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doc_第1页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doc_第2页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doc_第3页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9000内审不符合项判断参考条款1. 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没有框架关系5.32. 质量方针、目标不能被各级人员所理解和贯彻5.33. 质量目标没有展开到职能部门,实现不能提供证据5.4.14. 管理评审未进行5.65. 管理评审未保存原始记录5.6.16. 管理评审的输出没有包括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5.6.37. 职责和权限不清5.5.18. 资源配置不足69. 外来文件和资料不受控4.2.3 f)10. 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4.2.311. 现场不能得到相应文件有效版本,或使用不受控文件d)12. 现场有效版本和作废版本并存4.2.3 g)13. 现场只有作废版本4.2.3 g)14. 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不能识别 4.2.3 c)15. 文件和资料在发布前未经授权人审批其适宜性4.2.3 a)16. 文件发放范围未经审批4.2.3 d)17. 对文件未进行必要的评审和修订4.2.3 b)18. 工作现场没有可依据的文件,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不一致7.119. 质量手册对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描述不充分4.2.2 a)20. 质量手册对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表述-4.2.2 c)21. 供方的产品质量记录未保存在组织7.4或者4.2.422. 其他各种记录按就近不就远原则处理。如合同评审无记录7.2.223. 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4.2.424. 质量记录未规定编目、标识、归档、处理办法4.2.425. 没有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6.2.2 a)26. 培训需求未确定6.2.2 b)27. 没有保持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适当记录6.2.2 e)28. 不能提供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证据6.2.2 c)29. 特殊工序的操作工人资格、培训、考察、考核不符合要求7.5.230. 检验人员、内审人员、计量人员不能胜任工作,未取得培训合格资格6.2.131. 没有对与产品有关的四个方面要求进行确定7.2.132. 未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合同评审7.2.233. 只对重要、大宗订货合同进行评审,未对零星、口头合同进行评审7.2.234. 未对顾客特殊要求进行识别7.2.135. 交货后发现组织没有履行合同能力7.2.236. 合同更改未按程序进行7.2.237. 合同更改后未传递到有关职能部门 7.2.238. 没有保存合同评审结果或所引起措施的记录7.2.239. 没有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7.3.140. 设计输入未确定,未作评审,或未包括适用的法令和法律7.3.241. 设计输出不符合输入要求或文件不完整或发放前未经评审和得到批准7.3.342. 设计未验证或样机不合格仍投产7.3.543. 样机合格性确认不符合要求仍投产7.3.644. 可进行确认但未做7.3.645. 设计修改(含笔误)不按规定程序7.3.746. 未根据满足合同要求能力评价和选择分承包方7.4.147. 需方指定采用某供方产品,供方对该分供方不评定也不检验其产品7.448. 未明确规定对供方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7.4.149. 采购资料中未规定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检验规程7.4.250. 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未在采购文件中规定7.4.351. 不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采购,也未按程序规定办理手续7.4.152. 委托检验或委托搬运等活动,未对分承包方进行评审7.4.153. 顾客提供的产品(元器件、材料),未验证,也未保管好7.5.454. 顾客提供的产品不适用或损坏时未记录并向顾客报告7.5.455. 生产中产品无证明其身份的标志(过程卡、路线卡、随工单等),出了问题无法追溯-7.5.356. 一批产品,生产中再分批未复制或增加过程卡等标识-7.5.357. 产品标志在使用中消失而未补加标志-7.5.358. 原材料紧急放行未加标志7.5.359. 半成品例外转序未加标志 7.5.360. 包装标志不符合要求-7.5.561. 不合格品未加标志-7.5.362. 未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7.5.1 a)63. 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而影响产品质量-7.5.1 b)64. 有章(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不循,即使合理也不合法-7.5.165. 几种规定都有效,互相矛盾,难以控制工序7.166. 操作人员不知道按操作规程做6.2.267. 设备的维护没有计划、也没有记录。6.368. 现场环境不符合规定-6.469. 领用的原材料没有标识或检验状态7.5.370. 未编制检验程序或检验计划或检验操作规程-7.171. 未按检验程序、质量计划、规范检验8.2.472. 对进货没有进行验证7.4.373. 规定应专人检验,而擅自改为自检8.2.474. 进料、工序检验未完成或不合格就作成品检验8.2.475. 检验记录未建立或未保存或未按规定做8.2.476. 返工返修后未复检8.377. 检验规范规定的统计抽样检验方法不合理7.178. 标准溶液未规定有效期或已经失效7.679. 试验软件作为检验手段而未作检查7.680. 不对检测设备校验。只对设备中的计量器具进行校验,如只对水浴锅中的温度计进行校验7.681. 对难以校验的检测设备无自校规程7.682. 没有建立表明校准状态的记录(台帐)7.683. 检测设备产品本身无有效标志7.684. 对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没有作出规定 7.5.385. 现场产品检验状态标志错误7.5.386. 现场产品无检验状态标识7.5.387. 出了不合格品不标识、不隔离8.388. 出了不合格品不评审、不处置8.389. 出了不合格品不通知有关部门或由无资格(无权)人员处理8.390. 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未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8.391. 返修/返工后产品未进行重新检验8.392. 没有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8.393. 未编制可以操作的纠正措施程序8.5.294. 未编制可以操作的预防措施程序8.5.395. 多次出了不合格品,不分析原因,不采取纠正措施8.5.296. 内审发现不合格,不采取治本的纠正措施8.2.297. 纠正措施实施了但未记录其结果或记录不详细8.5.298. 对顾客的报怨、投诉,不分析、不处理 8.5.2 a)99. 未将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提交管理评审5.6 d)100. 厂内搬运不符合要求7.5.5101. 交付搬运不符合要求7.5.5102. 擅自修改包装图纸设计7.3.7103. 不按包装设计包装7.5.5104. 包装车间工序失控7.5.1105. 未规定授权接收和发放的管理办法7.5.5106. 仓库管理办法中未规定定期检查库存品状况,帐、物、卡不符7.5.5107. 仓库条件不符合规定-7.5.5108. 未按保管程序(如先进先出、隔离存放)进行7.5.5109. 内部审核未编制计划,未按内审程序进行8.2.2110. 内审员未经培训或任命资格证实6.2.2111. 内审后未采取纠正措施8.2.2112. 内审员与被审核工作有直接责任关系8.2.2113. 不能提供内审结果纠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