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YS192 2010 YS192 2010 工程工程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 安安全全设设施施设设计计 哈尔滨黄金设计研究院哈尔滨黄金设计研究院 二二 一一 年十月年十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YS192 2010 YS192 2010 工程工程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 安安全全设设施施设设计计 哈尔滨黄金设计研究院 院 长 于 敏 总 工 程师 张洪海 总 设 计 师 王大华 二 一 年十月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参 加 专 业 及 人 员 专 业审 定审 核设计人 地 质周云生邓淑萍杨昌盛 采 矿马吉祥邱晓东卢海波 矿 机刘承远呼艳芬侯世培 总 图李永进刘桂芳梁 政 给排水袁立业石 凯刘炳晶 电 力贺 林李 静闫 涛 暖 通袁立业石 凯郑红飞 土 建王大华赵红波张宴文 节 能贺 林李 静曲 辉 环境保护武良光郑红飞刘炳晶 劳动安全与 工业卫生 马吉祥邱晓东辛春波 概 算袁立业李 尧白 娥 技术经济李 尧丛玲玉白 娥 总设计师王大华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一 一 设计设计依据依据 2 1 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2 1 2 国家 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2 1 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规程 标准 2 1 4 其他设计依据 5 二 工程概述二 工程概述 6 2 1 建设项目概况 6 2 2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可研成果 新工艺 新技术 新 装备 21 2 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1 2 4 安全设施 设备的投资概算 31 2 5 安全预评价报告意见 31 2 6 对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进行总体评价 32 三 地三 地质质及其他安全影响因素及其他安全影响因素 33 3 1 区域地质特点 33 3 2 地表水系和地下水赋存状况对矿山开采的影响 33 3 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6 3 4 特殊灾害对开采安全的影响 36 四 四 矿矿床开采安全床开采安全评评述述 37 4 1 选用的采矿方法安全可靠性分析 37 4 2 坑内通风系统设计特点及安全可靠性分析 38 4 3 坑内排水系统特点 水泵排水能力 防水闸门设置等安全可靠 性分析 40 4 4 坑内爆破器材库安全可靠性分析 41 4 5 坑内爆破作业安全可靠性分析 41 4 6 采空区处理方法对开采和地面设施安全的可靠性分析 42 4 7 灾变设施安全可靠性分析 42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五 五 总总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44 5 1 矿床开采移动范围圈定的合理性分析 48 5 2 井口及井口设施安全状况评述 48 5 3 采矿工业场地稳定性总体评述 49 5 4 各建 构 筑物与矿床开采地表移动范围距离的安全状况评述 49 5 5 各建筑物之间距离的安全状况评述 49 5 6 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场所采用安全措施可靠性分析 49 5 7 地表移动范围和塌陷范围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可靠性分析 49 5 8 矿区废石场安全状况分析 49 六 机六 机电电和其它和其它 50 6 1 矿山机械 50 6 2 供配电 53 6 3 供排水 56 6 4 工业建筑 57 七 七 矿矿山安全保健山安全保健辅辅助助设设施施 60 7 1 坑口生活福利室 60 7 2 保健食堂 60 7 3 井下保健站 60 7 4 井下消防材料库 60 7 5 井下卫生间及坑道卫生清理 60 7 6 工业卫生化验室 60 八 八 矿矿山安全机构及山安全机构及设设施施 62 8 1 矿山安全机构及人员配备 62 8 2 矿山消防 64 8 3 矿山救护 65 九 存在问题和建议 66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附件 1 采矿许可证 副本 复印件 2 设计委托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前 言 为进一步做好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 统优化设计安全设施 三同时 工作 根据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 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 18 号 与 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安全专篇 编写提纲 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一字 2005 29 号文 等相关法律 法规的要 求 安全设施设计单独成册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一 设计依据 1 1 建设项目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 1 采矿许可证 2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设计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3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设计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评审 