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收藏
编号:5489784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4MB
格式:PDF
上传时间:2020-03-07
上传人: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张**(实名认证)
山东
IP属地:山东
11
积分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年度
国家
冬小麦
品种
试验
淮南
水地
区域试验
总结
- 资源描述:
-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 2018 2019 年度 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 区域试验总结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前言 根据 2018 年 8 月 石家庄 国家冬小麦区试年会精神和农技种函 2018 484 号 全国农技 中心关于印发的通知 的要求 为客 观 公正 科学的鉴定各地新育成小麦品种在黄淮冬麦区水地组的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抗 逆性 品质特性及利用价值 沟通并加速省际间优良小麦品种的示范推广 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 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设置本组试验 一 试验概况 一 参试品种 本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共设置六组试验 参试 95 个品种 其中半冬性 品种早播组 5 组 参试品种 80 个 不包括对照 统一对照种周麦 18 和百农 207 晚播早熟组 1 组 参试品种 15 个 统一对照种周麦 18 偃展 4110 百农 207 和淮麦 40 其中 47 个品种为 第一年参试 48 个品种为第二年续试 品种详情见附表 1 同时在河南科技学院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区试站 杨凌 设置了节水试验 江苏瑞华农业科 技有限公司 宿迁试验站 设置了节肥试验 另外 在品质分析抽样点 与冬水组 早播组 同一试验条件种植一个小区新麦 26 和郑麦 366 作为强筋对照抽样区 二 试点分布 本年度国家冬麦区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共设置区域试验试点 27 个 表 4 其中陕西省 5 个 河南省 12 个 安徽省 5 个 江苏省 5 个 其中 河南省南阳市种子站试点不参与汇总 作 为部分品种划分适宜种植区域的依据 安徽省寿西湖农场农科所试点只种植 1 个重复 作为当地 引进推广品种依据 承试单位详情见附表 2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2 表 1 2018 2019 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 别 代 号 品种名称 组 合 供 育 种 单 位 联系人 早播组1组 1 中麦 578 中麦 255 济麦 2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 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阎 俊 张 勇 2 新麦 45 新麦 26 济麦 20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蒋志凯 3 山农 116 W080068 石 4185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隆平高科有 限公司 田纪春 4 驻麦 762 04 中 36 矮抗 58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朱统泉 5 瑞华 1568 周麦 16 瑞华麦 523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夏中华 6 益科麦 1506 6108 紫麦 19 淮麦 25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跃南 7 许研 5 号 周麦 22 许科 1 号 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 朱秀华 8 赛德麦 601 周麦 13 郑麦 9023 周麦 22 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 张立东 9 新农 23 周麦 16 济麦 22 F1 西农 979 河南省新农种业有限公司 李彦学 10 华成 865 华成3366 淮麦18 皖麦46 F5 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刘 飞 11 丰韵麦 5 号 百农 AK58 泛麦 7030 河南五二种业有限公司 韦胜利 12 民丰 266 Mx001 05 16 18 南乐县民丰农业专业合作社 王学芳 13 众麦 166 百农 207 中麦 895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康同五 14 郑麦 162 郑麦 366 山农 2149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吴政卿 15 隆平麦 3 号 鹤 0927 矮败 Ai58 山东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 刘 振 16 许农 10 号 内乡 188 郑麦 366 百农 AK58 河南许农种业有限公司 刘 成 17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8 百农 207CK2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 冠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早播组2组 1 顺麦 10 号 兰 考 特早 内乡 188 周麦 22 河南顺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张留平 2 豫农 168 周麦 16 豫麦 68 CP1106 河南农业大学 张清海 3 轮选 6 号 济麦 22 165 5Z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周 阳 4 苑丰 8 号 亿麦 6 号 漯麦 4 号 豫麦 49 198 F3 河南丰源种子有限公司 王桂凤 5 涡麦 77 莱 137 周麦 16 号 AK58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刘 钊 6 厚德麦 981 周麦 16 才智 97 5 3 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 张 锋 7 德研 0518 周麦 22 洛麦 21 号 新麦 26 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保民 