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doc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9页)
编号:5418137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3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吉林省
长春市
田家
实验
中学
上学
期末考试
- 资源描述:
-
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zip,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田家,实验,中学,上学,期末考试
- 内容简介:
-
高二期末历史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2、古代圣贤讲求“正心修身,清静无为”,这是中国传统气质。中国传统气质主要得益于( ) a儒、道的影响 b早期儒学影响 c儒、法的影响 d经世致用影响3、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大一统”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维护专制统治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5、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寻求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 ) 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经世致用 d读圣贤书6、有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7、“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段话体现出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是( ) a工商皆本 b反对礼教 c反对君主专制 d注重实学8、顾炎武说:“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 ) a. 主张男女平等 b.反对封建专制 c. 主张学以致用 d.反对宋明理学9、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 ) a亚里士多德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d柏拉图10、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 a人治与法治 b“仁政”与道德教育 c王道与民主政治 d加强专制与自我节制11、“复兴”的原意为“再生”、“复活”,而“文艺复兴”的实质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再生 b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活 c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d提倡复古12、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13、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 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4.其思想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并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这位被称为“人民主权捍卫者”的思想家是( ) a洛克 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15、一部反映启蒙思想的著作这样写到:“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争论权,则一切便都完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 a.伏尔泰 b.卢梭c.狄德罗 d.孟德斯鸠16、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 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d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17、有诗云:“指点云帆,济沧海之远行。由之而来去无碍兮。永不失其为指路之明灯貌虽丑陋而褐其色兮,铁遇之而趋附殷勤。针受感而贯以苇草,浮诸水而则指极星。”该诗赞颂的古代科技成就是( ) a.发达的造船技术 b.先进的天文历法 c.神奇的指南针 d.精确的地理知识18、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9、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d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2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21、1911年4月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设想了一个实验:一对双胞胎,一个留在地球上,另一个乘坐火箭到太空旅行。飞行速度接近光速,在太空旅行的双胞胎中的一人回到地球时只不过两岁,而他的兄弟早已逝去了,因为地球上已经过了200年了,这就是著名的双生子佯谬。该设想的实验所质疑的理论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电磁感应 c狭义相对论 d量子力学22、有人说:“如果说1516世纪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 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而直到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才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被驱逐出去。”这种观点主要基于( ) a.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 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 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2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24、 甲午战后,改良派和革命派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相继登场,他们以各自的斗争形式表现出各自的政治面貌。改良派和革命派的主张相同点有( ) a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b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 c革故鼎新,实行君主立宪 d彻底批判封建专制思想25、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2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都开展了武装斗争 b都实现了国共合作 c都主张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d都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27、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c.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d.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28、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 ) a.开创了文艺创作新思路 b.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 c.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29、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所反映的社会情绪是( ) a拜金主义的泛滥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理想主义的盛行 d对古典文化的憧憬30、现实主义绘画的社会现实意义在于( ) a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b力图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再现社会风貌 c深入刻画和努力反映社会矛盾 d表达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强烈批判第ii卷(非选择题)二. 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启蒙思想,但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丈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材料三(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1)根据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只能 “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的原因是什么?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有哪些理性构想?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3)材料三中“将这棵人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引发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走过的2014,饱含敬畏,充满力量。 又一个甲午之年。这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100周年,也是“二战”全面爆发75周年。这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诞生60周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30周年,一位叫做邓小平的中国人诞辰110周年。这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90周年,中英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30周年,柏林墙倒塌25周年。 新京报2015年1月1日新年社论(1)材料中纪念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分界线,战前清政府走上自救之路,战后国人走上维新之路、共和之路。“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的核心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2)材料中纪念的新中国成立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材料中“一位叫做邓小平的中国人”让20世纪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推动巨变发生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意义?