意见 1 2 国家 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部令第 4 号 年 月 30 日起施行 6 爆破危险场所安全规定 劳部发 1995 56 号 1995 年 1 月 22 日 起施行 7 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部令第 3 号 1997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8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 397 号令 2004 年 1 月 7 日起施 行 9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 466 号令 2006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10 关于印发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编写提 纲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有关表格格式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 字 2005 29 号 11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国 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 第 18 号 2005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1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第 3 号 200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 第 17 号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14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令 第 20 号 2009 年 6 月 8 日起施行 15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令 第 23 号 2009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16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 局令 第 27 号 200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17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令 第 30 号 201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18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 工作的意见 安监总管一 2010 75 号 1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 管理防范中毒窒息事故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 2010 93 号 20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 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 2010 110 号 21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 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 2010 168 号 22 山东省工业生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 民政府令 第 213 号 23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监管严格执行 三同 时 有关规定的通知 鲁安监发 2005 49 号 24 山东省安监局关于印发 山东省非煤矿山重特大生产安全事 故预防措施 的通知鲁安监发 2010 43 号 1 3 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 规程 标准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GB16423 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2 GBJ213 1990 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GB6722 2003 爆破安全规程 4 GB50089 2007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5 GB12265 1990 机械防护安全规程 6 GB16541 1996 竖井罐笼提升信号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7 GB16542 1996 罐笼安全技术要求 8 GB 12265 1997 机械安全 9 GB 8196 1987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 10 GB T2885 4 2008 矿用窄轨车辆 11 GB6067 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12 GB18152 2000 选矿安全规程 13 GB50187 19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14 GBJ50070 1994 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15 GB50070 2009 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16 GB50052 