8 众麦 99 矮抗 58 96 中 672 河南大众种业有限公司 康同五 9 中育 1428 周麦 22 洛麦 22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闫素红 10 百农 4199 百农高光 3709F2 矮抗 58 河南科技学院 李 淦 11 济麦 44 954072 济南 1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曹新有 12 囤麦 257 藁优 2018 37271 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 贠清峰 13 西农 519 西农 2000 西农 52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吉万全 14 航裕 33 豫农 416 西农 979 河南远航种业有限公司 刘 丽 15 冠麦 9 号 周麦 16 号 矮抗 58 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李希臣 16 中植麦 13 号 周 22 矮抗 5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刘 博 17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8 百农 207CK2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 冠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3 表 2 2018 2019 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 别 代 号 品种名称 组 合 供 育 种 单 位 联系人 早播组3组 1 德研 0516 周麦 16 百农矮抗 58 河南德宏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保民 2 平安 0658 周麦 22 号 洛麦 21 号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吕元丰 3 中颖 8 号 周麦 16 漯麦 4 号 河南中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李东庆 4 盈满 208 周 16 西农 979 郑州奥科种业有限公 赵德营 5 濮麦 1165 周麦 18 郑育 8 号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秦海英 6 顺麦 11 号 周麦 22 周麦 24 河南顺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张留平 7 创麦 58 周 16 郑 366 新麦 18 安徽盛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黄作成 8 LS018R 泰农 18 临麦 6 号 RIL 山东农业大学 李斯深 9 金麦 1 号 淮核 0308 宿 4002 洛新 998 安徽阜阳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吴雪峰 10 徐麦 14017 徐 7048 徐 7086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冯国华 11 涡麦 33 莱 137 周麦 16 号 郑育麦 9987 亳州农科院 刘 钊 12 郑麦 18 郑育麦 9987 金禾 9123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陈 渝 13 西农 285 西农 294 新麦 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冯 毅 14 存麦 633 丰德存麦 1 号 存麦 11 安徽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丰 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朱 猛 15 周麦 38 号 周麦 22 周麦 24 矮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6 淮麦 608 淮麦 28 淮麦 28 淮麦 18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顾正中 17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8 百农207CK2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冠 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早播组第4组 1 淮核 15173 冬春轮回选择群体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孙苏阳 2 西农 733 西农 509 漯麦 72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吉万全 3 豫农 804 豫农 202 许农 5 号 豫农 202 河南农业大学 许昌农科种业有 限公司 程西永 4 淮麦 1403 淮麦 28 淮麦 25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顾正中 5 轮选 2000 矮败西农 979 豫农 416 西农 9718 郑州金色种子研究所 刘冬冬 6 淮麦 1196 04346 洛麦 23 05296 安徽源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刘 伟 7 宝亮 5 号 豫麦 52 周麦 16 cp11 06 张宝亮 张宝亮 8 郑麦 22 周麦 22 偃展 4110 矮抗 5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曹廷杰 9 科大 1026 豫麦 46 郑麦 9405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王林生 10 永民麦 1 号 淮麦 22 周麦 16 安徽永民种业公司 赵得民 11 锦麦 24 新麦 19 周麦 16 河南锦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贾长柱 12 冠麦 8 号 新麦 26 周麦 22 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李希臣 13 郑麦 161 周麦 16 良星 6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吴政卿 14 宿育 0622 烟农 19 tai8802 连麦 2 号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李明兵 15 滑昌 878 济麦22 中矮65 周麦16 F6 滑县昌盛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史召亮 16 宝麦 312 新原 958 矮抗 58 河南亿佳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付永全 