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2016-2017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10页/共23页)
编号:5418637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2016
2017
学年
宁夏
石嘴山市
第三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考试
- 资源描述:
-
2016-2017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zip,2016,2017,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考试
- 内容简介:
-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期末测试卷命题人: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cu-64 ag-108 zn-65 o-16 第卷 选择题(共计50分)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合成纤维 b天然橡胶 c塑料 d合成橡胶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石油分馏、石油裂解都是化学反应b煤经过气化、液化等化学变化可得到清洁燃料c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油脂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棉花、羊毛、蚕丝、麻都由c、h、o元素构成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羟基的电子式: bch4分子的球棍模型:c乙烯的最简式:ch2 d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4、氯的原子序数为17,37cl和35cl是氯的两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b mol的h35cl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c3.5 g的35cl2气体的体积为2.24 ld35cl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5、右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a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c元素的非金属性: xrw d简单离子的半径:wrx 6、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2so4h3po4 b稳定性:nh3ph3sih4c碱性:kohnaohmg(oh)2 d还原性:fclbr7、碘与氧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一种被称为碘酸碘,在该化合物中,碘元素呈3和5两种价态,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i203 bi204 ci407 di409 8、维通橡胶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高温、耐寒性能都特别好的氟橡胶它的结构简式见图,合成它的单体为a氟乙烯和全氟异丙烯b1,1二氟乙烯和全氟丙烯c1三氟甲基1,3丁二烯d全氟异戊二烯9、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z的二价阳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b原子半径: r(z)r(r)cr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dr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10、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mol 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已知白磷的燃烧方程式为:p4(s)+5o2(g)=p4o10(s),该反应放出热量2378.0 kj,且白磷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4个磷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则下表中x为 化学键pppoo=op=o键能/kjmol1197x499434a410 b335 c360 d18811、据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状态i状态是放热过程 b该过程中,co没有断键形成c和oc状态i状态表示co和o生成了co2 d状态i状态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12、反应c(s)+h2o(g)co(g)+h2(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使体系压强增大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c增加少量的c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13、在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3y + zbt时,正、逆反应都不再继续进行,反应达到化学平衡c若t=4,则0t的x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d温度、体积不变,t时刻充入1 mol he使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14、在一定温度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c的百分含量 各气体的物质的量a b c d15、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提取海带中的碘 b 检验火柴燃烧产生的so2c 测定一定时间内生成h2的反应速率 d 证明非金属性clcsi16、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17、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浓盐酸,经检验生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o2、cl2、hcl和水蒸气将气体通入x溶液(如图),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能判断气体中含有cl2的是选项x溶液现象a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b滴有kscn的feso4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c淀粉ki酸性溶液溶液变为蓝色d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18、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中,电解质溶液为硫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zn+2h+zn2+h2c产生1 g h2,消耗锌的质量65 g d该装置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9、一定质量的甲烷燃烧后的产物为co、co2和水蒸气,此混合气体质量为49.6 g,当其缓慢经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 g。原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为a. 12.5 g b. 13.2 g c. 19.7 g d. 24.4 g20、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烷烃,有几种同分异构体a6 b5 c4 d321、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h3(ch2)2ch3ch3(ch2)3ch3(ch3)3ch (ch3)2chch2ch3a b c d22、下列关于有机物因果关系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原因结论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苯和乙烯分子都含有碳碳双键b乙酸乙酯和乙烯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水反应两者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乙酸、葡萄糖都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都同属于氧化反应d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两者的褪色本质是不相同的23、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溴苯(溴):加入ki溶液,振荡,分液b乙烷(乙烯):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洗气瓶c硝基苯(浓hno3):将其倒入足量naoh溶液中,振荡、静置,分液d乙烯(so2):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2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的是a bcf2cf2 cchcchch2 d25、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b可发生加成、取代、水解反应c分子式为c7h8o5d水溶液中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第卷 非选择题(共计70分)26、(共计18分)、(10分)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上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1)仪器b、d的名称是 、 。(2)打开b的活塞,a中制得clo2和cl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填“快”或“慢”)。(4)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 。(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 。在虚线框中f装置上面的导管应选图2中的 。、(8分)如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由具有支管的试管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少量铁屑粉(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 (3)反应23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 (填字母)27、(14分)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是同周期中阳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产物m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e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内层电子数之比为35。请回答:(1)d的元素名称为 。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c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a、d形成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更好的是: ,以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e和f元素的单质氧化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3)用电子式表示由元素b和f组成的化合物的过程: 。(4)b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c的单质同时放入水中,产生两种无色气体,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工业上将干燥的f单质通入熔融的e单质中可制得化合物e2f2,该物质可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0.2 mol该物质参加反应时转移0.3 mol电子,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19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有机物c和高分子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e的结构简式为 , d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d与hbr反应: (4)某同学欲用下图装置制备物质c,将试管b中乙酸乙酯分离出来,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 ,试管b中盛装的溶液为 。