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9_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202001110363.doc

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8科8份).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307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1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灰****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关 键 词:
四川省 凉山州 2019 2020 年高 上学 期期 模拟 试题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8科8份).zip,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年高,上学,期期,模拟,试题
内容简介:
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八大行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 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a. ab. bc. cd. d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b.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不一致c. 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d. 从运动特征看,地球是一颗特殊行星【答案】【小题1】b【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距离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b代表地球,b对;a为水星,c为木星,d为土星,acd错。故选b。本题考查太阳与八大行星的关系。大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a对;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为自西向东,b错;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c错;从运动特征看,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并不特殊,d错。故选a。如图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题。 3.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a. 、层b. 、层c. 、层d. 、层4. 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大约是a. 9年b. 11年c. 13年d. 15年5. 下列现象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b. 地球“磁暴”现象c. 厄尔尼诺现象d. 极地冰川融化【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太阳活动是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所以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层和层。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b正确。厄尔尼诺现象与洋流有关,c错误。全球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b。6. 下列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解: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四幅图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情况,表示同一天的一组是 故选: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冬至日;逆时针从北极上空俯视,昼夜平分,为北半球春分日或秋分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顺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为北半球夏至日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7. 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熟记地球自转产生的水平运动物体偏向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答】由于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南岸即右岸是侵蚀岸,北岸即左岸为堆积岸;南半球河流南岸即右岸为堆积岸,北岸即左岸为侵蚀岸。图中有堆积物的一岸为堆积岸,acd错误;b正确。故选b。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 为地壳b. 为岩石圈c. 为软流层d. 为下地幔9.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a. b. c. d. 【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球的圈层结构。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位于地表上空1255千米处,可判断其为大气层中的平流层,a错误;为地下33千米以上部分,为地壳,b错误;位于地下80400千米处,为软流层,c正确;位于地下29005000千米处,为外核,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及其运用。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地震波可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由于石油为液态,故地震波遇到海底石油层时,横波会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结合选项图示可知,a选项图示符合题意,bcd选项图示不符合题意。故选a。下图为“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各题。10. 图中甲地盛行风发生的时间和主要成因是a. 1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7月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c. 7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1月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11. 7月控制乙地的气压系统属于a. b. c. d. 【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根据图示,澳大利亚大陆出现低压,说明南半球是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向南移动。图中西北季风出现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动(1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偏南)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而形成西北季风。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当7月控制乙地,也就是澳大利亚大陆处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空气由高压中心指向四周,所以ad错误;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发生偏转,形成逆时针的反气旋,所以b正确,c错误。故选b。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 图中a、b两地区虽然位于回归线附近,但有热带雨林的分布。两地区形成热带雨林的共同原因是 地处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受东南信风影响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山地或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 地形以平原或盆地为主a. b. c. d. 13. 甲、乙两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两个原始热带雨林分布区,当前,热带雨林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球的关注。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稳定全球气候,减缓全球变暖步伐减缓水循环运动,维持热带地区的水资源储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a. b. c. d. 14. 为促进甲区域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应该a. 全面保护,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收益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与买卖d.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即实施保护性开发【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读图,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b位于巴西的东南部,两者纬度较高,仍然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洋流、信风及地形的影响。两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纬度较高,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不到,错;两地都受东南信风的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降水,对;a地有厄加勒斯暖流流经,b地有巴西暖流流经,两地沿岸都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降水较多,对;两地均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山地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对;巴西的东南部为高原地形,错。