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zip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41646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5 2016 学年 福建省 泉州市 四校高一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zip,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试题
内容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al-27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人科学家高锟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机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溶于水生成的h2sio3的酸性弱于h2co3 bsio2是一种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熔点高、硬度大c 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2个氧原子d 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所以不和任何酸反应2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引起的。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不相关的是 ( )a温室效应co2 b臭氧层破坏coc 酸雨so2 d光化学污染no23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nh4cl bhclo c hno3 d agno34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 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溶液不行,故可以用半透膜来分离胶体和溶液c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来源:z-x-x-k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5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干燥的cl2 na2o2 naclo 活性炭 so2a除外其它都可以 b只有 c只有 d全部6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无色溶液:k+、cu2+、no3、alo2 b空气: ch4、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 - d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溶液:k、mg 2+、so42、no37下列关于物质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氧化物灼烧时有特殊的颜色,因此可用于制造烟花b明矾可用作净水剂c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铝不与冷的浓硫酸反应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来源:学.科.网z.x.x.k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0.10moll-1naoh溶液b除去co中的co2c实验室制取氯气d蒸干nh4cl溶液制备nh4cl晶体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h2o中原子数为0.3na b0.1mol/l 的nacl溶液中,na+与cl离子总数为0.2na c16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na个o原子 d64克铜与足量的硫反应生成硫化铜,理论上会转移2na个电子10关于非金属元素si、n、s、cl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通常情况下,它们的单质均为气体 b它们在自然界中都存在游离态形式c每种元素都只有一种氧化物 d它们都有对应的含氧酸11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4nh3+5o24no+6h2o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naoh + nh4clnacl + nh3+ h2o b2nh3+3cuo3cu+n2+3h2o c2na+2nh32nanh2+h2 dnh3+co2+h2onh4hco312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叙述iia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金属钠与水反应:na +2h2ona+2ohh2b用氢氧化钡溶液中和硫酸溶液:ba2+oh+h+so42=h2o+baso4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 4nh3h2o alo2 + 4nh4+ 2h2od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ohco2hco314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fecl32hi=2fecl22hcli2 h2so3i2h2o=2hih2so4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15将0.5 molna投入过量的水(m1 g)中,得到a g溶液;将0.5 mol zn投入过量的盐酸(m2 g)中,得到b g溶液,若m1= m2,则a、b的质量关系是(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16下列除杂的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o中有少量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bs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过饱和nahso3溶液洗气co2中有少量的co2:通过装有碱石灰的u形管d食盐中有少量的nahco3: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17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b粗盐可采用除杂、过滤、蒸发结晶等过程提纯c工业生产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d单质溴可用so2将其还原吸收18向含1 mol kal(so4)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 ba(oh)2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b最后的沉淀为2 mol baso4、1 mol al(oh)3c当溶液中so42 全部沉淀出来时,沉淀的总质量最大d当溶液中al 3+ 全部沉淀出来时,沉淀的总质量最大二、非选择题(共46分)19(10分)用固体烧碱配制0. 4moll1的naoh溶液240ml:(1)实验仪器:托盘天平(含砝码)、烧杯、玻璃棒、_、_。 (2)称量_g的naoh。(3)称量烧碱的动作要迅速,原因是: _ 。(4)下列操作中,会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anaoh在烧杯中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b定容时俯视读数c定容、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线,再加水至刻度线d容量瓶没有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e溶解烧碱的烧杯未洗涤来源:z-x-x-k20(12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所需要的硅酸盐仪器是_ ,步骤的实验操作是_。(2)步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单质碘的理由是 _ 。(选填序号)a单质碘与苯不发生化学反应 b碘在苯中溶解度小c碘在苯中溶解度大 d苯与水互不相溶(3)提取碘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的有机溶剂是 _ 。(选填序号)a酒精 b汽油c四氯化碳 (4)步骤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 。(5)已知:2fe3+2i2fe2+i2 氯气既可以氧化fe2+,也可以氧化i。 