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社会工作期末论文 题目: 探析肢体语言在学校个案工作中的影响作者: 宋兴林 学号: 2012211929 上交日期: 2013年1月26日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探析肢体语言在学校个案工作中的影响【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往往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肢体动作来相互传达信息而完成的。肢体语言作为人类语言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们的交流。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妙用,作为研究人类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想要做好人的工作,需要在很多细节方面做好精细的研究掌握工作。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到对方肢体所传达的信息及对自身肢体语言的掌控,在不同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会给案主带来影响,会在工作中得到意外的收获。 【关键词】:肢体语言 , 学校社会工作 , 个案工作 , 学校社工一、 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方法(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什么是学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应用领域。学校社会工作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不同国家、不同学者的表述不同。这源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对社会工作的定义就会不尽相同。在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一书中,作者范明林对学校社会工作做了一个界定,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依据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在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主要以学校为工作方位,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促进学生成长为工作重点,为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相应的学校环节提供服务的一种专业活动。 范明林:社会工作方法与实践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我国台湾学者徐霞和林万亿在当代社会工作一书中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原理与方法运用于学校,目的在于协助学校,使之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并使学生得以适应今日与未来的生活能力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 徐霞、林万亿:当代社会工作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页。其实,总结起来,所谓的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讲社会专业的原理、方法及技巧应用于教育机构及设施中,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社会生活。(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最为常用的三大方法是:学校个案工作、学校小组工作、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这三种常用的工作方法也是学校社会工作的传统方式。出了以上三种常用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以外,学校社会工作方法还包括心理治疗方法和抗力视角的学校社会工作方法。本文就学校个案工作中肢体语言对工作的影响进行一个简单的探析。1、学校个案工作的定义什么是学校个案工作?学校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在校师生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在校学生减低学习压力、解决学校生活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认知能力及生活技能。所以,对于学校社会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工作基本对象是在校学生,但为了学生问题的尽快解决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学校社会工作者还需在教师、学校有关管理人员、家长、社区相应机构工作人员配合下开展具体服务,因此,上述人员有时不仅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有时也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2、学校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程勇、陈天柱、苏祥在学校社会工作概论一书中对学校个案工作的基本步骤做了这样的标准划分。总体而言包括划分标准:按时间和服务内容两个标准。按时间划分,克分为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和结束阶段;按服务内容划分,可分为结案和建立关系、资料收集和分析、诊断和计划、治疗和服务、结案和评估、持续的治疗等阶段。结合时间和服务内容两个标准,可将个案工作程序划分为:结案与转介、收集资料、制定计划、服务、结案、评估和追踪等不同的阶段。 程勇、陈天柱、苏祥:学校社会工作概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版,第55页。二、 肢体语言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影响(一) 肢体语言的概念除了口头语言之外,还包括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指人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目光、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动作等以增强口头的表达效果,肢体语言的沟通效果往往能弥口头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信息、感情内容。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体态语言或身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来将自己的信息与他人行相互交换,相互传递,已达到相互了解,彼此依存的目的。所以当你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会感觉到,有的人你很愿意和她说话,而和有的人讲话会是你感到不舒服,这些种种表现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在说话的时候无意识情况下所做出的身体语言也在影响着你们的谈话。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肢体语言往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二) 学校社工应注意的自身肢体语言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往往能为后来的交往建起一个坚实的根基。很多人在交流的过程中,为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往往不由自主的忽略了肢体所表达出来的信息。所以就产生了一系列谎言、对信息的质疑等现象。因为当一个人在做陈述的时候,口头表述出来的信息与肢体流露出来的信息在不经意间产生一定程度的分歧。所以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尤其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与个案学校中小学生的交流中,正确的掌握肢体语言在交流中的运用,不仅仅能拉近与学生心灵间的距离,还能使个案准确获取你所表达的信息,已达到更好的合作。作为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面对着来自不同问题的中小学生。学校社工以什么样的方式、态度与他沟通,这决定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将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你,是否能积极配合你完成任务。这些都取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于案主首次交流中社工给案主所留下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的建立,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工肢体语言所流露出来的信息。所以,学校社工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在个案面前建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肢体语言是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需掌握的。1、 目光经验证实,人与人交谈的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对方的眼神。