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doc_第1页
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doc_第2页
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doc_第3页
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doc_第4页
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刘德昌老师讲课的收获 听过刘德昌老师上音乐课,没有一个人不为他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吸引。而更令人敬佩和感动的是,他对小学音乐教育是那样的热爱、那样的忠诚。可能有人觉得音乐属于“小三门”,认得多、来、味,会唱几首歌,就可以教学生,其实不然,这里面有很多学问。刘老师就这个问题做了个很好的回答。总体来讲刘老师上课正如他本人一样朴实,没有眼花缭乱PPT,也没有五花八门的道具,甚至连录音资料都不用,仅用自己一张嘴、一架钢琴就把音乐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叹服。从刘老师身上我得到一些启示:重视音乐的本身。音乐声音的艺术,通过不同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来表达感情,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往往忽略这些最基本的元素,在这一点上刘老师做得非常细,他很注重学生的歌唱状态、音色以及歌唱情绪,而且擅于生动的示范,虽然动作有些夸张,但却非常到位,充分调动了自身的每一器官用于诠释音乐。另外就是刘老师非常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细节,教学语言严谨、规范,重视每一课堂行为,课堂常规明确。 2013年5月18日,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来到西安八十九中讲学。他颇具匠心,语言幽默,热情洋溢,全场师生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他的讲座内容主要如下:1、节奏训练。刘老师说:在平时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过分的强调了节奏等因素而忽略音乐的美,违背了音乐教学的初衷,是音乐课将死的表现。如把节奏单独拿出来训练或者在节奏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有些音乐教师过分的强调节奏,失去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是不可取的。2、习惯培养。刘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把握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两者统一。从组织教学开始,刘老师强调了教师引导的重要性。组织教学亲自带学生跟着节奏走进音乐教室,导入时应由浅入深慢慢把学生带入到音乐课,听音乐时要给学生明确的问题导向等。刘老师还说,我们不要做搬运工,注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心理,在学生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3、语言情感语言交流是音乐课堂中情感表达的重要部分。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如唱、跳、表演等能力,在学生面前做好示范,让学生心中产生对教师的敬佩和崇拜,自然而然就被吸引过来了。其次,在和学生交流时要全身心的投入,注意语言表达。刘老师以闪闪的小星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语言情感产生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表扬学生,语言表达要恰到好处。4、课堂合唱教学几例刘老师说:在没有教学条件时,也要创造有效的音乐教学。如叫几个学生上讲台,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形成各种节奏,让下面的学生练习或者重新组合。又如用舌头的前后翻发出两种声音,可以分声部练习节奏。还有火车来了,三声部分别用呜、空、咔嚓卡擦等声音,感觉火车由远到近从身边驶过等。这些教学方都体现了刘老师音乐教学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在现场他为我们展示了有特色的课堂教学,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和掌声。如野蜂飞舞的导入、小雨沙沙的教学等。刘德昌老师的讲课给我们这些教育硕士以及就要走上教师岗位的本科生树立了榜样。他的讲座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定用情范唱、用心上课,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学习音乐。刘老师投身音乐教育30年仍然如此激情,让我们这些后辈惭愧不已。夸张的体态和诙谐的语言让所有人看到了一颗年轻的心和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情。