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3G网络的移动设备定位技术研究郑州科技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_ 基于3G高速公路 设备定位技术研究 学生姓名 张军 专业班级 06通信工程(2)班学 号 06200217 所 在 系 电子工程系 指导教师 谢仁 完成时间 2010年3 月28日 基于3G网络的移动设备定位技术研究摘要随着信息通信事业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的3G时代已经来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将带给人们更高的话音质量、更丰富的多媒体业务以及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通过移动定位技术,获得用户的位置信息,然后再构建移动定位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不仅具有理论研究的意义,同时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所以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也逐渐的成为社会热点。本文主要研究了在WCDMA系统中应用的基于到达时间AOA、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TDOA/AOA混合定位方法的移动台定位技术以及WCDMA网络的定位功能结构。最后,本文研究分析了具有定位功能WCDMA网络总体结构、网络接口和定位功能、特点等,并就移动台定位的基本信令协议和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对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WCDMA系统/移动台定位/到达时间差:到达角度I ABSTRACTLocation based service for mobile equipments based on 3G network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into 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ll bring people higher quality, more rich voice of multimedia services and various value-added services.Through the mobil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obtains the users information, and then construct mobile service system, to provide users with location-based services, is not only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has certain significance of the commercial value. So mobile positio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lso has become a hot spot.This paper discusses mainly the location based on the time arrive AOA、the time difference of arrical TDOA 、TDOATOA in WCDMA system and the WCDMA network positioning function structure.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ocation abilities WCDMA network structure, network interface and positioning fun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mobile station signaling protocol and operation process are analyzed,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KEY WORDS WCDMA System/Mobile Positioning/ Time Difference or Arrival: Angle of Arrival25基于3G网络的移动设备定位技术研究目 录摘要 Abstract1 引言 1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2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 31.3 国内外无线定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51.4 无线定位技术的发展前景 6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72 移动定位技术基本原理92.1 移动定位的基本概念 92.1.1 物理位置信息和抽象位置信息 92.1.2 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 92.1.3 定位精度和定位准确度 102.1.4 基于移动终端的定位和基于网络的定位 102.5 影响移动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202.5.1 多径传播因素 202.5.2 非视距传播(NLOS)因素 212.5.3 多址干扰因素 213 AOA定位算法分析及研究 213.1最大嫡法 223.2 特征结构法 23注意中间一些章节目录删除6.5.7上述几种定位方法的比较616.6 本章小结 62结束语64致谢65参考文献66(附录)69注意中间一些章节内容已删除1 引言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贝尔实验室第一次提出蜂窝(cell)的概念,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移动通信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无线定位技术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也逐渐成为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个热点技术。