其作用为: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试管a中防止液体加热暴沸所采用的方法是: ,其中浓硫酸的作用除催化剂外还有: ,目的是: 。(从化学平衡角度分析)(5)与c互为同分异构且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29、(共计19分)、(11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1)电极x的材料是 ;电解质溶液y是 ;(2)银电极为电池的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 电极流向 电极。(用电极材料名称作答)若原来两电极棒质量相等,则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 g、(8分)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时,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段是 (填选项)。at0t1bt1t2 ct2t3 dt3t4 et4t5 ft5t6(2)t1、t3、t4时刻分别改变的一个条件是t1时刻 ;t3时刻 ;t4时刻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 e加催化剂 f充入氮气 (3)依据(2)中的结论,下列时间段中,氨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填选项)。at0t1 bt2t3ct3t4dt5t6(4)如果在t6时刻,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部分氨,t7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5)合成氨反应起始只投氮气和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后与反应前的混合气体体积之比为 。10市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 宗法制 b.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分封制2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4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实现民族交融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势力 d增加税收5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推行三公九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增设三司 d设立内阁6宋史欧阳修传言,“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文中的“兵府”指的是:a.内朝 b. 政事堂 c.枢密院 d. 提点刑狱司7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典型表现为a汉代设立中朝 b唐朝设三省六部 c宋代设参知政事 d清代设军机处8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9.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最终目的是( )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10下列近代人物中,最早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施政方案的是a洪秀全 b石达开 c陈玉成 d洪仁玕11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1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 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14下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a民族抗争 b列强侵略 c近代探索 d思想启蒙15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国民党一大 b八七会议 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16“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我国外交政策能体现该理念的是a“一边倒”的政策 b“另起炉灶”的方针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联美遏苏”的方针17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的是a保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力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18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内阁掌握司法权a b c d19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工人运动的兴起20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 a b c d 21“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现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美国内战 b. 普法战争 c. 俄国二月革命 d. 彼得格勒起义22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 a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b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c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d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 23.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4.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不误农时”的思想 d“精耕细作”的特点25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翻车 b曲辕犁 c筒车 d耧车26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强化 b.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社会政局动荡 d.“百家争鸣”的出现27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28右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29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a.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b. 规模大,分工极细c. 形成了雇用和被雇用的劳资关系 d. 机器生产形成发展30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由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以推知a. 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清朝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 清朝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 d. 政府放松了对外贸易的监管31. “1487年,探险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为这一年大风连续将他的船队向南刮去当风变小时,他们早已不知不觉绕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材料中的“他”是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32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 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33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荷兰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34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下面哪一战争后 a.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b. 三次英荷战争 c. 英国打败法国 d. 第二次世界大战35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36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 富”这一思想的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37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38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a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 c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 39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40右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期间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41右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42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3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调整生产关系 d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44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b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c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45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包括促进了经济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束缚了人们思想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a b c d46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工厂制度的诞生 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运用 c.社会立法的改进 d.君主立宪制度的最终确立47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48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c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49.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模式特点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50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此机构应该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世界银行 d亚太经合组织二、材料分析题(共四道答题,共70分)5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汴京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它的面积34平方公里,比唐长安城要小,但是人口总数却达到140万左右,密度之高非常惊人。城内有8万多名各类工匠以及2万多家商店。