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考试.zip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听力.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物理试题(扫描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物理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理)试题(解析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理)试题(扫描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理)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文)试题(扫描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数学(文)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政治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地理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历史试题.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doc---(点击预览)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化学试题.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1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418347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6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6 2017 学年 四川省 成都市 龙泉 一中 新都一 中等 九校高二 联考 考试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考试.zip,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联考,考试
内容简介:
考试时间共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n-14 s-32 cl-35.5 ba-137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油、煤油、植物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b节日里的焰火利用了化学变化中的焰色反应c利用生物方法脱除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d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导致雨水ph=6形成酸雨2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h4h的电子式: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c.苯的实验式:ch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故铝制器皿耐腐蚀b聚氯乙烯塑料可做食品包装袋等薄膜制品c. sio2常用作半导体材料d明矾常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漂白粉、冰醋酸都属于混合物 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mgo、na2o2均是碱性氧化物 煤的液化属于化学变化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b c d5下列反应,最终无沉淀产生的是a. nahco3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b. naalo2溶液中滴加过量盐酸c久置漂白粉溶液失效 d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浸有kmno4溶液的硅土对水果保鲜 b.合金的硬度和熔点都高于成分金属c铜是用量最大的合金 d.工业上常用电解mgcl2溶液制取mg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no与11.2 lo2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小于nab. 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c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cu反应,生成na个so2分子d.常温常压下,28g n2、c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的数目等于2na8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 h2o2 +2h+= 2fe3+2h2ob.用食醋除水垢:caco3+2h+=ca2+co2+h2o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c1o-+so2+h2o=so32-+2hclod. na2s溶于水呈碱性:s2-+ 2h2oh2s +2oh-9下列实验中,现象和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b分别向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或na2so4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na2co3溶液变红色,na2so4溶液无明显现象非金属性:scc向ba(no3)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so2与ba(no3)2反应得到baso3沉淀d向品红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或通入so2气体品红溶液均褪为无色两者均有漂白性且原理相同10下列现象或操作不适宜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可用cao和浓氨水快速制取氨气b. fecl3溶液中加fe粉,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c新制氯水放置一段时间颜色变浅d.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常先加na2co3再加酸处理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水=10-llmol/lb.向醋酸溶液中加水,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ch3cooh)/c(h+)增大c向氨水中滴加盐酸时,离子浓度大小可能是:c(nh4+)coh-c(c1-)c(h+)d室温时,若naha溶液中的phx=wyb.原子半径:yx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xw0 b. 2500c时,0l0min, v(y)=0.015mol/(lmin)c其他条件不变,若减小容器体积,x的体积分数增大dt,20min时再充入1molx和2moly,重新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增大18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c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d充电时,将电池的镍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19.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 (oh)3进入固体2c以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ph均为a的naoh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分别变为b和c,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bcb.常温下0.1 mol-l-1kha溶液的ph=3,则该溶液中c(a-)”、“ 0.16 mol(lmin)(不带单位扣1分)24.(12分,每空2分)(1) 2h2so3+o2=2h2so4 (2so2+o2+2h2o=2h2so4) 减少含硫燃料的燃烧(合理答案皆可)(2) o2 2so42- -4e -=2so3 + o2(3) so32- + br2+2oh-= so42- + 2br-+ h2o 22. 4a/233v25.(14分,每空2分)(1) 2cl2h2ocl2h22oh(2)5:1 br2的富集(3)使fe2+、fe3+、mn2+完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在hc1气流中加热进行co (nh2) 2+3naclo=n2+3nacl+co2+2h2o 22. 35注:本卷方程式未配平0分,未写、扣1分10第页9第页第1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48分)1城邦一词来自英译“city-states”。