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扫描版 .doc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4389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5 2016 学年 山东省 滨州市 惠民县 高二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zip,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内容简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性状中相对性状的是()a家鸡的长腿和毛腿b兔的长毛与短毛c豌豆的黄粒和圆粒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3图中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abcd4如果已知知道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5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bcd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a四分体阶段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着丝点分裂8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体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bcd9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中显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a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开d细胞质不均分10下列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1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1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可以准确的复制b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14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四分体数目是()a5b10c20d4015某dna片段含腺嘌呤35个、胞嘧啶55个,则该dna片段共含有的碱基数是()a120b140c160d18016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科学家 成就 方法及技术 a 孟德尔 两大遗传定律 假说演绎法b萨顿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c艾弗里 dna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沃森和克里克 dna的空间结构 模型方法aabbccdd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边解旋边复制b半保留复制c解旋完毕再复制d复制包括母链与子链的螺旋化18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19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a磷脂双分子层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d碱基间的连接20每个特定的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a脱氧核苷酸的种类b脱氧核苷酸的数量c碱基对的数目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21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核糖 脱氧核糖 磷酸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胸腺嘧啶 尿嘧啶abcd22下列哪一项不是dna自我复制的条件()adna模板和能量b逆转录酶c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脱氧核苷酸23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那种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生的()a外祖父母亲女儿b祖母父亲儿子c祖母父亲女儿d外祖母母亲儿子2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a复制联会分离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分离联会分裂2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26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ba是脱氧核酸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g是蛋白质2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4种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28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30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如图哪个选项?()abcd3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3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a3:1b5:1c9:6d1:13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34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1与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a0、b、c、d0、3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36已知基因aa、bb、c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a、b、c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且通过酶1、酶2和酶3的作用,完成了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bcd3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38如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图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图中39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40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d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二、非选择题41(13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其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3)子代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4)豌豆种子子叶黄色与绿色,形状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中遵循定律,双杂合黄色圆粒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5)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从f1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签订其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选取多株表现型为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a;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b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42(12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下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2表示某个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1中有同源染色体是细胞由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丙细胞名称是(2)图1中乙、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段(3)图2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cd段形成的原因是(4)图1中乙细胞含有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该细胞处分裂的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43(14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图1为x、y同源染色体的异同部分,图2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a、a)、乙(基因设为b、b)两种遗传病,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从理论上讲,2和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由此可见,乙病属于染色体性遗传病甲病属于遗传病,2的基因型为若2和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4余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44(11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将双链dna在中性盐溶液中加热,两条dna单链分开,叫做dna变性变性后的dna如果慢慢冷却,又能恢复成为双链dna,叫做退火科学家在研究dna分子复制方式时,进行了图3的实验研究(已知培养用的细菌大约每20min分裂一次,实验结果见相关图示)(1)低温条件下dna不会变性,说明dna具有特点,从结构上分析原因有:外侧,内侧碱基对遵循原则(2)大量如图1中n元素标记的dna在变性后的退火过程中会形成种dna,离心后如图2,则位于位置上(3)如果图1中链中a和t的比例和为46%,则dna分子中a和c的和所占比例为(4)dna复制过程除需要模板dna链,脱氧核苷酸外,还需要等(至少答两点)(5)为了证明dna复制的特点为半保留复制,请设计实验三(用图示和有关文字补充在图3中),并画出结果c,该过程中,实验一、实验二起作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性状中相对性状的是()a家鸡的长腿和毛腿b兔的长毛与短毛c豌豆的黄粒和圆粒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答】解:a、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兔的长毛与短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正确;c、豌豆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a4和9b4和27c8和27d32和8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方法规律总结:亲代等位基因对数f1配子种类数f2基因型种类数f2表现型种类数f2中显示个体所占的比例1213121()12223222() 2n2n3n 2n()n【解答】解: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自交得f2,采用逐对分析计算:(1)f1(aabbcc)形成的配子种类数为222=8种;(2)f2的基因型种类数为333=27种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对相关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并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f1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3图中曲线中能正确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是()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的比例为()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n,其中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 1()n据此答题【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杂合子自交n代,fn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 1()n杂合子(aa)连续自交1代,即n=1,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1()1=;杂合子(aa)连续自交2代,即n=2,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1()2=;杂合子(aa)连续自交3代,即n=3,代入即可计算出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 