往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l2,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1/2fe2+被氧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1(10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白色、无毒、难溶于水的固体,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工业生产过程如下:在nh4cl溶液中加入ca(oh)2;在第步的生成的产物中加入30% h2o2,反应生成cao28h2o沉淀;经过陈化、过滤,水洗得到cao28h2o,再脱水干燥得到cao2。完成下列填空:(1)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生产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3)检验cao28h2o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4)已知cao2在350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如图是实验室测定产品中cao2含量的装置(夹持装置省略)。若所取产品质量是m g,测得气体体积为v 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则产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过氧化钙的含量也可用重量法测定,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_。22(14分)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_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 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为_ mol。(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全部是feo;假设二: _ ;假设三: _。(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内容。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取少量黑色固体,_ _ _ _【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来源:z-x-x-k.com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 案1.b 2.b 3.a 4.c 5.d 6.d 7.c 8.b 9.c 10.d 11.b 12.b 13.d 14.a 15.a 16.d 17.c 18.c19(10分,每空2分) (1)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4.0 (3)防止烧碱固体在空气中吸水潮解 (4)ab20. (12分,每空2分) (1)坩埚 过滤 (2)a c d(3)a(4)2i- + mno2 + 4h+ mn2+ + i2 +2 h2o(5)2fe2+ + 8i- + 5 cl2 2fe3+ + 4i2 + 10 cl-21(10分,每空2分)(1)2nh4cl+ca(oh)2=2nh3h2o+cacl2(2)nh4cl(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证明没有洗涤干净,否则洗涤干净(4) 样品质量和反应后固体质量22 (14分,每空2分)(1)还原性(2分) 0.6(2分)(2)全部是fe3o4 (2分)是feo和fe3o4的混合物(2分)(3)【定性研究】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稀硫酸,在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2分)溶液不变红色,则假设一成立,溶液变成红色,则假设一不成立(2分)【定量研究】fec2o42h2o=feo+co2+ co+ 2h2o (2分)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形成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d王位世袭制确立3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秦朝军功爵制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4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这种制度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5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d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6、讽刺19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现象的一副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反映了a外敌武力入侵的灾难 b中国人惧怕洋枪洋炮c科学技术产生巨大威力 d吸食鸦片危害无穷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8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d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9.花鼓戏原是在农村流动演出的民间戏曲,某一时期,在城市风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过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区,还开了不少新戏馆。据此推断“某一时期”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8世纪末 c20世纪中晚期 d19世纪初10、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取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11、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志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12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3今年83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作的时期是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4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和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渡江战役 南京大屠杀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汪精卫建立的伪国民政府 太平天国定都a b c d 15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实践过程是(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 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a b c d 16、“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括武装斗争 创建红军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 )a、 b、 c、 d、17“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18下列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a b c d19右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他的胸部连捅了三刀。”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中国全面内战爆发 b敌我力量发生剧变c战略决战时机成熟 d揭开战略反攻序幕20伯利克理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所有的成年男子 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财产的成年男性21、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a、 伯里克利、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 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c、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 d、 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 22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23.