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18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一)(含解析)本试题卷共12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时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帝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左传正义隐公元年至二年记载,郑武公之弟共叔段依仗母亲姜氏的溺宠,向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材料表明a. 宗法制度已不合时宜b. 礼乐制度正遭受破坏c. 君主专制受到了冲击d. 分封制得以有效贯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可知,共叔段不守祖制威胁郑武公。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小宗威胁大宗的现象反映了礼乐制度正遭受破坏。故答案为b项;宗法制度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稳定秩序等,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专制,君主专制适用于秦朝至清朝,排除c项;d项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点睛】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2.张家山汉墓竹简市律中记载,“诸诈人以有取,及有贩卖、贸卖而诈人,皆坐减(贼)与盗同法。”,“诸谋盗铸钱,颇有其器具未铸者,皆黯以为城旦春。智(知)为及买铸具者,与同罪。”据此可知a. 政府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 市场管理依照法律执行c. 豪强势力受到一定打击d. 商业活动得到有效规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市律明确严惩买卖欺诈、盗窃和私人铸造钱币。即市场管理依照法律执行。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豪强势力问题,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市律内容,但没有涉及其成效,排除d项。3.宋神宗元丰改制时,枢密院用人权“并于兵部”,兵部“分掌武举、地图、车甲之政令”。“大事,三省与枢密院同议进呈,画旨称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三省官皆签书,付枢密院行之;小事,枢密院独取旨,行讫,关三省。”这反映了宋朝枢密院a. 用人权受到削弱b. 决策权得到强化c. 与三省相互制衡d. 办事效率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枢密院用人权“并于兵部”,“大事,三省与枢密院同议进呈,画旨称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三省官皆签书,付枢密院行之;”可知,枢密院职权变小,与三省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即枢密院用人权划给三省之兵部,并且要求与三省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只负责执行。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反映材料部分信息,排除;b项说法违背材料主旨,排除;办事效率是降低,而非提高,排除d项。4.下表为古代家谱记述,据此可以判断出处记述程氏族约吾邑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故人多逐末,奔走江湖,车马舳舻几半天下。”汪氏家训守职业“商贾亦治生之一道,然苟取之不失于义,亦可保其清白体。”江氏家诫生理“切莫图放债,放债多怨言;切弗走江湖,江湖多损失。惟持田与士。此是靠金漆。”a.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b. 家谱能反映社会价值观c. 经商获利视为不义之财d. 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吾邑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故人多逐末,奔走江湖,车马舳舻几半天下。”与“切莫图放债,放债多怨言;切弗走江湖,江湖多损失。惟持田与士。此是靠金漆。”可知,程氏族约和江氏家诫生理认可农本商末观点;根据材料“商贾亦治生之一道,然苟取之不失于义,亦可保其清白体。”可知,汪氏家训守职业肯定经商致富的合理性。即家谱能反映社会价值观。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不够准确,应该是要商品经济的发展才会冲击观念,排除;材料中对经商获利给予了某种程度的肯定,而不是被视为不义之财,故排除c项;d项传统农耕思想根深蒂固这一说法,只能从第三则材料中反映出来,排除d项。【点睛】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其三,确定术语间的关联,形成简要观点。5.1937年11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保存战斗力,持久抗战;与消耗战斗力,维持一时体面,两相比较,当以前者为重也。此时,各战区应发动游击战,使敌于占领地区疲于奔命也。”1938年11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制定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故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的战略。此战略意在a. 粉碎日军以战养战的企图b. 塑造政府积极抗战的形象c. 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 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战略是南京国民政府重视游击战。根据所学知识,国民政府认识到中共游击战的价值,汲取中共游击战术的经验,推进抗日。故答案为d项;没有信息涉及日军以战养战,排除a项;政府抗战形象与采用何种战略无关,排除b项;此时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没有信息涉及争夺领导权,排除c项。6.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注: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摘引于林满红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导致工商税超过田赋b. 1911年工商税超过田赋说明中国已迈入现代化国家c. 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 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晚清时期,工商税财政占比提高,田赋财政占比降低。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和清末新政奖励实业等政策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税收结构变动。故答案为d项;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战后,但1885年工商税份额就过半了,排除a项;现代化国家指标很多,近代中国不是现代化国家,排除b项;材料时间是晚晴时期,排除c项。【点睛】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7.1953年,毛泽东在同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的谈话中说到“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有占领。