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三: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三: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三: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三:3.7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7课一、选择题1代号为“火炬”的登陆计划是盟军实行的重大行动,该行动()a使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b使欧洲战场的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c使北非德意军队处于东西夹击之中d直接导致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解析:“火炬”计划是指英美军队在西北非实行的两栖登陆,登陆后,盟军向东发动进攻,与自东向西的英军遥相呼应,使北非德意军队陷于两线夹击中。答案:c21943年,美英军队在西西里岛登陆成功的前提是()a北非战场取得胜利b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解析:从教材中的“19411945年的欧洲和北非战场”示意图不难判断,在西西里岛登陆的英美盟军是从北非方向过来的。答案:a3作为世界大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这次行动()a加速了北非战场的胜利进程b导致了意大利法西斯的溃灭c使法西斯德国处于夹击之中d改变了中国战场的战略态势解析: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武装力量处于东西两面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溃灭。答案:c4下面这幅漫画榜样(图中站立者为一个日本将军,柱子上写着“墨索里尼”)是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所作,其主要寓意是()a墨索里尼死有余辜b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c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d蒋介石独裁统治不得人心解析:漫画榜样运用跨越时空的手法,将倒吊在米兰街头的墨索里尼改画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寓示日本侵略者将与墨索里尼有同样的下场,预示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答案:c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解析:英法并没有操纵开罗会议,开罗会议参加国是美、英、中,没有苏联,当时的美国总统是罗斯福,并非杜鲁门,故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只有c项是开罗会议的内容,正确答案为c。答案:c6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a德黑兰会议决议b开罗会议决议c慕尼黑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解析: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缓解苏联的压力。答案:a7波茨坦公告发表后,促使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的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发起全面反攻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d德国法西斯彻底灭亡解析: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在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中,主要还是中国军民的大反攻,使日本陷入抗日力量的包围之中。美国投放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都是加速其投降的因素。答案:a8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事件是()a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b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解析: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只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才算正式投降;而且日本投降最晚。答案:d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41年9月,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的要求,对于苏联的建议,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1942年6月,苏美和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谅解和共识,但英国在备忘录中对承担的义务作了一些保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总计176万人,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288万盟国大军涌入法国,势如破竹,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在8月19日渡过塞纳马恩省河后结束。 百度百科材料二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诺曼底登陆的胜利抹去了敦刻尔克的耻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在1943年夏以前没能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样看待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1941年9月英国的回应只是派出小部队对欧洲大陆实施偷袭骚扰”可知此时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没有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的军事实力;据材料“1943年5月,英美华盛顿会议,决定于1944年5月在欧洲大陆实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可知,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利益;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大陆均势政策,英国想乘苏德相争坐收渔翁之利,而不愿过分削弱自己。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评价是充分肯定的。对此观点如果同意,可直接迁移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意义进行论证;若认为此观点片面,有拔高之嫌,可一方面迁移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要明确其它战役对二战进程的重要意义。答案:(1)1941年底前美国尚未参战,英国无组织这样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的军事实力;英国想乘苏德相争坐收渔翁之利,重塑欧洲大陆均势;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大英帝国海外殖民利益。(2)这一评价充分肯定了该战役的意义,但有拔高之嫌,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使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与苏军协同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使美军能把主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二战的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二战后世界的整体格局。二战中的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等都是关键性战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一个积小胜到大胜的过程,各个战场、每场战役都功不可没,不能过分拔高任何一次。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到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得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论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就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在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性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二日本人以武士道的精神,拼命抵抗,到死方休要一个人一个人地消灭日本人的抵抗,一寸土一寸土地征服那个国家,很可能要丧失100万美国人和50万英国人的性命。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三8月6日,美国将第一颗原子弹投到日本海军基地广岛事后日本人调查该市死伤人数,死者计6万人,伤10万余人,而伤者也大多无法治疗。日本拒绝乞降受降目击记请回答:(1)关于日本战败的原因分析方面,有哪些主要的论点?(2)你如何评价原子弹在对日战争中的作用?(3)你如何认识日本人遭受原子弹轰炸的悲剧?(4)西方人士分析日本战败的原因是否客观公正?为什么?解析:第(1)、(2)问从材料中即可获取有效信息。第(3)问,应指出是日本法西斯和军国主义的责任。第(4)问,应指出日本战败的深层原因,特别是中国人民的抗战起了重要作用。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