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7 GBL52 1983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18 GB 50265 97 泵站设计规范 19 GB50013 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20 GB50014 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1 GB50015 200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009 版 22 AQ2006 2005 尾砂库安全技术规程 23 GB50019 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4 GB50041 2008 锅炉房设计规范 25 GB1576 2001 工业锅炉水质 26 劳锅字 1991 8 号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7 GB50016 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8 GB50140 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9 GB50011 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30 GB50007 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31 GB50057 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0 年版 32 GB18218 2000 重大危险源辨识 33 GB5817 1986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 34 GBZ1 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5 GB5083 1999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6 GB5749 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7 GB13271 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8 GB14161 2008 矿山安全标志 1 4 其他设计依据 1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提供的 招远市蚕庄金矿资源 储量核实报告 2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提供的上庄矿区保有地质储 量资料 3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提供的上庄矿区工程现状 生产技术指标及相关资料 4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开拓系统优化初步设计 5 设计委托书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二 工程概述 2 1 建设项目概况 2 1 1 矿山地理位置 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上庄矿区位于招远市辛庄镇西上 庄村 距招远城 35km 地理坐标 东经 12 01 12 12 01 39 北纬 37 26 13 37 27 19 矿区西邻烟潍公路 2km 与矿部及选厂均有公 路相通 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 2 1 2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矿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 濒临渤海 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东南 两面地形起伏较大 标高一般在 40 120m 之间 属于剥蚀作用为主 的低山丘陵区 西部和西北部较平坦 标高 7 10m 属微向渤海倾斜 蚕庄金矿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的沿海带状平原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降雨量 615mm 年最大降水量 1204 8mm 1964 年 降水主要集中于 7 8 9 月份 年 平均蒸发量为 2084 99mm 最大为 2379mm 1972 年 矿区所在地理范围内无大的地震 台风 水灾等自然灾害 冻结 深度 0 6m 地震裂度 7 度 矿区附近农民多从事农业果林 农作物主要以小麦 玉米 花生 等为主 2 1 3 主要建设方案 2 1 3 1 矿区范围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采矿权范围见表 2 1 上庄矿区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 表 2 1 序号X m Y m 14145664 0040514362 00 24146731 0040515298 00 34146260 0040515850 00 44145930 0040516230 00 54145450 0040515880 00 64145000 0040515300 00 74145260 0040515000 00 84145176 0040514930 00 开采标高 63m 750m 2 1 3 2 矿山现状 上庄矿区为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蚕庄金矿下属矿区 始建于 1970 年 10 月 目前采用竖井 斜井 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 上庄矿区的主要开拓工程与提升设施现状 1 380 线竖井 位于 380 线附近 井筒净直径 4 0m 井口标高 61m 最低中段 230m 井底标高 246m 井深 307m 采用 1 4 4 型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电机功率 155kW 