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多重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二、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三、教学用具课件、天平秤、台秤、各种实物四、教学过程游戏引入,感知轻重1、 我们来做个“背一背”游戏,请三位同学上台,其中一位背另外两位,让背的同学体验一下,你有什么感觉?2、 请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同学听。3、 提问:谁知道自己有多重? 板书课题有多重生甲:我有72斤。“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质量单位,你知道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 交流汇报大家知道家里一些物品的质量吗?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生甲:我妈妈买的牙膏是30克。生乙:火腿肠一根40克。生丙:我的体重是34千克。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表示各种东西重量的单位,有的用“克”做单位,有的用“千克”做单位。告诉学生同学的体重大约是30千克,一只鸟的体重只有50克。2、 认识秤,建立千克的概念。同学们刚刚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那如果老师想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出示课件。(各种秤)今天要用到的是天平秤和台秤,让学生观察。让学生猜一猜两袋盐有多重,师称两袋盐,让学生看看台秤发生什么变化?(指针指到“1”了)指针指到1,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它重1千克)感知1千克, 板书1千克让学生先掂一掂两袋盐,感受1千克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要用到“千克”作单位?3、 建立克的概念。我们知道买米买面等要用“千克”作单位,(出示一枚2分硬币)你知道一枚2分硬币是多重吗?还能用台秤称出它的质量吗?出示天平,教师演示用天平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并让学生观察游码。请同学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一下,1克大约有多重。所以一般称很小的、很轻的东西才用天平。请同学们想想还有什么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从身边找物品称一称、掂一掂。(铅笔、文具盒、新华字典等)4、 教学1千克=1000克老师这里有两袋盐,刚刚我们已经称过它重1千克,我们再来看看盐上面写着500克,也就是说一袋盐是500克,那两袋盐是多少克呢?生答:1000克 板书1000克所以说1千克=1000克 板书 =千克可以记作“kg”,克可以记作“g”。五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你知道自己体重有多重吗?(30千克)想一想1千克棉花和1千克盐谁更重?(一样重)巩固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物流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楼盘精装修合同范本
- T∕CCTAS 269-2025 停车场电子不停车缴费碳减排核算方法
- 校园维修粉刷合同范本
- 校园建房子安全协议书
- 文艺晚会协议合同书
- 木工转让承包协议书
- 木方及模板合同范本
- 教室租借场地协议书
- 2026-2031年中国山慈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辽宁辽阳市工会系统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1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数据库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物流管理专升本供应链管理真题试卷含答案
- 采购部新员工培训手册
- 2025年龙门式加工中心或龙门式卧式铣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处置标准操作
- DB31T 1596-2025电子材料共享应用技术规范
- 2025年湖南海利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季度公开招聘(宁夏有岗)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化工工程承包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子课题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