综上可知,c对,abd错。故选c。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读图可知,甲为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乙为非洲的刚果盆地,两地均为热带雨林,其生态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含量,稳定大气成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幅,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步伐,对;热带雨林降水丰富,蒸发旺盛,水循环旺盛,可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错;热带雨林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综上可知,d对,abc错。故选d。本题考查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我们的开发应该以保护其更新环境为前提,既不能过度开采,也不必封杀对其的利用,要用养结合,即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自然更新与人工培育相结合。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 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如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45题 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a. 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 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b【解析】解:强沙尘暴属于冷锋天气系统,当强沙尘暴经过时冷气团与暖气团之间气温和气压差异较大,并伴随天气转阴,因而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气温水平差异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增强 故选:b 主要考查了常见天气系统,具体考查冷锋天气系统本题以沙尘暴背景材料,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知识首先应该明白沙尘暴属于快行冷锋,锋线两侧冷暖气团差异较大考查冷锋附近空间差异,也就是锋线附近,锋线两侧分属于冷暖气团,气温、气压差异量大,也就是气温、气压变化剧烈的时段,空间差异最大,并伴随有天气转阴现象,找到这一点,题目迎仍而解 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常见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下图为2016年7月24日我国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 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a. 甲地、丁地b. 甲地、乙地c. 乙地、丙地d. 丙地、丁地17. 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b. 乙地位于冷锋锋后c. 四地中丙地气压最低d. 四地中丁地风力最强【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和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由图示等压线分布规律和锋面符号可知,该图为东北亚地区夏季的锋面气旋图。甲地位于气旋(低气压)中心地带,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甲与题意相符。冷锋降水多位于锋后,图示乙地位于冷锋前,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乙地与题意不符;丙地离冷锋锋面较远,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丙地与题意不符;暖锋降水在锋前,丁地位于暖锋锋前,多阴雨天气,丁与题意相符,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本题考查气压和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读图可知,图示为锋面气旋,所以甲地属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错误。由冷锋和冷锋符号可知,该冷锋向东南方向移动,图中乙地位于冷锋锋前,b错误。图中相邻等压线差值为2.5百帕,丙的气压值为1000百帕,甲地属于低压中心,甲气压小于992.5百帕,乙地为995百帕,丁地为1000百帕,c错误。丁地等压线较甲、乙、丙三地稠密,该区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丁地风力为四地最大,d正确。故选d。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局部),回答下列各题18. 图中各洋流方向错误的是a. 和b. 和c. 和d. 和19. 图中各洋流与世界著名渔场的形成有关的是a. b. 和c. d. 和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 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c. 是风海流,流向与风向完全一致d. 是暖流,是寒流【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d【解析】略略略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 雨水b. 冰川融水c. 地下水d. 季节性积雪融水22. 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a. 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b. 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c. 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d. 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23. 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湖区发展渔业生产湖区实施人工增雨增加高山冰雪融水发展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a. b. c. d. 【答案】【小题1】d【小题2】b【小题3】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来源。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河流胡泊水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根据该湖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其自然环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湖泊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解答】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37.5度,说明冬季气温较低,由积雪堆积,在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d正确;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a错误;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bc错误。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陆湖萎缩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分析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陆湖近年来迅速萎缩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人为原因是湖泊流域内河流沿岸过度用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及流域内植被破坏所致。【解答】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变率增大,但影响内陆湖面积变小的主要原因是蒸发更强了,所以a错。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b正确;cd均是人为原因,与题意不符。acd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考查内陆湖的治理措施。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可从开源和节流的角度来分析。【解答】乌尔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要改变现状使其面积恢复或变大,湖区发展渔业生产,不会增大湖区面积,错误;增加高山冰雪融化,也就是使气温升高,蒸发更强烈,湖区面积反而会缩小,况且不可行,错误;湖区增加人工降水、发展节水农业和调水,符合题意,正确。故答案选c。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图1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24. 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25. 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难度一般。读图可知,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甲);丙有3个箭头指向它,而只有1个箭头指出去,应为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丁),则乙只能为变质岩。依据材料“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可知,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地表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难度一般。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左图地貌是侵蚀形成的花岗岩地貌,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后来地壳抬升,被外力风化剥蚀、侵蚀和搬运,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26. 图中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a. 山岭b. 向斜c. 