2 双层轻型罐笼与平衡锤互 为配重提升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375 线斜井 井口位于 375 勘探线 井筒净断面为 2 8x2 6m2 井口标高 64m 最低中段 140m 井底标高 160m 斜井倾角 25 井 筒全长 530m 采用 2JTP 1 6 型提升机 电机功率 115kW 牵引 2 7m3 前卸式箕斗提升 3 327 线盲竖井 位于 327 勘探线 井筒净直径 3 5m 井口标高 108m 最低中段 340m 井底标高 348m 井深 240m 采用 2JK 2 20C 型提升机 电机功率 185kW 2 双层罐笼与平衡锤互为配重提升 4 366 线盲竖井 井筒净直径 4 0m 井口标高 108 5m 最低中段 620m 井底标高 643m 井深 534 5m 采用型号为 JKMD 2x4 E 落地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2 三层轻型罐笼与平衡锤互为配重提升 5 351 线盲竖井 断面为 3 0 2 5m2 井口标高 340m 最低中段 500m 井底标高 505m 井深 165m 采用型号为 2JTP 1 2 型提升绞车 2 轻型单层罐笼与平衡锤互为配重提升 6 303 线盲竖井 井筒净直径 3 5m 井口标高 340m 最低中段 620m 井底标高 627m 井深 287m 采用型号为 2JTP 1 6 型提升机 2 轻型罐笼与平衡锤互为配重提升 7 339 线盲竖井 井筒净直径 2 5m 井口标高 170m 最低中段 340m 井底标高 350m 井深 180m 采用型号为 2JTP 1 2 型提升绞车 2 轻型单层罐笼与平衡锤互为配重提升 8 南风井 位于 308 线附近 井筒净直径 2 5m 井口标高 51 4m 井底标高 108m 井深 159 4m 目前作为矿区的回风井 2 矿山生产现状 矿区现有系统基本分为东西两个矿段 东部矿段目前在 590m 620m 中段生产作业 西部矿段目前在 560m 590m 中段生产作业 3 采矿方法 目前矿山采用的采矿方法为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 矿块 生产能力为 80t d 4 通风方式 目前矿山通风方式为侧翼对角式 为 380 线竖井进风 南风井回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风 在南风井 108m 中段安设有 K45 4 13 型通风机 5 排水系统 东部矿段井下涌水由 366 线盲竖井 620m 井底排水泵房扬至 375 线斜井 108m 排水泵房水仓 再由 375 线斜井 108m 排水泵房排至地 表水池 西部矿段井下涌水由 351 线盲竖井 500m 井底排水泵房排至 327 线盲竖井 340m 井底排水泵房水仓 再由 327 线盲竖井 340m 井底排 水泵房排至 375 线斜井 108m 排水泵房水仓 再由 375 线斜井 108m 排水泵房排至地表水池 6 充填设施 地表建有卧式砂仓一座 充填管路由斜井进入井下 东部矿段充填管路走向为 地表充填站搅拌桶 375 线斜井 140m 水平巷道 阶段充填天井 170m 水平巷道 339 线盲竖井 340m 水平巷道 351 线盲竖井 各中段采场 西部矿段充填管路走向为 地表充填站搅拌桶 375 线斜井 108m 水平巷道 327 线盲竖井 340m 水平巷道 303 线盲竖井 各中段采场 2 1 3 3 设计范围及设计利用储量 本次设计开采对象为 X 号矿体 开采区间范围为上 庄矿区 287 375 线 标高 660m 以上的矿体 保有资源储量为 矿 石量 2591315t 金金属量 11316kg 平均品位 4 37g t 扣除 297 线竖井 地表村庄保安矿柱矿量 1403700t 保有资源储 量为 矿石量 1187589t 金金属量 5047kg 平均品位 4 25g t 2 1 3 4 采矿工程 1 开采技术条件 1 矿体赋存条件 号矿体赋存于 279 线 303 线之间 300m 850m 标高之间 矿体走向 40 倾向西北 倾角约 30 矿体平均厚度 4 45m 平均品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位 4 46 g t 号矿体赋存于 307 327 勘探线 380 660m 标高间 矿体走 向 45 60 倾向 315 330 倾角 29 矿体平均厚度 2 88m 平均品 位 3 35 g t 号矿体赋存于 339 353 勘探线间 矿体走向北东 50 倾向北 西 倾角 35 45 矿体平均厚度 4 94m 平均品位 5 89 g t X 号矿体赋存于 347 371 线 410m 685m 标高之间 矿体走 向 25 44 倾向西北 倾角约 27 矿体平均厚度 2 88m 平均品位 5 51 g t 2 地形地貌与气象水文条件 矿区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 濒临渤海 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东南 两面地形起伏较大 标高一般在 40 120m 之间 属于剥蚀作用为主 的低山丘陵区 西部和西北部较平坦 标高 7 10m 属微向渤海倾斜 的沿海带状平原 本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半湿润气候 年平均降雨量 615mm 年最大降水量 1204 8mm 1964 年 降水主要集中于 7 8 9 月份 年 平均蒸发量为 2084 99mm 最大为 2379mm 1972 年 区域内主要河流为万深河和诸流河 万深河是由源于望儿山的主 流 唐家河和支流徐家疃河汇集而成的季节性河流 自东南向西北注 入渤海 诸流河位于矿区东部 虽然汇水面积较大 但与矿区之间有 童家分水岭相隔 对本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甚微 3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主要的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潜水 基岩风化裂隙水 基 岩裂隙脉状水 属以风化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简单的金矿 床 4 工程地质条件 本区属胶北隆起的一部分 新构造运动不甚强烈 组成岩石主要 为强固连结的岩浆岩和变质岩 尤其是招远 莱州一带广为花岗岩 类占据 各种岩石的强度一般较高 平均普氏系数 f 均在 9 以上 属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于坚固和很坚固的岩石 