从移动用户的角度来看,移动位置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出行服务;可在紧急情况下获得援救;移动位置服务可以帮助你找到亲人的位置;对于那些需要护理的老人,父母对子女的照顾,移动位置服务也是特别重要的;该服务可以帮助汽车用户,以防止车辆被盗。因此,移动定位服务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与人类密不可分。从移动通信业务网络运营商的角度看,移动定位技术,可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新用户服务,以便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移动定位技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监测网络的健康状况,了解交通分布,优化网络规划,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移动位置服务本身构成一个商业平台,它可以依据移动用户方位来定制相关的各种服务与移动定位相结合,也是一个很大的潜在业务,这无疑会为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1.2 无线定位技术概述同时对网络设备和手机制造商,网络运营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表。实现对移动台定位的基本定位方法有三类:(1)基于场强的定位法;(2)基于到达入射角的定位方法;(3)基于到达时间或到达时间差的定位法。移动台精确定位的前提是对射频信号能在收发端视距(LOS)传播。在蜂窝移动通信环境中,移动台和多个参与定位的基站间都有视觉传输路径可能性很小电波的非视距传播。多经效应和多址干扰,基站间以及基站与移动台间的时间同步误差、测量误差等等,均将影响定位的精度。2 移动定位原理移动定位就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和网络中移动台的配合,确定移动台的所处地理位置,从而为用户提供相关的位置服务信息。其基本原理是: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基站接收到目标移动台或者多个已知坐标位置发送定位信号,通过对该信号的测量和计算,获得相应定位参数的估计后,利用相关的信息处理方法就可以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2.1 移动定位的基本概念2.1.1 物理位置信息和抽象位置信息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信息分为物理意义上的位置信息和抽象意义上的位置信息两大类。物理意义上的位置信息是指被定位物体具体的物理或数学层面上的位置数据,例如,GPS可以测得一幢建筑位于北纬404312”,东经836030”,海拔30.3米。而抽象的位置信息则表达为:这栋建筑物可能位于一个小区的居民楼的附近等等。2.1.2 相对物理位置和绝对物理位置定位系统提供的位置数据分为相对物理位置和绝对物理位置两大类。在这里,相对和绝对的概念有点类似物理学中的相对和绝对的概念。绝对物理位置是指在同一个参照系前提下的位置,例如,所有的GPS定位设备中的经度、纬度、海拔等这些数据均是基于同一个参照系所提供的,所以,如果两个GPS接收设备显示的位置信息是相同的则说明这两个GPS设备处在同一地理位置中。而每一个物体都可能有自己的参照物,这种情况下的物理位置则称为相对物理位置,由于相对物理位置是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得出的,所以处于相同地理位置的物体因为对应的参照物不同,位置数据的读数也可能不同。2.1.3 定位精度和定位准确度正确举例描述应该是: 2.1.4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和基于网络的定位前一种定位策略需要在移动台中设置相关的定位模块,而后者则需要在网络设备中增加相关定位模块从而计算并获得位置信息。该定位系统要求网络系统负责收集和整理待定位的移动台反馈回来的一些特定信号,并担负对这些信号的处理任务。2.2 无线通信定位技术分类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基于场景分析的定位技术、基于三角关系和运算的定位技术和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2.2.1 基于场景分析的定位技术该定位技术用一些具体的、量化的参数描述定位环境中的各个位置,把原有的特定环境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并把相关位置信息集成在一个数据库里。这样观测者就可以根据待定位物体所在位置的特征查询相关数据库,并根据数据匹配规则来确定需要定位的物体位置。基于场景分析的定位技术其核心是位置特征信息数据库和相关数据匹配规则,其原理就是利用模式识别技术。现在应用中的Microsoft的RADAR定位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基于场景分析的定位系统。2.2.2 基于三角关系和运算的定位技术这种定位技术根据测量得出的数据,利用几何三角关系计算被测物体的位置,它是最主要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定位技术。基于三角关系的定位技术可以细分为两种: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和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技术。 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Io半径2半径3ABC目标图2-1 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一般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有三种方法:(1)直接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方法通过物理方法和移动来测量参考点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例如,距离检测装置移动其检测探头,直到触到被测物体为止,并把探头的移动距离作为自己与被测物体之间的一个距离参数数据。(2)传播时间测量方法在已知无线电波传播速度的情况下,传播距离与传播时间成正比。这种测量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情况下无线电波直接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另外还可以经地面反射而到达接收天线。所以接收天线处的场强是直接波和反射波的合成场强。由于测量端无法区分直接到达的无线电波和经过反射到达的无线电波,所以容易造成测量的误差。