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语文试题.doc
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12页)
编号:5418477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1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天津市
和平区
一下
学期
期中
质量
调查
考试
- 资源描述:
-
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考试.zip,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考试
- 内容简介:
-
- 7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k 39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生物能是与化学反应无关的一种能源c化学能只能以热能的形式释放d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是放热反应【答案】d 2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碘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不符合题意;b、木炭吸附是物理变化,没有破环溴蒸气的共价键,不符合题意;c、酒精是非电解质,没有破环共价键,不符合题意;d、hcl溶于水,发生电离hcl=hcl,破坏了共价键,符合题意。考点:考查共价键。3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l的是ar(na+)/r(na) br(cl-)/r(cl) cr(na)/r(mg) dr(ca)/r(mg)【答案】a考点:考查微粒半径的大小比较的知识。4含有下列键型的物质,可能为单质的是a只有离子键的物质 b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c既有极性键,又有离子键的物质 d只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所以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由于由同一种元素的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所以选项d中一定是单质,答案选d。考点:考查化学键以及化学键与物质关系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化学键含义以及化学键与物质关系的熟悉了解程度,意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5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氨气和co2均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分别是、,a和b不正确;氯气是单质,含有非极性键,电子式是,c不正确;氯化钠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电子式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电子式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明确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是答题的关键。6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c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d铝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答案】c 7x、y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x比y强的是ay的阴离子y2-的还原性强于x的阴离子x-bx的含氧酸的酸性比y的含氧酸的酸性强cx的单质x2能将y的阴离子y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dx、y的单质分别与fe化合,产物中前者fe为3价,后者fe为2价【答案】b【解析】考查金属性强弱比较。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离锰酸钾溶液褪色 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c钙与洒精混合有气泡 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答案】d【解析】9某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该反应是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答案选d。10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答案】d 1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稳定d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答案】b【解析】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n元素,w为p元素,y为s元素,z为br元素,r为ar元素,则a、y为s元素,z为br元素,常压下s固体,而br为液体,所以常压下,y单质的沸点比z单质的沸点高,a错误;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sp,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xw,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wx,c错误;d、y的阴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与r原子相同,z的阴离子核外有36个电子,与r的电子层结构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b。12铊(元素符号tl)是超导材料组成元素之一,位于第六周期,与元素al同主族。以下对于铊(tl)的性质推断错误的是atl是易导电的银白色的金属 b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ctl的还原性强于al dtl能生成+3价的化合物【答案】b考点:考查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性质变化与比较的知识。13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答案】d【解析】a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电流,a错误;b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电流,b错误;c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没有电流,c错误;d构成铜锌原电池,锌是负极,形成电流,d正确,答案选d。【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解答的关键,即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导线相连并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14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 升高温度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加入生成物 加入mno2a全部 b c d【答案】c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知识。15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bc(g)+dd(g),若正反应放热,逆反应一定吸热c氢气燃烧生成水是一个放热的化学反应,说明1molh2的能量高于1molh2o的能量d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可以设计为原电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的燃烧都是放热反应,a对,不选;可逆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那么逆反应就是放热反应,b对,不选;放热反应是所有的反应物的总能量比所有的生成物高,不能比较单一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高低,c错,选c;原电池一定有电子的转移,所以只要氧化还原反应才可以设计成原电池,d对。考点: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原电池反应的本质。16对某温度下的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n2、h2的浓度之比保持不变bn2和h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c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d体系中n2、h2、nh3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2【答案】c 1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答案】b【解析】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反应的实质为fe与h+反应,a、加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不选;b、改用98%的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不生成氢气,不能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且常温下钝化,b选;c、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铁置换出铜,构成铁铜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c不选;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常见的外界因素即可解答,注意b选项为学生解答中的易错点。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4c12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分子组成符合cnh2n+ 2的烃一定是烷烃c正戊烷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在一条直线上d碳氢原子个数比为l:3的烃有2种【答案】b考点:考查了烷烃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19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锌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c电子从铜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d锌电极上的反应为zn-2e-=zn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zn是负极,cu做正极,稀硫酸是电解质,a、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zn是负极,b正确;c、电子从负极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d、负极失电子,故正确,此题选。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相关知识。2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x2为0.2mol/l by2为0.2mol/l cz为0.3mol/l dz为0.45mol/l【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若反应正向进行,则出现x的最小值为0,y的最小值为0.2mol/l,z的最大值为0.4mol/l,若反应逆向进行,则出现x的最大值为0.2mol/l,y的最大值为0.4mol/l,z的最小值为0,但都不可能等于最值。所以选c。考点:可逆反应的特征。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l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21下列反应可判断为可逆反应的是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氢气和氯气b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氨气,同时氨气又分解为氮气和氢气c单质溴可以置换出碘,氯气又可以置换出溴d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在光照条件下可分解为盐酸和氧气【答案】b 2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戊丁丙 b金属性:甲丙c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答案】ac【解析】a丙、丁、戊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有丙丁戊,a正确;b甲、丙在同一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甲丙,b错误;c丙、丁、戊在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到右之间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则有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c正确;d甲、乙在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则最外层电子数有甲乙,d错误;答案选ac。