根据多年的开采经验 坑道中除主裂面附近和较大的裂隙交汇处 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塌落外 其他地段未发生坍塌现象 工程地质条件 良好 2 采矿方法 1 采矿方法选择 目目前矿山采用的采矿方法为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 矿山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 目前采用的采矿方法适合蚕庄金矿 开采条件 工艺简单可靠 生产成本低 回采安全 有利于生产组织 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本次设计仍推荐目前矿山所 采用的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采矿法 2 回采工艺 采场布置及矿块结构参数 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 其构成要素见表 2 2 采场构成要素表 表 2 2 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尺寸备注 1矿块尺寸m40 40 2顶柱高度m0 3间柱高度m0 4底柱高度m5 采准切割 在采场两翼设置人行顺路天井 在采场中央设置充填天井 架设 梯子间 兼做人行井 在一翼人行顺路天井 设置出矿井 下部安装 放矿闸门做溜矿井 且分别在该顺路天井外侧 随天井上掘 每隔 5m 和天井下部 放矿闸门以上 5m 处设出矿电耙硐室 在拉底水平矿体内沿矿体走向施工拉底巷道 规格 2 2m 然后 进行全面拉底 扩帮至矿体上下盘 要求底板平整 当全面拉底 出矿清底结束后 进行人工假底的铺设工作 人工 假底采用钢筋混凝土砌筑 厚度 400mm 混凝土标高为 C15 假底砌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筑结束后 进行尾砂充填 充填高度 500mm 回采工作 采场自下而上分层回采 分层高度 1 8m 补偿空间 1 5m 最大控 顶高度不得超过 3 5m 落矿方式 采用 7655 型凿岩机钻凿水平炮孔 以充填井下口为自 由面进行爆破 排险 支护 当采场爆破 通风结束后 即进行采场险情排除和浮 石处理 对采场局部不稳固部位 采取锚杆支护 二次破碎 在出矿过程中 对块度大于 300 300mm 的大块在采 场内进行二次破碎 采场出矿 采用 2DPJ 15 型电耙进行出矿 利用安设在人行顺路天井一侧 的分层出矿电耙和其下部的溜井出矿电耙接力出矿 即由分层出矿电 耙将采场内的矿石耙运至采场一翼人行顺路井的溜矿格 后由溜井出 矿电耙接力耙运至下部溜井 由下部溜井放出 最后人工清底 出矿 彻底干净后进行充填作业 充填 首先将两翼人行顺路井人行格封闭 用纺织滤布将出矿格包裹严 密 严防跑漏尾砂 然后进行充填 充填面要求平整且与采场四周充 实可靠 充填高度要高出人行顺路天井出矿格 200mm 采场泄水井经 出矿格进入中段巷道 经沉淀池沉淀后流入水仓 矿柱回收 采场底柱高度 5 0m 由下中段采场上采至该水平时一并回收 采矿贫损指标 采矿回收率为 92 贫化率为 12 3 开拓运输系统 根据业主与国土资源部门协商征地的实际情况和业主意见 并考 虑地表地形条件 矿体赋存状态与矿区充填采矿工艺 新建 297 线竖 井及村庄部分位于移动范围以内 预留保安矿柱进行保护 保安矿柱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矿量 1403700t 1 现有开拓运输系统 矿山现有系统西部矿段矿 废石由 303 线盲竖井提升至 340m 水 平 再经 327 线盲竖井提升至 108m 水平 由主斜井运输至地表 东部矿 废石由 366 线盲竖井提升至 108m 水平 再经 380 线竖 井提升至地表 矿石和废石提升至地表后 矿石由汽车运至选矿厂 废石运至加 工场地后加工外售 2 新增开拓工程 本次设计新增 297 线竖井 287 线盲回风井及粉矿回收井 297 线明竖井 在地表 297 线附近新建明竖井 该井为混合井 井筒断面为 6 0m 井口标高 36 15m 最末服务中段 660m 井底标高 742m 主 要承担矿山的矿石 岩石 人员 材料及设备的提升任务 并作为进风 井 287 线盲回风井 在 620m 水平 287 线附近新建盲回风井 净直径 3 5m 井底标 高 660m 负责 620m 以下西部矿段的回风任务 井筒内敷设充填管 路进入采场并装配有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 粉矿回收井 新建 297 线竖井的粉矿回收采用盲竖井 井筒直径为 3 5m 粉 矿回收水平为 742m 粉矿回收井底标高为 747m 井筒内装配 1800 1150mm 单层罐笼 平衡锤提升系统 矿车由罐笼提到 660m 水 平 人工推至矿石卸载站翻入矿石溜井 3 原有开拓工程利用 380 线竖井 本次设计中承担东部矿段人员 材料提升任务 并作为辅助进风井 375 线斜井 本次设计中不承担提升任务 充填管路由该井进 入井下采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366 线盲竖井 与 380 线竖井形成接力 承担目前东部矿段 620m 以上井下作业人员 材料提升任务 351 线盲竖井 本次设计井底延深至 590m 水平后承担东部矿 段的回风任务 303 线盲竖井 本次设计承担西部矿段回风任务并敷设充填管 路进入井下采场 339 线盲竖井 本次设计井筒中敷设充填管路 作为充填井使 用 南风井 本次设计将南风井刷大至井筒净直径 3 5m 后仍承担 全矿区的回风任务 4 通风系统 目前矿山通风方式为侧翼对角式 主要为380线竖井进风 南风 井回风 本次设计结合优化的开拓系统 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 形成新 建297线竖井承担主要进风和380线竖井辅助进风 南风井回风的两 翼对角式通风方式 优化后的通风系统为 1 西部矿段由297线新建明竖井进风 至各生产作业中段 污 风由287线新建盲竖井回风至 620m水平 然后经303线盲竖井回风 至 340m水平 2 东部矿段由380线竖井辅助进风 进风至 108m水平经366线 盲竖井进风至各生产作业中段 污风经351线盲竖井排至 340m水平 3 两条风路在 340m 水平汇总后经矿区西部中段回风天井排至 108m 水平 再由南风井排至地表 5 充填系统 充填料采用选矿分级后的粗尾砂 进入卧式砂仓 在卧式砂仓内 用电耙初造浆 至搅拌槽再造浆流至充填管路 通过充填管路输送至 充填采场 本次设计利用原有充填站设施 