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课后限时集训: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1(20xx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C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D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A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B正确;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2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C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D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冲动C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A错误;调节起跑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起跑反射中发令枪声属于条件刺激、C正确;起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错误。3下列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B人体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B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表现为内负外正、A正确;K主要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所以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低、血浆中K进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神经细胞的兴奋的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的、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Na内流有关、C正确;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D正确。4下列是关于神经、体液调节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下丘脑B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C血糖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激素调节D语言中枢“V区”受损的患者不能据题意正确地进行书面表达C寒冷刺激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器官是下丘脑、所以效应器是下丘脑、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会诱导相邻未兴奋部位Na通道打开、相邻未兴奋部位Na快速内流、使得电位出现反转形成动作电位、依次进行、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兴奋沿神经纤维的传导依赖于Na通道的顺序打开、B正确;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是体液调节、但不属于激素调节、C错误;“V区”受损出现阅读障碍、看不懂题意、所以不能正确答题、D正确。5(20xx哈三中高三期末)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到突触间隙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定向运至靶细胞参与体液调节活动B去甲肾上腺素经自由扩散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CNE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NE释放、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对NE释放的运输方式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D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的是神经调节、A错误;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没有经过穿膜过程、故去甲肾上腺素是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的、B错误;NE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兴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6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 mVCfg段Na出神经细胞逆浓度梯度跨膜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同样、 K进神经细胞也是逆浓度梯度跨膜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错误。7(20xx市高三一模)如图表示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只接受和的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B当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C若和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D信号只能由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C据图分析、释放的神经递质不直接作用于、因此和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不会导致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C错误。8(20xx市高三一模)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当过度释放时却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为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分析其原因是_。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答出一种即可)。(3)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正常约为37 。呼吸衰竭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并发症、当肺部细菌感染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_(填“上移”或“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_分泌增多、使产热增加。解析(1)谷氨酸是兴奋性递质、故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引起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的作用、钠离子内流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2)谷氨酸若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持续内流、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引起细胞过度吸水涨破。可以使用药物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来缓解病情。(3)呼吸衰竭时、体温调定点会上移、正常的体温对该病人就相当于是寒冷刺激、在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促进产热增加。答案(1)外负内正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2)突触后神经元细胞渗透压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3)上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9蟾蜍的坐骨神经(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由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连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动。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已被破坏大脑并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蟾蜍进行如下实验: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者无反应、后者后肢出现收缩现象;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收缩反应消失。(1)在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2)中两次收缩的反射弧、除感受器不同外、_也不同。(3)分析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4)蟾蜍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先用蟾蜍毒素处理坐骨神经、一段时间后再将坐骨神经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结果动作电位峰值大幅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题中“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很明显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不同、而发生的反应相同、说明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相同。(3)由实验现象可知、至少坐骨神经的传出功能是正常的。刺激趾尖无反应、说明传入功能丧失;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反应消失、说明坐骨神经传出功能又丧失。由以上分析可得、注射的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再麻醉传出神经纤维。(4)结合题干信息可推得、导致动作电位峰值下降的原因在于蟾蜍毒素与Na通道蛋白结合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使Na内流减少。答案(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是对K有通透性、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传入神经(3)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4)蟾蜍毒素与Na通道蛋白结合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Na内流减少10(20xx安徽省皖西南高三期末)如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细胞X、Y之间的传递过程、其中5羟色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为突触前膜、可以是神经细胞的轴突膜B图中蛋白M是5羟色胺的受体、同时也能协助K大量进入细胞C5羟色胺和蛋白M结合后、可能会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D5羟色胺降解酶活性增强、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B5羟色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因此蛋白M可协助Na进入细胞、B错误。11(20xx市高三一模)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神经元再立即刺激b神经元。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BA项为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不是反射、A错误;a的轴突与c的胞体构成突触、甲、丙曲线对比可知、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B正确;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会产生电位变化、C错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结构为下丘脑、D错误。12(20xx市高三第二次质检)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如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神经冲动经此类突触可以双向传递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吸收、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A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A错误。13(20xx陕西省市高三模拟)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而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C根据题意分析、阿托品阻止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而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浓度增高、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说明阿托品没有破坏突触的结构、也没有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阻断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因此很可能是因为阿托品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进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A、B、D错误、C正确。14眼压升高会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压迫性损伤、进而使人患青光眼、临床上多采用降低眼压的手段治疗青光眼、但眼压恢复正常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数目增多、使损伤加剧、最终视力锐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神经节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关系如图所示。当感光细胞受到刺激时、其膜内电位变化为_、其释放的物质到达双极细胞、引起双极细胞产生_、进而在大脑皮层形成视觉。(2)为探究眼压恢复正常时、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的原因、科研人员提出猜测“眼压升高可能诱发了T细胞进入视网膜;眼压恢复正常后视网膜内的T细胞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猜测。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视网膜。将正常小鼠进行_处理后、在小鼠的视网膜中找到了T细胞、说明了_。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材料: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眼的小鼠。实验思路:_。预期结果和结论:_。解析(1)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电位时的负变为动作电位时的正、即由负变为正。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双极细胞兴奋(神经冲动)。(2)用小鼠模拟实验时、需要先得到眼压升高的小鼠、若在视网膜中能找到T细胞、说明眼压升高确实诱发了T细胞进入视网膜。接着需要证明是T细胞造成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因此利用缺乏T细胞、缺乏B细胞以及同时缺乏T细胞和B细胞且均患青光眼的小鼠为实验材料、让它们恢复正常眼压、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缺乏T细胞的小鼠无T细胞有B细胞、缺乏B细胞的小鼠有T细胞无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贴牌定制酒合同范本
- 公园停车位承包协议合同
- 公共租房购买协议书模板
- 协商终止服务合同协议书
- 三座摩托车租借合同协议
- 合伙做汽车运输合同范本
- 合同无效返还财产协议书
- 2025年聘用合同范本
- 厂房拆墙改造合同协议书
- 临时用工的个人合同范本
- 院前急救质控标准
- 【公开课】乙醇++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厦门垃圾分类题目及答案
- 数字人文资源本体建模-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超市卫生管理规范培训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2025年中国光纤通讯电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薪资抵扣协议书模板
- 泰安宏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钙钛矿零碳建筑新材料BIPV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