23某有机物m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o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1molm与足量na完全反应能生成1molh2【答案】ab 24对于锌铜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锌片溶解了32.5g 锌片增重32.5g 铜上析出lgh2 铜片上析出lmolh2a b c d【答案】ac【解析】该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池反应式为zn+h2so4=znso4+h2 。设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负极锌片溶解x,铜片上析出氢气y。则zn+h2so4=znso4+h2 转移电子65g 2g 2molx y 1mol解得x=32.5g、y=1g,答案选ac。 25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答案】b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5 分)2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列出了11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下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金属性最强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3) 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4)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元素为_。在这两种盐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_,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向该元素和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缓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ar (2)f (3)2k+2h2o=2k+2oh-+h2 (4)naoh (5)k (6)na (7)mg (8)al (9)+3 (10)al2o3+6h+=2al3+3h2o (11)先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后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12)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27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谈黄色固体扮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_,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_。(2)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中所加试剂为_,说明装置的作用_。(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ana2s溶液 bna2so3溶液 cna2so4溶液 (4)哪些事实能够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试举一例)。_。(5)装置c中盛放烧碱溶液,目的是吸收反应后剩余的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浓盐酸 (2)mno2 (3)饱和食盐水 (4)除去cl2中的hcl气体 (5)a (6)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7)na2s+cl2=2nacl+s (8)置换 (9)hcl的稳定性比h2s的稳定性强或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酸性强 (10)cl2+2oh-=cl-+clo-+h2o。28i减少交通事故除遵守交通法规正确驾驶外,安全措施也极为重要。汽车的安全气嚢内有叠氮化钠(nan3)与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a道路起雾与h2o分子的化学键断裂有关bnh4no3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cnan3受到猛烈撞击时化学键一定断裂dnan3、nh4no3均属于离子化合物(2)汽车的安全气囊内叠氮化钠爆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叠氮化钠的爆炸反应属于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若爆炸过程中有18mol 非极性键生成(一个共用电子对为一个化学健),则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kj,消耗叠氮化钠的质量为_g。 若安全气嚢的体积为vl,nan3的爆炸在ts内完成,反应过程中消耗292.5g nan3,则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ii.(3)已知x、y、z、w分别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为同主族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子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含有3个共价键,x、y、z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一种填充物。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x、y、w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一定温度下,x2、y2在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充入的x2和y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6mol和3mo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为2.4mo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中y2的体积分数为_。【答案】 (1)cd (2)放热 (3)1.5(a-b) (4)292.5 (5)mol/(ls) (6) (7)27.3%为同主族元素,y、z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w原子的质子数等子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y与x形成的分子中含有3个共价键,x、y、z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一种填充物,所以三者分别是h、n、o,因此w是质子数5611,即w是na。x、y、w形成化合物是氢氧化钠,电子式为。根据方程式可知n2+3h22nh3起始量(mol) 3 6 0转化量(mol) x 3x 2x平衡量(mol) 3x 63 2x则2x2.4解得x1.2因此混合气体中n2的体积分数为。 - 15 -- 7 -第i卷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 b.曲辕犁的推广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高转筒车的出现2.墨子说:“今也,农夫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3.以下古代水利工程中,在战国时期修建的是a.清渠 b.白渠 c.龙首梁 d.都江堰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5.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c.汉唐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6.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布局最大的不同应是a.手工业发达 b.商业繁荣 c.出现了“夜市” d.打破了坊市界限7.史学界所说的明清时期中国己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依据是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 “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出现了a.独立经营的大商人 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地域性商人群体 d.贯通东西的丝稠之路9.清政府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0.以下关于我闰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b.春秋时期秦国首先实行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c.战国时期商鞅在鲁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北魏到唐前期,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11.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a.地中海区域 b.太平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12.1497年,一位萄萄牙人想去印度淘金,他应该跟随谁的船队哥伦布 迪亚士 达伽马 麦哲伦a. b. c. d. 13.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14.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15.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a.16世纪 b.17世纪初 c. 17世纪中期 d. 18世纪中期16.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三角贸易”的先后顺序是欧洲 非洲 美洲a. b. c. d. 17.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18.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a.钢铁工业 b.电力工业 c.石油工业 d.汽车工业19.“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他是指a.西门子 b.爱迪生 c.瓦特 d.法拉第20.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这段话表明a. 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2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是a.机器生产 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c.洋务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23.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放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a.西方科技的传播 b.重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设厂限制 d.改良思想的推动24.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性 b.自然经济占优势地位c.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快 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完成b.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所作出的最重大决策是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28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和开放浦东地区d.