充填管路在东部矿段利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原有 西部矿段利用新建 287 线盲回风井敷设充填管路延深使用 东部矿段充填管路走向为 地表充填站搅拌桶 375 线斜井 140m 水平巷道 中段充填天井 170m 水平巷道 339 线盲竖井 340m 水平巷道 351 线盲竖井 各中段采场 西部矿段充填管路走向为 地表充填站搅拌桶 375 线斜井 108m 水平巷道 327 线盲竖井 340m 水平巷道 303 线盲竖井 620m 水平巷道 287 线盲回风井 各中段采场 6 排水系统 原有排水系统受多段井巷工程影响较为复杂 本次设计结合优化 的开拓系统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 矿山东部矿段主要是在 620m 以上 生产作业 仍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 西部矿段结合新建竖井进行优化 新建排水系统有 297 线新建竖 井井底 660m 排水泵房和 340m 排水泵房组成 形成接力排水 排至 地表新建水池 根据安全规程要求 排水泵房设两个安全出口 一个为泵房通往 竖井的斜管子巷 另一个为泵房与运输巷道之间的联络道 在泵房与 运输巷道联络道内设防水密闭门 确保矿山突然涌水时水泵正常工作 2 1 3 5 矿山机械 1 矿井提升 在 297 线附近新建明竖井 该井为混合井 井筒断面为 6 0m 井口标高 36 15m 最末服务中段 660m 井底标高 742m 负责矿山 井下矿岩提升 井筒内装配罐笼和箕斗互为配重的提升系统 罐笼采 用 4000 2000mm 的双层滚轮罐耳罐笼 箕斗为 24m3底卸式箕斗 箕 斗自重 38t 有效载重 34 5t 担负矿岩的提升任务 罐笼和箕斗罐道 采用空心方钢作为固定罐道 提升机型号为 JKM4 5 6 E 塔式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电动机 型号为 ZKTD315 75 同轴直联直流电动机 电机功率 2800kW 电机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基本转数时提升机的提升速度为 9 89m s 箕斗最大提升高度约 778 88m 装 卸箕斗的休止时间各取 30s 30s 提升不均衡系数取 1 15 完成 700t d 矿岩的提升任务 箕斗每天需要提升 1 小时 37 分钟 2 井下运输 矿岩运输采用 ZK3 6 250 架线式电机车 单机牵引 10 辆 YGC 0 7 6 型矿车组成一列车组 列车组长 19 2m 矿石车和废石车 分别牵引至矿石卸载站和废石卸载站 需要 2 列矿石车和 2 列废石车 同时工作可满足矿石和废石的运输任务 3 井下排水设施 新建排水系统有 297 线新建竖井井底 660m 排水泵房和 340m 排水泵房组成 井下涌水由 660m 排水泵房排至 340m 排水泵房水仓 再由 340m 排水泵房接力排至地表新建水池 1 660m 水平水泵房装机为 D280 43 9 型水泵 3 台 功率 430kW 台 水泵工况点流量 280m3 h 扬程 301m 效率 77 正常涌 水 1 台工作 7 14 小时把井下涌水排至 340m 水泵房水仓 最大涌水 时 2 台同时工作 5 35 小时把井下涌水排至 340m 水泵房水仓 1 台 备用 排水管选择 245 7 无缝钢管 2 条 正常排水 1 条工作 最大排 水 2 条同时工作 2 340m 水泵房装机为 D280 65 7 型水泵 3 台 功率 630kW 台 水泵工况点流量 280m3 h 扬程 600m 效率 70 4 正常涌水 1 台 工作 7 14 小时把井下涌水排至地表水池 最大涌水时 2 台同时工作 5 35 小时把井下涌水排至地表水池 1 台备用 排水管选择 245 7 无缝钢管 2 条 正常排水 1 条工作 最大排 水 2 条同时工作 4 井下供风 矿山东部矿段采矿用气利用矿山原有空压机供气 原有空压机站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内设置 4 台空压机 3L 10 8 型空压机 1 台 60kW 台 L 22 7 型空压 机 2 台 118kW 台 SAC132 0 8 型空压机 1 台 132 kW 台 高压风经 敷设在斜井 366 线盲竖井输送至井下各中段 供气管路选用 108 5 无缝钢管 新建竖井工业场地新建空压机站负责矿山西部矿段矿体井下用 风 空压机房装机容量为 SA250A 型 40 5m3 min 0 85MPa 螺杆空压 机 4 台 正常情况下 3 台工作 1 台备用 主供风管路为 245 7 无缝 钢管 沿新建竖井敷设 将压缩空气送至井下各中段马头门及皮带道 处 石门及下盘运输巷敷设螺旋缝电焊钢管 168 5 5 井下供水 东部矿段采矿生产供水利用 380 线竖井附近地表水池 供水管路 由 380 线竖井经 366 线盲竖井敷设 经减压阀减压 到达各中段生产 水平 主供水管道采用 108 5 无缝钢管 各中段采用 89 5 无缝钢 管 消防 除尘管采用 DN60 无缝钢管 西部矿段供水由 297 线新建竖井附近高位水池负责 水池的水来 自井下排水 供水管路由 297 线竖井敷设 经减压阀减压 到达各中 段生产水平 主供水管道采用 114 5 无缝钢管 各中段采用 89 5 无缝钢管 消防 除尘管采用 DN60 无缝钢管 2 1 3 6 公用辅助设施 1 总图运输 1 采矿工业场地 于徐家疃村南 200m 新建新建 297 线竖井 该主井承担矿区矿石 废石 人员 材料 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 矿废石自井下提升至地表 矿仓 矿石采用自卸车运至选矿工业场地 废石采用自卸车运至废石 临时堆场 经加工成建筑材料后外售 297 线竖井采用塔式提升方式 井塔周边依次布置有矿石仓 废 石仓 水池 10kV 配电室 空压机房 机修车间 材料库 浴池 更衣 室 门卫室 锅炉房 职工餐厅 综合楼等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生活区 现有生活区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本次设计不再新建 3 废石场 坑内产生废石直接运送加工场地加工为建筑材料外售 不设废石 场 2 供水方案 297 线新建竖井井口附近设 800m3钢筋混凝土生产水池一座 池 底标高 36 0m 水池为地上式 用于存储矿区采矿生产用水 通过自流输水方式供井下各生产用水点用水 3 电力设计 1 用电负荷 矿区用电负荷分地表 井下两大部分 地表负荷主要有 提升机 空压机 及其它生产辅助设施 井下负荷主要有采矿机械 井下运输 水泵 通风机 井下照明等负荷 