难道可以说既不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又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吗?,据此a. 农业合作化道路全面开展b. 全国各地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c. 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d. 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有占领。”可知,毛泽东强调用社会主义占领农村阵地。紧扣1953年,结合所学知识,农业合作化道路全面开展。即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为a项;b项的时间是1958年,时间不符,排除;c项的时间是1947年,时间不符,排除;土地改革是1949-1952年底,时间不符,排除d项。8.1979年10月武汉市开始恢复个体工商业的登记发证工作,而且率先于全国,把汉正街开放为小商贩集中经营的市场。11月第一批核发小百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103户,汉正街成为一时颇有影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材料反映了a. 武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b.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c. 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武汉市个体工商户的合法化推动经济发展。这说明在公有制经济之外,出现了私有经济。即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小比例的个体工商户,没有涉及国企改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排除b项;d项的时间是21世纪初,排除。【点睛】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9.在罗马早期法中,而且从相当意义上可以说在罗马整个历史中,家庭是法定单位,家庭的首脑“家父”是唯一为法律所承认的完人,他的子女,无论年龄怎样,即使是罗马市民并且在公法上享有权利,皆受制于家父那不受约束的生杀权。只有家父能够拥有财产,一切由其子女所取得的东西均归他所有。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罗马早期法受习惯法影响b. 家父权临驾于公民权之上c. 家父是唯一被法律保护的完人d. 血缘关系是维系罗马法纽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即使是罗马市民并且在公法上享有权利,皆受制于家父那不受约束的生杀权。只有家父能够拥有财产,一切由其子女所取得的东西均归他所有。”可知,家父权临驾于公民权之上。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习惯法,排除a项;c项说法与“家父是唯一为法律所承认的完人”不符,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点睛】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10.1830年英国辉格党人要求改革下院选举制度,时任首相的托利党领袖威灵顿公爵竭力反对,他认为英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完美无缺”。这一顽固立场使首相威信大跌,托利党内阁垮台。辉格党人组阁后提出的改革法案在下院获得通过,但遭上院否决。此事在英国引发骚乱,辉格党人利用时局迫使国王和上院让步,最终于1832年通过议会选举改革的法案。材料反映a.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 辉格党和托利党的根本利益难以调和c. 斗争与妥协推动英国宪政制度完善d. 立宪政体未能有效阻止国王和上院专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辉格党人组阁后提出的改革法案在下院获得通过,但遭上院否决。此事在英国引发骚乱,辉格党人利用时局迫使国王和上院让步,最终于1832年通过议会选举改革的法案。”可知,斗争与妥协推动英国宪政制度完善。故答案为c项;权利法案没有遭到破坏,依然是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排除a项;b项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的主要权力在下院,排除d项。11.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道:“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 政府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b. 农民不满余粮收集制的过激行为c.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d. 农民消极应对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可知,农民短期内大量屠宰牲畜导致全国牲畜锐减,进而引发苏联1932-1933年饥荒。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时间,其原因是农民消极应对农业集体化运动。故答案为d项;世界经济危机对苏联影响很小,排除a项;b项涉及的时间是1918-1921年,排除;c项说法与苏联短期饥荒无必然联系,排除。【点睛】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12.下图是2009年的一幅漫画,它反映了a. 美元中心地位开始动摇b. 美国经济大国地位摇摇欲坠c. 全球赞成更换新的储备货币d.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强烈【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片信息可知,各国对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满,甚至提出“应该取代你”。这说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呼声强烈,故答案为d项;a项的时间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排除;美国经济大国地位没变,排除b项;至少美国不赞成,夸大范围,排除c项。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一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英国殖民非洲的部分史实摘编自非洲简史1982年版国家英国殖民史实尼日利亚1851年建领事馆,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900年英国政府直接进行统治。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英国直接管辖,1910年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自治领。肯尼亚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英国东非公司,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亚殖民地。材料二 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累计达62.7亿美元,已与28个非洲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8个非洲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中国在42个非洲国家承担了公路、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176个成套建设项目。