1()3=依此类推,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则f2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接近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并能依次推断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子代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代入自交次数即可计算出子代显性纯合子的概率4如果已知知道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根据题干信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解答】解:已知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单独分析每一对基因,子代中yy:yy=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子代中rr:rr:rr=1:2: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综合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学会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关键是掌握逐对分析法的应用,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5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先求出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的种类,再求与亲本表现型一样的个体的比例【解答】解:已知aa和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4种表现型不同的纯合子,4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1:1:1,其中与亲本(aabb)表现型相同的纯合子为aabb,占纯合子总数的概率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概率计算的能力6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特有的特征是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解答】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间期都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前期都要形成纺锤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但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等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和联系,属于对识记层次的考查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哪个阶段()a四分体阶段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着丝点分裂【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原始生殖细胞(2n)初级性母细胞(2n)次级性母细胞(n)生殖细胞(n)据此答题【解答】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再选出正确的答案8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体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bcd【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解答】解:体细胞中虽然未发生联会等现象,但是存在同源染色体,正确; 初级精母细胞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现象,存在同源染色体,正确;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错误; 精子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错误; 精原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等同于体细胞,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正确; 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此时两个细胞的染色体集合到一个细胞中,因此具有同源染色体,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明确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其次还要求考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特点,明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次级性母细胞和配子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再作出判断9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中显著不同的特点是什么()a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开d细胞质不均分【考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均等分裂不均的分裂相同点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解答】解: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联会,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d、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为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都为不均等分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列表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下列能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错误;b、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这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正确;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并没有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错误;d、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这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的酶是()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dna连接酶用于基因工程中,将两个末端连接起来,a错误;b、dna酶是水解dna分子的酶,b错误;c、dna解旋酶用于dna分子复制和转录时,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解开并使氢键断裂,c错误;d、在dna分子复制时,dna聚合酶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形成新的dna分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可以准确的复制b基因能够存储遗传信息c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分析】1、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复制的原因:(1)dna双螺旋结构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2)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解答】解:a、由于dna双螺旋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且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基因可以准确的复制,a正确;b、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b正确;c、基因是4种脱氧核苷酸的有序排列,c错误;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明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明确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序列;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理解dna分子准确复制的原因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具有纯合子和杂合子【解答】解:a、纯合子测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正确;c、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例如aaaaaa、aa,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杂合子和纯合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明确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而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14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四分体数目是()a5b10c20d40【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据此答题【解答】解: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即10对同源染色体,则其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0个四分体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名称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再结合题中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15某dna片段含腺嘌呤35个、胞嘧啶55个,则该dna片段共含有的碱基数是()a120b140c160d18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dna分子中at配对,cg配对,所以a=t=35,c=g=55,共含有的碱基数为18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解题的关键16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科学家 成就 方法及技术 a 孟德尔 两大遗传定律 假说演绎法b萨顿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c艾弗里 dna是遗传物质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 沃森和克里克 dna的空间结构 模型方法aabbccdd【考点】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究历程【分析】遗传学中常见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有: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研究的伴性遗传等2、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指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这一属性已为类比的一个对象所具有,另一个类比的对象那里尚未发现)也相同的一种推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类比推理法3、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4、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解答】解:a、孟德尔研究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两大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a正确;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的方法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得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c、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模型法,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17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边解旋边复制b半保留复制c解旋完毕再复制d复制包括母链与子链的螺旋化【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解答】解:a、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a正确;b、dna复制产生的新dna分子中,一条链为旧链,一条链为新链,说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b正确;c、dna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而不是解旋完毕再复制,c错误;d、dna复制过程中,母链与新产生的子链螺旋化,形成新的dna分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条件、过程、产物等基础知识,明确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查识记层次的考查18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再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直接培养,必需营寄生生活噬菌体繁殖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都来自细菌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把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进入细菌体内的是dna,然后以自已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子代噬菌体蛋白质是在噬菌体dna指导下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因此,噬菌体在增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学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为dna病毒,不能独立生存;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且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论19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a磷脂双分子层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d碱基间的连接【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形成的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的理解和熟练识记20每个特定的dna分子的特异性决定于()a脱氧核苷酸的种类b脱氧核苷酸的数量c碱基对的数目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考查,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又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这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解答】解: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一般来说,不同dna分子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种类相同,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能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a错误;b、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相同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形成的dna分子不同,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数量不能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b错误;c、碱基对数量相同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形成的dna分子不同,因此碱基对数量不能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d、不同的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因此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故选:d【点评】对于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特异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1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核糖 