井下主排水泵 主提升机属于一类负 荷 其它属于二类或三类负荷 根据采矿 矿机 通风除尘等专业提出的用电设备容量 采用需 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 本次优化设计新增用电负荷计算结果如下 企业新增设备装机容量 8692kW 其中 地表用电设备装机容量 4227kW 井下用电设备装机容量 4465kW 企业新增设备工作容量 6280kW 其中 地表用电设备工作容量 3966kW 井下用电设备工作容量 2314kW 计算有功功率 3852 8kW 其中 地表设备计算有功功率 2646kW 井下设备计算有功功率 1206 8kW 计算无功功率 1685 7kvar 补偿后 其中 地表设备计算无功功率 1103 7kvar 补偿后 井下设备计算无功功率 582kvar 补偿后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补偿后计算视在功率 4205 4kVA 其中 地表设备计算视在功率 2867kVA 井下设备计算视在功率 1339 8kVA 补偿后功率因数 cos 0 92 采矿年总耗电量约 263 3 万 kW h 采矿单位矿石耗电 22 8kW h t 矿区原有负荷 矿方提供 4000kVA 优化后总负荷 8205kVA 2 电源 根据负荷计算及周围区域性电网分布情况 本次设计矿区供电电 源引自就近的河东金矿 35 10kV 总降压变电所 10kV 母线 I II 段 采 用双回路经架空线路引至矿区 架空线路为 LGJ 185 河东金矿 35 10kV 总降压变电所由山东黄金焦家 110kV 变电站 引来一回 35kV 线路 目前河东金矿总降设有两台主变 1 主变 4000kVA 2 主变 8000kVA 其中 2 主变运行 1 主变作为备用 焦 家 110kV 黄金变电站采用双电源进线 两路电源分别引自蚕庄 道 头 220kV 变电站 供电可靠 河东金矿 35 10kV 总降压变电所已与焦 家 110kV 变电站达成协议 拟由另一段母线再引来一路 35kV 电源 实现双回路供电 确保一级用电负荷供电 4 土建工程设计方案 1 结构设计 根据厂区工程地质 柱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式基础 围护结 构墙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梁或毛石混凝土条形基础 最终基础形 式待地址勘测报告提供后确定 井塔及矿仓采用筒体结构 空压机站等建筑单体采用钢结构 其 它次要建筑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砖混结构 2 建筑面积与体积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 3683m2 建筑体积为 28979m3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1 3 7 投资概算 本工程项目概算投资 12033 84 万元 按费用构成和生产用途划分的投资分析见表 2 3 和 2 4 按费用构成划分的投资分析表 表 2 3 项目名称建筑工程设备费安装工程其他费用总价值 概算价值 万元 6029 84 3495 06 601 70 1907 23 12033 84 占概算比例 50 11 29 04 5 00 15 85 100 00 按生产用途划分的投资分析表 表 2 4 序号项 目 名 称投资额 万元 占概算投资比例 一 采矿工程 9498 1078 93 二公共设施 628 505 22 三工程建设其他费 1015 848 44 四不可预见费 891 407 41 概算投资 12033 84100 00 2 1 3 8 技术经济 1 企业组织机构 上庄矿区经过多年生产 现有完整 齐全的生产组织机构和管理 系统 2 项目新增投资 项目新增建设投资为 12033 84 万元 根据工程进度 基建期需 1 5 年 前半年安排建设投资的 40 投入使用 其余 60 在第二个整 年投入使用 新增建设投资按全部由企业自筹考虑 流动资金由股份公司统一安排 3 系统优化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 4 系统优化后财务及经济效益指标表 表 2 4 一财务指标单位数量备注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1 年营业收入万元 7782 1 2 年均总成本费用万元 3453 0 3 单位矿石总成本元 299 0 4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 46 2 5 年均利润总额万元 4282 9 6 年均上缴所得税万元 1070 7 7 年均净利润万元 3212 2 二经济效益指标 1 项目内部收益率 13 92 2 项目财务净现值万元 1512 5 3 项目投资回收期年 6 77 4 总投资收益率 20 81 5 资本金净利润率 15 61 2 2 工程设计中涉及安全问题的新可研成果 新工艺 新 技术 新装备 本次工程设计建设方案涉及到的井下开采 矿井提升 井下排水 井下通风及辅助设施等系统均采用矿山成熟工艺与技术 设备选型为 矿山使用通用设备 2 3 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通过蚕庄金矿上庄矿区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 结合同类矿山行业 的安全情况认为该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如下 并分别对各类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 2 3 1 采矿安全措施 2 3 1 1 地压灾害及防范措施 1 地压灾害形式及开采方式 该矿地压灾害的形式主要是采场和巷道的塌落与片帮 发生的原 因主要来自施工和管理因素 矿床属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金矿床 各种岩石的强度一般较高 平均普氏系数 f 均在 9 以上 属于坚固和很坚固的岩石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根据多年的开采经验 坑道中除主裂面附近和较大的裂隙交汇处 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塌落外 其他地段未发生坍塌现象 工程地质条件 良好 根据以上开采技术条件 采用充填采矿法用于井下开采 充填采 矿法具有以下几点适应于该矿床开采 1 