背斜d. 地堑27. 图中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 b. c. d. 28. 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a. ab. bc. cd. d【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b【解析】本题考查图示a地所属地质构造。根据a处岩层上弯是背斜构造,b处岩层下弯是向斜构造。所以a地所属地质构造是背斜,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图示岩层的形成时间。根据图示,图中主要呈现了沉积岩和岩浆岩两类岩石,沉积岩分层明显,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岩浆岩侵入到了沉积岩中且出露于地表,所以岩浆岩形成时间最晚。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图示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区域。根据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易储存地下水,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易储存油气资源。所以b处最可能储藏地下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9.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 山间低地b. 山谷地带c. 盆地中部d. 山前冲积扇30.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气候c. 水源d. 土壤【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干旱是该地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在山前冲积扇上,冰雪融水丰富,土壤疏松肥沃,适宜农业发展,对人口吸引力较大,易形成城镇,abc错,d对。故选d。 本题考查城镇分布的影响因素。塔里木盆地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城镇和人口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山前地带,有冰雪融水存在,水源充足,易形成城镇和交通线,c对,abd错。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31. 图甲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虚线表示极圈),b点地理坐标为(0,45e);图乙为中国某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起航,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为北半球的_(节气)太阳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这一天_(南极、北极)附近能看到美丽的极光c地的地方时为_点,a地的日出时间为_点(2)图甲所示这天吉林省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3)描述图甲所示这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_(4)图甲所示季节,中国某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经过图乙海域时_a逆风逆水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d顺风逆水(5)图甲所示季节,促使图乙中印度洋北部海区洋流流动的主要动力是_【答案】冬至日;2326s;135e;北极;9;6;昼短夜长;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c;东北季风【解析】解:(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因此这是以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图示信息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点地理坐标为(0,45e),太阳直射的经度为135e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北极附近能看到美丽的极光太阳直射的经线为12点,c点为9点;a地位于赤道,赤道上昼夜平分,该地的日出时间为6点 (2)图甲所示这天为冬至日,吉林省各地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3)图甲所示这天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图乙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盛行东北风,中国某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经过图乙海域时顺风顺水,故选:c (5)图甲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促使图乙中印度洋北部海区洋流流动的主要动力是东北季风 故答案为:(1)冬至日;2326s,135e;北极;9;6 (2)昼短夜长 (3)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c (5)东北季风(1)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来判断南极还是北极,现在是顺时针是南极根据极圈内出现的现象来判断节气,进一步判断太阳直射点,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吗,是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处出现了极昼现象地方时的计算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赤道上昼夜平分 (2)根据该日的节气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 (3)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 (4)北印度洋海域形成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5)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陆地形状及地转偏向力也会对洋流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2. 下面图1表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等压面弯曲是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图2表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图2(1)图1中,甲、乙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甲地为_(市区或郊区)。(2)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图2中,a地为_压中心(高或低),其气温日较差较大的原因是_。_。(4)图2中,西安的风向为_;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理由是_。【答案】(1)乙;郊区(2)(3)高;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4)西北风;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等压面分布的基本规律。(1)读图1可知,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高压和低压的分布相反。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甲、乙、丙和丁。乙处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气温乙地高,市区和郊区相比较,市区气温高,郊区气温低,所以甲地为郊区。(2)根据上题可知,乙处近地面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甲地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所以该环流模式方向为逆时针方向。(3)从图2中可以看,a地等压线闭合,且数值较大,故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4)据图,甲地中心气压值高,四周气压值低,为高压中心。判断风向的步骤: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画风向-北半球向右偏,此时西安的风向应为西北风;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有关,北京与东京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北京,因为北京等压线比东京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北京的风力较大。33. 读“亚洲季风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是北半球的_(填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2)半年后,a处盛行_季风(风向),其性质是_(3)b处气候类型是_(4)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a处湖滨地区白天的大气环流图【答案】夏季;高温多雨;西北;寒冷干燥;热带季风气候【解析】解:(1)读图可知,东亚盛行东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2)半年后为北半球冬季,a处盛行西北季风,其性质是寒冷干燥 (3)读图可知,b地位于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 (4)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湖泊升温慢,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故答案为:(1)夏季;高温多雨 (2)西北;寒冷干燥 (3)热带季风气候 (4)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和季风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34.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乙_;丙_(2)简要说明甲处地貌形成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二)(8科8份).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3070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