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3).docx_第1页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3).docx_第2页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3).docx_第3页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3).docx_第4页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社戏鲁迅习题(3).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学习评价 (第一单元)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说明:1、总分120分,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附加题10分,作为补偿分加入总分。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1 .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10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1分)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1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直接道出游子之悲的诗句是: , 。(2分) 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分) ,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xin wi rn zh( )的科学家:邓稼先。(2)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w w qing nin( ),沥尽心血。(3)鲁迅先生有点chu ch( )了,到底向前走呢?(4)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qn y pi y(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也要仰天长笑,这是豪壮的选择。B云南鲁甸地震救灾现场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C年过半百的广丰县农民郑春枫锲而不舍,终于圆了几十年的大学梦。D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见如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消防英雄们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5.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岁月的苍穹中,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让人类历史的天空变得那么灵动,令人神往。“见贤思齐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题目。(5分)(1)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活动题写一则标语。(2分) (2)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谁呢?请你从以下名人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备选:邓稼先闻一多贝多芬鲁迅莫言林书豪袁隆平 二阅读(42分)(一)(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 B但当涉猎(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D鲁肃过寻阳(过:经过)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2分) 8 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3分) 9 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么?用“刮目相待”形容什么?(2分) (二)(11分) 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还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像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的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以后也住到北四川路来,就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了,刮风的天,下雨的天,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 鲁迅先生很喜欢北方饭。还喜欢吃油炸的东西,喜欢吃硬的东西,就是后来生病的时候,也不大吃牛奶。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有一天约好我去包饺子吃,那还是住在法租界,所以带了外国酸菜和用绞肉机绞成的牛肉,就和许先生站在客厅后边的方桌边包起来。海婴公子围着闹得起劲,一会把按成圆饼的面拿去了,他说做了一只船来,送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看它,转身他又做了一只小鸡,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背上感到些微的寒凉,知道衣裳不够了,但为着忙,没有加衣裳去。等把饺子包完了看看那数目并不多,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误了工作。许先生怎样离开家的,怎样到天津读书的,在女师大读书时怎样做了家庭教师,她去考家庭教师的那一段描写,非常有趣,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她之能够当选算是难的了。指望对于学费有一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那一天吃得是很好的。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10对第段画线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强调时间虽然已经很晚,但是鲁迅夫妇与朋友谈兴正浓。 B表现作者既想继续谈话又担心太晚没车回家的矛盾心理。 C从侧面反映了许先生担心谈话太晚妨碍鲁迅休息的心情。 D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朋友的热忱、耐心和包容。11 第段画线句运用比拟手法,表达效果是 。(4分)12 赏析第段画线句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4分) (三)挑战爱因斯坦的人(20分)王煜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处硬邦邦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当时中国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美国回国的人要么走私黄金,要么携带宝贵的日用品,安检员还从来没见过带这么多书的。年轻人拿出了中山大学的教授聘书,安检员一看,只有27岁的人居然已经是教授,于是对他肃然起敬,就此放行。这个拼死要回国、用教学和科研来抗战的人,就是后来被国际学界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1936年9月,卢鹤绂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卢鹤绂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国参与抗战。1941年11月,卢鹤绂抵达广东坪石镇的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任理学院教授。理学院院长康辛元在塘口村迎接卢鹤绂夫妇俩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随着日军进犯的深入,卢鹤绂向西逃避战乱。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卢鹤绂还一边讲课,一边密切关注国际学界的动向,凡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1955年,卢鹤绂进入了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任教。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有数百名自全国高校选拔出来的大学四年级学生,此外,还有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包括之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两弹元勋”中,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当时的北大,教学条件非常落后,有些实验无法进行,教学难度很大。为突破难点,卢鹤绂采用了深入浅出、不看讲稿的讲解方法,许多本来很难理解的核物理过程,经他讲解,学员们理解得都特别深刻。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直到晚年,卢鹤绂也从未停止过在科研创新上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1997年,卢鹤绂病故,为世人留下八大提纲和正在进行的44项研究。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国家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进行这方面的实验。13.阅读全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卢鹤绂4件事,把下面内容补充完整。(4分) 回国只带书 晚年撰写论文挑战爱因斯坦。14.康辛元为何说卢鹤绂夫妇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你从这句话中读到了什么?(4分) 15.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凡能获得的学术杂志,他全部手写抄录下来,学术札记在炮火中也从未间断。 16. 文章以“挑战爱因斯坦的人”为标题,有何妙处?(3分) 17. 你觉得卢鹤绂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你学习?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三、作文(50分)请以那个让我尊敬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卷面整洁,不少于500字。 适当的运用描写手法。附加题(10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