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主要原则是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d注重证据24.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惧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25、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27新社会制度的建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正因为其历程的曲折和反复,近代西方历史上某国曾获得了“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 德国28、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于制订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都是本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开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度a、b、c、d、29、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人却说它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是因为( )a、推翻了君主专制 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占据了多数席位 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30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 ) 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 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2分)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利用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中看出它们各自采取了什么样的行政管理制度?(4分)(2)据材料三说明元朝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在这种制度下,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管辖的?(4分)(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4分)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32 年,议会下院中土地利益的代表489人次,工业企业家的代表只有44人次。1852 年,下院中土地所有者和工矿主双方代表各为442人次和122人次。 沈汉英国近代国家是怎样形成的材料二 19世纪的下院建立起了委员会制度。每届议会期间总要成立若干个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调查政府财政收支或某一行政工作或某一社会焦点问题,供议会立法或行使监督职能所用。19世纪末,委员会数量增多,达30多个,并出现常设委员会。委员会制度的建立提高了下院的工作效率。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19世纪议会制定的法律)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关系法,等等;到20世纪初,又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养老金法、工伤赔偿法。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得到了选举权,通过这一做法把工人阶级从体制外拉到了体制内。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70年代前,英国议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4分)(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专门委员会设立的原因。(6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西方代议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33(14分)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937年)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摘编自中国抗日战争史等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4分)(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历史答案12345678910aacbbdbbab11121314151617181920baccbacbdd21222324252627282930cdcadbbbdd31.(1)西周和西汉前朝。(2分)分封制和郡国并行制。(2分)(2)行省制度(2分)。山东归中书省直接管辖。(2分)(3)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4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2(1)变化: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4分,两点即可)(2)工业革命促进了分工的扩大,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国际关系日趋复杂;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便于议会立法,更好行使监督职能。(6分,三点即可)(3)代议制度不断完善;实行代议制的范围日益扩大;代议制的具体形式呈现出多样性。(4分) 33(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4分)(2)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支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4分)(3)理由: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分)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或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等)。(4分)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以下是力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哪个实验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与其他几个不同( )2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连接,p的斜面与固定挡板mn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p此刻所受的外力个数有可能为( )a2个或3个b3个或4个c4个或2个 d5个或4个4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1/4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当它们处于静止状态时,连结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两小球的质量之比:等于( )a11 b23 c32 d345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s=6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t=4s时两车相遇 b当t=4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6近年来有一种测值的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点高的点,小球离开点至又回到点所用的时间为,测得 、和,可求得等于( )a b. c. d.7如图所示,运动员“3 m跳板跳水”运动的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从水平位置b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竖直向上弹到最高点a,然后来源:学.