摘自中非合作论坛网页(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殖民非洲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2)近年来,有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对非洲在搞“新殖民主义”,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述【答案】(1)特点:范围广;非洲殖民地化加深;列强争夺与妥协并存;主要采用暴力手段;列强管控力度加强;一定的客观进步性;背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西方文明传入非洲;列强争夺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非洲落后,难以和列强抗衡。(2)态度:反对西方国家观点,即中国对非洲在搞“新殖民主义”。评述: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为积累原始资本、争夺商品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和掠夺财富,先后进行黑如贸易、抢占殖民地和进行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为非洲落后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着独立自主和互惠共赢的原则,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加强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尊重非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推进了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扩大了中非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结论:中国对非洲不是搞“新殖民主义”,而是真正践行互惠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详解】(1)特点:表格涉及多个非洲国家可知,其特点是范围广;根据表格材料信息可知三个非洲国家逐步丧失主权,最后变成殖民地可知,其特点是非洲殖民地化加深;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英国先后与荷兰、德国等国争夺和瓜分非洲可知,其特点是列强争夺与妥协并存;根据表格信息“两次夺取全面吞并瓜分获得并入”可知,其特点是主要采用暴力手段;根据材料“1900年英国政府直接进行统治。1872年英国直接管辖,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列强管控力度加强;根据材料“领事馆南非联邦肯尼亚等民族国家出现”可知,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进步性;背景:根据英国殖民非洲的特点“范围广;非洲殖民地化加深;主要采用暴力手段;列强管控力度加强;”可知,其背景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列强争夺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非洲落后,难以和列强抗衡;根据英国殖民非洲的特点“列强争夺与妥协并存;”可知,其背景是欧美列强发展不平衡;根据英国殖民非洲的特点“客观进步性;”可知,其背景是西方文明传入非洲;(2)本问是评述观点类型试题。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完成。步骤一,指出和表态观点。即态度:反对西方国家观点,即中国对非洲在搞“新殖民主义”。步骤二,评述观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一是近代以来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材料二是新中国援助和投资非洲。可以采用正反对比评述,评述模板=简述原因+概括内容或特点+评价。下笔回答每部分评述内容注意紧扣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使评述答案具有浓厚的材料信息色彩。即评述:新航路开辟以来,欧洲列强为积累原始资本、争夺商品市场、资本投资场所和掠夺财富,先后进行黑如贸易、抢占殖民地和进行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成为非洲落后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以来,本着独立自主和互惠共赢的原则,在中非论坛的框架下,加强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尊重非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推进了非洲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扩大了中非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步骤三,适当结合时政,强调观点。即结论:中国对非洲不是搞“新殖民主义”,而是真正践行互惠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点睛】备考启示:其一,强化答案来源意识。历史答案大多源自材料信息,所学知识应关注历史分期及其阶段特征;其二,强化材料信息的提炼能力训练。首先是发现,即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字词句段。然后是转化,浓缩关键字词句段并转化成历史学科术语。其三,强化历史题型意识,适当积累答题模板。例如,评述=简述原因+概括内容或特点+评价。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唐、明两个朝代的综合实力评价得分表考察一个朝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素(总分100)唐朝(得分:76分)明朝(得分:68分)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10分87经济(农工商的发展,民众的富裕程度)10分88文化(思想的活力和创造性)10分98民俗(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10分49国防(武装力量,对外战绩)10分77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10分94制度(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10分76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10分75科技(发明创造和生产力发展水平)10分87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10分97整理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请你给西汉王朝打分,并做简要说明(要求:任选其中的三个要素打分,并加以说明,每个要素的说明至少有一个史实依据)【答案】选择要素与打分:朝代西汉要素政治制度领土分值878说明: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解析】【详解】根据设问要求,本题包含2个步骤。步骤一,选出3个要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政治、制度和领土”。步骤二,打分。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根据表格参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打分。具体如下:朝代西汉要素政治制度领土分值878步骤三,简要说明。根据表格具体参数,紧扣史实,对所选要素逐一说明。即说明:政治方面,西汉总体上来说,政治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4分)制度方面,中央官职基本承袭秦制,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王国叛乱;采取察举制选官,有一定的进步性。