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doc

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zip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386190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5 2016 学年 河北 望都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考试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zip,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
内容简介:
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 )a反应物的浓度 b反应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反应物的性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c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能自发进行,则h0b铁片镀锌时,铁片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c以熔融al2o3为电解质进行电解冶炼铝,熔融体中al3+向阳极移动dt时,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no2(g)+so2(g)no(g)+so3(g),通入少量o2,的值及so2转化率不变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通入2 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 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24 mol/(lmin)b0.08 mol/(lmin)c0.06 mol/(lmin) d0.12 mol/(lmin)5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6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3(g)2nh3(g)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小于v(逆)减小的倍数d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高温 低温 高压 低压 加催化剂 分离出za. b. c. d.8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3040 min间该反 应使用了催化剂b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30 min时降低温度, 40 min时升高温度d8 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moll1min19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c d全部10下图表示某可逆反应在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和能量的对应关系。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与b相比,b的活化能更高b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ca与b相比,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不同da与b相比,a的反应速率更快11某温度下,c和水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c(s)h2o(g) co(g)h2(g),co(g)h2o(g)co2(g)h2(g)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c(h2)1.9 mol/l,c(co)0.1 mol/l,则co2的浓度为 ()a0.1 mol/l b0.9 mol/l c1.8 mol/ld1.9 mol/l12已知298.15 k时,可逆反应:pb2(aq)sn(s)pb(s)sn2(aq)的平衡常数k2.2,若溶液中pb2和sn2的浓度均为0.10 moll1,则此时反应进行的方向是( )(a)a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处于平衡状态d无法判断13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状态均为c(a)0.100 moll1、c(b)0.200 moll1、c(c)0 moll1。在三种条件下,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平衡常数:0c实验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60%d实验平衡时c(c)0.040 moll114 t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 中, 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1min1b若曲线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0c曲线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减小压强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15在一定温度下,有a、b两个容器,a是恒容密闭容器,b是恒压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其中都充有no2气体,如果只考虑发生下列可逆反应:2no2n2o4,分别经过一段时间后,a、b都达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平均反应速率ab b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ba c平衡时no2的转化率ab d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ba16在一定条件下,向某一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i或加入一定量的pcl5,反应达到平衡后,在t时刻改变条件,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均可用下图表示。那么对于不同反应在t时刻改变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于2hi(g)i2(g)h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hib对于2hi(g)i2(g)h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压 强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hic对于pcl5(g)pcl3(g)cl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 和体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pcl5d对于pcl5 (g)pcl3(g)cl2(g)反应,t时刻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pcl317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18.有反应co(g)h2o(g) co2(g)h2(g)h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反应的h也随之改变b改变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d若在原电池中进行,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19.已知pcl5气体的分解反应为pcl5(g)pcl3(g)+ cl2 (g),在473k达到平衡时气态pcl5 有48.5%分解,在573k达平衡时气态pcl5 有97%分解,则此反应是( )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反应的h=0 d.无法判断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20已知如下反应:2x(g)y(g)2z(g)h0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ct1t2,p1p2 dt1t2,p1p22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h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22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b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 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 moll1cd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23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7000.400.100.0908000.100.400.0808000.200.30a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l1min1b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中,达到平衡时,b0.06024在450、5.05107pa时,如果把1体积n2和3体积h2的混合物通入一个装有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得到含nh352%(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体积n2和6体积h2,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a大于52%b等于52%c小于52%d不能确定25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并发生反应:2x(g)y(g),温度t1、t2下x的物质的量浓度c(x)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进行到m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点放出的热量bt2下,在0t1时间内,v(y) moll1min1cm点的正反应速率v正大于n点的逆反应速率v逆dm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转化率减小26.