该词是希腊文中“polis”一词的翻译,有学者认为这种译法并不严密。因为“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为最接近其原意的是a城市国家 b邦联国家 c殖民国家 d公民国家2十二表法第8表第22条:“法律行为中的证人或司秤,如事后拒绝作证的,即为不名誉者,从此丧失作证的资格,亦不得请他人为之作证。”这体现出罗马法a强调证人证言 b把道德法律化 c保护平民利益 d重视法律权威3. 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这是因为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 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c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 d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4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酌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 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这一“违宪”裁决直接表明美国总统a受到司法机关的制约 b受到立法机关的制约c受到美国选民的制约 d. 受到各州政府的制约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教科书编者在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并要求学生论述“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b政府强化国民共和意识c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d. 学校不能教授封建社会历史6下图为19世纪末期关于稗斯麦的一幅讽刺漫画,由此可以得知当时德国 a虚拟的资产阶级民主 b民众毫无民主的权利c宰相享有最高的立法权 d尚未确立近代代议制度7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8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齐普曼认为:“美国的权力虽然强大到能设定国际行动日程,但却无力有效地在全球执行这样的日程,其他强权无论是国家还是次国家都有力量足以对抗美国的日程,但是却无力塑造有吸引力的替代品或推行不受外界影响而又能持久的地区日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多极化趋势日渐加强 b一超与多强局面并存c美国建立起单极世界 d地区性力量逐步崛起9“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俨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由此不可以得出a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 b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c新航路开辟打破世界孤立隔绝的状态 d葡萄牙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10从1559年到1620年,英国占有超过40座庄园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个锐减至19个。17世纪初,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材料中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b土地显贵追求享受购买奢侈品c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d新兴资产阶级己代替土地贵族11.对右图所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 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d经济全球化的到来12“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确立自由市场制度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重视调整经济结构13.中世纪晚期,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一现象说明a工业发展基于扩大的市场 b自由劳动制度占主导地位c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开始 d工业化促进农村经济转型14. 19世纪末英国在海外营业的银行共有25家,并在各地设立了很多分行。各殖民地设立的银行机构更多,1904年共有50个殖民地银行和2279个分行;到1910年殖民地银行增至72个,分行达5449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自由主义的盛行 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输出的带动 d垄断资本的膨胀15. 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该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贴,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该立法主要是为了a减少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b加强土壤保持以维扩生态平衡c通过补贴促进国内货币的流通 d取得农场主对政府政策的支持16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a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17下图是美国“19921998年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相互关系的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18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政治构想,借着永久性的安排(至少是长久性的),进而统一各个主权国家经济活动、法律系统(就某种程序而言)。”为此构想奠定基础的是a欧洲煤钢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不结盟运动19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wto成立,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动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这说明了a全球化下国际分工体系不平等 b全球化扩大了经济运行的规模c全球化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 d全球化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20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 “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c抨击君主专制,捉倡信仰自由 d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21下列示意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西欧a世俗王权的演变 c教会势力的演变 b资产阶级力量的变化 d市民阶层力量的变化22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己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23.有人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 “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可以缠绕宇宙”。据此判断,该科学家的理论a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b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到来c奠定了近代实验科学的基础 d开启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24.某位作家在为自己的作品写前言时宣称: “我不过是位历史学家的书记而己收集激情的主要事实,描绘各种性格,选择社会上的主要事件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写的历史,即风俗史。”该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百年孤独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起包括救济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孟子认为要使百姓接受统治,先从救济老幼、鳏寡孤独开始。