17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百农207CK2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冠 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4 表 3 2018 2019 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表 组 别 代 号 品种名称 组 合 供 育 种 单 位 联系人 早播组第5组 1 瑞泉麦 32 百农 7911 邯郸 6172 河南开泉农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 司 董玉梅 2 周麦 37 号 周麦 28 号钴 60 辐射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3 商麦 178 周麦 18 商麦 0516 商麦 0665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朱 伟 4 先圣 368 矮败小麦 轮选987 周麦18 许昌市先圣矮败小麦有限公司 刘秉华 5 许科 6 号 许科 316 周麦 22 河南省许科种业有限公司 王洪凯 6 平安 701 周麦 16 号 04 中 36 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 吕元丰 7 洛麦 36 矮败轮回群体 周麦 18 洛阳农林科学院 高海涛 8 西农 625 周麦 18 02 10 3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闵东红 9 华成 5157 洲元 9369 华成 3366 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 刘 飞 10 保丰 1530 保麦 1 号 周麦 18 江苏保丰集团公司 丁长生 11 瑞华 502 扬麦 158 淮麦 20 周麦 16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夏中华 12 丰德存麦 22 周麦27 周麦22 丰德存麦1号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继周 13 濮麦 116 周麦 27 浚 k8 4 濮阳市农业科学院 秦海英 14 泰禾麦 6 号 周麦 18 豫教 5 号 周麦 22 矮抗 58 河南泰禾种业有限公司 李 岗 15 阜麦 0808 山农 20 豫麦 70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蒋成功 16 郾丰 168 SP57 兰 298 周 98165 河南省郾丰种业有限公司 郭俊红 17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8 百农 207CK2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冠 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晚播组 1 丰德存麦 21 号 丰德存麦 5 号 周麦 21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天存 2 淮麦 304 邯郸6172 淮麦96076 烟农19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顾正中 3 赛德麦 8 号 矮抗 58 周优 102 郑麦 366 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 张 锋 4 丰德存麦 23 周麦 27 周麦 22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天存 5 丰韵麦 6 号 XM166 泛选 26 河南五二种业有限公司 韦胜利 6 西农 235 郑麦 366 陕麦 159 周麦 2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张玲丽 7 国禾麦 19 烟农 19 济南 17 新麦 26 安徽谷神种业有限公司 王 军 8 新麦 38 周麦 32 新麦 28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付 亮 9 乐麦 185 皖麦 38 淮麦 18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陈德胜 10 中原 20 西农 979 豫农 416 刘志善 刘冬冬 刘冬冬 11 华展 166 西农 953 郑麦 366 安徽华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唐怀坡 12 百农 8822 高光 3709 周麦 22 金光 588 河南科技学院 李 淦 13 新植 6 号 周 27 周 22 新乡市新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陈家博 14 西农 501 西农 509 H8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吉万全 15 永丰 103 鲁原 502 周麦 22 濮阳市永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陈红敏 16 周麦 18CK1 内乡 185 周麦 9 号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韩玉林 17 偃展 4110CK2 89 35 14 矮早 781 4 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 徐才智 18 百农 207CK3 周 16 百农 64 河南百农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华冠 种业有限公司 欧行奇 19 淮麦 40CK4 冬春轮回选择群体 江苏天丰种业有限公司 江苏徐淮 地区淮阴农科所 孙苏阳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5 三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统一田间试验设计 随机区组 3 次重复 设计小区面积 13 15m 2 各试点根据 自己的试验田面积实际种植面积 13 17m 2 收获面积 12m2以上 计产面积按收获行长 小区宽 计算 各试点试验设于当地有代表性的田块 试验方案设计早播组播期 10 月 5 15 日 播种量为 16 万 18 万株 春水组播期 10 月 15 25 日 播量为 20 万 22 万株 多数试点按照试验方案 要求进行播种 播期适宜 出苗均匀 基本苗数足 个别试点因播期干旱 部分品种缺苗 基本 苗偏少 各试点按照当地大田生产实际确定田间耕作 水肥管理 除草防治虫害 表 4 2018 2019 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承试单位情况表 省份 承试单位 地址 联系人 河南 1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郑州市农业路 1 号 胡卫国 2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辉县市西郊 蒋志凯 付 亮 