脱氧核糖 磷酸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 胸腺嘧啶 尿嘧啶abcd【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分析】(1)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t;构成r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g、c、u;dna含t不含u,rna含有u不含t(2)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其中脱氧核糖核酸的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解答】解:核糖是构成rna的成分之一,错误;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分之一,正确;磷酸在dna分子和rna分子都含有,正确;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是构成dna的碱基,正确;胸腺嘧啶是构成dna的分子组成,正确;尿嘧啶是组成rna分子成分之一,错误故选:c【点评】核酸有两种:dna和rna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五碳糖的不同、碱基的不同,注意区分22下列哪一项不是dna自我复制的条件()adna模板和能量b逆转录酶c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脱氧核苷酸【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dna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dna复制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解答】解:a、dna自我复制需要dna的双链为模板,同时消耗能量,a正确;bc、逆转录酶是逆转录过程必需的催化剂,而在dna自我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错误、c正确;d、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所以在自我复制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23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那种基因的传递是不可能发生的()a外祖父母亲女儿b祖母父亲儿子c祖母父亲女儿d外祖母母亲儿子【考点】伴性遗传【专题】正推法;伴性遗传【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交叉遗传(色盲基因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的) (2)母患子必病,女患父必患(3)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解答】解:a、外祖父将x染色体传递给母亲,母亲也可以将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a有可能;b、祖母可以将x染色体传递给父亲,但父亲不能将x染色体传递给儿子,只能将y染色体传递给儿子,b不可能;c、祖母将x染色体传递给父亲,父亲将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c有可能;d、外祖母可以将x染色体传递给母亲,然后通过母亲传递给儿子,d有可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次要求考生识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推断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的传递途径2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a复制联会分离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d复制分离联会分裂【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因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顺序是复制联会分离分裂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25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分析】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一个特定的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有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解答】解:a、大多数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一条染色体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其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26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ba是脱氧核酸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g是蛋白质【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专题】概念图;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1、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分析题图: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因此图中g为蛋白质;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因此a是脱氧核糖【解答】解:a、题图中的f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而不是题图中的e(基因),a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题图中的a是脱氧核糖,b错误;c、题图中的d和e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基因,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因此g是蛋白质,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概念图,考查核酸的知识,考生识记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及核苷酸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种类是解题的关键27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4种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是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考查,dna分子的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数量相等【解答】解: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链组成的,游离的磷酸基有2个,a错误;b、由题意知该单链中a+t的比例是,与双链dna分子的该碱基比例相同,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t的比例是,a=t=200=30个,因此dna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30(41)=90个,b错误;c、由题意知该单链中a:t:g:c=1:2:3:4,另一条链上a:t:g:c=2:1:4:3,则双链中a:t:g:c=3:3:7:7,c正确;d、含200个碱基的dna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种,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和dna分子多样性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8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离心、搅拌、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而不能在没有细胞的培养基上生存和繁殖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用32p标记一组t2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了另一组t2噬菌体的蛋白质,a错误;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b错误;c、噬菌体只能寄生在细菌细胞内,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c错误;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注入到细菌内,根据放射性的分布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的放射性标记、实验的步骤、实验结果等知识2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5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含有15n的dna分子有两个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2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32个dna分子【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由题干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1)1个dna经过5次复制,共产生25=32个dna分子(2)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32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含15n的dna有2个(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60个c,则腺嘌呤a=10060=40个,复制6次需a的数量=(251)40=1240个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含15n,a正确;b、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最终只有2个子代dna各含1条15n链,1条14n链,其余30个dna都含14n,故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b正确;c、含有100个碱基对2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其中有胞嘧啶60个,解得a=40个,故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51)40=1240个,c错误;d、1个dna经过5次复制,共产生25=3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证明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0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如图哪个选项?()abcd【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解答】解: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时,由于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存在,杀死一部分r型细菌,同时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出现s型细菌,破坏小鼠体内的免疫系统,直至小鼠死亡,导致两种细菌的数量均增加,所以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1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考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分析】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当时对于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研究,还没有发现与此类似的结构特点因此,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解答】解: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可能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故a正确;b、作为遗传物质,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而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故b正确;c、蛋白质的热稳定性没有dna高,且不能自我复制,故c错误;d、作为遗传物质要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成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以20世纪初期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背景,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3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例为()a3:1b5:1c9:6d1: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用d、d表示),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d_)又有矮茎豌豆(dd),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dd),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高茎):dd(高茎):dd(矮茎)=1:2:1,由此可见,后代高茎豌豆中dd占,dd占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其中dd自交能稳定遗传,而dd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dd、dd、dd),因此自交后代中矮茎的比例为=,高茎的比例为1=,所以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5: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