朱熹主张设“社仓”救济百姓,还强调赈济要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汉代光武帝曾命“郡国有谷者,给禀(官府供给粮食)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如律。”宋代将坊郭十等户中的下五等户作为“贫弱之家”予以救助。元代延续前代的基本规定,并在刑法志“户婚”项目下,有设立“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的制度,明清大致沿袭。摘编自王文素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材料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在理论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贝弗里奇是最有代表性的社会保障学者,其中贝弗里奇被西方称为“福利国家之父”。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欧共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社会政策。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犄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80年代,西欧各国为了缓和财政不平衡状况,增加税收和削减社会保障支出。摘编自李琮西欧社会保障制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似之处。(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12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5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工业革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汤因比在1880-1881年间的一系列讲座使“工业革命”一词流行起来。汤因比的观点代表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传统观点,他强调历史的非连续性或断裂,用“革命”来表达英国经济和社会质的变化:旧有的秩序由于蒸汽机和动力织机的强大打击而突然地瓦解成碎片,各种经济技术的革新“毁灭了旧世纪,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然而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质疑者强调历史的连续性,认为英国的所谓“工业革命”并非短时间完成的。克拉潘在他的名著现代英国经济史中提出:“1830年以前英国没有一种工业已经度过了全面的技术革命”, “我们发现工业革命进行了两个世纪。之前还准备了两个世纪”,“一场持续了150年,而且又至少为之孕育了150年的革命,看来真的需要一个新标记了”。摘编自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工业革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27(15分)民粹主义,亦称平民主义,具有道德的、感情的和非理智的意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主社会普遍地把多数意志或多数同意作为解决冲突、做出决定的基础性共识。而雅典的民主政治正是在此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尝试,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雅典实现了普遍参与、多数统治但多数裁决规则并不足以为少数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多数人在利益驱动之下同样会肆意践踏少数人的基本权利,从而导致多数压迫少数的专制与暴政现象。刘翀雅典的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材料二 历史上的西方政治精英,包括美国的国父,在民主问题上都比现在西方的政客要谨慎得多。他们大多倾向于采用“共和”与“法治”来防止“民主”可能带来的“民粹”。张维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基因缺陷”是什么?材料三 当今的民粹主义是一种有破无立的思潮它在目前的盛行基本上可以视为对现存制度不满,却又苦于传统理想主义破灭后的无奈、浮躁与盲目情绪。但毋庸置疑,它的存在与盛行本身也从反面说明了以个人主义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与宪政民主为内容的全球化浪潮所固有的内在矛盾。改革过程中忽略公正问题,加剧贫富分化都会导致民粹主义情绪的上升。从整体上说,当今的民粹主义复兴足一种消极现象,但它所包含的一些因素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冷战”时代结束以后的反全球化思潮的新形式。一金雁民粹主义:俄国与世界,昨天与今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为达成“基础性共识”在民主政治方面做出的“开创性尝试”,并概括其弊端。 (5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父”谨慎避免民粹主义的做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积极影响。 (5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当代民粹主义的危害。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规避“当今民粹主义复兴”的途径。 (5分)1-5:dbcab 6-10:acbca 11-15:cbaca 16-20:dbabd 21-24 :acac25(1)相似:通过立法手段实施;国家(政府)推行;以弱势群体为救济对象;都形成了社会保障的思想或理论。 (8分)(2)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种类多,覆盖面广(全民化、全面化);欧共体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80年代,削减社会保障支出。(6分)原因:二战后西欧普遍实施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或答“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西欧经济的一体化密切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80年代,西欧国家经济增速减慢。 (6分)(3)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制度应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调整完善。(5分)(其它回答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6.评分说明(12分)) 分值 要求10-12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1-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7-9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毹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4-6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0-3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参考示例:观点:工业革命是一场非连续性的突变阐述:1765年珍妮机大发明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机器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进而推动交通运输的变革,汽船和蒸汽机车相继发明,引发开发运河的热潮和修铁路的陆权时代到来;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民主政治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政治权力;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城市化进程加快;出现环境污染问题,第三产业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自由主义兴起。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综上所述,英国工业革命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了从生产到社会等巨变,是一场非连续性的突变。(考生如能答出工厂、机器、民主政治、阶级、思想、社会、对外等其中三个方面的史实即可,鼓励其他右创新的回答)观点:工业革命是一场连续性的渐变。