一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就可以求出统计意义上的测量值。l 时钟精度。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在通常空气介质的环境下会有反射和折射发射,所以为了减小这种测量误差就必须使用高精度的时钟。 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技术基于距离测量的定位技术与基于角度的定位技术在原理上是相似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测量的是距离,而后者测量的是角度。角度1角度1被测物体已知距离D对于基于角度测量定位技术来说,只要测量一个距离(虚线表示)和两个角度,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想要的被测物体的平面位置(即二维位置),如图2-2所示。同理,如果只要测量出三个角度和一个距离就可以得出要计算被测物体的立体位置(即三维位置)。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技术需要使用例如智能天线阵列的方向性天线。图2-2 基于角度测量的定位技术2.2.3 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小区1小区3小区2ZYX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就是指根据通过被测物体位置与一个或多个已知位置的临近关系来定位。该定位技术需要标识系统(Identification Systems)的辅助,并以表示系统中唯一的标识来确定已知的各个位置。图2-3 基于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网中的Cell ID定位技术就是临近关系的定位技术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如图2.3所示。图中以X、Y和Z三个黑点表示的是三个被测物体,分别位于小区1、小区2和小区3三个不同形状的蜂窝小区中。由于三个小区的位置已知,因此X、Y和Z三个被测物体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了。除了上述介绍的Cell ID定位技术外, 基于临近关系定位技术例子还有Active Badge Location System、Xerox ParcTAB System、Carnegie Mellon Wireless Andrew等。2.3 移动通信中几种基本的定位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定位技术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一些基本参数数据,然后根据特定的算法来判断被测物体的位置。测量参数一般包括无线电波的传输时间、到达角、幅度和相位等。定位的精度大小取决于测量的方法。下面介绍上述三类定位技术中的几种定位技术。2.3.1 Cell ID-TA Cell ID-TA定位技术是对Cell ID(基于小区ID定位技术)的改进。在移动通信系统中, 都有唯一的一个CellID与蜂窝小区相对应,通过识别移动台的所处小区的Cell ID就可以粗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CellID又被称为小区全球识别码(CGI),CGI由位置区识别码(LAI)和小区识别码(CI)构成。时间提前量(TA) 是另一个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用作定位的参数。TA是基站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传输时延,BTS(Base station Transceiver Subsystem, 基站收发信台)通过测量TA可以估测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TA的单位为比特,1bit即550米的距离。由于多径效应在无线通信传输中的影响,单一的采用TA定位的时候,相对精度较低,因此一般采用把TA和Cell ID结合实用的定位技术。Cell ID-TA的定位技术简单实用,所有的移动台都可以使用。但是该定位技术的由于受小区的大小和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所以一般只是用于粗略定位。2.3.5 信号衰减(Signal Attenuation)信号衰减(Signal Attenuation)定位技术是通过移动台距离基站远近不同时引起的信号衰减变化来估算移动台的位置,又称为场强定位技术。由于大部分移动台的是多向发送天线,所以信号功率会向各个方向迅速消散。如果已知移动台信号发射功率,只要通过在另一点测量信号到达时的功率大小,这样就可以使用特定的传播模型来估算出移动台与该点之间的距离。2.4 移动定位技术的分析比较TDOA和TOA定位法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相对容易实现,精度也较高,特别是TDOA定位法,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应用;而混合定位法则能吸收不同定位法的优点,但需提供不同的信号特征测量值,精度高,但是也较为复杂。综上所述,现在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是TDOA和TOA定位法及混合定位法。2.5 影响移动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在蜂窝网络中为了提高对移动台的定位精度,除了研究对信号特征测量值误差具有良好特性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外,还需研究造成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寻找其对策。在蜂窝网络中由于非理想的信道环境,使得移动台和基站之间多径传播、非视距(NLOS)传播普遍存在;在WCDMA网络中,还普遍存在多址干扰,这些因素都会使检测到的各种信号特征测量值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定位精度。如何采取适当措施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得到准确的信号特征测量值,是提高定位精度的关键,也是移动定位技术中研究的重点。6 基于WCDMA网络移动台定位的实现1998年底,由欧洲的ETSI,日本的ARIB和TC,韩国的TA以及美国的TI共同组建成立3G技术规范机构,提出基于WCDMA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在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应的这种网络中也将实现对MS的定位服务(LCS)功能。