(4)思想理论改变历史,结合所学知识思想谈谈你对理论创新的认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申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扣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套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问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材料二智者学派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好坏优劣取决予个人的尺度,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苏格拉底则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材料三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同样的效果、同样的德性。我们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德性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一一薄伽丘十日谈材料四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一一卢梭材料五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一一高九江启蒙运动下的欧洲文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古希腊思想家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3)结合材料三,分析薄伽丘的人文主义思想主张是什么? (4)概述材料四中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5)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比文艺复兴时期有了什么显著的发展,? 高二期末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adcd 610dccbb 1115cccdd 1620ccaca 2125cdabd 2630cccbd 二、非选择题31、(1)原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文化高压政策的压制)文化:传统文化(程朱理学)束缚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任答三点即可)构想: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民主权、“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等(任答三点即可)(2)事件: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3)含义: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践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32、(1)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本质变化: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3)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意义: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4)理论创新的认识:理论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要联系实践,不断完善。 33、(1)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等。(2)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普罗塔哥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苏格拉底的主张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观点。(3)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4)自由是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和抛弃,并以法律保障。(5)发展: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10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我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图ca12),完成13题。图ca12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洪涝灾害 b乙土壤肥力c丙灌溉水源 d丁生长积温3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据此回答34题。3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可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 d数字地球4上题所选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形成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成56题。图ca215.西北内陆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呈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地区东西 6下列关于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图ca23),回答78题。图ca237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较差c资源短缺 d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8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a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 b利于雨林的保护c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d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2008年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经核算山东省当时省森林与湿地产品与服务总价值为4 673.03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为3 182.08亿元,占总价值的68%。据此回答910题。9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加重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火山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a b c d10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11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北向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12.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水南水北调 b.天然气西气东输 c.电西电东送 d.煤西煤东运读图1和图2,回答1315题.13.根据图1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a.a b.b c.c d.d14.按图2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设计 b.加工 c.营销 d.设计和加工15.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b.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c.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d.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图ca33),完成1617题。图ca3316田纳西河流域()a地势平坦开阔b水能资源丰富 c气候炎热干燥 d矿产资源贫乏17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梯级开发 b灌溉、发电 c提高水质 d环境建设广东省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双转移”战略,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抓好“四年大发展”84个重大项目,促进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据此回答18题。18下列叙述中,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关系不大的是()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良好的区位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图ca44),回答19题。图ca4419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其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d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水土流失现象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20题。20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c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5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2012深圳宝安)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2122题。2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 b c d2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2012河南三门峡)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2324题。23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24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25(2013广东佛山)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2013广东佛山)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26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a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27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环境洁净海运便利高速公路发达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 a b. c. d.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67题。28亚冬会召开期间()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29哈萨克斯坦()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30题。