阐述:英国工业革命经历了100多年的准备,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圈地运动准备了劳动力,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贩卖黑奴急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政府颁布专利法,“日不落帝国”的建立使市场急剧扩大,单纯的手工生产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引发了1765年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系列棉纺织技术和改良蒸汽机、汽船、蒸汽机车的发明,大机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但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都是英国取得的,科学和技术并未真正结合,1870年工业革命推进到科学和技术开始结合的时代,电灯、电话等发明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了垄断组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基本定型和成熟。(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大胆表达)结论:(略)观点三:工业革命是突变与渐变的结合等。(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成理都给分)27.(15分)(1)尝试:抽签选举(直接民主);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任意两点4分)弊端:多数人的暴政。(1分)(2)做法:制订联邦宪法;实行共和制;规定总统为间接选举产生;两院制等。(任意三点3分)影响: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社会长期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2分)(3)危害:危及现存制度;滋长社会消极情绪;推动反全球化思潮发展。(3分)途径:提高个人素养;尊重个体权利;加强法治;注重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等。(任意两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10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问题。1关于图中距离说法正确的是a.gm等于pqb.gm大于pqc.gh大于opd.mn大于or2关于甲乙实际面积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相等b.甲是乙的2倍c.乙是甲的2倍d.乙大于甲【答案】1a2d【解析】1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经线长度都相等,甲乙所跨纬度相等,故gm与pq长度相等,a对,b错;gh、op所跨经度间隔相同,纬度越高,纬线越短,gh小于op,c错;mn的长度等于qr长度的一半,赤道上经度差1的纬线长与经线上纬度差1的间隔相同,or的纬度间隔为5,qr的经度间隔为10,or的长度等于qr的一半,所以mn等于or,d错。故选a。2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由于60纬线圈是赤道长的一半,mn所在纬度为60n,由于相同图幅的经纬图,纬度低的图幅面积越大,乙大于甲,但无法得出具体大的数据。d对,abc正确。故选d。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据此完成问题。3在南京青奥会开幕时,西五区的区时是a.2014年8月16日7时b.2014年8月16日17时c.2014年8月17日9时d.2014年8月15日17时4开幕式次日,运动员们观察到南京日落的方位最可能是a.西南b.西北c.正西d.东南【答案】3a4b【解析】3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小时,时间=20-13=7,西五区的区时是2014年8月16日7时。故选a。4本题考查太阳方位的判读。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北京时间2014年8月16日20时在中国南京开幕,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选b。读我国某山地近50年1月0等温线的海拔高度(m)表,回答问题。5关于该山地1月0等温线,判断正确的是a.西段上升更为明显b.中段上升更为明显c.东段下降更为明显d.西段下降更为明显6预测在全球变暖下,该山地水平方向上o等温线可能移动的方向是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7推测该山地可能是a.天山b.大兴安岭c.阴山d.秦岭【答案】5b6d7d【解析】5本题考查读表分析问题的能力。关于该山地1月0等温线海拔中段上升更为明显(从1032.9上升到1199.1),东段和西段上升的较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6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越往北温度越低,全球变暖下,山地水平方向上0等温线可能移动的方向是向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7本题考查我国著名的山地。读图可知,该山地1月0等温线分布的海拔较高,该山脉的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秦岭符合,d正确;天山、大兴安岭、阴山纬度较高,1月0等温线分布的海拔较低,abc错误。故选d。雪花的形成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15左右且水汽充沛、大气稳定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也最为精美,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高山地区都有可能出现大型片状雪花。据此回答问题。8最符合孕育最美雪花的气象标准的省区a.西藏西部b.新疆北部c.吉林东南部d.内蒙古中部9高山地区往往很难出现最美雪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气温偏高b.湿度偏小c.风力较强d.光照较强【答案】8c9c【解析】8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雪花的形成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15c左右且水汽充沛、大气稳定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也最为精美,即雪花必须分布在气温低、降水多,风力小的地区,吉林东南部位于东北地区,气温低,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风力下,c正确;西藏西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降水少,风力较大,abd错误。故选c。9本题考查高山地区往往很难出现最美雪花的主要原因。高山地区,海拔高,风力较强,大气不稳定,大气稳定时雪花可以发育得非常充分,c正确。故选c。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为阴雨天气b.乙地气温日较差较小c.丙地位于低压槽d.甲处的风力比丁处大11该时间段内,m点偏南风转偏西风风力减弱天气晴朗气温降低a.b.c.d.【答案】10b11b【解析】10本题考查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的判读。甲地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丙位于高压脊;乙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丁处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故选b。11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过m点,找出风向,先确定低压中心在乙处,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北半球气流向右偏,偏南风转为偏西风;该时间段,m经历了冷锋过境的过程,天气逐渐晴朗转阴雨,气温降低,风力减弱。正确,错误。故选b。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高铁是我国在国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读图,完成问题。12与我国京沪高铁相比,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较低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河网密布b.地势起伏较大c.冻土广布d.飓风活动频繁13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铁路沿线地区,自然要素的变化趋势是a.年降水量由少到多b.气温年较差由大到小c.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d.年太阳辐射量由多到少14图示半岛各地发展农业,合理的是a.东部高原草场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b.中部地势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c.西部平原夏季多雨有利于种植葡萄d.北部滨海地区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发展乳畜业【答案】12b13c14a【解析】1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自然条件。