尾砂充填采空区后可以显著和有效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 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及地表建 构筑物及设施安全 2 采用充填采矿法可以为回采工作创造安全和便利条件 从而 提高矿石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3 大部分尾砂充填至井下可以保护矿区地表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2 地压危害防范措施及防冒顶措施 由于开拓 采矿 岩矿在地壳内部的应力平衡状态被打破 井巷 和采场周围产生了应力重新分布 致使岩矿某些部位产生变形 出现 裂缝 同时岩层的节理也在压力作用下逐渐扩大 顶板岩石的完整性 遭到破坏 如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不当 可能发生冒顶片帮事故 矿 山的开采容易引起地表的沉降和塌陷等 影响地表设施的安全 为防 范地压危害 设计采用如下措施 1 根据矿体赋存状态 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 采用上向水平分 层尾砂充填采矿法回采 分层回采及时充填 可以显著减少岩石应力 平衡状态破坏 并通过密实接顶充填使岩石最大限度的获得接近原始 状态的应力平衡 2 加强顶板鉴定和分级管理工作 依据顶板岩石松软 破碎 层 理和节理发育程度 采用有效的支护方法维护顶板 顶板不稳时进行 锚杆支护 通过采用以上预防地压灾害的预防措施 可以看出上向水平分层 尾砂充填采矿法符合该矿的地质条件 可以及时充填采空区并有效控 制地压 不会引起地质灾害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2 3 1 2 安全出口设置措施 目前蚕庄金矿上庄矿区井下直通地表的安全出口有 297 线竖井 原有 375 线斜井 380 线竖井 南风井等 各水平采场经人行顺路天 井 充填回风天井经中段运输巷道及回风巷道与直通地表的安全出口 相连通 安全出口的支护要坚固 巷道的分道口必须有路标 注明通 往地面的方向 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之间 间距均符合大于 30m 的要求 竖井内梯子间的布置符合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 1 梯子的倾角 76 79 不大于 80 2 上下相邻两个梯子平台的垂直距离 4 5m 不大于 8m 3 上下相邻平台的梯子孔错开布置 平台梯子孔的长和宽分别 不小于 0 7m 和 0 6m 4 梯子上端高出平台 1m 下端距井壁不小于 0 6m 5 梯子宽度不小于 0 4m 梯蹬间距不大于 0 3m 梯子间与提升 间采用钢制栅栏完全隔开 6 梯子间的平台 梯子 隔板安装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固定 连 接牢靠 2 3 1 3 坑内防尘措施 坑内采掘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 对产生粉尘的地方采取喷雾洒水 降尘或机械强制通风换气措施 采场爆破 独头巷道掘进及其它通风 困难处 采用局扇通风 随着新鲜空气的送入 工作面上的粉尘及有 害气体不断被稀释排出 使坑内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符合 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 GBZ1 2002 的要求 具体措施如下 1 确保风源质量 本次设计的新建 297 线竖井作为主要进风井 在进风井周围 50m 内不准堆放废石 杂土等 井口要保持清洁 经常洒水 保持井口 湿润 潮湿 有条件时在井口周围栽花种草 建设花园式矿山 2 湿式凿岩捕尘 凿岩是矿井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产尘源之一 凿岩时产生的粉尘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与矿岩物理化学性质和凿岩强度有关 围岩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硅 对 人体危害较大 在干式凿岩的条件下 这些粉尘大部分飞扬 采用湿 式凿岩后 降尘效率可达 90 98 因此必须采用湿式凿岩 不准 打干眼 3 爆破后降尘措施 爆破作业不仅是产生粉尘的最集中的作业 而且是产生有毒有害 气体最集中的作业 爆破作业产生的粉尘粒度比凿岩产生的粉尘粒度 更细 其沉降速度更慢 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 对人体危害更大 因此 在爆破的过程中应采用喷雾洒水措施进行降尘 在爆破后向爆堆洒水 使后续作业如装矿 运矿 卸矿时都减少了粉尘的产率 在装矿作业 时 对爆堆实行分层洒水 如装一层矿石洒一层水 效果会更好 4 风流净化措施 水幕是拦截并降低爆破和放矿作业产生粉尘的有效措施 一般设 置在主要的装矿点和卸矿点处 水幕有水管型和喷雾器型两种 喷雾 器型的水幕捕尘效果好 安装在装卸矿地点的下风向 5 通风排尘 排尘是以通风为手段 利用新鲜风流冲淡和排除浮游粉尘的主要 措施 主要采矿场和硐室内采用主风流通风 独头巷道掘进 采矿进 路掘进和边角采场均采用局扇加强通风 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加大风 量来排走粉尘 6 其他防尘措施 井下进风道 人行道及运输巷道的岩壁 应每季至少清洗一次 凿岩出碴前 应清洗工作面 10m 内的巷壁 接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 防尘口罩的阻尘率应达到 级标准要求 即对粒径大于 5um 粉尘 阻尘率大于 99 2 3 1 4 坑内防水措施 水文地质预测正常涌水量 1600m3 d 最大涌水量 2600m3 d 充填 回水 400m3 d 即坑内正常水量 2000m3 d 最大水量 3000m3 d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网站删除 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 本次设计新建排水系统有 297 线新建竖井 660m 排水泵房和 340m 排水泵房组成 坑内涌水接力排至地表新建水池 660m 水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