他以生动的教学事例诠释了他对音乐教学的一些主张和看法,老师和同学们在轻松的笑声中收获颇多。现总结如下:1、观其型,闻其声;看动作,出现声音。很多人认为,音乐课就是要让学生大声的唱歌。其实不然,这样既丢失了音乐本身的情绪,又导致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唱歌习惯,甚至造成学生喉咙方面疾病等。首先,音乐课中聆听很重要,让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聆听,充分开发学生的感官器官。其次,不能丢掉对学生良好的学习音乐习惯的培养,在活动中培养,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在积累中应用。在此环节中,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在出音响前要做好准备,让学生放轻声音,用感情去演唱,并聆听音响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最后,不要丢掉音乐的要素来表现音乐形象,多一些对音乐表现要素的应用,同时多用对比的手段,比如:速度的对比,音色的对比,力度的对比等,使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现场刘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多互动。我们像一个学生在享受着教学过程,又像一个老师在学习刘老师的教学方法。他在黑板上画线条进行力度和速度的对比,通过他的手势学蜜蜂让我们感受到了力度和音色上的对比。这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是一个亮点。2、用心备课、激情上课新课标要求我们上课时要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点很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备课中。我们在备教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备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识程度是不同的,要注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心理,在学生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备课是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我们在备课时,应该通过日常生活发现更多的音乐,把日常的声音和音乐有机结合,加上教师的再创造就可以去表现音乐。在刘老师的讲课过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了激情上课的重要性。就如我们被刘老师的激情带进了快乐的情绪中。如果一个教师板着脸上音乐课,那学生也只有板着脸唱歌了。特别是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激情上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三年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辛勤和得到肯定后的满足感。在备课、上课、反思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刘老师的讲座让今天的我在学习的同时有了更多的反思,他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行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原来,音乐教学可以这么美听全国音乐特级教师刘老师讲座后有感“原来,音乐教学可以这么美!这么轻松!这么好玩!”这是我听了全国音乐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讲座后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新定义。刘老师已经六七十岁,但精神矍铄,情感充沛。无论是导入、启发语言,还是歌词念唱,都非常生动形象富有音乐性,体现出较高的文学造诣。兴之所至,还一会儿跳上凳子,一会儿爬上钢琴,一会儿双膝跪地,一会儿睡于地下所有一颦一笑,一投足一举手,皆出于自然,将音乐的内在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就这样运用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和丰富形象的肢体语汇,引领着我们这些“大孩子”尽兴地玩着音乐!享受着音乐!一、刘老师的音乐教学之美刘老师的音乐教学美在哪里呢?美在他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充沛的情感!片段一:三个你好1、马路上和一个熟人见面,有礼貌地打招呼你好!2、马路上和一个好朋友见面,热情地打招呼你好!3、马路上看见了一个20年没见面的好朋友,热情激动地打招呼你好!三个“你好”涵盖着不同的情感,而情感又和音高、音调有关系。在三个“你好”的引领下,我们自然而然发出了高位置的、优美统一的声音。片段二:小星星在教学中,为了解决歌曲的基本节奏,我们经常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缺少了音乐和情感的概念。