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了安全考虑会在高铁的设计和运营时限制时速,此即为安伊高铁设计和运营时速低于京沪高铁的主要自然原因,b正确;密集的河流分布会影响高铁的时速,但该线途经地区河流较少,a错误;该线途经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极少有冻土分布,c错误;飓风是指发生在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飓风带来的大风和强降雨会影响高铁时速,但该线途经地区受飓风影响小,d错误。故选b。13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由图可知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地势越来越高,距海越来越远,可推测其气候的海洋性渐弱,大陆性渐强,进而可推知年降水量由多到少,a错;气温年较差由小到大,b错;植被类型由森林到草原,c对;年太阳辐射量由少到多,d错。故选c。14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由图可知,该半岛东部地势较高,距海较远,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加之地形较平坦,草场较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a正确;中部虽地形较平坦,但由于海陆位置及地势原因,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无法满足种植业需要,b错误;西部平原属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利于种植葡萄,c错误;北部滨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条件不太适合发展乳畜业,d错误。故选a。世界某区域局部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5图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正确的是a.向南寒流b.向北寒流c.向北暖流d.向南暖流16从气压带风带的角度推断,图中城市的气候特征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b.全年温和湿润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少雨【答案】15a16c【解析】15本题考查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结合的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中低纬度洋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运动,而且大洋的东侧是寒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故图中洋流自北向南流,a正确。故选a。16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城市位于北半球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该城市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该城市受西风带影响,温暖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c正确。故选c。下图是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问题。17此地a.雨热不同期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8该地河流a.有结冰期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c.夏季含沙量最少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答案】17c18a【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判读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应呈递增趋势,应对应图中虚线。据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气温变化曲线图可知,该地最低温在0 以下,属于温带地区,最高温出现在7、8月份,应位于北半球。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7、8月份明显上升,说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综上判断,该地应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a项错误;降水集中在夏季,b项错误;降水集中,且多暴雨,c项正确;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d项错误。故选c。1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图示和所学的知识,分析判读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该地最低温在0 以下,故河流有结冰期,a项正确;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与降水量密切相关,b项错误;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河流夏季含沙量大,c项错误;该地河流只在夏季出现汛期,d项错误。故选a。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岛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问题。19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b.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d.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20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b.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答案】19d20d【解析】19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和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热岛强度应该是反映城郊之间的温度差异,图中热岛强度数值越大,表明城郊之间的温度差异越大,城市热岛环流最强,图中数值不能反映市区温度的变化,只能反映城郊之间的温度差异的变化。仔细读图可以发现,22时次日7时热岛强度持续保持最高水平,这段时间城市热岛环流最强,d正确;城市均温最高应出现在正午之后两小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弱,b错;15时22时,城市热岛强度显著增强,说明城市和郊区之间的气温差较大,但不代表市区升温显著,c错误;5时8时热岛强度最强,但不表示市区均温最高,a错。故选d。20本题考查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原因及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北京春季降水少,不是城市热岛强度降低的原因,a错。热岛强度在夜晚比白天高,夜晚上班人流、车流少,b错。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白天较小,夜晚较大,c错。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d对。故选d。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问题。2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反气旋频繁过境b.受沿岸寒流影响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22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23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答案】21d22c23b【解析】21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反气旋是高压中心,过境不会带来降水,a错;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受季风洋流影响,不是寒流,b错;冬季吹东北季风,其来自陆地,所以降水少,c错;从图中的经纬度或海陆轮廓、特殊地理事物(安达曼海、泰国湾等)可以判断该区域为东南亚地区,该区域西部濒临印度洋,沿海地区降水丰富的原因是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水汽,d正确。故选d。22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类型。读图可知,甲为湄公河入海口形成的湄公河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减慢,从上中游携带而来的泥沙随着流速降低沉积下来形成河口三角洲,所以主要的外力作用是流水堆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本题考查季风水田的生产特点。