3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漯河市黄河路 900 号 宋晓霞 4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商丘市胜利东路 10 号 朱 伟 5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南周口市建设路东段 4 号 王丽娜 6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驻马店市驿城区富强路北段 142 号 朱统泉 7 濮阳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濮阳市京开大道 488 号 陈红敏 8 洛阳农林科学院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农科路 1 号 高海涛 杨洪强 9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 李 淦 10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 南阳市高新区茹楼村大庄 王育楠 11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高新区长椿路 11 号大学科技园研五 B 座 1607 室 郑天存 12 河南华冠种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鹿邑县紫气大道东段 李希臣 13 郑州市种子管理站 河南远航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市高新区雪松路 19 号 刘 丽 安徽 14 阜阳市农业科学院 阜阳市欧阳修路 567 号 冯家春 杨永华 15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仁和路天益青科技研发中心 刘耀南 16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涡阳县城东开发区 刘 钊 17 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安徽省固镇县新马桥 唐怀坡 18 寿县寿西湖农场农科所 寿县西关 王坤 江苏 19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徐州市东郊东贺村 冯国华 王 静 20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淮安市淮海北路 104 号 顾正中 21 江苏省淮海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 江苏省射阳县六垛 姜 龙 22 江苏省大华种业育种研究院连云港研究所 连云港市东海包庄火车站北 刘洪福 23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宿迁试验站 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开发区 塘湖 金彦刚 陕西 24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宝鸡市岐山县城 王敬昌 25 陕西省种子管理站 杨陵国家站 陕西省杨陵区大寨乡政府对面东侧 马 兵 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省杨凌区台城路 3 号 陈春环 27 华阴市裕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华阴市太华南路 66 号 张树军 28 陕西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站 陕西省富平县杜村镇褚塬村 李岁劳 四 试验实施及质量评估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6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关于开展黄淮冬麦区国家小麦品种试验考察的通知 农 技种便函 2019 166 号 的要求和安排 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组织了由部分国家品种审定 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的考察组 于 2019 年 5 月 19 24 日对河南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 心 新乡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 安徽亳州市农科院 涡阳 安徽华成种业股 份有限公司 宿州 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 濉溪县 江苏省瑞华科技有限公司 宿迁 徐州市农科院 徐州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淮安市 等单位承担的国家黄淮南 片水地区试 生产试验 节水品种试验 节肥品种试验进行了考察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主持人 于 5 月份对河南 安徽 江苏 陕西省内的河南漯河市农科院 安徽阜阳市农科院 江苏省大华 种业育种研究院连云港研究所 陕西宝鸡市农科院等 20 多个单位承担的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 验 生产试验进行了全面考察 从考察情况和各点试验报告看 所有国家区试承试点的领导对国家区试工作非常重视 技术 人员认真负责 试验环境较好 严格按试验方案要求执行 试验设计比较合理 多数试点播期适 时 播种出苗均匀 田间管理较及时到位 调查记载认真细致 试验质量较高 根据考察结果和各试点报送的试验苗期报告 产量和其他性状综合评价 本年度第 1 组和第 5 组 22 个试点参与汇总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和第 6 组 21 个试点参与汇总 占全部试点的 87 和 91 达到方案要求 表 5 2018 2019 年度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试点误差变异系数表 试点 第 1 组 CV 第 2 组 CV 第 3 组 CV 第 4 组 CV 第 5 组 CV 第 6 组 CV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5 10 4 47 陕西省农作物品种试验站 3 60 3 40 3 77 3 63 3 88 3 59 江苏省大华种业育种研究院连云港研究所 3 90 4 15 3 81 2 92 3 39 4 08 华阴市裕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96 3 98 3 11 3 03 2 37 1 98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4 47 4 38 4 87 5 45 4 73 3 71 江苏省淮海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 3 14 1 70 2 36 2 05 2 96 3 