流传至今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生动而细致的笔触定格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下表反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市镇经营项目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桑蚕缫丝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丝织业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业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归安县善琏镇制笔材料三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发展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促进汴京城商业繁荣的政策性因素。(4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以及兴起的原因。(8分)(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5分)5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表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3材料二 表2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进口商品年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030.714.315.022.362.785.019101.516.017.617.065.482.4出口商品时间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417.211.932.96.8191039.10.713.114.728.38.0材料三 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共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12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4分)(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4分)5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材料三“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材料四著名学者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20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2)据材料二,回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1分) 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6分)(3)材料三是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材料三认为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得益于什么?(4分)(4)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4分)54. (16分)工业革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是改变人类命运和世界面貌的三位一体历史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二只要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就具有不可阻挡之势。19世纪,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发动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功: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 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材料三 从1953年开始全国围绕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开展全面的工业化建设。156项工程全部是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这些新兴项目的先后投产,使中国原有工业结构巨变,也使原有工业布局明显变化,一定程度改变了旧中国偏重沿海、沿江地区、内地稀少的现状。 陈争平 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材料四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 社会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 习近平2016年g20工商峰会主旨演讲请回答:(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原因。(1分)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如何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的?(2分)试从全球经济视角分析原苏联东欧等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的主要影响。(1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4分)(4) 据材料四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念是什么?(2分)市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abacc cdccd cabad caabc dabdb bddbb abaca bcbba41-45 ddbcb 46-50 bbdac51.答案(1)坊市制度被打破;取消了对商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2)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规模大,功能齐全(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和手工业水平提高;水陆交通便利和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力发展。(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3)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1分)认识:城市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中国古代的城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52.(1)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6分)成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等。(6分)(2)地位: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4分)(3)经济上:经济上推动工业化;政治上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思想上形成思想解放潮流;生活习俗近代化等。(任意答出两点得4分)53.【答案】(1)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2分)(2)以工代赈(政府干预经济)。(1分)意义:扩大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工农业的生产;保护农田;保护了环境。(6分)(3)评价:“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兜售军火。(4分)(4)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一方面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起来,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使美国走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2分)邓小平做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可以说是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2分)54. (1) 动因:工业革命。(1分) 影响: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近代工厂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扩张。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把亚非拉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贫困和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带来民族危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客观上促进近代化。(6分) (2)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关贸总协定。(2分)影响:加速经济全球化。(1分)(3)特点: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原有工业布局。(4分,答出两点即可) (4) 扩大对外开放;互利共赢。(2分)- 13 -市三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与此规定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 宗法制 b. 世袭制 c. 察举制 d. 分封制【答案】a【解析】从材料的关键词“异姓不养”、 “其子归宗”等可知中国古代收养养子,注重宗法姓氏关系。古代认为人只能祭祀与自己同族的人,同族意味着同姓,异姓意味着异族,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d选项是周朝地方制度,b选项是夏朝以来的王位继承制,c选项是汉朝选官制度,都与题意不符。2. 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察举制度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通过忠孝来选官的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是西汉时期的察举制,故答案选b选项。其它三项都不符合忠孝的标准,故排除。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题中所给定的时间是西周,因此所产生的影响应该离西周不会太远,所以可以初步断定在a、b选项中。再结合材料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3.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分天下为郡县”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海内为郡县4.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 实现民族交融 b. 恩泽贵族 c. 削弱王国势力 d. 增加税收【答案】c【解析】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增强 ,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 “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使诸侯国越分越小 ,无力对抗中央 ,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 5.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a. 推行三公九卿制 b. 确立三省六部制c. 增设三司 d. 设立内阁【答案】c【解析】推行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故a错误;确立三省六部制是唐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措施,故b错误;宋代增设三司,分割宰相的权利,起到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作用,故c正确;设立内阁是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故d错误。【名师点睛】结合所学知识从时间上进行判断即可,注意关键限定词“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6. 宋史欧阳修传言,“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文中的“兵府”指的是:a. 内朝 b. 政事堂 c. 枢密院 d. 提点刑狱司【答案】c【解析】枢密使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宋朝重文轻文,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无统兵之权,将帅有统兵之权但无调兵之权,使二者相互牵制,符合材料“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故c正确;政事堂是宰相议政的地方;内朝是是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地方;提点刑狱司是监察职能,a、b、d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有“宋史欧阳修传”“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7. 