30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草原、荒漠c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日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省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请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图ca36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写出e、f代表的工业部门。试分析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图ca36(3) 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每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由于全球经济放缓,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12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增加近1.05亿,营养不良人口达10.2亿,全世界近六分之一的人口遭受了饥饿。这些数字背后的苦难提醒我们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而言,在出现历史性连年大丰收之际,强调这一主题尤其必要。材料二图ca45为我国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甲乙图ca45(1)甲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乙基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2)与乙基地相比,图中甲基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有_。(3)简述甲基地a、b两区域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4)甲、乙两大农业生产基地发展潜力较大的是_农业生产基地,判断理由是_。33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图ca26),回答下列问题。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ca26(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地区自东向西降水_,干旱程度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西北地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的退化。(3)简述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34读东南亚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注图中序号代表的国家及其首都:_、_;海峡:_。(2)马来群岛多火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不少汽车公司纷纷到马来西亚投资,开办轮胎制造厂,试分析其原因。(4) 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地区布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印尼属_气候,成因是_,降水类型是_。(6)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_气候,每年610月吹_风,这类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高二地理期末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1d 2b 3c 4a 5b 6c 7d 8a 9a 10d 11b 12a 13b 14b 15d 16b 17a18d 19b 20d 21a 22c 23b 24c 25c 26d 27b 28d 29d 30d二 非选择题31(1)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2)e代表电力工业,f代表建材工业。此产业链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等。32(1)水稻冬小麦甜菜大豆(2)热量条件优越;降水充足,灌溉水源充沛;劳动力充足(3)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湖泊萎缩,洪涝灾害较多。解决途径: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退耕还湖;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灾能力;等等。(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4)乙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粮食商品率高;目前单位面积产量不太高,随着科技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的单产和总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一些宜农荒地可供开垦。(甲农业生产基地由于人口稠密,每年净增人口多,以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将会有所下降;目前单产已较高,增产潜力较小。)33(1)干旱递减增强(2)土地生产力土地(3)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4)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34答案:(1)越南河内马六甲海峡(2)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3)一是马来西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的重要产地,接近原料地可降低成本,二是马来西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4)微电子装配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在此布局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土地。(5)热带雨林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雨(6)热带季风西南季有利方面: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方面:易发生旱涝灾害。14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我国地理四大区域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2.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甲洪涝灾害 b. 乙土壤肥力c. 丙灌溉水源 d. 丁生长积温【答案】1. d 2. b【解析】结合图示位置,各地的地形、气候、纬度差异,分析年太阳辐射量差异。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了解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主要制约因素。1. 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丁地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丁地,d对。甲地降水较多,阴天多,乙 、丙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a、b、c错。 2. 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甲地位于湿润区,夏季降水量大,易发生洪涝灾害,a正确。乙地属于半湿润区,水资源短缺,是主要制约因素,b错误,选b。丙地是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c正确。丁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生长积温不足,d正确。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县发生7.3级地震,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3. 在第一时间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可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 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c. 遥感 d. 数字地球4. 上题所选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a. 传感器 b. 卫星系统 c. 地面装置 d. 信号发射设备【答案】3. c 4. a【解析】试题分析:3.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遥感技术主要是进行数据采集。运用遥感技术,对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进行收集,使人们能迅速掌握灾区受灾情况。4. 由上题可知,该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其关键装置是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接受地面反射的电磁波,来收集地面信息。考点:该题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形成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潜在威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 西北内陆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 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b. 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c. 贺兰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呈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d. 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地区东西6. 下列关于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雨年促进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 山地丘陵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 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答案】5. b 6. c【解析】5. 西北内陆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b对。以山地、盆地为主,“三山夹两盆”是新疆的地形特点,不是整个西北地区,a错。天山是最高大的山脉,呈东西走向,位于新疆境内,c错。内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区,横贯本地区东西6. 读图,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突出的是降水少,多雨年抑制了土地荒漠化的进程,a错。山地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利于风沙活动,b错。西北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c对。气候因素导致区域内荒漠化面积大,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类活动,d错。点睛: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东部主要是高原,西北是山脉、盆地为主。根据图示信息,多雨年份抑制了荒漠化进程。