45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2 47 2 24 3 23 2 31 2 39 2 56 洛阳农林科学院 3 74 3 25 4 09 3 64 3 81 3 88 漯河市农业科学院 2 91 2 40 2 31 2 44 2 16 3 73 濮阳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 6 24 3 10 3 89 4 21 3 09 1 93 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5 08 4 70 5 38 6 20 3 59 3 50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宿迁试验站 2 45 2 74 2 22 1 90 2 33 3 77 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1 74 2 28 1 79 1 25 2 41 2 27 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3 15 3 08 2 74 3 43 2 94 2 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63 2 99 3 74 3 73 3 45 3 66 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1 29 2 13 1 49 1 84 2 10 2 80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7 续表 试点 第 1 组 CV 第 2 组 CV 第 3 组 CV 第 4 组 CV 第 5 组 CV 第 6 组 CV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 5 13 5 40 5 76 5 11 4 63 1 88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4 02 3 82 3 52 3 48 3 35 5 56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4 63 7 10 6 89 5 46 7 12 2 48 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郑州市种子管理站 5 16 5 30 4 12 4 02 5 16 5 89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4 49 4 25 4 60 5 09 4 78 5 69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 3 90 3 79 4 67 3 87 3 99 3 38 未汇总试点 1 南阳种子管理站试点 承担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 6 组 2018 2019 年度 国家冬麦区域试验方案要求暂不汇总 该试点的冬水组早播组试验结果可供当地选择品种时参 考 2 安徽省寿西湖农场农科所 位于长江中下游麦区与黄淮南片麦区的过渡地带 生态气 候特点与黄淮南片水地组其它试点有一定差异 生产上赤霉病 纹枯病 白粉病等病害发生重 该试点生态条件与黄淮南片水地组其他试点差异较大 不宜作为黄淮南片区试点 2017 2018 年 度只承担观察试验 作为引种的依据 3 宝鸡市农科院试点第 2 组 3 组 4 组 6 组因播种 时干旱 部分品种缺苗多 补种后苗长势弱 成穗偏少 不予汇总 4 阜阳市农科院试点因 全蚀病严重 不匀汇总 二 2018 2019 年度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播期正常 出苗较好 2018 年 9 月 10 月上旬 播种前和播种期间 河南省中北部 江苏省 北部 安徽省北部降雨播种期降雨少 土壤墒情一般 多数试点造墒播种或播种后喷灌 播期适 时 出苗均匀 苗壮 河南省中南部试点和陕西关中试点降雨适中 土壤墒情较好 适期播种 出苗较好 冬季气温平稳 墒情好 冻害轻 冬前分蘖多 冬前和越冬期河南北部 陕西关中大部分 试点连续干旱 多数试点浇越冬水 河南中南部 安徽北部 江苏北部试点降雨较多 小麦生长 繁茂 冬季气温偏低 多数试点冬季冻害较轻 小麦分蘖正常 冬前群体较大 宿州 濉溪 宿 迁等部分试点有中度冻害 部分品种叶片发生冻害 个别品种有冻死主茎和分蘖现象 春季冻害轻 分蘖成穗多 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期河南北部 陕西关中大部分试点仍然持续 干旱 多数试点浇返青拔节水 河南中南部 安徽北部 江苏北部试点降雨较多 土壤墒情好 气温回升缓慢 小麦拔节正常 分蘖成穗数增加 株高比去年提高 3 月底 4 月上旬有两次寒流 侵袭 大部分试点有轻度倒春寒冻害 部分出现品种穗东部虚尖 缺粒现象 大部分品种冻害轻 抽穗期与常年持平或略推迟 由于播期正常 穗分化时间较长 穗子较大 粒数有所增加 个别 对低温敏感品系穗粒数略有所减少 抽穗扬花期普降中到大雨 4 月下旬和 5 月上旬 为小麦正常灌浆提供了充足的水份 同时导致个别试点部分品种轻度倒伏 灌浆期气温适宜 光照和水份充足 小麦灌浆较好 千粒重较高 5 月份气温适宜 日照 充足 土壤墒情好 有利小麦灌浆 5 月下旬和成熟前出现了几天高温逼熟天气 部分中晚熟品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8 种千粒重受到影响 大部分品种灌浆正常 千粒重较高 后期灌浆快 较早熟的品种和耐后期高 温的品种产量相对较高 小麦成熟期与常年相当 比去年推迟 3 5 天 小麦成熟前后普遍降雨 豫中南和安徽 江苏淮河沿岸成熟期较早的地区收获后降雨 小 麦籽粒较好 中北部成熟期偏晚的地区收获前遇雨 雨后即晴 籽粒生色泽受影响 但穗发芽较 轻 总体来看 2018 19 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条件利于小麦生长 冻害 倒伏 病害均较轻 单产水平较去年大幅提高 小麦产量三要素中亩穗数增加较多 穗粒数略增 千粒重明显高于去 年 是一个大丰收年 小麦品种的丰产潜力充分发挥 缺点未显现 不利于鉴定品种的抗寒 抗 病 抗倒伏等综合抗逆能力 不应以今年的表现判断品种的优劣 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由于冬季气温偏低 越冬害虫基数少 蚜虫 纹枯病 白粉病等病虫 害较常年偏轻 新乡县 辉县 原阳 南乐 商丘等部分试点茎基腐病偏重发生 宝鸡 岐山 涡阳 宿州 濉溪 淮安 宿迁 泗县等试点条锈病偏重发生 阜阳 涡阳等试点全蚀病发生较 重 淮安 宿迁 徐州等试点纹枯病偏重发生 岗埠 泗县等试点土传黄花叶病毒病偏重发生 原阳 濮阳 徐州等试点白粉病偏重发生 小麦抽穗 扬花期降雨 但气温较低 雨后即晴 无 连续阴雨 大部分试点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 新马桥等部分试点赤霉病中度偏重发生 早抽穗品 种赤霉病较晚抽穗品种赤霉病重 1 条锈病 条锈病抗病性较好的品种 第 1 组 新麦 45 驻麦 762 许研 5 号 赛德麦 601 新农 23 众麦 166 许农 10 号 第 2 组 苑丰 8 号 厚德麦 981 中育 1428 百农 4199 西农 519 中 植麦 13 第 3 组 德研 0516 平安 0658 濮麦 1165 西农 285 周麦 38 号 第 4 组 