6.1 WCDMA网络定位功能的实施在WCDMA移动通信网络中,针对移动台用户定位需求主要是提供移动台(一般称为用户设备UE)的地理位置信息及相关的定位精度估计、移动速度估计、时戳等辅助信息。所以,要求在充分利用WCDMA网络已有的资源和GPS等可以利用的资源前提下建立定位服务功能,并尽可能减少由于增加定位功能而产生对系统容量等关键技术指标的影响,并按照移动用户的服务权限和实际定位需要采用不同的定位方法。6.1.1 WCDMA/LCS网络结构与定位功能有关的模块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内设置的移动定位中心(MLC),集成在基站(WCDMA中称为结点B)内的定位测量单元(LMU)、小区内单独设置的独立LMU和用户设备UE、RNC与核心网(CN)之间通过Iu接口进行通信,各定位模块之间则利用网络已有的信令接口,如Iub、Iur、Uu等接口进行通信。当RNC收到由CN经Iu接口送来的或来自WCDMA网络内部UE的定位请求后,就会启动WCDMA中的各种定位资源,包括结点B,各种LMU,UE进行信号特征测量,再将特征值送UE或MLC内的位置计算功能(PCF)模块,计算出UE的估计位置,并将定位结果及有关辅助信息送回CN或定位请求者39。6.1.2 模块功能分析在WCDMA移动通信网络中,各个功能模块协同工作从而实现定位功能。下面分析WCDMA网络结构中各模块的功能(1)SRNC:SRNC可以控制多个LMU并对移动台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调整和分配,从而估计出定位精度和计算出最后的定位结果。一般它和LMU之间通过Iub接口进行信令传输,偶尔也采用Iur接口进行信令传输;对于独立的LMU则采用Uu接口。SRNC的功能具体如下:l 向其他RNC请求MS定位有关的信息;l 定位请求流量控制:如果一个SRNC同时接收到多个发送来的定位请求时,SRNC将根据定位的优先级顺序来安排处理定位请求;l 根据定位请求、QoS和MS的定位能力选择定位方法;l 定位计算:SRNC将计算MS的位置,并进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在由RNC估计MS的位置时,还要估计定位精度。这个精度包括GDOP,信号测量硬件的能力,多径传播的影响,以及同步的影响等,最终定位精度将以距离的形式同定位估计结果一起返回;l 提供MS定位相关的辅助数据:SRN(应提供辅助数据以支持不同的定位方法;l 协同和控制MS定位:例如,当SAS的PCF和SRN(的PCF都空闲时,SRNC就要选择哪个PCF参与定位并对其进行控制。(2) 结点B:结点B的功能是进行信号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传递给CRNC。结点B可以根据定位请求进行信号测量,也可以自发和周期性地进行信号测量,并报告测量结果。(3) LMU:LCS测量单元,6.1.3 无线接口与通信信令分析1. Uu接口Uu接口用于RNC,UE和独立LMU之间通信,也可以用于CN中LCS功能实体和UE之间的通信。Uu接口可以将UE和独立LMU的请求或定位结果传递给网络,也可以将网络请求或定位结果传递给MS或独立LMU。 Uu接口也可以用来广播或独立LMU进行LCS操作所需要的信息。Uu接口有两种工作方式,FDD和TDD。无线接口Uu的协议分为3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第二层又分为媒介接入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和广播/多播控制(BMC)。2. Iu接口Iu接口是核心网和接入网之间的接口,它支持从CN到接入网和从接入网到CN的定位业务等。该接口既可以支持分组业务,也可以支持电路交换业务。Iu接口面向CN的分组交换域部分称作Iu-PS,面向电路交换域部分称为Iu-CS,Iu接口和面向广播域的部分称作Iu-BS,其协议结构如下图6.2所示。Iu接口支持RANAP信令。RANAP信令提供在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完成RANAP功能的信令业务,其过程分为三类,其中无响应的基本过程(类2)中Location Reporting Control,Location Report与无线定位有关。3. Lg和Lh接口Lh接口是位于HLR和GMLC之间用于传输定位请求或定位结果的接口。Lh和Lh接口是采用MAP通信协议的两类MAP接口。移动用户可以将MAP理解为一个提供专门MAP服务的机器,为用户提供相应一系列的服务。用户和MAP服务器间的接口如图6.3独立LMUPSMFLCF外部定位应用UES-RNC处理实体LCFRCFPSMFRNCU-LSCFLSCFU-LCFPRCFPCFPRRM节点一PSMFWCDMA实体IurIub核心网定位实体LSAFLCFLSCFLSCFLSBF3G-SGSNLCCTFLSCFLCAFLCCFLSBFLSAFLCFLSCFLSCFLSBF3G-MSCLSPFGMLCLhLgLgHLRLeUuIuS-RNC: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导 LMU:定位测f单元 LCF:定位客户功能 LSOF:定位系统操作功能 PCF:位里计算功能 PSMF:定位系统xf功能 PRC P:无线定位协调功能 UE:用户设备 LCCTF:定位客户坐标转换功能 LSBF:定位系统计费功能 LCCF:定位客户控俐功能 LCAF:定位客户鉴权功能LSAF:定位用户鉴权功能 LSPF:定位用户隐私功能 LSCF:定位系统拉制功能PRRM:位置无线资深管理 GMLC:网关移动定位中心所示。图6.7定位逻辑功能模块在WCDMA网络内各主要功能实体内的分配图6.2 定位逻辑功能模块在WCDMA网络内的分布WCDMA网络中逻辑功能模块的划分是按定位服务过程中执行功能的不同划分的,这些逻辑功能模块在网络内各主要功能实体内的分配如图6.7所示,在3GPP中,要求各逻辑功能模块需要同时支持采用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的UE;而且同时支持基于网络和基于UE的两种定位方案;除此外,还应支持多种不同的基本定位方法和技术。6.3 LCS逻辑功能模块分析LCS客户通过定位服务请求,实现LCS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获得MS的位置信息。定位服务请求有两种类型:一种是LIR即立即响应定位请求,另一种是LDR即延迟响应请求。LCS服务器通过GMLC发送定位服务响应给LCS客户,该响应对应的也有两种类型,即立即响应和延迟响应。下面介绍LCS服务器各个模块的功能:l LCCF功能:LCCF管理与LCF间的外部接口;LCCF通过LSBF提供的数据产生账单;LCCF可命令LCCTF进行坐标变换;LCCF协同LCAF对客户进行验证和鉴权,如证明LCS客户是否允许用户定位;LCCF处理LCS的移动性管理,如发送定位请求给3G-VMSC,确定最后的定位估计是否满足要求,对同时发起的定位请求进行流控制。l LCAF负责当LCS客户请求访问网络或请求某个MS的位置信息时对LCS客户进行鉴权。l LCCTF为定位结果进行坐标转换。