但在教学小星星时,刘老师是让学生用塑造音乐形象的方法来念唱歌词,改变了原来歌曲的节奏,并将歌唱技巧“连音和非连音”的学习悄然渗透其间。原来歌曲的节奏是: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改变后的节奏是: x x. x x . xxx 0 x x. x x . xxx 0 在这里,刘老师改变了原来歌曲均衡的节奏,将“一闪一闪”的“闪”字稍微延长,突出发光的感觉,将“小星星”、“小眼睛”快速念出,突出小星星“忽闪忽闪”的音乐形象,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在天空中顽皮地眨眼睛。片段三:小白菜在演唱小白菜时,刘老师纯粹是一种舞蹈艺术的表演,当唱到“三两岁呀,没了娘呀”时,刘老师一下跪倒地上,悲悲切切;当唱到“妈妈呀,妈妈呀”时,刘老师泣不成声趴在地上。他投入的表演,使得我们在演唱时也不知不觉投入了全部的感情,唱的情真意切!二、刘老师的音乐教学之轻松刘老师的音乐教学轻松在哪儿?轻松在一切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素养的形成皆化难为易,生动形象,水到渠成。片段一:火车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孩子们的聆听、模仿、节奏、发声,也在为后面的合唱做准备。而且,由于这些音乐来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学生在学习时就非常尽兴轻松。一组: X X X X 呜二组: X X X X X X X X 轰 轰 轰 轰 轰 轰 轰 轰三组: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值得注意的是,刘老师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注意聆听、模仿,注意气息、音高,提示学生火车发出的声音不应该是漏气的、破响破响的!片段二:春雨沙沙在教学春雨沙沙时,刘老师是图文并茂,用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导入:1、在黑板上画了一朵云看,这是什么?(蓝天上飘着一朵白云)2、再画一朵这是什么?(蓝天上飘着一朵朵白云)3、将白云变成乌云突然天空乌云密布,4、听(做聆听状)远处传来了隆隆雷声。5、看(做看的状态)天上下下起了小雨。(小手准备)这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疏,一会儿密;下下停停,停停下下。6、出示“5”这是什么?(认识suo ,并用“沙沙”模唱雨声,渗透和声学习。)A: X X X X X X X X (稍重)沙 沙 (稍轻)沙 沙 B: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沙沙 沙沙 C: X X X X 0 X X X X 0 沙 沙 沙沙 沙 沙 沙沙7、画地下的种子这是什么?(地下的种子迫不及待地探出小脑袋来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听,种子在说话)8、“学生”继续演唱沙沙,教师开始弹奏歌曲主旋律,“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聆听。9、“学生”跟着教师琴声模唱歌曲。10、歌曲结尾,继续演唱和声“沙沙”。这是一课完整的歌唱教学课例。其间,我们可以感悟到整个教学环节的清新流畅自然,导入语言、画面的生动优美,和声教学的无声无息渗透。而最后的雨声“沙沙”则让学生意犹未尽,即使歌曲演唱结束,但歌曲的意境和音乐的美已然深深烙印心间。三、刘老师的音乐教学之好玩片段一:吹蜡烛吹蜡烛是一个呼吸训练,刘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拟人化的蜡烛,让学生吹;“看老师像什么?”“现在,老师就是蜡烛,看谁能把老师吹走”来,齐心协力,一齐用劲吹。注意别漏气!让学生把老师吹走,学生可高兴了!在学生兴趣被激发之后,老师又适时加以引导,让学生掌握呼和吸的方法。片段二;小蚕吐丝刘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蚕;这是什么?在围着蚕画上许多线条:这是什么?(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的蚕丝)我们现在都是回吐丝的蚕,一起来:嘶注意看老师指挥,整齐开始,整齐结束。从中,大家跟着刘老师的引领吐出了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的“蚕丝”。以上两条呼吸训练,都突出了形象生动,显得好玩有趣。这样的练习,学生能不喜欢吗?片段三:小猫钓鱼(第一小节第三个音“1”为高音。)3 5 1 6 5 3 5 1 6 5 X 0 1 6 5 3 2 2 3 2 1 小猫 去钓 鱼,小猫 去钓 鱼。 哟!大鱼小鱼 钓了 许多 鱼。首先,刘老师用欢快活泼的跑跳步(也叫吸腿跳)和舞姿表现出这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猫,用“这是一直懒猫”、“这是一只大猫”来引导和帮助我们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正确表现小猫的音乐形象。在唱“哟”时,刘老师一下子跳到了凳子上,引导我们唱出了高位置的声音,还有那份惊喜的情感。