通过对对方眼神的解读,人们会捕捉到对方很多其口头语言所没有表达出来的信息,这时候有人就会说:“你的眼神出卖了你”。这是因为这个人读懂了你的肢体语言,并权衡出了你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之间信息表露出来的真伪,而做出的回应。当一位男士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漂亮的女士看的时候,女士会自然而然的感到害羞、脸红,目光不停的闪烁;当一位严厉的父亲睁大眼睛瞪着犯错的孩子时,小孩子无意识的低下头,感到惶恐不安,不敢与父亲对视。这些都是由于读懂了对方的肢体语言,而自然而然所做出的反应。学校社工在与学生的交流的时候,首先得注意自己的眼睛所“说的话”。目光应该投射在什么位置?应该怎么去控制自己的眼睛?你要看什么?应该怎么去看?莎伦萨伊勒(Sharon Sayler)在身体语言的妙用一书中对“目光所包含的一切”的分析中谈到,“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其实只有两个可以看的位置,或者看着对方,或者看其他地方” (美)莎伦萨伊勒(Sharon Sayler):身体语言的妙用 ,张奇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年版,第104页。在于他人对话的时候,目光在对身上的停留时间的把握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活。交谈中花太多时间见目光投射在对方的身上,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不安等心理活动。因为他可能误认为,对方抓到了自己的“把柄”,看穿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而感到惶恐不安。所以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宜将自己的目光长时间的停留在对方的身上,给对方呼吸的时间。当然也不能长时间不与对方进行眼神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的眼神长时间得不到另一方眼神的回应。他便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基本尊重,对方对自己根本就不在乎,从而产生烦闷、急躁不安的情绪。在谈话中,还有需要重点注意避免的是,目光的闪烁。一般认为,在与他人对话过程中,一个人目光不停的闪烁,意味着这个人存在说谎的嫌疑。这个肢体语言所表露出来的信息总让对方感到自己不被真诚对待而有所防备,将心里真实的想法关闭起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作为学校社会工作者,尤其需要注意以上几条关于目光交流技术的掌握,不能忽视自身肢体语言在交流中所做出的信息传递。正确的掌握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会给你的工作带来一项不到的收获。2、坐姿腿姿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个人的坐姿往往会反应出他当时的心态。行为学家指出,腿部属身体下端,但它恰恰也是表露潜意识情感的又一部位。交叉的双腿是竞争意识的反映,谈判中,当激烈地竞争某些问题时,谈判者也许不由自主地双腿交叉,然而在谈判达成协议时,双方又不由自主地放下腿。 育儿论坛帖子:“交谈时候的坐姿腿姿反映你当时的心态。” 坐在椅子上立刻跷起二郎腿的人,具有不能输给对方的反抗意识。张开腿部而坐的男性,表明他对性充满自信,具有支配性的性格。一条腿自然地架在另一腿上的女性,表示对自己的容貌、身材充满自信。这种女人自尊心强,热衷于做强人。一方面能轻松地跟男人们交往,但另一方面又不会轻易倾心于别人。用力交叉两腿的女性,从反而暗示对性的兴趣。无论男女,频频交换架腿姿势是情绪不稳定或焦躁的表现。把一条腿整齐地迭在另一条腿上,无意识中表示拒绝对方,保护自己的势力范围,使之不被他人侵犯。在与一般朋友、同学和家人的交流场合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到舒适的坐姿进行谈话。但作为一名学校社工,在于学生交流的时候就不能过于随意。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到案主对社工自身肢体语言表露出来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社工切记千万不能为了口头专业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一些不恰当的肢体语言带给案主的困扰。例如:1)社工切记不要在案主面前跷二郎腿,这对案主有一种打压的意味,似乎在向案主传递这样的信息:我说的、做的都是对的,你必须听从我的建议而不能做出反抗。这个信息的传出会加重正处于青春期少年的叛逆心理,导致案主与社工之间的任性关系建立不起来。2)身体后倾,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对象身体往后倾斜,这一肢体语言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含义呢?有专家认为:在谈话途中,对方突然身体向后倾斜,那说明他对本次的谈话并不感兴趣甚至是排斥。所以,学校社工在与案主交流的时候,身体应该稍稍前倾,拉近与案主之间的距离。而身体后倾的后果就是,案主误认为,学校社工不喜欢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反抗等心理。学校社工在与案主交流的时候对自身肢体语言的掌控除了目光、坐姿腿姿以外,还应该对说话语速、音量、态度,面部表情等方面进行正确把握。(三) 学校社工应注意到的案主的肢体语言学校社工在与案主交流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自身肢体语言的表达,还要密切关注个案学生在谈话时,肢体所表达的信息。根据案主肢体上的反应社工及时调整谈话的内容、方式、气氛等。1、 通过肢体识别语言的真伪英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彼得卡雷特在体态秘语一书中说道:“我们对别人说的很多话都是不真实的,有谎言、胡话、捏造、欺瞒和厚颜无耻的弥天大谎。据估计,我们每天会对碰见的三分之一的人撒谎。” (英)彼得卡雷特(Peter Collett):体态秘语:肢体语言手册 ,季广茂、邱娟、丁洁茹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当别人在撒谎的时候,说谎者往往会刻意或无意识的做出一些肢体语言。 当一个未曾经过肢体语言训练过人在撒谎的时候,肢体往往会做出以下一些反应。1)目光闪烁、眨眼次数增加。一般认为,当撒谎者在对别人撒谎的时候,其心理会感到内疚、心虚和不安,所以往往会无意识的将目光从对方的身上移开,而找不到安置的地方而来回闪烁。2)关于撒谎研究行为的研究表明,人在撒欢时,身体的下部会比身体的上部提供更多的信号。因为在谈话的时候,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身体的上部,如面部表情。而往往忽略身体下部所做出的肢体语言。当撒谎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时不时用手拨弄头发、做捂住嘴、摸鼻子等动作或者将两只手放在一起来回搓(当然这还得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天气寒冷,作这一动作纯属正常),双腿会不自觉的收回等。一个人在说谎的时候由于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心虚、内疚,、出于本能,说谎者在交谈的过程中,会做出一些“出卖”自己的肢体动作。通过对这些肢体语言的解读,可以识别对方口头所陈述的信息的真伪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2、通过肢体动作洞察内心学校社工在对学生作个案辅导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学生的肢体语言。学校社工应时时关注案主肢体所发出的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措施。例如:1)案主一直低着头或侧脸,不肯与学校社工对视,说明他缺乏自信或者不认可社工。出现此类情况,社工就应该想办法用鼓励、支持性的语言跟他交流,让案主和社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2)当案主不停地看时间、注意力不集中时,说明他对此时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刻意回避此话题。此时,学校社工就应该转换一下视角,聊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缓解气氛,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不但问题不能完美解决反而反其道而行之。肢体语言被称之为“沉默的语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交谈的时候,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交流。通过对肢体语言的正确解读,能够跨越障碍,不易误入语言的圈套。三、结束语 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在校问题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作为一名合格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学术理论、专业的工作技巧,还应该多方面了解肢体语言在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对肢体语言所表露出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这样有助于学校社会工作的有效进行,也有利于学校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1、 程勇、陈天柱、苏祥:学校社会工作概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年版。2、 (美)莎伦萨伊勒(Sharon Sayler):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