科.网z.x.x.k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落入水中。跳板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来源:学.科.网z.x.x.k确的是()a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b运动员向下运动(bc)的过程中,先失重后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增大c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运动员向上运动(cb)的过程中,超重,对板的压力一直减小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点,下端拴一个钢球,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并始终保持外力的方向水平,则图中给出的弹簧伸长量与cos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增大的水平力(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和。下列反映和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静置一矩形木块,木块由、两部分组成,的质量是的3倍,两部分接触面竖直且光滑,夹角=30,现用一与侧面垂直的水平力推着木块贴着匀速运动,木块依然保持静止,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之比为( )a3 b c d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6分)“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2)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变”或“不变”);(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12(10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现提供如左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c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2)某学生在平衡摩擦力时,使得长木板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关系是上图中的哪根图线?图中是小车的加速度,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答: ;(3)消除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后,要用钩码总重力代替小车所受的拉力,此时钩码质量与小车总质量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为_;(4)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来源:学.科.网z.x.x.k三、计算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 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14(12分)如图所示,一根弹性细绳的劲度系数为,将其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穿过一光滑小孔系住一质量为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处。当细绳竖直时,小孔到悬点的距离恰为弹性细绳的原长。小孔到水平地面的距离=(),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滑块处在什么区域内均可保持静止?15(12分)如图,质量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间距=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拉至处。(已知,取)(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16(12分)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 两端来源:z-x-x-k.com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37,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 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 kg 的一袋大米放在a 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来源:学科网z-x-x-k(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 端,求cd 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高一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11、(1) (2) (3) 12、(1) (2) (3) (4) 三、计算题(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的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4、15、16、参考答案1、b 2、d 3、c 4、b 5、d 6、a 7、b 8、d 9、a 10、c11、(1)f f (2)不变 (3)b12、(1)c (2)c (3) (4)3.213、设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v0,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将汽车刹车到速度为零的运动看成逆向的匀加速运动则 解得v012 m/s因12 m/s43.2 km/h50 km/h,故汽车没有超速行驶14、设滑块静止时离开o的距离为x,离开o的距离为r,在此位置它受到4个力的作用,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力的正交分解有:fn=mg-fcos,fsin=f,f=kx,滑块恰好能够静止时f=fn。此时滑块离o的距离最大,由于cos=h/x,sin=r/x,来源:学*科*网解得r=,所以s=,这表明滑块可静止于以o为圆心、为圆面积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15、(1)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 (2)设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小车先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秒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牛顿定律 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 来源:学科网z-x-x-k(本题有其它解法,正确的可对照评分标准给分。)16、(1)米袋在ab上加速时的加速度 米袋的速度达到时,滑行的距离因此米袋在到达b点之前就有了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 设米袋在cd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所以能滑上的最大距离 (2)设cd部分运转速度为时米袋恰能到达d点(即米袋到达d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米袋速度减为之前的加速度为 米袋速度小于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 由 解得 即要把米袋送到d点,cd部分的速度 米袋恰能运到d点所用时间最长为 若cd部分传送带的速度较大,使米袋沿cd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则所用时间最短,此种情况米袋加速度一直为由 所以,所求的时间t的范围为 6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 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 41 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写修禊之时,习家池风景无限。“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则写禊饮者的神态和曲水流觞的场景。 记载比较详尽的一次习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习家池改扩建及灌溉工程完成,应官民要求,太守周凯亲自主持了这次庆祝落成暨修禊活动。