具体说来,在本次讲座中,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演示,结合课例详细阐述了音乐学习中“听、模、唱”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 “听、模、唱”良好习惯的方法;阐述了音乐教学中语音、情感、肢体表达的重要性及方法上的运用;阐述了如何将合唱教学无声无息地渗透于平常教学中,层层铺垫、逐步提高。综观刘老师的音乐教学,我感觉要想生动当前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音乐教师必须加强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水涨方能船高”,比如和声学习的渗透。在刘老师的教学里,无论是基础的发声、节奏练习,还是一年级的歌曲教学,他都能将和声学习悄然渗透其间。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而言,非常缺乏合唱和编配和声的能力,要在教材中增加一点和声,几乎不知道该怎样加,即使勉强添加了也不太和谐自然,无法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例如,在教学初中“踏雪寻梅”时,刘老师就添加了这样两条旋律作为歌曲的前奏:A: 5 5 5 5 5 5 5 5 5 6 5 6 5 6 5 6 5 5 5 5 5 5 5 5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 叮铃叮铃B: 0 3 3 0 3 3 0 3 3 0 5 5 5 5 4 4 3 3 2 2 叮铃 叮铃 叮铃 叮铃 叮铃叮铃 叮铃 叮铃这既是一个和声练习,也是学唱歌曲前的形象导入,更为歌曲演唱营造了生动形象的意境。在歌曲结尾,刘老师又为歌曲创编了这样一组和声:(结尾最后一个小节第一个音“1”为高音。)A:3 5 3 5 3 5 3 53 0 51 0 (光)叮 铃 叮 铃 叮 铃 叮 铃 叮 铃B:1 3 1 3 1 3 1 31 0 43 0 (光)叮 铃 叮 铃 叮 铃 叮 铃 叮 铃这些看似简单的旋律,在演唱中却取得了非常好的和声效果。通过这样的悄然渗透,久之,学生也就学会了如何进行合唱。而这些和声的编配,对于刘老师来说是信手拈来,但对我们一般的音乐教师而言,那就难了!此外,还由于自身音准、节奏的不稳、不准,以及表现能力的欠缺,很多时候老师们都不敢自信地开口演唱和进行表演,无法带给学生很好的艺术感染。尤其是合唱指挥,一些教师连基本的节拍图式都无法熟练挥出,在教学中也就无法灵活自如地指挥和调控学生进行音乐学习和演唱,很多时候靠的都是苍白、生硬的语言。况且,节拍的图示和指挥完全是两个概念,指挥必须在对图示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扣紧节拍的每个点,运用精准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面部表情,对音乐作品进行诠释,引领歌者正确表达作品深厚、深刻内涵。所以,我们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让自己拥有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二、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研究,非常熟悉自己每节课所运用的音乐素材刘老师说:“教师对自己所要运用的音乐材料要非常熟悉,甚至是十几次、几十次的体验,否则很难出现好的音乐教学效果。”可我们很多教师开始教学时,连歌曲都唱的结结巴巴,根本谈不上对音乐材料的深刻理解,在教学过程中离开钢琴不看教材就没办法上课。不熟悉自己所要运用的音乐材料,在教学中当然就谈不上灵活运用,准确诠释!还有,我们很多老师常常为无法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苦恼不已。这除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尤其是农村学生,学习效率受到影响之外,更多的仍然在于我们对教材的不熟悉。教材是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制定,标准对学生每个阶段的音乐学习都有明确的规定,教材就是按这种科学严谨的体系进行编排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为下一个阶段做一定的准备。因此,教材中隐藏的知识技能是是呈阶梯发展的,前后课之间的知识是连续发展的,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也是阶梯性的。如果我们非常清楚教材每一课的知识点,我们不一定要让学生非得学完每组教材的所有歌曲,而可以围绕其中隐藏的知识点灵活地整合运用这组教材。否则,即使我们带着学生学完了教材,学生仍然没有形成相应的音乐能力,这也就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低年级不会合唱、中年级不会合唱、高年级还是不会合唱,以及低年级不会识谱、中年级不会识谱、高年级还是不会识谱等等的问题!三、音乐教师必须加强教法研究,让自己的音乐教学变得生动形象灵活“学然后知不足”,应该肯定众多音乐教师是谦虚好学的,但是,也还有一部分音乐教师的学习热情不高!平时,很多老师都嚷嚷没有机会外出学习,但这次专家已经来到了家门口,学习机会够好的了,可还是有缺课的、迟到的、讲话的。应该说,刘老师的讲座是非常生动形象吸引人的,他的音乐教学是那么的美,所讲的内容是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后长期的教学中用心实践、琢磨、消化、吸收的。