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 曾萍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别董大中高适对朋友的劝慰、鼓励和送元二使安西中王维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 了解古诗大意,在学习中由浅入深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并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3.在比较中了解两首送别诗的异同。教学重点:在对比学习中品悟诗境、感悟诗人情感,多角度、个性化地朗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准确深刻地体会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在比较中感悟。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相见时难别亦难。”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二首去感受诗人的离别之情,走进这两首诗的世界。二、 对比学习,进入诗境(一)整体感知:发现这两首诗的异同生讨论后明确:相同:作者的朝代、都是送别、都是先写景再抒情【板书】指名两位学生一人读景句,一人读情句。(二)学习别董大,品悟诗境,感悟诗情1.自读提示:看看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看到这些景物,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做好批注。【ppt】2.全班交流,悟情悟境(1)交流诗题。关于董大,你知道多少?(2)写了哪些景?读到这几种景物,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我从“千里黄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非常壮阔的画面。预设2:我从“千里黄云白日曛”这两种景物中感受到了昏黄阴云笼罩昏暗的天地,连太阳都显得昏黄暗淡。这是一种阴郁压抑的画面。生说后读。预设3:我从北风”、“雁”“、雪纷纷”感受到了凄凉、孤独。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师小结:从你们的交谈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北风呼啸,天空昏黄,阳光惨淡,大雪纷飞。在这茫茫的天空中,还有大雁在艰难的前行。(3)此时,老师心中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这里不写“飞雁”而要写“吹雁”?这“吹雁”与“飞雁”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预设:1如果是“飞雁”就觉得大雁是自由自在地飞,而“吹雁”就让人感觉大雁是被北风吹着,飞得很艰难。预设2:“吹雁”给人感觉就是被刺骨的寒风吹着,迫不得已地飞向南方。 师小结:是啊,一个“吹雁”让我们感受到大雁被风雪裹挟着前进,振翅难行的情景,让我们读出大雁在风中飞行的艰难。【生读】这雁只是在写雁吗?【在写董大】此时你就是董大,你的内心是怎样的?预设1:此时,我的内心是茫然的。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预设2:我的内心是悲凉的,感到前途渺茫,不知道该去向何方。生读。(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4)诗中也有一个形容董大心情的字,你能找出来吗?【ppt“愁”变红】追问:董大在愁什么呢?【生谈】【出示资料:董大要离开长安是因为这里盛行胡乐,懂得古琴的人不多,董大身怀绝技,却无人赏识,只好浪迹天涯。董大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一生,是无人欣赏的一生,是四处漂泊的一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位知音,又要分开高适此时的境遇与他一样非常的落魄,两个人一个不得志,一个知音难觅,所以惺惺相惜,此时分别,别有一番愁苦之情。】预设:生结合资料谈:我觉得,他是在愁,后来他没有知音,没有人去欣赏他。他会很孤独。生2:我觉得就是,因为当是不太流行弦乐,所以没有多少人理解他,他好不容易有高适这样一位朋友,又要离别,他就怕他走到别的地方后,没有这样好的朋友。过渡:没有人欣赏他,没有知音,他浪迹天涯,不知道路在何方?此时应是借酒浇愁,愁上加愁,可是高适却这样说:【ppt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生读。师过渡:你的这番话想告诉董大什么?生:不要担心前面没人赏识你,像你这么有才华,天下人都会认识你的。(5)全班练读,体会高适对朋友的鼓励【板书:鼓励】(三)小结:通过读诗,我们感受到了一场情真意切的别离,董大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风雪中。那么送元二使安西又会把我们带入到怎样的情景中呢?你们自己学习第二首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送元二使安西(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小组自学,教师巡视。提示:比如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景,抒发诗情,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也可以用我们学习第一首诗的方法学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二)汇报交流。(1)用说的方式汇报。预设: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请你再喝完一杯酒,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生评价预设:他描述得很生动,让我们似乎看见了王维跟元二分别的情景,这是一种清新的美景,这是一种不舍之情。预设:我还知道这里为什么选取的景物是“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也是“留”,表示不舍。【板书:不舍】师:你真了不起!是啊,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从中可以看出景语即情语,诗人对元二的不舍之情跃然纸上。(2)用读的方式汇报。生读。引导: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学生自由练读,读出依依不舍之情。)出示地图,体会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危险的路、孤独的路【ppt】师过渡:所以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王维依依不舍地说【生接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提升:此去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真是君问归期未有期!让我们全班一起带着这种感受朗诵这首诗。生朗诵。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读书的声音,一定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它激荡在你们的心里,激荡在我的心里,也激荡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三、深层比较,反观写法 (一)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首诗,看看这两首诗的异同。预设:除了开课时发现的异同之外,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预设生1:诗风的不一样。同样是离别,高适写出的诗充满豪情,而王维写出的离别之诗凄美,这都与诗人的人生经历有关。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性格会形成诗人不同的诗风,让我们看看两位诗人的资料。【ppt出示诗人资料】师:其实,高适可不止写了这一首送别诗,孩子们。你们再看看,他还写了送李少府贬峡中送王少府贬长沙,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出示课件)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这意思是,现在如今是大唐盛世,朝廷重用我们就像雨露普降,别离总是暂时的,不用犹豫、彷徨。(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