环渤海地区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9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30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3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台湾外纪卷十二(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抖一“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瑞倪各个地区各个民获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刘宗绪(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舰路开辟的影响。(4分)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的原因。(2分)材料三“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3)材料三中“大工业”包括了两次工业革命,请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方面的成就。(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工业”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33.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方针形成的重要背景。(4分)材料二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4分)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层)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3)材料二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具体表现及原因。(6分)1-10:addac dcbdd 11-20:adbcd abacc 21-30:abcdb babcb31.(12分)(l)重农抑商、海禁(或闭关锁国)。(2分)(2)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生产力发展(4分)(3)积极: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初期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4分)消极:明清时期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2.(14分)(l)影响:加强了各地区、民族之间是经济联系,促进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4分)(2)英国不断通过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2分)(3)交通领域方面的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汽船或蒸汽机车(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或飞机。(4分)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4分)33.(14分)(1)“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4分)(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尽快把我国尽快地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分)(3)表现:“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适合,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4分)原因: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在经济建设上犯了左倾错误。(2分)82016-2017学年天津市和平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调查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a、铁犁牛耕的使用b、曲辕犁的推广c、经济重心的南移d、高转筒车的出现2、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3、以下古代水利工程中,在战国时期修建的是() a、清渠b、白渠c、龙首梁d、都江堰4、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5、下列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瓷器的故乡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c、汉唐时期,中国的棉纺织品远销亚欧地区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6、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布局最大的不同应是( ) a、手工业发达b、商业繁荣c、出现了“夜市”d、打破了坊市界限7、史学界所说的明清时期中国己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依据是( ) a、广州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政府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出现了( ) a、独立经营的大商人b、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地域性商人群体d、贯通东西的丝稠之路9、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10、以下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b、春秋时期秦国首先实行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c、战国时期商鞅在鲁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北魏到唐前期,曾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11、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 a、地中海区域b、太平洋沿岸c、印度洋沿岸d、大西洋沿岸12、1497年,一位萄萄牙人想去印度淘金,他应该跟随谁的船队( )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a、b、c、d、13、16世纪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14、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 )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5、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 a、16世纪b、17世纪初c、17世纪中期d、18世纪中期16、黑奴贸易是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的,其中“三角贸易”的先后顺序是( )欧洲非洲美洲 a、b、c、d、17、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a、毛纺织业b、棉纺织业c、丝纺织业d、机器制造业18、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b、电力工业c、石油工业d、汽车工业19、“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他是指( ) a、西门子b、爱迪生c、瓦特d、法拉第20、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这段话表明( )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21、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二字的含义是( ) a、机器生产b、外国资本主义企业c、洋务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2、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23、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 a、西方科技的传播b、重商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放宽了对设厂的限制d、改良思想的推动24、关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性b、自然经济占优势地位c、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较快d、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5、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这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完成b、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所作出的最重大决策是( )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拨乱反正,纠正重大冤假错案d、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改革政策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行对外开放28、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 a、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b、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开放浦东地区d、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9、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b、海南建省c、上海浦东的开发d、西部的开发30、我国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d、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二、综合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谬力为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二材料三: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请回答:(1)材料一、三体现了哪些经济政策。(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一反映的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三、材料题32、阅读下列材料材抖一“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瑞倪各个地区各个民获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刘宗绪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量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三“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密地联系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依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的原因。(3)材料三中“大工业”包括了两次工业革命,请分别列举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方面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工业”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材料二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邓小平文选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十一层)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邓小平文选(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方针形成的重要背景。(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3)材料二中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50年代我国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具体表现及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 a【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说明是当时生产力发展重要体现,故a项正确;b是唐朝时期出现;c是魏晋南北朝开始南移;d是唐朝出现。2、【答案】 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影响。