6.4 基本定位过程6.4.1 定位过程中核心网和接入网的功能当WCDMA网络中LCS客户向LCS服务器请求MS位置信息,LCS服务器将服务请求传递给CDMA核心网(CN)中LCS功能实体45。CN网中LCS功能实体将:l 验证LCS客户是否被授权请求MS的位置信息;l 验证MS是否支持LCS;l 根据用户隐私或其他原因,确定是否对MS进行定位;l 如果需要,根据与MS的连接,确定哪个服务RNC接收定位请求;l 通过Iu接口,请求接入网提供已被鉴权的ms的位置信息;l 接收接入网传来的位置信息,并将其传递给LCS客户;6.4.2 WCDMA定位的基本操作利用WCDMA网络对移动台进行定位,也包括三个过程:定位准备过程;定位测量和计算过程;定位释放过程46。定位准备程序主要检验移动用户的隐私限制,并根据隐私限制及定位请求的QoS,UE及网络的能力等确定是否接收定位请求,以及采用的定位方法。测量计算过程根据确定的定位方法启动网络内包括MS)的资源进行信号特征值的测量,并根据测量值计算出移动台的位置;如果不能进行信号特征值的测量,则对不能进行测量的各种特殊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定位计算完成后,根据需要,对坐标进行坐标转换,最后将定位结果按标准格式发送给定位请求者。定位释放过程将释放定位过程中所涉及的网络资源。WCDMA网络的LCS操作无论是从网络内部还是从CN产生的LCS请求,网络内与定位有关的模块间将会产生以下操作:l 请求在UE、一个或多个结点B对电波的特征值进行测量;l 将测量结果送到适当的定位计算模块;l 从定位计算模块接收计算结果;l 执行所需的坐标变换;l 将定位结果送回定位请求者;6.5 WCDMA网络的标准定位方法在WCDMA网络中,定位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取决于网络运营商选择的网络设计方案,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采用的定位方法,MS在覆盖区内的位置及MS处于空闲还是激活状态。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宗旨、WCDMA技术的特点及发展的需要,要求在WCDMA网络中提供多种具有不同精度的定位方法,以便根据用户需求、与移动台位置有关网络服务的性质进行合理选择。目前在3GPP中,为WCDMA网络选择了以下几种标准定位方法:1)基于蜂窝小区ID(Cell ID)的定位法:2)观测到达时间差下行空闲周期定位法OTDOAIPDL(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Idle Period Downlink);3)网络辅助GPS定位法;4)到达角定位法AOA(Angle of arrival):5)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TOATDOA;6)混合定位法;6.5.1 基于蜂窝小区ID的定位法蜂窝小区ID在传送到CN之前需映射成地理位置坐标或服务区域标识(SAD,SAI包括一个或多个蜂窝小区。映射过程在SRNC或网络管理单元内完成,目前由SRNC来映射的过程还没有标准化为了有效确定蜂窝覆盖区并将其映射成地理坐标或SAI,SRNC可能会用到一些系统参数,如最佳参考信号,FDD方式下的RTT或RX时间偏差,TDD方式下MS的提前时间TA信息及天线波束方向参数等。此外,蜂窝覆盖区还可以通过参考信号功率预算来确定。利用功率预算可以得到结点B发射功率,路径衰落,覆盖区边际门限。小区半径等指标。基于蜂窝小区ID的定位流程如图6-9所示:URLMUNode BSRNCLCS响应RTT测量RTT请求将小区ID映射到小区覆盖或面积UE处于空闲模式或当前无小区ID可用SRNC要求UE状态转移UE定位请求UE状态转移图6-9 基于蜂窝小区ID定位的流程图显而易见,这种定位方法的精度完全取决于移动台所处小区的大小,从几百米到几十公里不等。在农村地区,小区的覆盖范围很大,所以CELLID的定位精度很差。而城区环境的小区覆盖范围较小,一般小区半径在l2km,对于繁华的城区,有可能采用微蜂窝,小区半径可能到几百米,此时CELLID的定位精度将相应提高为几百米。结束语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满足高质量的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服务的以后,希望移动通信系统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快捷的服务。移动定位业务正是这样一类能够为用户带来便捷服务的业务。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并结合相关的工程实际项目对WCDMA网络中的移动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l 首先针对移动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较系统地叙述,分析和总结了当前移动通信网中使用的几种移动定位技术及其原理。l 介绍了第三代通信系统的定位方案及估计算法。下行空闲周期观测到达时间差OTDOA-IPDL,定位方法是3G标准之一的WCDMA系统的定位方法,采用的是TDOA技术。智能天线提供了精确的AOA测量值,为TDOA/AOA混合定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对基于AOA和TDOA定位的数学模型和各种数学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比较了算法的优缺点。l 提出了混合定位的综合算法。首先对AOA测量值进行了KALMAN滤波,然后利用上述结论进行TDOA/AOA混合定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基本达到定位要求。l 最后分析和研究了WCDMA网络移动定位技术的网络结构、各个逻辑功能模块的分配、WCDMA网络的基本定位方法、信令协议和接口,讨论了WCDMA网络中的定位过程和多精度定位的问题以及各种定位方法在网络中的具体应用。致 谢在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并顺利完成学位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学校导师谢仁宏教授和企业导师李强老师,正是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我才得以顺利的完成我的学位论文,他们在学术方面的深厚造诣和渊博的知识,严谨而敏捷的思维,以及他们那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耐心宽厚、平易近人的师长风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成为我一生学习的榜样!