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典型表现为a. 汉代设立中朝 b. 唐朝设三省六部c. 宋代设参知政事 d. 清代设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式的新变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指明清时期,清朝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正确。汉代不属于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故a排除。唐朝也不属于我国专制时代晚期,故b排除。宋代,属于封建社会中期,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8. 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 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 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 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 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宗法观念是同姓同宗,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黛玉姓林不姓贾,所以贾母认为宝玉是自己家人,黛玉是外人,而不是黛玉的地位比宝玉低,因此选c。9.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最终目的是( )a. 扭转贸易逆差 b. 毒害中国人民c. 打开中国市场 d. 寻找战争借口【答案】c【解析】英国发动对中国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a、b、d都是不是根本目的,排除。【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禁烟运动,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0. 下列近代人物中,最早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施政方案的是a. 洪秀全 b. 石达开 c. 陈玉成 d. 洪仁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由洪仁玕制定的资政新编,它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施政方案,故选d;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领袖,曾颁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排除;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军事领袖,排除b;陈玉成是太平天国的后期军事将领,排除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编11. 梁启超指出:“吾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与文中所涉内容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与材料中“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不符,排除ab。辛丑条约中没有割地,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抓住关键信息“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即可。12. “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五四运动 b. 北伐战争 c. 一二九运动 d. 西安事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力。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期间,口号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经过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成果。故选a。1926年到19327年的伐战争是要推翻军阀统治,统一全国,排除b;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是反对华北自治要求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排除。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要实现停止内战要求抗日的爱国事件,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13.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称誉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a. 秋收起义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并没有进行远征,故a错误;1934年中央红军因左倾错误和国民党的围剿而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出发,后三大主力会师于西北,历史上称长征,长征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意义非凡,所以“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指的是红军长征,故b正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题干的远征不符,故c错误;1949年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与题干的远征不符,故d错误。14. 下图是三本连环画的封面。对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准确的是a. 民族抗争 b. 列强侵略 c. 近代探索 d. 思想启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历史特征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39年的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是反抗日军侵略的典型战例。故选a;虎门销烟是针对鸦片走私而开展,排除b;近代探索主要指近代化探索,如经济工业化等,排除c;思想启蒙是文化现象,排除d。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民族抗争15. 毛泽东指出双十协定的“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的”。与此协议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 国民党一大 b. 八七会议 c. 抗战胜利 d. 重庆谈判【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可知,双十协定相关的事件就是重庆谈判,故d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16. “君子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我国外交政策能体现该理念的是a. “一边倒”的政策 b. “另起炉灶”的方针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联美遏苏”的方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而不同”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这一原则,故c项正确;a项以社会制度为标准;b项针对旧政府与国外签订的条约;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7. 公元前5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的是a. 保护私有财产 b. 限制贵族权力c. 维护平民利益 d. 扩大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根据题干材料的规定,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故选a; 十二铜表法从根本上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体现平民利益,故排除bc;d和题意无关,排除。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8. 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内阁掌握司法权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下,内阁对议会负责,故符合。议会由多数党组阁,故符合。内阁掌握行政权,排除,故排除acd。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故符合。故选组合,故选b。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19.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出现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b【解析】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故a项错误; 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b项正确;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与“1848年”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故d项错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共产党宣言,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国家元首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首相不对议会而对君主负责a. b. c. d. 【答案】c【解析】国家元首“统而不治”符合英国君主立宪的特点,不符合德国,排除,都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故选c. 。【名师点睛】 21.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现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美国内战 b. 普法战争 c. 俄国二月革命 d. 彼得格勒起义【答案】d【解析】“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沙皇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军舰,与美国内战、普法战争无关,故a、b错误;1917年11月7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c错误,d正确。22. 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b.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c.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d.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答案】a【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出现,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是美苏的衰落和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是原因,应排除。23.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妇织”“儿锄”分析,这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典型表现,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村商品交换内容,因此排除a项;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只是满足自给自足为主,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d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考查小农经济的概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24.