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河北省唐山市第三中学 何翠红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27课第2课时。它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语,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是我所任教班的学生基础较差、课外知识较匮乏,学习主动性不强。(三)教学环境分析我校一直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针对本课需要大量的背景资料,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我选择了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以使学生得到大量的信息,突破本文的重点难点,改变枯燥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读准字音,读懂文意,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背诵课文。2.品读文字,领悟意境。(二)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美丽的月夜,并能描绘月夜美景。2.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3. 提供相关资料,辅助学生深刻理解此文及苏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文字的揣摩与品味。(二)教学难点: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旷达的心境。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步骤目标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设计意图整合点与软件(一)回忆旧知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见证了李白独酌的浪漫,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请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名句呢?学生回答。师: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相约于皓月当空的承天寺,共赏一轮明月,共话坎坷人生。【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复习旧知。【设计意图】1.背景音乐为由苏轼的水调歌头填曲的明月几时有,既与本文作者苏轼、意象月亮形成呼应,又营造出宁静的氛围。2.出示了一些写月的诗句,丰富学生的知识。1.背景音乐明月几时有2.多媒体显示写月的诗句。(二)漫步课文1.读(1)多媒体范读(视频)(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乐曲自由朗读(3)个别学生自主选曲配乐朗读(4)指导朗读:注意节奏,可把动词隔开;语速要放慢,舒缓一点。在读的同时有一定时间体会月夜美景,是为入境。(5)齐读【教学方法】朗读法【设计意图】文言文的教学要学生在朗读中慢慢地体会语感,从而达到理解文意的目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读准字音,读懂文意,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1. 课文的视频范读2.自主选曲配乐朗读2.译(1)小组合作梳理课文第一组同学梳理叙事部分第二组同学梳理写景抒情部分(2)小组代表翻译后同学、老师分别评价【教学方法】合作教学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掌握重点实词及重点句子的意思,为背诵课文打下基础。多媒体出示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全文翻译3.悟(1)问作者:苏轼为什么夜游承天寺?为什么要去找张怀民?(2)品月色: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大家仔细地读这个写景的句子,看看月亮都藏在哪些字词里。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在脑海中想像,把自己融入这个意境。(点击背景音乐。)(3)探闲人:何谓“闲人”你是如何理解“闲人” 苏轼的其他诗中能否读出他的豁达乐观?(4)师生交流、评价【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想象法资料研读法【设计意图】学生反复研读文本,并且在背景资料中查找和收集有关苏轼的各种资料,从而深刻理解此文及苏轼,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1.背景资料版块:苏轼简介张怀民简介苏轼的诗2.背景音乐(三)互动反馈1.进入教师博客讨论面对月色,面对苏轼,你想说什么?2.小试牛刀【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设计意图】引发想象,情感升华,巩固知识1.教师博客2.巩固本课知识的小游戏(四)拓展延伸苏轼的更多资料:苏轼轶闻;苏轼的绝命诗;他人眼中的苏轼。【教学方法】阅读法【设计意图】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拓展资源:苏轼轶闻;苏轼的绝命诗;他人眼中的苏轼。(五)作业1.推荐网址:苏轼-互动百科/wiki/%E8%8B%8F%E8%BD%BC苏轼之大难临头(乌台诗案)/v/b/25436966-1646209872.html2.畅所欲言:学了本文后,你有那些感想?哪些收获?快把它记录在你的博客里吧!【教学方法】实践法【设计意图】扩大阅读量,及时记录点滴心得,养成勤积累的好习惯。1.推荐网址2.学生自己的博客开始歌曲明月几时有音频回忆有关月亮的诗句课文朗读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