尤其,他将自己一生对音乐教育孜孜不倦追求所得的心血、经验好不保留地传授给我们,这种精神也足以让我么们钦佩动容。比起刘老师对音乐的热爱,对音乐教育的忠诚,我们真的是差远了!这也就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的原因:那就是除了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还有对音乐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热爱!当然,有些时候,在我们心血来潮或者参加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时,我们也会绞尽脑汁来钻研我们的教材,设计我们的教学,我们也会采用一些灵活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往往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种状况往往也是昙花一现,当我们的血不再激动和澎湃时,一切又回归于平静,甚至平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好学的老师,一定能从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节课学到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何况是全国著名的专家教学!学习研究贵在坚持,我们只有抓住一切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让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碰撞,最终迸发出属于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火花。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会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灵活,充满音乐的美感和愉快,我们的音乐课堂才能赢得最大的效益获得丰收!四、音乐教师要消除一切心理障碍,以满腔热忱自信大胆地进行展示和表演刘老师在台上舞之蹈之,蹦蹦跳跳,全身心投入地诠释音乐,在他这种丰富的肢体语态的引领下,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和很多的音乐技能技巧悄然形成。教学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态这套 “活的多媒体”,应该是一种最好的启发方式。我非常赞同刘老师运用“活的多媒体”这样的比喻:我们的身体有声音、有动作、有表情、调控自如,不用按键点鼠标,不会停电死机,这难道不是最好的多媒体吗?我们经常埋怨学生启而不发,其实是我们启发不到位、启发无方所致。我们很多老师在音乐教学中都“放不开”,不敢深情并茂地演唱,不敢充分运用自己的肢体语态,一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欠缺而不敢,二是因为不自信而放不开,三是感情不够投入,四是纯粹没有这样的意识!尤其很多男教师,上课一板一眼,认为语言儿童化和跳舞律动什么的都是女生的专利,多一点感情色彩都怕被人认为“女兮兮”。看了刘老师的讲座,我想,不仅我们女教师今后在教学中要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展示和表演,男教师也应该多向刘老师学一学。我认为,只要是围绕着音乐作品所做的一切表演诠释,都是应该的,都是能够让学生接受喜欢的。倘然睡到地上,说明你已经进入到了音乐的最高境界!当然,这里强调的是围绕音乐作品内涵进行准确的诠释,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背离作品内涵照搬刘老师的“跳凳子”、“爬钢琴”。总之,刘老师的讲座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天窗,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有效教学的捷径,如果,我们能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悉心实践、运用、研究,我们的音乐课堂也一定会变很美、很轻松、很愉悦,我们也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教学风格而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异彩!读书是最美的化妆!在这里,我要说:音乐是最美的化妆!5月31日上午,在花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传来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原来这是花小合唱团的排练现场。为了提高全区音乐老师的音乐素养,钟楼区文教局特意邀请到全国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来区对童声合唱教学作现场讲座,使得学生与在场教师都受益匪浅。刘老师对于童声合唱教学深度的钻研、精湛的技艺,在现场指导中,让在座的每位音乐老师叹为观止、大呼过瘾。