制度创 新,推动国家治理的优化。 (6 分) 26 (12 分) 【命题立意】本题以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解析】要求是提炼出一个观点和阐释,提炼观点是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关于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对当时时代潮流的反映,应该结合近现代史关于不同时段的特点对材料进行分析归历史试题评分参考第 4 页(共 4 页) 类。 【答案】略。 27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命题立意】本题以新中国初期教材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 【解析】第一问注意题中民国时期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概括。第二问注意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 【答案】 (1)继承老解放区的经验;成立专门机构,国家统一负责;编写队伍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借鉴苏联经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6 分) (2)改变了旧中国教材编纂混乱的局面,建立新的教材制度;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体制;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对中国历史和新政权的认同。 (9分) 28 (15 分)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命题立意】本题以远东军事法庭为切入点,考查战后国际关系等有关知识,以及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 【解析】第一问首先要注意时代背景是冷战,其次要注意与美国有关的信息。第二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答案】 (1)由美国操纵控制;依据国际法规和和平主义的原则进行审判;由遭受日本侵略和残害的国家组成原告;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法律制裁。 (6 分) (2)原因: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左右东京审判;扶持日本建立“冷战”前沿阵地。 (4 分) 影响:加剧美苏“冷战” ;巩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祸根;伤害了被侵略国家的民族感情。 (5 分) 29 (15 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命题立意】本题以玻利瓦尔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问题能力。 【解析】从玻利瓦尔的经历来看,他推动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传播欧洲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和水平文化提高;鼓舞了拉美民众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答案】 (1)北美独立战争的鼓舞;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西班牙殖民霸主地位的衰落。玻利瓦尔的个人作用。 (6 分) (2)推动拉美地区政治民主化进程;传播欧洲启蒙思想;促进拉美地区经济发展和水平文化提高(或社会进步) ;鼓舞了拉美民众的反殖民主义斗争。 (9 分) 评分细则 第 1 页(共 3 页) 长春市 2020 届高三质量监测(一) 历史试题(非选择题)评分细则 (说明:黑色字体为参考答案,蓝色字体为补充答案,红色字体为评分细则) 25 (25分) (1)经济开发(获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制度)建设相结合(同时进行) ;形成西部精神;伴随着殖民扩张。 (每点 3分,9 分) (2)不同:时间长(贯穿古代) (起源早,历史悠久) ,持续性强;政策相对稳定,不断完善;结合当地实际(因时因地制宜) ;民族关系相对平等。 (每点 4分,共 8分) 意义:促进了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巩固了国家统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发展(开发) ;是重要的制度创新,推动国家治理的优化。 (每点4 分,共 8分) 26 (12分) 【评分标准】 本题原则上按照以下三个部分分别赋分:特征:4分,要求表述准确;阐述: 6分,史论结合,要有论证,有史实,能够体现观点,必须两条以上信息,根据阐述的详实程度和严密性酌情给分;结论或认识:2 分。 遇有其他结构的答案,根据学科科学性(尤其是时空关系、术语规范)和逻辑性(尤其是因果关系)合理赋分。整体论述的行文和逻辑可以赋分 12分。 一般尽量避免 0 分,满分。 【答案示例】 示例 1 特征(第 1 阶段) :新文化运动兴起(或思想解放、学习西方文化) 。 阐述:民国初年,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一评分细则 第 2 页(共 3 页) 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对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提倡新道德;同时他们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总结: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唤起广大青年的觉悟起了巨大的作用。 (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和动力之一。 ) 示例 2 特征(第 2 阶段)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阐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与其他各种思潮论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革命斗争。国民革命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和早期抗日斗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能力。 (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逐渐引领了近代中国先进思想的潮流。 ) 示例 3 特征(第 3 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 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新中国积极开展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政治建设(列举民主政治制度等) ,这就急需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党和政府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总结:字典的出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 示例 4 特征(第 4 阶段) :改革开放。 (与世界的联系加强) 评分细则 第 3 页(共 3 页) 阐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其他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了解学习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和知识,不断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滋养。 总结: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也促进了我国知识界的开放和学习程度的加深。 27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1) 继承老解放区的经验; 成立专门机构, 国家统一负责; 编写队伍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借鉴苏联经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每点 2分,任选 3点,共 6 分) (2)改变了旧中国教材编纂混乱的局面,建立新的教材制度;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教育体制;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了对中国历史和新政权的认同。 (每点 3分,任选 3点,共 9 分) 28 【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分) (1)由美国操纵控制;依据国际法规和和平主义的原则进行审判;由遭受日本侵略和残害的国家组成原告; 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法律制裁。(每点 2 分, 任选 3 点,共 6分) (2) 原因: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左右东京审判; 扶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