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 “重农”的思想 b. “靠天吃饭”的观念c. “不误农时”的思想 d. “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依据题干材料“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反映的是通过深耕细锄,厚加粪壤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属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说明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大,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指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掌握精耕细作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结合精耕细作的特点对“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的分析理解。25.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a. 翻车 b. 曲辕犁 c. 筒车 d. 耧车【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农具是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b正确;d是播种工具,a、d是灌溉工具,排除a、c、d。26. 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强化 b.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c. 社会政局动荡 d. “百家争鸣”的出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大变革的根源是铁犁牛耕为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小农经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个体家庭,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均不符合主要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特点和评价27. 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笫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 )a. 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 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 d.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喻世明言和续刻拍案惊奇反映的是明朝中后期的世俗生活,排除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排除c项。故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名师点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晓市等。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了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明后期逐渐衰落。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28.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明清时期,玉米、番薯传入中国,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故d正确。29. 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a.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b. 规模大,分工极细c. 形成了雇用和被雇用的劳资关系 d. 机器生产形成发展【答案】b【解析】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足以说明分工极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细致的制作。该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规模大,分工极细,故选b;a、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尊重材料是解答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抓住关键信息“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即可。30. 康熙四年开海禁,关东豆麦运到上海每年有千余万石,而布匹、茶叶等江南货物也由沙船运至山东直隶、关东等地。沙船由会馆,设有董事。据此,可以推知a. 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清朝时期长途贩运贸易繁荣c. 清朝时期出现地域性商人 d. 政府放松了对外贸易的监管【答案】d31. “1487年,探险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为这一年大风连续将他的船队向南刮去当风变小时,他们早已不知不觉绕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材料中的“他”是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答案】a【解析】根据“1487年”“当风变小时,他们早已不知不觉绕过了海角。他在印度洋的莫塞尔贝登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487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南端,发现好望角,故a正确;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2.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 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c.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确立 d. 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和市场是密切相关的,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意在强调世界市场的出现,即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时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尚未确立,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经济贸易和殖民战争是同时的进行的,并未取代殖民战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33. 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 荷兰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葡萄牙【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是荷兰,故a项正确。34.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下面哪一战争后a. 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b. 三次英荷战争c. 英国打败法国 d. 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之后成为“日不落帝国”,故c项正确。35.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外国资本不断涌入,故a正确;b项是明朝中后期产生,排除;c项原始时代早期商业活动已经出现,排除;d项与鸦片战争后史实不符,排除。36.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办轮船招商局c. 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 创办福州船政局【答案】b【解析】材料中体现了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主张,自强主要创办军事工业,求富是创办民用工业,在选项中a、c、d属于军事工业,与题干中“求富”不符,只有b项是民用工业,体现“求富”思想,故b项正确。【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它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打着“自强”、“求富”旗号,“自强”主要是创办军事工业,“求富”主要是创办民用工业。37. 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a. 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 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c. 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 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开始,90年代失败,a时间不符合题意;1898年戊戌变法,不久失败,b时间不符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华侨商人创办的双合盛啤酒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c正确,d错误。【名师点睛】首先根据时间判定是民国时期,其次,知道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的双合盛啤酒厂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8. 竹枝词京华咏俗写道:“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这种情况表明a. 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 b. 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c. 新式服饰体现等级观念 d. 洋装普遍取代传统服饰【答案】b【解析】题目材料只能说明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没有材料印证“西方服饰开始传入中国”,a不符合题意;根据题目材料“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表明民间服饰受到西方影响,b正确;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39.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 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 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看,“双轮驰”“车舟载离别”表明近 代汽车、轮船出现,“送者未及返,群在天尽头”意 指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可见近 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生活影响之深,故b项正确;a项错误,人口流动加快并非指的人口的大迁徙;cd项自由观念和留学热潮无法体现。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交通工具改变40. 下图中工业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a.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b. “大跃进”运动时期c. “文化大革命”期间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答案】a【解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于1953-1956年,1956年建成投产,一五计划是指1953-1957年的经济建设计划,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时间相符,故a正确;“大跃进”运动时期是19581960年,“文化大革命”是19661976年,1978年后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c、d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41. 下图是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宣传画。上面有“社社亩产万斤粮,人人共庆丰收年”等标语,它反映了当时a. 农业生产的真实情况b.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c. 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d. 