(4分)领土方面,汉朝除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外,汉武帝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4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初赋役的征派仍以地亩、人丁为依据。由于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地亩、人丁的确切数字总是难以查清。特别是随着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稳定税收,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征收丁银。并且规定:人丁缺额,以本户新添者抵补;不足,以亲戚丁多者或同甲粮多之丁补之。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吏与豪绅互相勾结、挪移逃避,造成多丁不承、少丁多承的不均衡现象,无法保证丁银收入的稳定。到雍正时,清政府采取“摊丁入亩”的征收丁银办法,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摊丁入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摊丁入亩”的积极作用【答案】(1)背景:官僚豪绅隐瞒土地和人口迁徙;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贫民丁银负担沉重;百姓逃亡增多,财政税收不稳;康熙赋役制度改革不完善。(2)积极作用:简化了税收制度,提高了征税效率;赋税征收相对公平,政府税收增加;以人丁为依据的征税制度被废除,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适应并促进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解析】【详解】(1)背景: 根据材料“官僚豪绅隐匿土田和下层百姓的流移,”可知,其背景是官僚豪绅隐瞒土地和人口迁徙;根据材料“地权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可知,其背景是土地兼并严重,人地矛盾尖锐;根据材料“丁役或丁役货币化的丁银便成为广大贫民的沉重负担,”可知,其背景是贫民丁银负担沉重;根据材料“不断引发百姓逃亡,直接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稳定税收,”可知,其背景是百姓逃亡增多,财政税收不稳;根据材料“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官吏与豪绅互相勾结、挪移逃避,造成多丁不承、少丁多承的不均衡现象,无法保证丁银收入的稳定。”可知,康熙赋役制度改革不完善。(2)积极作用:根据材料“把固定下来的康熙五十年的丁银,以与具体丁户相脱离的方式全部摊入田赋银中征收,”可知,其积极作用是简化了税收制度,提高了征税效率;根据材料“称为地丁制,确保了国家财政收入。”赋税征收相对公平,政府税收增加;还可以从阶级关系、经济发展和封建统治等角度来补充分析。即以人丁为依据的征税制度被非常,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适应并促进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点睛】备考启示:其一,强化答案来源意识。历史答案大多源自材料信息,所学知识应关注历史分期及其阶段特征;其二,强化材料信息的提炼能力训练。首先是发现,即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字词句段。然后是转化,浓缩关键字词句段并转化成历史学科术语。16.【20世纪战争与和平】材料 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一开始,美国国务卿休斯就在全体会议上提出了限制海军军备的方案,认为美、英、日三国应当拥有的主力舰吨位是美英各50万吨,日本30万吨。但为了照顾英国的面子,休斯表示在主力舰的数量上让英国领先,即英国可拥有22艘,美国保留18艘。对此建议,尽管英国海军将领提出反对,但英国政府还是接受了此建议。日本对休斯的建议表示强烈反对,加腾提出了10:10:7的要求,美国坚决予以拒绝。日求承认其原来在中国的权利求美国对其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卫维持现状,作为接受上述比例的交换条件。最终签订的五国海军协定规定,五国可拥有主力舰的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美英两国分别不得超过52万5千吨;日本31万5千吨;法意两国分别为17万5千吨。摘编自华盛顿会议:一战后经济衰弱下的无奈裁军(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上对英国、日本采取不同态度的原因。裁军协定的最终结果产生了怎样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签订五国海军协定意图【答案】(l)原因:英国是老牌海上强国,承认英国的优势有利于减少美国增强海上力量的阻力;美国主要扩大在太平洋地区的海军力量,英国对其威胁较少,日本则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影响: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日本的扩张受到限制;美国取得和英国同等的制海权,走上了海上霸权的道路;激化了美日矛盾,埋下了太平洋战争的祸根。(3)实现独霸中国的野心;维护己取得的亚太地区的利益;奠定建立亚太地区霸权的基础。【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照顾英国的面子,休斯表示在主力舰的数量上让英国领先”“日本30万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裁军协定的最终结果,英国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日本的扩张受到限制;美国取得和英国同等的制海权,走上了海上霸权的道路;激化了美日矛盾,埋下了太平洋战争的祸根。(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日本要求承认日本原来在中国的权利;要求美国对其在太平洋诸岛的防卫维持现状”并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九中物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天然气点火员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护理数据融合-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秋季学期小学教职工思政第一课校长讲话:守初心育童心担使命铸校魂-
- 2025年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应急处置培训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钳工试题及答案
- 区块链中级题库及答案
- 董监事股东管理办法
- 专业教师教育管理办法
- it项目开发管理办法
- 医院检验科质量手册
- 小学数学课标培训课件:“数与代数”版块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 东方插花-盘插(花艺及插花技能)
- 教育行政学课件
- 30题工程造价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安全挂梯施工方案
- 产品研发管理手册:免修版模板范本
- 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 易制爆化学品危险物品单位治安防范情况检查评估表
- 【高中班会】鸣警钟勿忘国耻+悼先烈砥砺前行+课件+高一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资源调查与评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