是日,习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夹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宾、耆旧、士人、幕僚列坐池滨。曲水流觞,大家各赋诗一首。可惜这些诗今日未能目见。从周凯其它诗中我们约略可见,“盈盈水一泓,清浅鉴毛发”“胜事不可追,兰亭久消歇”“烹泉坐池上,默默问残碣”,便勾勒出当时的情景。这次修禊,成为襄阳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盛事。孟浩然诗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襄阳,胜迹如林,修禊之事为何独情于习家池?习家池亦称高阳池,乃东汉初襄阳侯习郁所修建,为中国私家园林鼻祖。此处藏气聚风,名士辈出,为文人骚客垂青偏爱。高僧曾在此“弥天”,孟浩然有涧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汉水上;李商隐曾共山翁把酒时,皮日休十宿高阳忘却回;白居易赋诗借良驹,欧阳修醉翁亭记续新词。习家池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环境。他们的逸志闲情,往往在乐山爱水中,托酒而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习家池有“醉酒诗千篇”美誉也。习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 (摘自楚天都市报文艺版,略有改动)1 下列对修禊习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从诗经及相关资料来看,修禊是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成后来带有节日性质的活动的。 b到了两汉时期,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 c兰亭集会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动,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此作兰亭集序,字如蛟龙之舞,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d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举行的三次“红桥修禊”活动影响巨大甚至波及全国,主持者多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2 下列对襄阳习家池的修禊情况的介绍不当的一项是(3 分) ( ) a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有可能源于东汉,也可以说可能是从习家池修建起来,这里的修禊习俗便渐渐兴起。 b襄阳习家池举办的修禊活动从东汉到清代均有相关记录,比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就是记载习家池修禊仪式的。 c唐代孟浩然的襄阳公宅饮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了习家池修禊习俗的文献,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d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是文献记载比较具体的一次修禊活动。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修禊活动产生后形式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直到明清都保留了洁身、饮酒作诗、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习俗。 b到了宋代修禊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喜好随意增减,原本作为节日余兴的活动却成为了主要内容,人们常常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c襄阳习家池为历代文人骚客垂青偏爱是因为这里风景优美并且修禊习俗活动的举办为他们提供了抒发性情的平台。 d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和兰亭修禊一样也仅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会,此外没有其他的缘由。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杏花书屋记明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孺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公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堂,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志吾梦 记;记录。b.周环艺以花果竹木 种植。c.公以言事忤天子 触犯,冒犯。d.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 揭开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a. 因于园中构屋五楹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b而士之得第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c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 敢以烦执事d而人方望其大用 因人之力而敝之6下列关于本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一、二段先叙述杏花书屋的建造由来,再叙述书屋主人周孺允的仕宦经历,并描写书屋建造情况和环境景物,然后抒发作者“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的感慨。b第三段由杏花书屋的名字联想到唐代进士及第之后的杏园之宴的盛况,并指出玉岩公“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但仍有期望子孙后代有功于国家的思想。c作者赞美玉岩公敢于直言,不怕触怒皇帝,是有气节的表现;他身处逆境而不心灰意冷,受到打击而能寄希望于未来,是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的表现。d最后一段作者指出玉岩公昔日的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然而“其后有不知所在者”,与周氏父子的道德风范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最后祝周氏子孙秀发。7根据文意,翻译下面语句。(10分)(1)而回思公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5分)翻译: (2)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5分)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感遇三十八首(其二)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注:陈子昂,初唐诗人,四川射洪县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官至右拾遗,直言敢谏;三十六七岁随建安王东征契丹,建议不被采纳,反受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陷害,死于狱中。兰若:兰草与杜若。皆香草。芊蔚:花叶茂盛的样子。朱蕤:红花。8. 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的妙?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简要赏析。(5分)答: 9.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试作赏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所唱的脍炙人口的歌词是:“_,_!”(2)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以下两句来批评:“_,_。”(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停下就是故乡钱红莉多年前,站在老家中学的山坡上,就能望见九华山。清晨的九华山光芒四射,让一个少年充满向往。那时,我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镇上,为看一场电影少林寺。整整三十年过去,才第一次去到九华山。虽有感慨,但处在这样的年龄,人世的风雨将整颗心一把兜住,只能习惯沉默。站在大天台上,终于跟自然对接上。风轻轻吹拂,白云游移不停,天蓝得跟梦一样。