在此,我向谢老师和李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我还要感谢在我参与项目期间,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的其他辅导老师以及教学点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此期间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帮助,对我完成论文起了重要的作用。感谢读研期间的同窗好友以及我的朋友,他们在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期间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此外,我要特变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是我工作后能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和支持者,是我精神上的支柱。最后,向所有关心、帮助和支持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 Hirshleifer J. On the Economics of Transfer PricingJ. Journal of Business, 1956, 29(3): 172 - 184.2 Baldenius T, Reichelstein S, Sahay S A. Negotiated Versus Cost-Based Transfer Pricing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1999,4: 67-915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3 夏普WF, 亚历山大GJ,贝利JV. 赵锡军,龙永红,季冬生,等译. 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24 约瑟夫 AA. 王微等译. 期权市场运作.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45 陈共,周生业,吴晓求. 证券投资分析.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6 林文俏. 股市风险透视与防范.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8网址标注到引用文章处7 门明. 论期权与风险投资管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2:10158 秦海波. “太阳”为何与微软打“世界官司”. 经济日报,1999年5月27日9唐晓强. 中国通信产业研究 /html-document/guoya注:(1)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并与文中的编号顺序相对应。 (2)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出前三位,后而加“等”字;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体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附录小3号黑体注: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郑州科技学院专科毕业设计(论文) 3号黑体,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5个汉字题 目 _ _所填内容为黑体3号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所 在 系 指导教师 固定内容为宋体3号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论文题目,3号黑体,分1行或2行居中打印空1行小3号黑体摘要空1行小4号宋体300字左右。空1行关键词/小4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35个小4号黑体论文题目(英文),加粗3号大写Times New Roman,分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5个字符空格空3行ABSTRACT加粗4号Times New Roman空2行。空1行小4号小写Times New RomanKEY WORDS,加粗小4号Times New Roman小4号小写Times New Roman目录3号黑体4号黑体页码编为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4号黑体1 1 1.11 1.1.12小4号宋体,目录只到三级编号,正文可以到四级编号4号宋体结束语60致谢61参考文献62(附录)63注:表示一个空格(两个字符位置) 括号内的内容表示视论文而定的内容4号黑体加编页码 小5号宋体居中格3号黑体左顶格1一级节标题为1.1,1.2,1.3,小3号黑体1.1二级节标题为1.1.1,1.1.2,1.1.3,4号黑体1.1.1三级节标题为,,,小4号黑体注:如果下面还有编号,可依次用(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微课课件
- 人工智能在课件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写课件
- 护理工作制度的试题及答案
- 初级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闻媒体行业情景面试题目
- 心理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2030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模式研究报告
- 移动出行专家面试问题及答案精 编
- 2025-2030家政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场景分析
- 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综合预案(电石)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试题及答案
- DB32∕T 4553-2023 医疗机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技能资格考试-政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共100道单选合辑)
- 关于工勤人员管理办法
- 传统丧事流程安排方案
- 老中医讲辟谷课件
- 殡葬政策培训课件
-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等)的主要类群和特征测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