由经纬度和轮廓可知,该区域为东南亚,乙地所处国家为泰国,以季风水田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故b正确;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来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故a错误;季风水田农业中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故cd错误。故选b。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结合法国略图,完成问题。24会议期间a.巴黎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b.北京的昼变长,夜变短c.南极圈及以内全为极昼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2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法国a.农牧业发达b.地势北部较高,南部较低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适合牧草生长d.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沿海地区【答案】24d25a【解析】24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意义。会议在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期间召开,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巴黎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a错;北京的昼变短,夜变长,b错;南极圈及以内不全为极昼,c错;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d对。故选d。25本题主要考查法国概况。根据图例,可以看出,法国有牧牛业和小麦的种植,农牧业发达,a对;根据河流流向(自南向北流动),南部高,北部低,b错;根据法国的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来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错;读图可知,葡萄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d错。故选a。二、综合题:共4题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a、b两农业区灌溉水源的差异。(2)指出图中40n线经过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人为原因。(3)简述a地区农作物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答案】(1)a:冰雪融水,b:河流水(2)土地荒漠化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的工矿建设等。(3)昼夜温差大;夏季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读材料一图,a农业区主要位于山麓冲积扇,b农业区位于山麓冲积扇和河流冲积平原。a农业区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和地下水,b农业区位于黄河沿岸,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河流水。(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少。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导致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新疆位于西北干旱区,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夏季光照时间长,热量充足。农作物品质优良。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芒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喜温喜光,不耐寒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c,-3c以下幼树冻死、大树严重受冻。我国芒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四川、台湾等省区其中四川省攀枝花市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规模芒果生产基地。攀枝花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芒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2020年种植面积计划达到40万亩,占该区适合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下面三表为攀枝花(四川)芒果与其它产区相关情况比较。(1)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分布特点。(2)分析攀枝花市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芒果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3)根据表格材料对比其他产区,攀枝花芒果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攀枝花市要继续扩大芒果种植面积,有人表示反对。试列出反对扩种理由。【答案】(1)西部是横断山区;东北部是四川盆地;南部是云贵高原。(2)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地处河谷地带受下沉气流影响,气温较高;干热河谷光照强。(3)特点:果品优;上市晚(成熟期晚);价格高。原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果品优良;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上市晚;果品佳,上市晚,价格较高。(4)毁林种果,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后备土地不足;农业结构趋于单一;产量增加,市场竞争增大,价格下降,经济效益降低。【解析】(1)本题考查地区地形分布特点。可从主要的地形区、地形区的分布等方面分析。西部是横断山区;东北部是四川盆地;南部是云贵高原。(2)本题考查攀枝花市适宜种植芒果的自然原因。芒果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生长的有效温度为1835,-3以下幼树冻死、大树严重受冻,年雨量在700-20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故主要考虑该地的气候条件能达到芒果的生长环境,也就是说攀枝花市基本满足上述气候要求。影响气温的因素在此地可以考虑地形的作用,降水量主要考虑气候类型。该地地处金沙江谷地,四周有高山屏障,冬季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气温较高(或答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或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山坡下层,因受下沉气流影响,气温较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干热河谷光照强。(3)本题考查攀枝花芒果有何特点以及原因。特点主要考虑上市时间、水果品质、价格等。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干热河谷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上市晚主要是由于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开花晚,成熟期长;价格高是因为该地的芒果果品佳,晚熟错时上市及山区运输不便,价格较高。故对比其他产区,攀枝花芒果的特点是果品优,价格高,上市晚(成熟期晚)。(4)本题考查地区农业发展相关知识点。该题是反对意见,即分析芒果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对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果要扩大芒果的生产,就需要毁林种果,则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大量种植芒果树,树种单一,影响生物多样性稳定;要大量种植就需要向更高纬度、更高海拔推进,易受冻害,产量不稳定;农业结构趋于单一;产量增加,市场竞争压力增大,价格下降,经济效益降低。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毛里塔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一中、新都一中等九校高二6月联考考试.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418347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