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4mola+2molbb3molc+1mold+1molbc3molc+1moldd1.5molc+0.5mold二、填空题(共48分)26(10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 2so2(g)o2(g)2so3(g)h196.6 kjmol12no(g)o2(g)2no2(g)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_kjmol1。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 同时生成1 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h_0(填“”或“”)。27(8分) t 时,在容积为0.5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 下反应。ma(g)nb(g) pc(g)qd(s)h”“”或“”)28.(8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利用no2与n2o4的反应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已知:2no2(g)n2o4(g)h(298 k)52.7 kjmol1(1)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2)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请回答:a中的现象为_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降低温度,该反应化学平衡向_(选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9(10分)研究氨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2(g)nacl(s)nano3(s)clno(g)k1h10()2no(g)cl2(g)2clno(g)k2h2”“ 不变 升高温度30答案: 压强 l1l2 so3(g)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3(g)2so2(g)o2(g) h196kjmol1,当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31.解析:设反应过程消耗x mol n2(g)。n2(g) 3h2(g)2nh3(g)起始物质的量/mol0.601.600平衡物质的量/mol0.60x1.603x2x平衡时反应体系总物质的量mol(2.202x)molnh3(g)的物质的量分数2x(2.202x)解得x0.40则n2的平衡转化率100%66.7%。答案:66.7%解析:设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k。平衡时,20.40 mol2.0 l0.40 moll1(0.600.40)mol2.0 l0.10 moll1(1.6030.40)mol2.0 l0.20 moll1k(0.40 moll1)25.0103 mol2l2。答案:5.0103 mol2l2 - 9 -15-16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命题人:王学敏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2右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3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做是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下列对理学“内在生命与动力”蕴意理解正确的是()a大力推行书院教育,广泛影响海外学派b汲取佛家和道家思想,使儒学形成成熟理论体系c突出三纲五常等级秩序,有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精华,促进新儒学形成4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 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5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生的。”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a彩陶画与汉赋 b话本与小说 c唐诗与风俗画 d楚辞与文人画6(2015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26)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提出“预定奕世之规,置天子于有无之处,以虚静而统天下,则不恃贵戚旧臣以夹辅”,“以法相裁,以义相制,自天子始而天下咸受其裁”。上述言论反映出当时()a西方君主立宪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b“共治天下”理念被思想界普遍认同 c儒家对专制皇权的反思达到新高度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削弱7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为“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8林则徐在鸦片战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 b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未能找出战争失败根本原因 d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9洋务时期外交家郭嵩焘感到夏、商、周三代圣人之治也有一些欠缺:“圣人治民以德”,但“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而“西洋治民之法”,“推其法以绳之诸国”,法不以君异而变,法是相对永恒的,可以“推衍无穷”。这表明他()a向往美国式的议会制民主政治 b主张彻底摒弃传统的“德治”思想c主张以德治国辅之以法 d对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10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材料评论的是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11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a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12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a“开眼看世界” b主张“中体西用”c宣传维新变法 d倡导“实业救国”13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是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民主与科学a b c d14严复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卷一按语:“盖在中文,物有是非谓之理,国有禁令谓之法,而西文则通谓之法”。这一按语表明()a西方的“法”与中国的“理”本质相同 b法治成为中国与西方的共识c中国的“理”与西方的“法”相通 d“法”、“理”各异互不兼容15 1898年,有报纸评论说:“出洋肄业之诸子弟,学成返国,早已习与性成,只知改洋装,操洋语,娶洋妇,教洋书,或为洋人司出纳,或以洋人作舌人,从无一委质策名,供国家之用者。推其原弊,岂非幼稚时未明中国大道,先沾染外洋之习气使然耶!”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当时()a留学教育危及清朝统治b顽固守旧势力排斥留学教育c传统观念制约社会转型d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化特征16.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偷用西学的“移花接木”的方法,给皇帝讲“必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外衣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17中国近代一位历史学家曾说:“孔子是旧中国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以下各项中,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18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下列思想与之吻合的是()a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b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c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 d激进派的“民主科学”思想19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20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 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21.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2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 b恢复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d为复辟帝制作舆论准备23 “以科学的批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两千年来独家经理的孔家店内许多陈货都变成无价值的废料了”。材料中评价的是事件是()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24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5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急剧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近代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了动摇。中国文化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这里所讲的“特点”不包括()a呈现西学东渐的趋势b围绕救亡图存的主题c是在中西文化的矛盾冲突和不断融合中发展起来的d具有成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26巴金在其不朽名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应该发生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批林批孔”时期27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28孙中山提倡,“鄙人对于社会主义,实欢迎其为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我中华民国之国家,一变而为社会主义之国家矣。”