不切实际的浮夸之风【答案】d【解析】漫画中“社社亩产万斤粮“属于大跃进中浮夸风造成的不切实际的宣传,并不属于经济建设、农业科技的成就,a、b、c错误,d正确。42. 1979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到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 系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中国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6年底,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1958年,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79年前后凤阳农业发展的概况,没有体现出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故c项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故d项正确。43.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调整生产关系 d. 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b项正确;a、c两项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排除;d项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排除。44. 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a.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b. 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c. 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 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答案】c【解析】深圳经济特区创办于1980年,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90年开发和开放浦东,1985年开辟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故c正确。45. 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影响包括促进了经济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束缚了人们思想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a. b. c. d. 【答案】b【解析】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解放了人们思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错误,正确,故选b。46.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 工厂制度的诞生 b.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运用c. 社会立法的改进 d. 君主立宪制度的最终确立【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于1885年研制成功改良蒸汽机,并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逐步取代了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这使得工厂的建立摆脱了环境的限制,所以出现了“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的现象,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47. 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 以工业化为主导 b.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 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b【解析】从两个数字对比来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而轻工业发展缓慢。48. 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排除;b、c两项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排除。49. 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模式特点模式1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模式2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模式3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上海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欧洲联盟属于经济和政治联盟,实行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符合模式1,故a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符合模式2,亚太经合组织组织模式比较分散,符合模式3,上海合作组织不符合“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故排除b、c、d。50. 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扶贫办向世界某机构申请长期贷款,成功实施了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此机构应该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c. 世界银行 d. 亚太经合组织【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只负责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主要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西南扶贫、山西扶贫、秦巴山扶贫等项目符合世界银行的贷款条件,故c正确,排除a;b是维持世界贸易体系的国际机构,故排除;d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排除。二、材料分析题(共四道答题,共70分)5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汴京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它的面积34平方公里,比唐长安城要小,但是人口总数却达到140万左右,密度之高非常惊人。城内有8万多名各类工匠以及2万多家商店。流传至今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生动而细致的笔触定格了当时的繁荣景象。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下表反映的是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市镇经营项目湖州府南浔镇、菱湖镇、乌青镇、苏州府震泽镇、嘉兴府石门镇桑蚕缫丝嘉兴府王店镇、王江泾镇、湖州双林镇、苏州府盛泽镇丝织业松江府华亭县朱泾镇棉纺织业桐乡县炉头镇冶铸业桐乡县石门镇蚕丝、榨油归安县善琏镇制笔材料三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发展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促进汴京城商业繁荣的政策性因素。(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江南市镇的特点以及兴起的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发展的认识。 【答案】(1)坊市制度被打破;取消了对商业的时间、地点的限制;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商业活动。(2)特点:数量多、分布密集;形成城镇网络;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或经营各具特色);规模大,功能齐全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和手工业水平提高;水陆交通便利和商品经济发达;生产力发展。(3)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认识:城市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同时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关。中国古代的城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解析】(1)根据所学回答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原因。(2)特点,根据“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可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江南部分市镇及其经营项目”概括归纳;原因,分别从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经济中心转移、交通和商品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总结。(3)变化,根据“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概括得出;认识,可从影响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因素以及城市功能的演进角度分析思考。【名师点睛】(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原因。(2)特点,从材料获取信息进行归纳;原因,可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发展、经济中心转移以及交通等方面分析。(3)变化,仔细阅读材料不难得出;认识,综合三则材料,找出每则材料的侧重点,然后分析得出认识。5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表1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18951899年)行业1895年1899年发展速度(1895=100)棉纺织业纱厂纱锭数(枚)1465369564474.7机制面粉业产量(万包)20476766330.5缫丝业出口量(担)30394175137.4沿海地区丝车数(台)3856945278117.4内地丝车数(台)794329270368.5卷烟业资本额(万元)85154181.2火柴业资本额(万元)126241191.3水泥业产量(吨)68190279.4机械采煤业产量(吨)89145162.3材料二 表2为甲午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位:%)进口商品年代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030.714.315.022.362.785.019101.516.017.617.065.482.4出口商品时间原料半制品制成品农产品矿产品手工制造机器制造手工制造机器制造189315.628.40.153.42.5190326.80.417.211.932.96.8191039.10.713.114.728.38.0材料三 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之间,中国先后出现过300多家新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或主要投资者,其身份多为官僚,地主、商人、买办,这批人大体上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共短短的一生中,还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他们为社会的新陈代谢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最初的改革和后来的革命有所依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世界地位。(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关史实,论证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留下了一点积极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答案】(1)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轻工业发展迅速。成因: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由沿海深入内地;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等。(2)地位:中国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