他认为合唱指挥不仅仅是一门单纯音乐教学,而是音乐和姊妹艺术紧密相联、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在现场,他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从而让孩子渐渐对老师“着迷”。这看似是音乐以外的一门艺术,需要舞蹈表演和即兴口头语言表达的深厚功底,实则是“听觉的视觉化和语言化”。对老师们而言,其实并不缺乏合唱教学上的理论知识,关键看能否把理论很好地在合唱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让合唱童声达到“弱而不虚,强而不炸;低音不压,高音不挤;声情并茂,和谐统一”的境界。我们也知道,合唱队的发声训练主要为连音唱法和断音唱法两大类;合唱要统一高位置音色、控制共鸣腔、合理科学的呼吸,以及自然的咬字吐字。可是,这一些理论并没有完全在合唱表现中体现出来。原因在哪儿?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和合唱指挥教学艺术的把握不够。怎样快速解决这两大问题,刘老师现场给我们很好的示范:第一,教师对成人和儿童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同,导致演唱方法有所区别的理解。第二、教师易于操作、学生容易学会,科学有效的合唱指挥方法。先让学生找到虽声虚但音位高的演唱状态,从而统一音色。然后加强力度的训练,不仅弥补声音高位置而音弱的缺陷,而且声音具有流动感、童声美。同时,学生自然的呼吸也练就而成。再次,在合唱曲目中注重咬字、吐字的方法训练,做到微笑的放松状态下,口型自然变化做到“自然灵活、宜小不宜大”。第三,把简单的划拍指挥变成教师内心的歌唱“指挥”下学生歌声演唱线条和指挥线条同步。这点我们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原因在于音乐的点、线、面同步反应到双手指挥的高低起伏、强弱变化,有如乐队指挥的细腻、视觉艺术化。需要同时具备内心真挚感人的音乐感受和恰如其分的指挥手势。没有强烈艺术处理能力就不会有艺术感染力,没有乐队指挥的细腻和视觉冲击力就没有看似简单实则艺术感染力强的指挥手势。如此幽默、智慧、钻研,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高超的特级教师怎能不受大众的喜爱。讲座后的研讨,开展的十分热烈,时而和着刘老师的歌声,时而模仿刘老师的指挥,大家久久不愿离开,刘老师热爱音乐的那份执着感染着我们,深深的触动着我们,我相信也必将影响到我们以后的教学行为。个66岁的老年人,在讲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行诱之,以情动之。极具幽默风趣之能,浑身充满喜剧色彩,连指尖都跳动着音乐细胞,让在场的所有老师们都真切地体会到原来音乐课可以如此轻松地绽放美妙与快乐。在讲学的整个过程中,刘老师精力充沛、神采飞扬,又讲又演、又弹又唱,以他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宽广的艺术涵养,把儿童歌曲的教学提升到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使崇明的老师们领略到了一位音乐教学大师的风采。在讲述方式上,刘老师始终以具体的音乐作品为例,深入浅出,把抽象的理论融于实践表现当中。他对教材内容、对音乐作品烂熟于心,所举例子信手拈来、示范表演挥洒自如,把儿童歌曲的“生活性、自然性、趣味性、音乐性”诠释得淋漓尽致。幽默的语言、传神的体态、动人的范唱强烈地吸引着前来参加培训的每一位老师。自从进入教师行业以来,听过的讲座、报告也不在少数,但上海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的此次研讨会确着实让我激动不已,许久还在回味着。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华丽的语言,刘老师以他超高的个人素质、极强的音乐素养、风趣精练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肢体动作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老教师的音乐激情和教学功底。让我们这些抬头仰望名师的青年教师不由得低下头来仔细寻思。自身专业素养是前提。无论是长沙市的名师还是刘德昌老师都让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身专业素养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尤其是小学音乐教师,老师的音乐基本功是自始自终不能摒弃的。小学阶段的孩子仍然处于“模仿”优势期,老师的琴声、歌声,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一首在优美的歌曲,如果老师范唱的平淡乏味,学生则很难从中感受到音乐形象,当然也很难演唱出情绪;相反即便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曲,如果老师能演绎得婉转动听,那学生在被吸引的同时自然也会努力模仿,认真学唱。因此,时刻不丢弃并继续苦练基本功是每一个音乐老师的必要功课。深挖教材,从音乐本体出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始终坚持提前备课,超周备课,但真正上课时却总遇到学生唱不会、唱不好的困境。在两天的研讨会中我像一个小学生一样享受着刘老师的“课堂”,慢慢有了一些领悟。原来我们把音乐家们创作的丰富多彩的歌曲全都按照一个模式来教了,既没有尊重作品的意境,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