该文“社会主义”意为()a倾覆满清君主专制的民族主义 b创建民主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c推广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 d铲除私人资本的科学社会主义29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30孙中山在晚年时感悟到:“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举措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b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d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严厉批评义和团运动的“愚蒙之质”和“狂妄之举”;但在1924年的演讲中,他却称赞义和团运动让“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国共合作形成 b农民运动的高涨c民主革命发展 d民族主义成主流32学者王尔敏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原始动力”是指()a师夷长技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33毛泽东反对将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并列起来,认为“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的学说()a全盘吸收他们的思想主张 b与他们的思想主张一脉相承c完全超越他们的思想主张 d完全囊括了他们的思想主张3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写道:“需要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一句话,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这篇文章发表于()a五四运动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35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36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37 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38方针、口号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方针、口号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a b c d392012年是邓小平二十周年,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科学回答了实践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文中的“”应该是()a一国两制 b恢复高考 c南方谈话 d科教兴国40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第ii卷(非选择题)41(20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中国被迫走上了探索之路 . 并没有带来中国的富强。康有为:中国果真强大了吗?孙中山:民主政体并没带来民主。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深入人心 。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2分)(2)根据材料,面对如此状况,中国有哪些阶层作出了反应?(4分) (3)各阶层应对中国面临的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2分)(4)各阶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如何?(12分)4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材料三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四邓小平在审阅向十四大作的政治报告稿时郑重指出:“报告稿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可以体现以我为主体,但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报告对我的作用不要讲得太过分,一个人、几个人,干不出这么大的事情。”(论党)与刘少奇的晚年悲剧(1)根据材料一,概括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出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的时期及其在该时期的最重大理论成果。(9分)(2)材料二中标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文献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6分)(4)根据材料一、四,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具有怎样的个人品质。(2分)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dabdc 610、cacdb 1115、ccbcc 1620、bcbaa2125、cdcdd 2630、cdcda 3135、cdbcc 3640、dbdc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41答案 (1)外来侵略(或民族危机)。(2)开明地主、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无产阶级。(3)向外国学习。(4)开明地主: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洋务派:“中体西用”,在维护固有的封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失败。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改良。失败。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用暴力手段,推翻封建制度,建立民主政体。失败激进民主主义者:进一步提出要从思想领域全面反对封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采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迈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代。42.答案(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时期:井冈山时期(或土地革命时期),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成熟时期:延安时期(或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2)论十大关系。(3)邓小平理论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4)体现了个人的高风亮节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的品格;摆正了个人与党组织、与党的领导集体的位置,反对个人崇拜的庸俗之风。 - 11 -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1.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a(1,2),5 b(1,2), c(1,2),5 d(1,2),2.从伦敦奥运会的一张贵宾票和两张普通票中随机抽取一张,抽到贵宾票的概率是( ) a. b. c. d.3.下列四个图各反映了两个变量的某种关系,其中可以看作具有较强线性相关关系的是a bc d4.下列各进制数中值最小的是( )a b c d5.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课外读物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出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支出在元的同学有39人,则n的值为 a100 b120 c130 d3906.某一考点有个试室,试室编号为001064,现根据试室号,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8个试室进行监控抽查,已抽看了005试室号,则下列可能被抽到的试室号是( )a b c d 7.若点是圆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a b c d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 (第8题) (第9题)a b c d9.如图所示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 . b0 c1 d2 10.已知的取值如下表所示,若与线性相关,且,则( )a b c d11.从集合任意取出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和是偶数的概率是()abcd12.已知圆分别是圆上的动点,为轴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 . . .二、填空题:(每题5分)13. 某全日制大学共有学生5400人,其中专科生有1500人,本科生有3000人,研究生有9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学生利用因特网查找学习资料的情况,抽取的样本为180人,则应在专科生学生中抽取_人。14. 若圆关于直线对称,则直线的斜率是_。15. 如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_。 16.求圆心在直线2xy3=0上,且过点a(5,2)和点b(3,2)的圆的方程_三、解答题:17. 已知关于x,y的方程c: (1)若方程c表示圆,求的取值范围;(2)若圆c与圆外切,求的值; 18.在某次试验中,有两个试验数据,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河北望都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386190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