西农 733 郑麦 22 第 5 组 周麦 37 商麦 178 许科 6 号 平安 701 洛麦 36 西农 625 丰德存麦 22 泰禾麦 6 号 阜麦 0808 郾丰 168 第 6 组 丰德存麦 23 西农 235 中原 20 华展 166 百农 8822 新植 6 号 西农 501 永丰 103 条锈病感病较重的品种 第 1 组 山农 116 瑞华 1568 益科麦 1506 华成 865 隆平麦 3 号 第 2 组 顺麦 10 号 涡麦 77 轮选 6 号 航裕 33 第 3 组 中颖 8 号 创麦 58 徐麦 14017 LS018R 金麦 1 号 淮麦 608 郑麦 18 周麦 18 百农 207 第 4 组 淮核 15173 豫 农 804 淮麦 1403 宝亮 5 号 轮选 2000 淮麦 1196 科大 1026 冠麦 8 号 宿育 0622 滑昌 878 宝麦 312 百农 207 第 5 组 瑞泉麦 32 先圣 368 华成 5157 保丰 1530 瑞华 502 濮麦 116 百农 207 第 6 组 丰德存麦 21 淮麦 304 丰韵麦 6 号 新麦 38 偃展 4110 百农 207 等 2 茎腐病 茎腐病较轻的品种 第 1 组 瑞华 1568 益科麦 1506 华成 865 丰韵麦 5 号 民丰 266 众麦 166 郑麦 162 隆平麦 3 号 周麦 18 百农 207 第 2 组 顺麦 10 号 豫农 168 涡麦 77 厚德麦 981 中育 1428 百农 4199 囤麦 257 西农 519 济麦 44 航裕 33 第 3 组 德研 0516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9 平安 0658 徐麦 14017 涡麦 33 郑麦 18 西农 285 存麦 633 周麦 38 淮麦 608 第 4 组 淮核 15173 西农 733 淮麦 1196 轮选 2000 宝亮 5 号 科大 1026 永民麦 1 号 郑麦 22 冠麦 8 号 第 5 组 周麦 37 先圣 368 濮麦 116 泰禾麦 6 号 郾丰 168 第 6 组 西农 235 丰韵麦 6 号 新麦 38 永丰 103 周麦 18 百农 207 淮麦 40 等 茎腐病偏重的品种 第 1 组 中麦 578 山农 116 驻麦 762 第 4 组 豫农 804 郑麦 161 宿育 0622 宝麦 312 第 5 组 洛麦 36 第 6 组 丰德存麦 21 新植 6 号 西农 501 3 赤霉病 赤霉病较轻的品种 瑞华 1568 西农 519 淮麦 608 西农 285 涡麦 33 淮核 15173 西农 733 淮麦 1403 淮麦 1196 瑞泉麦 32 西农 625 淮麦 40 西农 501 乐麦 185 等 赤霉病较重的品种 第 1 组 山农 116 益科麦 1506 华成 865 丰韵麦 5 号 郑麦 162 隆平麦 3 号 许农 10 号 第 2 组 豫农 168 苑丰 8 号 厚德麦 981 百农 4199 第 3 组 盈 满 208 LS018R 金麦 1 号 徐麦 14017 郑麦 18 西农 285 第 4 组 豫农 804 轮选 2000 科大 1026 锦麦 24 郑麦 161 宿育 0622 滑昌 878 第 5 组 商麦 178 保丰 1530 丰德存 麦 22 濮麦 116 偃丰 168 第 6 组 丰德存麦 21 号 丰韵麦 6 号 国禾麦 19 百农 8822 新 植麦 6 号 永丰 103 4 在淮安 宿迁 岗埠 淮海 徐州等地冬季冻害偏重的品种 第 1 组 中麦 578 山农 116 许农 10 号 周麦 18 第 2 组 厚德麦 981 囤麦 127 德研 0518 西农 519 周麦 18 第 3 组 宝麦 312 周麦 18 第 4 组 宝亮 5 号 科大 1026 周麦 18 第 5 组 西农 625 阜麦 0808 周麦 18 第 6 组 丰韵麦 6 号 国禾麦 19 西农 501 偃展 4110 淮麦 40 等 生产试验品 种 西农 364 西农 501 淮核 13068 益科麦 0372 偃展 4110 等 三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 试验产量 试验产量数据采用中国农业大学遗传育种系和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联合研制的农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程序 RCT99 进行分析 地点随机模型 其它农艺性状采用平均 数法统计分析 联合方差分析结果 表 5 表 9 2018 2019 年度区试早播组第 1 组 第 2 组 第 3 组 第 4 组 第 5 组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 585 4 公斤 582 7 公斤 587 6 公斤 583 9 公斤 583 6 公斤 比上一年度试验产量增产 22 左右 与 2017 年产量相当 对照周麦 18 平均亩产分别为 563 5 公斤 562 2 公斤 566 3 公斤 564 7 公斤 563 3 公斤比上年度增产 21 左右 与 2017 年度相 当 对照百农 207 平均亩产分别为 550 3 公斤 547 4 公斤 550 3 公斤 543 6 公斤 547 8 公斤 比周麦 18 减产 2 3 左右 2018 2019 年度区试晚播组试验平均亩产 563 公斤 比上一年度试验平均产量增产 22 对 照周麦18平均亩产547 6公斤 比上年周麦18平均亩产增产20 对照偃展4110平均亩产508 3 公斤 比上年偃展 4110 平均亩产增产 16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0 二 抗性鉴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负责抗性鉴定 鉴定结果可以看出参试的 99 个品种 包括 对照周麦 18 百农 207 偃展 4110 淮麦 40 赤霉病抗性大部分品种高感 中抗品种 1 个 中感品种 22 个 条锈病中抗 慢 中感品种 15 个 达到免疫和高抗水平的品种 7 个 叶锈病 达到高抗和免疫水平的品种 25 个 中抗 中感品种 33 个 白粉病大多为高感 中感和中抗品种 10 个 没有高抗品种 纹枯病中感品种 30 个 中抗品种 9 个 高抗品种 4 个 三 品质检测 参试二年的品种中麦 578 轮选 2000 新麦 45 德研 0518 属于强筋品种 丰德存麦 21 科 大 1026 山农 116 西农 235 属于中强筋品种 参试一年的品种济麦 44 航裕 33 国禾麦 19 新麦 38 中原 20 属于强筋品种 郑麦 162 隆平麦 3 号 徐麦 14017 西农 285 冠麦 8 号属于 中强筋品种 按照强筋和中强筋小麦评价 驻麦 762 等其余按中筋小麦评价 四 品种冬春性鉴定结果 据洛阳农林科学院国家小麦冬春性鉴定结果 黄淮南片冬水组 早播组 参试品种益科麦 1506 西农 519 囤麦 257 徐麦 14017 瑞泉麦 32 西农 625 阜麦 0808 为春性类 其余品种 为冬性类 晚播组区试参试品种西农 501 淮麦 40 为春性类 其它品种为冬性类 四 方差分析结果 表 6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1 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 著 区组 44 54376 30 1235 82 2 33 0 环境 21 3828286 75 182299 38 172 39 0 品种 17 188570 19 11092 36 10 49 0 互作 357 377521 72 1057 48 1 99 0 误差 748 