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早出暮入”、“不敢怠倦”,主要原因是为自己生产,“不强必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不是在强调土地兼并,排除a;b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答案】 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d项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筑的,符合题意;a项是清代开凿的;bc项都汉代水利工程,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4、【答案】 a【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这两幅图片分别是耕耘和纺织,体现的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故选a。古代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与市场联系较少;为了糊口生存,农业者和手工业者辛苦劳作。因此bcd错误。5、【答案】 c【考点】手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西汉时期,中国的丝织品远销亚欧地区,故c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6、【答案】 d【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注意题干说的是“布局最大的不同”。宋代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打破了空间限制,d正确。ab是二者的相同点;c指的是城市突破了时间的限制。7、【答案】 c【考点】资本主义萌芽【解析】【分析】资本主义萌芽最根本的特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靠出卖劳动力生活。“机户出资”,购买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两者之间实际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项突出地反映出了雇佣关系这一特征,故答案选c。a是明清海禁政策的表现,b是手工业发展的表现,d是专卖政策的表现,均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判断资本主义萌芽。雇佣关系的出现是否是判断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主要依据。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雇佣关系,由此判断当时开始产生资本主义萌芽。8、【答案】 b【考点】商业的发展【解析】【分析】宋代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故答案选b。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独立经营的商人,排除a;c出现于明清时期;d出现于汉代。9、【答案】d 【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以理解到,清政府明令规定,机户的织机不得超过百张,对于超过的要进行处罚,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质。从现象上讲是说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而实质上体现了封建的生产关系的阻碍作用。因此选d。【点评】明清时期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商业资本发展和向手工业资本转化,严重地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10、【答案】 d【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解析】【分析】井田制的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a;春秋时期鲁国首先按亩收税,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没有承认土地私有,只是按亩纳税,排除bc;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故d正确。【点评】本题学生误选c。注意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11、【答案】 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地中海区域,之后转移至大西洋沿岸,答案选a。bcd三项不符合史实。12、【答案】 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解题关键是掌握是谁开辟了抵达印度的新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向西到达美洲的新航路,迪亚士开辟了从欧洲到非洲南端好望角的新航路,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经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故首先排除。再根据“15世纪末”排除,因为麦哲伦船队航路是在15191522年。故答案选d。【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本题可以使用否定筛选法,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与题意不符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3、【答案】 b【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从西班牙出发,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穿越南美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麦哲伦在菲律宾被杀后,船队进入印度洋;最后绕过好望角回到西班牙本土。所以,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新湖路开辟中麦哲伦的航线,要有地理地图概念,从本题我们可以认识到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借鉴。14、【答案】 c【考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分析】17世纪初,荷兰获得独立后在政治上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经济上大力发展商业,特别是造船业和航海业,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强大的海上力量、遍布世界的对外贸易和疯狂的海外殖民扩张使荷兰人获得了“海上马车夫”的称号,ab错误,c正确。英国在18世纪下半夜成为殖民大帝国,排除d。故答案选c。15、【答案】 d【考点】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从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故答案为d。16、【答案】 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欧国家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中的三角贸易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欧洲资本家到非洲去抓黑奴,然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去买,从中赚取利润。所以选c。其他选项组合错误。17、【答案】b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工业革命。在英国新兴的棉纺织业,生产技术首先出现革命性的变化。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能同时纺出多跟纱线的纺纱机,即珍妮纺纱机。之后其他部门也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故应选b。【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8、【答案】 a【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钢铁工业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钢铁业只是技术改造,a项错误。bcd三项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故答案选a。【点评】学生误选a。注意钢铁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部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许多工业部门都植根于工业革命,但它们在工业革命中不过是刚刚破土而出的萌芽。如钢铁、煤炭、机械加工等行业还没有完全摆脱原始的生产状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些老行业的新发展又导致石油、电气、化工、汽车、航空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从而使整个工业的面貌焕然一新。19、【答案】 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知“发明”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解答此题关键是区分时间的早晚,c项属于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不再主要依赖于水力、风力等动力而受制于大自然;b、a、d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故选c。【点评】本题题干反映的是蒸汽机带来的影响。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的革命,其最重要的意义是动力革新。蒸汽机的发明,开办工厂,工厂也就不再像原来那只能依赖水力,把工厂建在河边了,在一定程序上可以不受制于大自然了。20、【答案】 c【考点】两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蒸汽机的改良成功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以后,故排除a;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厂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故b与题意不符;根据“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可知市场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c正确;“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21、【答案】 a【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解析】【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理解能力。本题所考查“近代”的含义,不单是政治上的含义,要从经济范畴(主要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考虑,所谓近代工业是与手工工场相对而言的,采用机器生产,故a正确。bcd三项均是企业的性质分类,排除。22、【答案】 b【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最终失败,故称“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指在其主观目的之外的客观效果.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点评】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洋务运动影响23、【答案】 c【考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为解决因此加重的财政困难,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c项正确。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兴办事业单位热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其他三项也是因素,但不是直接因素。故应选c。24、【答案】 d【考点】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解析】【分析】一战期间,轻工业发展迅速,而重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abc三项均符合历史事实。故答案选d。25、【答案】 b【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故答案选b。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一个逐渐完成的过程,排除a;cd均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后,排除。26、【答案】b 【考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分析】1978年,中共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