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doc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zip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418888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5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5
积分
关 键 词:
2016 2017 学年 安徽省 桐城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zip,2016,2017,学年,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容简介:
安徽省桐城中学20162017年高二(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 ( 选择题 共5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行省制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3“至迟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末年,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便会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材料反映出 a.“人民”以与周王室联姻为荣 b.分封制疏远了同族同宗的关系 c.王畿内的人比诸侯国的地位高 d.宗法制把王庶子的后裔逐步推向社会下层4论语八佾记载,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上述孔子言论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孔子认为历史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b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c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d孔子推崇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制度。 5 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a.解决了王国问题 b. 确立了察举制 c. 削弱了丞相权力 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6 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 b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7 光和铜斛(东汉量器)上刻有铭文,其中有:“特更为诸州作铜斗斛、称尺,依黄钟律历、九章算术,以均长短、轻重、大小令海内都同”。此器物和铭文可以佐证东汉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开始统一度量衡 维护思想上的统一 应用数学的发展a. b. c. d. 8“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材料表明科举制a. 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b.导致读书人不关注社会实际c. 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唯一途径9 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 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b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 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10清代历史学者赵翼说:“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王大臣承允办理,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回召对承旨遵办,为满洲大学士、尚书向例俱兼虚衔。”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a. 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b. 结束了议政王大臣的统治地位c. 是皇权对议政处的妥协 d. 是统治阶级权力争斗的结果11秦末至宋初,大量原籍中原的汉族人多次迁徙,与闽、粤、赣交界的山区土著相处,逐渐形成了一个风貌独特、人文特异的新族群客家人,后又陆续迁往世界各地。客家人形成的 直接原因是a中原政局剧变 b对外政策改变 c经济结构调整 d地域商帮推动12嘉庆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责尽责此数人”。材料表明此时军机处a加强了专制皇权 b成为中枢决策机构 c提高了办事效率 d权力超越预期设想13汉代以禄秩标志官员等级,考古学家陈梦家指出:“所谓俸给或吏禄制度,其内容是秩别、俸禄数量、官职和俸禄性质;即哪一种官职属于哪一秩级,每年或每月应得多少俸禄,用什么物资作为俸禄。”材料反映了 a官员的品位与品级分离 b官僚政治由此开始 c官员禄秩从属于其职位 d禄秩制毫无品位色彩14魏征的直谏,备受封建文人推崇,无论是其“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其“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的治国理念;无论是其“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哲人睿思,还是其“创业难,守成尤难”的至理名言,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启示。材料中魏征的直谏( )a正直的大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b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c对保持唐代吏治的廉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d与君权形成了分立对峙的局面15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它也是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 )a. 精英反对民主政治b. 城邦文化高度发达 c. 民主可能导致暴政 d.公民直接享有权力16. 十二铜表法规定,提起“请求返还所有物的诉讼”时,必须携带有争执的实物到庭,如果物品不便携带,要拿出能代表其实物的一些东西如土块或树枝,同时当事人在诉讼时要用一根木棒触到该实物。该项规定说明罗马法a. 主要保障贵族的利益 b. 注重维护公平公正 c. 注重司法程序和形式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17公元212 年,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给予帝国的全体自由民以罗马公民权,罗马的法律成为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其带来的影响有有利于罗马帝国经济发展 推动了罗马政体的转变缓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完成a. b. c. d. 来源:z,xx,k.com18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a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b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c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19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很少对希腊式民主和个人自由表现出兴趣。