气候因素是区域荒漠化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但区域荒漠化面积扩大,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7. 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a.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 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较差c. 资源短缺 d. 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8. 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a. 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b. 利于雨林的保护c.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d. 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答案】7. d 8. a【解析】了解亚马孙平原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闷热潮湿,不适宜人类居住。公路的修建,使区域的交通便利,人类活动增加,雨林易受破坏,不利于保护。但不会影响区域的土壤、降水特点。7. 图示地区是亚马孙平原,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d对。平原地区地形平坦,a错。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有热量、水分充足的优势,b错。森林、土地、光热、水资源丰富,c错。8. 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是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a对。人类活动增多,不利于雨林的保护,b错。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也不会导致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c错。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但不影响降水,与雨林退化无直接关系,d错。2008年山东省森林与湿地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鉴定。经核算山东省当时省森林与湿地产品与服务总价值为4 673.03亿元。其中,生态服务价值为3 182.08亿元,占总价值的68%。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 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 臭氧层破坏加重自然灾害频发地震、火山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a. b. c. d. 10. 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a. 湿地面积扩大,土地荒漠化加剧 b. 气候湿润,盐渍化土地面积缩小c. 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上升 d. 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答案】9. a 10. d【解析】9. 森林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森林破坏引发的生态灾难有全球气候失调,对。生态环境恶化,对。氟氯烃等气体排放增加,导致臭氧层破坏加重,错。自然灾害频发,对。地震、火山灾害加剧是内力作用结果,错。生物多样性锐减,对。a对,b、c、d错。10. 湿地破坏后可能产生的后果是湿地面积缩小,土地荒漠化加剧,a错。气候变干,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b错。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c错。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资源减少,d对。点睛:了解森林的主要功能,有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湿地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湿地破坏,面积减小,土地荒漠化加剧,盐碱化面积增大,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11. 上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 )a. 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b. 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c. 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 神黄线、大秦线、焦(作)日(照)线12. 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 )a. 水南水北调 b. 天然气西气东输c. 电西电东送 d. 煤西煤东运【答案】11. b 12. a【解析】根据我国铁路分布状况,结合我国运煤专线的分布位置判断,图示铁路的名称。图示是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措施主要是南水北调。11.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省区轮廓,结合我国运煤铁路线知识分析,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大秦线(大同-秦皇岛)、神黄线(神府-黄骅港)、焦(作)日(照)线,b对,d错。胶济线(济南-青岛),位于山东境内,a、b错。12. 图示区域属于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少,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是水资源,其解决措施是南水北调,a对。西气东输主要供给区是上海,b错。电力、煤炭资源不是华北地区主要制约因素,c、d错。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 根据左图所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产业( )a. a b. b c. c d. d14. 按右图所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的哪一环节( )a. 设计 b. 加工 c. 营销 d. 设计和加工15. 按两图所示规律,发展中国家将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b. 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c. 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d. 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答案】13. b 14. b 15. d【解析】13. 根据左图所示规律,销售量迅速增长阶段,利润最大。在新产品研发成功后,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销售量增长最快的b阶段产业,b对。a 、c 阶段销售量增长慢,d阶段销售量下降,不是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阶段,a、c、d错。14. 按右图所示,设计、营销环节的附加值高,加工环节的产品附加值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产品加工环节,b对。自己掌握设计、营销环节,以获取最大利润,a、c、d错。15.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自身工业方面的做法,不应全面吸收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a错。不能只着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b错。不应该积极引进处于成熟期的产业,c错。在外国企业的帮助下学习工艺和产品创新技能,逐步升级制造能力,d正确,选d。点睛:发达国家技术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高,是新产品研发的主要源地。所以在产品发展的阶段中,总是占据利用最高的阶段或环节。根据图示,b阶段销售量增长最快,利用最高。设计营销环节的附加值最大,利润最高。由发达国家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国际上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6. 田纳西河流域()a. 地势平坦开阔 b. 水能资源丰富c. 气候炎热干燥 d. 矿产资源贫乏17.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 梯级开发 b. 灌溉、发电c. 提高水质 d. 环境建设【答案】16. b 17. a【解析】试题分析:16.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小流域综合开发,说明水能资源丰富,河流落差较大,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b对。水能丰富,河流流量大,说明气候湿润,c错。根据图例,该地矿产资源丰富,d错。17.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水能梯级开发,a对。防洪发电、提高水质、环境建设是附带的功效,不是开发的核心,b、c、d错。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18. 广东省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双转移”战略,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着力抓好“四年大发展”84个重大项目,促进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下列叙述中,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关系不大的是()a.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 良好的区位条件 d. 丰富的矿产资源【答案】d【解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河口三角洲平原,矿产资源贫乏。与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关系不大的是矿产资源,d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向发展中国家,a错。与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良好的区位条件关系密切,b、c错。19.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其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d. 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水土流失现象【答案】b【解析】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可以看到该地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特别集中在河流沿岸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重视不够,环境污染问题严重,a错。工业污水排放入河道,导致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b对。工业化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c错。气候温暖湿润,但植被破坏多,水土流失现象严重,d错。点睛:根据图示工业专业镇分布情况,分析在沿河地带分布最集中。