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斯密的理论贡献(用).ppt_第1页
1.1斯密的理论贡献(用).ppt_第2页
1.1斯密的理论贡献(用).ppt_第3页
1.1斯密的理论贡献(用).ppt_第4页
1.1斯密的理论贡献(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想政治选修2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常识 课程 课程性质 选修课程 一类高考科目 成绩考核 考试学时数 36学时学分 2学分 什么是经济学 经 济二字最早见诸我国古代典籍 周易 把 经济 连起来使用最初见于隋代王通的 文中子 礼乐篇 中 书中有 经济之道 的用语 但我国古代典籍中的 经济 一词是指 经国济民 或 经邦济世 即治理国家 拯救贫民的意思 我国对 经济 一词的现代用法是20世纪初引自日本 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大量翻译 介绍西方学术著作 曾移植我国古籍中的 经济 一词来译economy这个英语词汇 在西方 经济与经济学 economics 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在西方文献中 最先使用 经济 一词的是古希腊的色诺芬 约公元前430 前354年 在他所著的 经济论 中 把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生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首次用 oikovouia 经济 一词来概括 意指家庭管理 经济学便成了研究家庭 奴隶主家庭或庄园 管理或规划的学问 从近代以后 经济学的含义逐渐超越了这种狭隘的概念 成为研究社会生产 交换 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 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的一门科学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学科 如政治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部门经济学等等 经济学早期学派 a 14 15世纪 法国重商主义学派 蒙克莱田 b 近代 重农学派 法 布阿吉尔贝尔 魁奈 c 18 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英 威廉 配第 亚当 斯密 和大卫 李嘉图 自主探究一 1 这幅图片展示了哪两位经济学巨匠 2 根据所学知识 你能简单介绍以下他们所处的时代吗 3 他们俩最著名的学说分别是什么 亚当 斯密 大卫 李嘉图 的主要思想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者 1776年发表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他从 人类利己心 出发 以经济自由为中心思想 以国民财富为研究对象 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关系 但又把资本主义的现象庸俗化 他主张的自由竞争政策 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 亚当 斯密 真假亚当 斯密的名言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 不是出自屠户 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 而说对他们有利 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 是出自屠户 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 也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要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 也要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 我们要说自己有需要 也要说对他们有利 一 时代的呼唤 1 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不利因素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 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 有利因素 a 圈地运动达到了高潮b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c 科技进步的加快 探究1 阅读书本p2页材料 思考斯密生活的年代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有利的是 不利的是 1751年 28岁哲学教授1762年 39岁私人教师1767 1776年 44岁 研究经济学9年1776年 53岁 国富论 发表1790年 去世 2 斯密生活时代社会状况对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斯密经济理论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一 时代的呼唤 1 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圈地运动 的加速 推动着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存在 阻碍束缚资本主义发展 提供大量资本 基本条件之二 提供大批自由劳动力 基本条件之一 提供先进技术 科技进步的加快发展 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 3 当时英国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理论的支持 探究二 阅读教材p3 4 思考 什么是社会财富 怎样增加社会财富 重商主义观点主张是什么 比较二者有何不同 期密的观点主张是什么 如何评介二者的观点主张 二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重商主义的观点主张 认为金 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第一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促进出口 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 一国没有金矿情况下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顺差 增加国家财富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第二 另方面可压低国内工资水平 降低本国产品成本 从而提高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多出口 为什么 这是因为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重商主义财富观的内容和主张 即财富来自流通领域 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 重商主义主张 富国穷民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采取鼓励出口 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对重商主义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的评价 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促进作用 但在新的条件下 妨碍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试描述一下图片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限制进口 鼓励出口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者认为 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重商主义者认为 要增加国家财富 必须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民穷国富保证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 获得更多的金银 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2 斯密的观点主张 斯密财富观的主要内容和主张 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斯密主张 富国裕民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 对斯密观点和政策主张的评价 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收入 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收入 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 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探究 阅读课文 比较重商主义者和斯密对社会财富理解的不同之处 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民穷国富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主张采取鼓励出口 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财富是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富国裕民 提出两个目标 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要使本国的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 流通领域 练一练 a d 斯密在 国富论 中对重商主义财富观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指出 如果力求认真地证明 财富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 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并且只在购买货物时才有价值 那就未免过于可笑了 无疑 货币总是国民资本的一部分 但我已经说过 它通常只是一小部分 并总是最无利可图的一部分 回答1 2题 1 在斯密看来 货币在这里行使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d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2 在斯密看来 财富是指 a 金银货币b 金银所购各物c 由货币或金银构成的价值d 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三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1 斯密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认为使用价值大的东西 可能交换价值极小甚至没有 使用价值 特定的物品的效用 交换价值 由于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1 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 斯密分析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使用价值极小甚至没有的东西 可能交换价值很大 亚当 斯密在 国富论 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 水的用途最大 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 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 反之 金钢钻虽几乎无使用价值可言 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斯密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 3 评价 科学地认识到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这种观点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斯密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 2 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评价 即认为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 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 这不科学 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复习回忆高一 经济生活 所学内容 思考 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1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四 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 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经济学史上 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把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上述三大阶级的人 如何评价斯密的三大阶级划分理论 斯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 工人和资产阶级三大基本阶级 划分根据是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地主 土地地租 工人 劳动工资 资本家 资本利润 这一划分大致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与以往的划分相比 是一巨大进步 2 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斯密如何看待三种收入的来源 一方面认为 资本主义的地租 工资 利润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 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又认为 工资 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 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 是自然力的产物 认为资本主义的地租 工资 利润都来源于工人的劳动 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如何评价斯密的三种收入来源理论 认为 工资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这种观点科学揭示出了资本主义工资 利润地租的来源和资本主义三大阶级的经济关系 这种观点掩盖了工资 利润 地租的实质和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 小结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