对此最佳理解是a希腊文明对罗马影响小 b罗马人更崇尚权威和秩序c罗马人反对平等和自由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优越20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交给最高法院裁决b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c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提交国王作出决策21以下是何顺果著美国历史十五讲中第三讲的目录其中的序号第三讲 七年战争与民族觉醒1 七年战争与英国殖民政策的改变23走上独立的过程与斗争4北美反英独立战争的经过5北美独立战争的特点2.空白处的标题应该是a. 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 b. 制宪会议与国体之争c. 美利坚民族的初步形成与觉醒 d. 由联合殖民地到邦联2234、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23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a. 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b. 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c. 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d.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24光荣革命后,詹姆士二世携王子逃亡法国。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一份决议,宣布“詹姆士二世已背弃了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原始契约,力图颠覆王国宪法,而且业已离国出走,自行退位,致使王位虚悬”。这一决议 a. 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共和国政体 b. 明确了限制王权的政治主张c. 为迎立威廉和玛丽为国王提供依据 d. 保证了英国民众的政治权力25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a.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b. 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c. 英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d. 英国政治文明的复杂性桐城中学20162017年高二(文)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非没有法律,但是历代却未能建立起法治精神历代法律的制定者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在政治上是较讲阶级性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于是法律的平等性便有了问题,失却平等的原则,法治精神便很难建立起来。同时,儒家重视礼教,鼓励自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乃是古代士人的共同想法,于是法律的弹性很大,缺少强制性,遂使法治精神不易养成。王寿南照照历史的镜子材料二 罗马法首先是调整平等市民之间的法律制度。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但并非一切人均为罗马社会的权利主体。奴隶,一般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权利客体,但是在取得自由人身份以后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变成为自由人和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所以保罗说:“当涉及胎儿的利益时,母体中的胎儿象活人一样被看待,尽管在它出生以前这对他人毫无裨益”。罗马法精神及其现代意义材料三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以自由、平等为特定内涵的人文主义思想最终铸成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法治传统。近代最早的法治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英国在逐步实现法治理想的过程中,一方面继续巩固法律至上的信念;另一方面它又不断地把个人自由和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固定在法律之中,从而最终导致近代法治的兴起。人文精神与西方法治传统(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缺失“法治精神”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律制度的特点。(4分)(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近代法治确立的条件。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治精神的认识。(10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18分)社会基层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古代雅典,全体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有直接与平等的权利。公民直接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往往都要经过公民和公民大会的讨论,政策的最终推出和执行也往往以体现绝大多数公民的意志为准。西周和春秋时期, 国人是指居于国(城)中的拥有国家权力的人,国中上层贵族及国人仍以血缘姻亲关系相联结。他们是统治宗族的成员,皆有参政议政的权力, 在君主废立、贵族派系斗争等方面都拥有广泛的权力;有财富拥有权;有从军作战的权力和义务。往往可以决定国家的盛衰成败。与国人相比,野人(居住在乡村的人)不能参与政治、当兵作战,原因即在于他们是被征服的部族或沦落的罪犯。 摘编自胡新生西周春秋时期的国野制与部族国家形态等 (1)西周、春秋时期的国人和雅典的公民都曾经参与国家管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他们的异同。(9分)材料二 清前期基层社会的管理通过保甲来实施,保甲的主要职能是维持地方治安和督催乡民缴纳钱粮等。在20世纪初的立宪运动中,晚清政府设计了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方案,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颁行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市镇村庄屯集等地方,人口满五万以上者为“镇”,不满五万者为“乡”。城镇设“议事会”和“董事会”,乡设“议事会”和乡董、乡佐,负责督办本城镇、乡的教育、卫生、道路修建、农工商务和社会慈善公益事务。摘编自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分析,与清前期相比,晚清政府如何设计基层社会管理的改革?你如何评价这种设计?(9分) 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 1-5、badcc 6-10、dccbd 11-15、adcac 16-20、cbdbb 21-25、cbdca二、材料题(50分)26.(20分)(1) 中国古代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儒家在政治上讲究阶级性思想;中国古代法律缺少强制性。(6分) (2)法律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因人而设;法律规定市民权利平等。 (4分)(3) 条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自由平等思想的盛行;具有法律至上的传统。(6分) 认识:法治精神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中外法治精神的差异与其传统的政治体制、文化信仰密切相关。(4分)27.(12分)观点: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说明: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2017学年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zip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418888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