型,进而推断子代高茎豌豆中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比例;再根据关键词“自交”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即可3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可先求出a和a的基因频率,再算出相应基因型的频率【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可知,aa纯合致死,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让,aa和aa作为亲本随机交配,且其比例为1:2,则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其后代aa的基因频率为=,aa的基因频率是2=,aa的基因频率为=又因为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所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个体,且两者比例为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应用,题中出现的隐性纯合致死现象是本题的难点,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34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此家族中的1与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a0、b、c、d0、【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题图:1和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iii4),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所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i1的基因型为aa,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则ii2的基因型为aa,所以iii1的基因型为aa,不患病,即患病的概率为0;ii5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ii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则ii6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aa,所以iii2患病的可能性为=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计算能力35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1:3,1:2:1和3:1b3:1,4:1和1:3c1:2:1,4:1和3:1d3:1,3:1和1:4【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1)12:3:1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2)9:6:1即9a_b_:(3a_bb+3aab_):1aabb(3)9:3:4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4)13:3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5)15:1即(9a_b_+3a_bb+3aab_):1aabb(6)9:7即9a_b_:(3a_bb+3aab_+1aabb)【解答】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f2的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3;f2的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1:2:1;f2的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表现型分离比分别是(a_b_+a_bb+aab_):aabb=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36已知基因aa、bb、c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a、b、c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且通过酶1、酶2和酶3的作用,完成了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分析题干,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而酶1、酶2和酶3的合成分别受a、b、c控制,所以黑色的基因型为a_b_c_【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已知要出现黑色子代,就要保证黑色素的形成,即酶1、2、3都存在时,其基因型为a_b_c_现aabbccaabbcc,先将三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显隐性比为3:1,显性(a_)比例为;bbbb,显隐性比为3:1,显性(b_)比例为;cccc,显隐性比为3:1,显性(c_)比例为再将三对一起考虑,三个条件都要满足,所以黑色(a_b_c_)出现的概率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及预测表现型概率的能力37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c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考点】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伴性遗传【分析】据图分析,i片段上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同源区段上存在等位基因,ii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必性;片段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非同源区段,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为伴y遗传,患病者全为男性【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片段是女性特有的区域,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分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而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故a正确;b、片段是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故b正确;c、片段是男性特有的区域,其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而且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故c正确;d、由于x、y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但携带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所以人类基因组要测定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x、y)的dna序列,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性染色体为素材,着重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注意d选项中x、y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够联会,因此属于同源染色体38如图为同一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b图中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c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2:2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的分离也可发生在图中【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图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图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图中含有四对同源染色体,但着丝点已经分裂,因此不含姐妹染色单体,故a正确;b、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b错误;c、图中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条)、核dna(8个)的数目之比为1:2:2,故c正确;d、若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图细胞中也含有等位基因,也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39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考点】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解答】解: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可用测交法;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在不同的要求下应用不同的方法(测交法、自交法、杂交法)来进行鉴别,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40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酶能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b图中可体现出边解螺旋边复制及半保留复制的特点c在复制完成后,甲、乙可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d若该dna分子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a200个,则图示过程完成共需c原料300个【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酶作用于dna的两条母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断开,为dna解旋酶;酶作用于dna的母链和新合成子链之间,使dna双链的配对碱基之间的氢键形成,a正确;b、新形成的甲、乙两条dna分子中均含有一条亲代dna母链,符合半保留复制以及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b正确;c、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甲乙两条dna所携带信息相同,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甲乙的分离即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复制前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200个,则c=g=800个,复制一次所需游戏的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为(21)800=800个,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41(13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为显性,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亲本的基因型是yyrr(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非亲本类型占的比例是,其中纯合体的基因型是yyrr(3)子代f1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是yyrr或yyrr,若使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则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4)豌豆种子子叶黄色与绿色,形状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黄色圆粒豌豆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5)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从f1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粒豌豆甲,欲签订其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选取多株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a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b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综上所述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杂交后代的比例和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2)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有yyrr和yyrr,占总数的(3)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没有纯合体;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有纯合体,则f2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4)豌豆种子子叶黄色与绿色,形状圆粒与皱粒这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双杂合黄色圆粒豌豆yyrr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后代性状分别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分离比为9:3:3:1(5)要鉴定黄色圆粒豌豆甲(yyrr或yyrr)的基因型,可采用测交法,即选取多株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豌豆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故答案为:(1)yyrr yyrr(2) yyrr(3)yyrr或yyrr (4)自由组合 9:3:3:1(5)绿色皱粒a、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b、若后代出现黄色圆粒、绿色圆粒两种表现型,说明甲的基因型为yyrr【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2(12分)(2015秋惠民县期中)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下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2表示某个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1中有同源染色体是甲、乙细胞由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丙细胞名称是次级卵母细胞(2)图1中乙、丙细胞处于图2中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4389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