深秋的风有些寒凉,像一把把镰刀,顺路把沿途的晚稻一棵棵割下,稻谷晒在路边,抓一把稻草闻闻,还是童年的那个味道,植物的香气一直迷人,再被深秋的风一抚摸,更加渺然,无以表达,唯愿于稻草堆上长睡不醒是个处处认故乡的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当下的中国已是稀有,若在一地遇见,我必心存感念,妄想留下住一阵。九华山间的云是女性的云,特别体恤人,是织锦的缎子,乳白色,一路铺到天边,我们走到哪儿,她都跟,从不多言,只用气场感染你。人与云之间,语言是最没用的东西。于是,我们也感动,就走一路,看它一路。向晚,月亮升起来,在飞速的车里看云月,宛如水墨,并非今人的,是古代的,可以望见岁月的风霜光阴的密脚,有些旧了。旧东西最考验人的眼力,也是一团永恒不灭的火,但凡有一颗热烈的心,总会被点燃,是倪云林的,也是陈老莲的旧画,既诱人,也拒人。九华山的月亮陈旧又新妍,圆,亮,微微地泛红光。夜里睡不着,爬起来靠在窗边望月。月影下,偶尔几声虫鸣,远处竹影摇曳,会想起苏东坡以及水调歌头,如此辗转,如此高难度地把人生的悲欣苦辛悉数写尽。依然同一轮明月,照我如照苏东坡我不曾写出不朽名篇,是因为吃的苦没有他的多。这么想,就有台阶了,再一步步走下来,把白纱的窗幔合上,继续睡凌晨醒来,鸟声初出,衬得山更清幽。山里的鸟不比城里的鸟,一开口,便聒噪,招人烦,大约脱离自然的属性了。山鸟的叫声在溪水里洗过,一如初心,从树林里捧出来给你。可不能辜负了,起来跑步。山边雾气重,一圈下来,头发尽湿。遇到一块菜地,顺便进去查看一下墒情掀开满畦稻草,芫荽、菠菜、茼蒿纷纷出芽了,青蒜葱茏一片。近处的几垄山芋藤尚绿着,等着时刻于锄头下献身;辣椒还在开小白花,丝毫不理会寒露已至;最好看的,要数篱笆上的红扁豆,在秋风下巍巍峨峨长风万里送秋雁的九月呀。站菜地中央,举目环顾,四野苍茫,九华山近在咫尺,红月亮落下去。我的一口气又跟金色的童年接上了曾经,清明回老家,一下车,走在满是小鸡草的田埂-整个身体被油菜包围,简直热泪盈眶。城里人永远不懂这里面到底深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怀。什么也不说,只是啪啪啪掉眼泪似乎这么多年的苦,终于被油菜懂得并疼惜。海子有诗:“家乡的风家乡的云睡在我的双肩”。是的,风、云也睡了,一切都安宁了,徒剩呼吸吐纳,再没有别的。是洗涤,也是还原。山水天地把人一点点地还原成稚子,快乐地在风里奔跑。跟山水玩了一天,也累,去九华水街上喝茶,并非半盏松萝,不过是一杯普通的绿,却也芳香怡人。此街有些秦淮河的意趣,要比秦淮河幽静,与河水、柳、草地为邻的是书院、禅室、茶馆、酒吧抬头低首,均见启功墨迹。好几棵大树,树下有风,有木桌长椅,烟灰缸是粗瓷碗。连平素异常矜持的同事都禁不住春心荡漾,不停地摆姿势拍照。站在水街尽头的荒野,西天有金子在泛光每当日暮,总会叫人想起童年、故乡,羊牛下山,鸡鸭入埘,甚至还可跟遥远的诗经对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此刻,在水街的荒野上又遇着了这样的意境,衬着人的心事茫茫远远。除了九华河,水街旁还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一只小野鸭正孤单地自己跟自己玩,它跳出水面,学荷花仙子凌波微步,轻盈地要飞天,转而一头扎下,潜水而去;一只白鹭在菖蒲的绿丛中梳洗,王菲一般骄傲,夕阳的余辉照它如照一口井。荒野遍布青蒿的味道,是清苦的香气,远处的芦荻早已白头,一点点在风里摇荒凉的原野上相遇苍苍的芦荻,你可知,它就是诗经里的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老的句子,一旦念起来就有些伤感,分明有淡淡的哀愁,是愁而不怨,伤而不悲,也是哀矜勿喜平凡的日子,因为愁伤,才有了份量。一个陌生读者为我的四季书写书评,取题目: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我看着,在电脑前默默感动。九华山脚下,也是适合我们停下来生活的地方,每天三餐饭,看尽四季风景。(选自散文2014年第12期)11根据段的内容,概括所写景物的特点。(5分)答: 12第段语言富有特色,请选择两个方面加以赏析。(6分)答: 13第段写得独特,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答: 14“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作者为读者这样的书评题目所默默感动,作者感动的是读者对自己创作的理解和欣赏,请根据书评题目和文本,从两个不同的方面谈谈你对读者如此取题原因的理解。(8分)答: 第卷 (表达题 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误字的一组是(3分)a沧茫 鲰生 陨身不恤 义愤填膺b斑驳 愆期 喻之于怀 没精打彩c袅娜 宛然 好高骛远 委曲求全d葱笼 谙熟 相与枕籍 揠苗助长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_在南海的夜幕中。秋蝉的 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长;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_,无虞缺乏矣。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 。a消失 衰落 旁征博引 情谊 b消逝 衰落 旁稽博采 情意 c消逝 衰弱 旁征博引 情意 d消失 衰弱 旁稽博采 情谊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b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京剧音乐的风格鲜明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征服了现场观众。 c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使皮肤美白细腻。 d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18阅读文段,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恰当的语句,构成一组整句。(6分)“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那些感人的诗篇,是作者生命的倾诉,是作者情感的跃动。这样的倾诉,这样的跃动,王维将之投射于清新静谧的空山森林中,徐志摩将之融化在柔美潋滟的康河水波里, ,。19下面是一幅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画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5字。(5分)五、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个父亲抱着宝宝坐车,当时公共汽车上人满为患,随着车的晃动,小宝宝也东摇西晃,甚是可怜。父亲满怀期待能有人让座。售票员说了四遍“请为抱婴者让座”,但坐着的乘客无动于衷,漠然地望着窗外。父亲失望地叹气终于,一位中年人站起来说:“你抱孩子坐我这儿吧。”大家本以为孩子父亲会说声“谢谢”,谁知他坐下后大发牢骚:“我还以为雷锋都死光了呢。”全车人为之愕然。这是生活中真实的一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答案1、d (“多为名士”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第 2自然段明确说“ 主持者皆为名士”)2、b(据原文第 5自然段“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可知“从东汉到清代均有相关记录”并不客观,且开篇引述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是为了说明“修禊”传统的起源和祭祀有关,并不是襄阳习家池的修禊记录。)3. d (第 6自然段表述的很清楚“习家池改扩建及灌溉工程完成,应官民要求,太守周凯亲自主持了这次庆祝落成暨 修禊活动”这次活动还有庆祝灌溉工程完工之目的。)4. d(d项“揭”,本义是“举以标示”的意思,在这里可引申为“悬挂”。)5. b( b项“之”,前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第三人称代词,“它”;a项“于”介词,表处所, 意为“在地方”;c项“以”,介词,意为“用,拿”;d项“而”,连词,表转折)6a(周孺允是杏花书屋的主人,但一、二段叙述的是周孺允的父亲玉岩公的事迹;第二段中抒发“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的感慨并非仅仅局限于作者本人。)7(1)我们再回头想想玉岩公昔日在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的情形(与现在的景象相比),真可谓是当时他一觉醒来见到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见的景象才是真实的。(5分,得分点:省略句、觉、妄、所字结构、句意通顺各1分。)(2)如今距离玉岩公的亡殁,并没有多长时间,但以前和他同时考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中就有现在不知在哪地方的。(5分,得分点:去、殁、曾几何时、向、句意通顺各1分。)8.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5-201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416463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