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污水,对污染治理重视不够,污水排放入河道,必然导致水体污染。工业生产耗水量大,水体污染导致降水丰富区的水资源不足,属于水质性缺水。20. 读“世界某区域图”,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a. 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 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c. 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 5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答案】d【解析】读图,巴厘岛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最小,气旋活动少,a错。根据河流流向,岛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降水丰沛,c错。该岛位于南半球,59月南半球属于冬半年,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d对。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21. 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 b. c. d. 22.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 日本南北温差大c. 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 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答案】21. a 22. c【解析】试题分析:21. 甲乙丙由于离海远近不同,故从丙到乙到甲,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故选a项22. 本题考查日本的气候.材料反映日本冬季的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地区略高,冬季0c等温线为亚热带与温带的界线. 说明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故选c项. 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小,日本南北温差小。【考点定位】地球环境差异性,东亚气候特征。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3. 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乙、丙、甲24. 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 b. 土壤 c. 降水 d. 热量【答案】23. b 24. c【解析】试题分析:23. 据图可知,甲:分布于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为水稻,乙:分布于恒河上中游地区,德高高原的北部,为小麦;丙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为棉花。故b正确。24. 水稻的需水量最高,故分布在降水量最丰富的恒河平原和半岛沿海,棉花和小麦属于旱地作物,需水量相对较少,故分布在降水较高的区域,说明影响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故c正确。考点:考查区域农业生产及农作物的分布。25.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可知乙地位于中亚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不合理的进行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蒸发地下水易上升到地表,形成盐碱化。故选c。考点:生态环境问题点评:本题考查中亚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生态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土地盐碱化的成因。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a. 径流量大,利于航运 b. 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大c. 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 水能丰富,利于发电27. 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环境洁净海运便利高速公路发达劳动力丰富科技发达a. b. c. d. 【答案】26. d 27. b【解析】试题分析:26. 该题的题干中有“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的信息,因此可知日本水能资源比较丰富,落差大,利于发电。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题干中的信息。正确答案选d。27. “硅岛”即电子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影响电子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技术、交通运输条件和环境,正确答案选b。考点:主要考查了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硅岛”的成因。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日本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硅岛”的成因。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8. 亚冬会召开期间()a.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 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c.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29. 哈萨克斯坦()a. 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b. 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c. 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d. 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答案】28. d 29. d【解析】试题分析:28. 亚冬会在1月30日召开,此时地球公转已经经过近日点,逐渐向远日点运动,故公转速度逐渐减慢,a错误;1月3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北移,故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长不断变长,b项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故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不断缩小,c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项正确。29.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由于远离太平洋,且受地形阻挡,故受太平洋的水汽影响少,a错误;该地区南北跨纬度不大,故导致自然带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条件的差异而形成的,b项错误;图示东北部的河流为鄂毕河的上游,注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c错误;该地区位于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故主要的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区域和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判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30.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 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草原、荒漠c.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 草原、草原荒漠、荒漠【答案】d【解析】读图,根据经纬度及咸海分布判断,图示区域是中亚地区。东南部是亚洲中部高山高原区,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应大于300mm。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图示甲乙丙三地降水量小于300mm。甲地纬度较高,蒸发较少,属于温带草原气候,植被是草原。乙地纬度较低,水分条件较差,植被是草原荒漠。丙地纬度最低,蒸发最多,水分条件最差,属于温带沙漠气候,植被是荒漠。d对,a、b、c错。二、非选择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1年10月24日中央电视台消息:日前从山西省政府召开的推进全省能源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获悉,为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山西省将加快转变能源工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集约、绿色、多元、低碳为特征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把山西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可持续的国家新型能源基地。(1)山西省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请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2)下图为山西省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写出e、f代表的工业部门。试分析此产业链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3)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答案】(1)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质量好,开采条件好;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2)e代表电力工业,f代表建材工业。此产业链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环境。(3)主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等。【解析】(1)山西省煤炭、煤层气资源丰富,质量好。埋藏浅,开采条件好。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我国主要能源是煤炭,煤炭的市场广阔。运煤专线开通,交通便利,邻近消费区。(2)读图,根据箭头方向,e可以提供给其它工业部门,应代表电力工业。f的原料是煤矸石,应代表建材工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此产业链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环境。(3)山西能源基地处于黄土分布区,土质疏松,能源开采破坏地表植被,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主要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垦殖,超载放牧,过度砍伐,乱挖滥采矿产资源等等。点睛:了解山西煤炭、煤层气资源的特点,质量好,埋藏浅,开采条件好。我国能源结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