397517 06 531 44 总变异 1187 4846272 00 表 7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1 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天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 著性 0 01 显 著性 CK1 CK2 位次 比 CK1 增 产 2 的 试点率 比 CK2 增 产 2 的 试点率 比 CK1 增产和 减产不显著试 点率 郑麦 162 599 8 a A 6 44 8 99 1 86 4 90 9 益科麦 1506 599 5 a A 6 39 8 94 2 90 9 100 0 丰韵麦 5 号 599 4 a A 6 38 8 93 3 100 95 5 瑞华 1568 595 4 ab AB 5 67 8 20 4 86 4 90 9 华成 865 594 4 abc AB 5 49 8 02 5 81 8 95 5 许研 5 号 592 8 abcd AB 5 21 7 73 6 86 4 95 5 赛德麦 601 591 3 abcde AB 4 94 7 46 7 81 8 95 5 新麦 45 590 9 abcde AB 4 87 7 39 8 81 8 95 5 山农 116 587 3 bcde AB 4 23 6 72 9 81 8 90 9 驻麦 762 586 8 bcde AB 4 14 6 64 10 86 4 86 4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1 续表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 著性 0 01 显 著性 CK1 CK2 位次 比 CK1 增 产 2 的 试点率 比 CK2 增 产 2 的 试点率 比 CK1 增产和 减产不显著试 点率 众麦 166 586 3 bcde ABC 4 05 6 54 11 90 9 77 3 新农 23 583 5 cde BC 3 56 6 04 12 77 3 81 8 中麦 578 582 9 de BC 3 45 5 93 13 68 2 90 9 隆平麦 3 号 581 0 ef BC 3 12 5 59 14 54 5 86 4 22 100 民丰 266 580 7 ef BC 3 06 5 53 15 72 7 86 4 许农 10 号 571 6 fg CD 1 45 3 88 16 59 1 77 3 周麦 18CK1 563 5 g DE 0 00 2 40 17 0 0 百农 207CK2 550 3 h E 2 34 0 00 18 13 6 表 8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2 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著 区组 42 34142 8 812 9 1 6 0 008 环境 20 4511439 5 225572 0 280 6 0 品种 17 252320 0 14842 4 18 5 0 互作 340 273285 8 803 8 1 6 0 误差 714 355339 8 497 7 总变异 1133 5426528 0 表 9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2 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著 性 0 01 显著 性 CK1 CK2 位 次 比 CK1 增 产 2 的试 点率 比 CK2 增 产 2 的 试点率 比 CK1 增产 和减产不显 著试点率 航裕 33 604 3 a A 7 49 10 40 1 100 100 0 冠麦 9 号 597 3 ab AB 6 24 9 12 2 90 48 95 2 百农 4199 597 1 abc AB 6 20 9 08 3 95 24 95 2 中育 1428 596 3 abc AB 6 07 8 94 4 90 48 100 0 涡麦 77 593 9 bc ABC 5 64 8 50 5 90 48 95 2 苑丰 8 号 590 6 bcd BCD 5 06 7 90 6 90 48 100 0 厚德麦 981 590 5 bcd BCD 5 02 7 87 7 85 71 95 2 轮选 6 号 588 8 bcde BCDE 4 73 7 57 8 90 48 90 5 顺麦 10 号 587 8 bcde BCDE 4 56 7 39 9 100 100 0 中植麦 13 号 587 2 cde BCDE 4 45 7 28 10 95 24 100 0 豫农 168 582 9 def CDE 3 68 6 49 11 71 43 90 5 德研 0518 582 3 def CDE 3 57 6 38 12 71 43 81 0 囤麦 257 580 0 ef DEF 3 17 5 96 13 76 19 81 0 众麦 99 576 3 fg EF 2 51 5 28 14 57 14 76 2 西农 519 567 7 gh FG 0 98 3 72 15 57 14 61 9 周麦 18CK1 562 2 hi G 0 00 2 71 16 济麦 44 556 8 ij GH 0 96 1 72 17 33 33 52 4 17 80 9 百农 207CK2 547 4 j H 2 64 0 00 18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2 表 10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3 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著 区组 42 60397 04 1438 02 2 59 0 环境 20 4137985 25 206899 27 216 23 0 品种 17 193298 80 11370 52 11 88 0 互作 340 325323 94 956 84 1 72 0 误差 714 396850 97 555 81 总变异 1133 5113856 00 表 11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3 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显著 性 0 01 显 著性 CK1 CK2 位次 比 CK1 增产 2 的试点 率 比 CK2 增 产 2 的试 点率 徐麦 14017 609 5 a A 7 64 10 75 1 95 2 100 0 涡麦 33 604 4 ab AB 6 73 9 82 2 85 7 95 2 郑麦 18 602 0 abc ABC 6 31 9 38 3 100 100 0 德研 0516 596 2 bcd ABCD 5 29 8 34 4 95 2 95 2 淮麦 608 596 1 bcd ABCD 5 27 8 32 5 90 5 95 2 周麦 38 号 591 7 cde BCDE 4 49 7 51 6 81 90 5 LS018R 589 6 def CDE 4 13 7 14 7 71 4 85 7 存麦 633 589 3 def CDE 4 07 7 08 8 66 7 85 7 金麦 1 号 588 4 def CDE 3 91 6 91 9 76 2 85 7 顺麦 11 号 587 8 def CDE 3 81 6 81 10 76 2 90 5 西农 285 587 6 def DE 3 78 6 78 11 76 2 90 5 中颖 8 号 586 0 def DE 3 49 6 49 12 76 2 95 2 濮麦 1165 585 1 ef DE 3 33 6 32 13 81 81 0 创麦 58 584 0 ef DE 3 13 6 11 14 61 9 76 2 平安 0658 583 9 ef DE 3 12 6 10 15 71 4 85 7 盈满 208 579 7 f EF 2 38 5 34 16 52 4 81 0 周麦 18CK1 566 3 g F 0 00 2 89 17 百农 207CK2 550 3 h G 2 81 0 00 18 4 8 表 12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4 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著 区组 42 35593 48 847 46 1 69 0 005 环境 20 4013587 00 200679 34 195 18 0 品种 17 227246 73 13367 46 13 00 0 互作 340 349587 59 1028 20 2 05 0 误差 714 358145 19 501 60 总变异 1133 4984160 00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3 表 13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4 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著 性 0 01 显著 性 CK1 CK2 位次 比 CK1 增 产 2 的试 点率 比 CK2 增产 2 的试点 率 永民麦 1 号 602 6 a A 6 71 10 84 1 90 5 100 0 淮麦 1403 600 5 ab AB 6 34 10 46 2 90 5 100 0 轮选 2000 599 9 ab AB 6 24 10 35 3 90 5 100 0 豫农 804 596 5 abc ABC 5 65 9 73 4 90 5 95 2 郑麦 22 596 5 abc ABC 5 64 9 72 5 95 2 100 0 淮麦 1196 591 5 abcd ABCD 4 76 8 81 6 81 85 7 冠麦 8 号 591 1 bcd ABCD 4 68 8 73 7 90 5 95 2 宝亮 5 号 588 5 cde ABCDE 4 22 8 25 8 81 95 2 西农 733 587 2 cde BCDE 3 99 8 02 9 85 7 95 2 科大 1026 582 6 def CDE 3 17 7 16 10 71 4 90 5 淮核 15173 581 6 def DE 3 00 6 99 11 61 9 85 7 滑昌 878 580 7 def DE 2 83 6 81 12 61 9 85 7 锦麦 24 578 2 ef DEF 2 40 6 36 13 52 4 71 4 郑麦 161 576 0 f EF 2 00 5 95 14 52 4 76 2 宿育 0622 575 3 fg EF 1 89 5 83 15 61 9 81 0 宝麦 312 573 9 fg EF 1 64 5 57 16 52 4 71 4 周麦 18CK1 564 7 g F 0 00 3 87 17 百农 207CK2 543 6 h G 3 72 0 00 18 4 8 表 14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5 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著 区组 44 47312 6 1075 3 2 2 0 环境 21 3827588 8 182266 1 181 6 0 品种 17 155531 6 9148 9 9 1 0 互作 357 358298 3 1003 6 2 0 0 误差 748 371492 8 496 6 总变异 1187 4760224 0 表 15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早播组 5 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著 性 0 01 显著 性 CK1 CK2 位 次 比 CK1 增产 2 的试点率 比 CK2 增产 2 的试点率 周麦 37 号 594 2 a A 5 67 8 47 1 100 100 0 华成 5157 593 9 a A 5 61 8 41 2 86 4 100 0 瑞泉麦 32 592 4 ab AB 5 35 8 14 3 81 8 90 9 商麦 178 591 2 abc AB 5 13 7 92 4 86 4 95 5 保丰 1530 591 0 abc AB 5 10 7 88 5 95 5 95 5 西农 625 589 3 abcd ABC 4 80 7 57 6 90 9 90 9 瑞华 502 589 2 abcd ABC 4 78 7 56 7 90 9 100 0 洛麦 36 589 0 abcd ABC 4 75 7 52 8 81 8 95 5 濮麦 116 588 3 abcd ABC 4 62 7 40 9 81 8 90 9 2018 2019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总结 14 续表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 著性 0 01 显 著性 CK1 CK2 位 次 比 CK1 增产 2 的试点数 比 CK2 增产 2 的试 点率 丰德存麦 22 587 6 abcd ABC 4 50 7 27 10 72 7 86 4 郾丰 168 585 1 abcde ABC 4 05 6 81 11 68 2 90 9 先圣 368 584 7 abcde ABC 3 97 6 73 12 90 9 95 5 阜麦 0808 582 8 bcde ABC 3 63 6 38 13 90 9 95 5 泰禾麦 6 号 581 1 cde ABC 3 33 6 07 14 81 8 86 4 许科 6 号 579 4 de BC 3 03 5 76 15 77 3 81 8 平安 701 575 5 e CD 2 33 5 04 16 68 2 72 7 周麦 18CK1 562 3 f D 0 00 2 65 17 86 4 百农 207CK2 547 8 g E 2 58 0 00 18 4 5 90 9 表 16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晚播组试验方差分析表 试点效应随机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平方和 均方 F 值 概率 小于 0 05 显 著 区组 42 31645 2 753 5 1 7 0 004 环境 20 2979684 5 148984 2 110 0 0 品种 18 436320 0 24240 0 17 9 0 互作 360 487579 5 1354 4 3 1 0 误差 756 332898 8 440 3 总变异 1196 4268128 0 表 17 黄淮南片水地组区试晚播组试验多重比较结果 LSD 法 品种 亩产 公斤 0 05 显 著性 0 01 显 著性 CK1 CK 2 CK 3 CK4 位次 比 CK1 增产 2 的试点数 比 CK3 增产 2 的 试点率 赛德麦 8 号 584 5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