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人间词话 十则 王国维是集诗人与哲学家气质于一身的学者 他借用西方美学观念 依次提出 有造境 有写境 有有我之境 有无我之境 有大境界 有小境界 有 隔 有 不隔 有 客观之诗人 有 主观之诗人 以及 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 等一系列观点 为传统的 意境 说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习本文 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王国维及其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 人间词话 理解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 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王国维 1877 1927 初名德桢 后改为国维 字静安 亦字伯隅 初号礼堂 后更为观堂 又号永观 浙江海宁人 中国近现代之交的著名学者 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生平著述62种 批校的古籍逾200种 收入其 遗书 的有42种 以 观堂集林 最为著名 梁启超赞其 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人间词话 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 是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 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的局限 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 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 所以 从表面上看 人间词话 与中国相袭已久的诗话 词话一类作品的体例 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 它已初具理论体系 在以往诗词论著中 称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 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 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 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 美学的根据 影响甚远 因此 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被人们认为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1 注字音 2 解多义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 辨用法 4 明句式故一优美 一宏壮也判断句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判断句恐为晏 欧诸公所不许也被动句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5 积名句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 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 古今之成大事业 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 第二则点评 这一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 造境 与 写境 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出 造境 与 写境 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 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 理想 虚构而成 离现实较远 写境 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 自然 描写而成 贴近于现实 造境 即虚构之境 写境 即写实之境 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 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 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 指出 造境 并非胡编乱造 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植根于客观世界 写境 并非照搬自然 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 改造 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 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的 虚实 论有关 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 较为精辟地论述了 写实 与 理想 两派 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派 的特点 区别和联系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 第七则点评 这一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 把 境界说 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指出了一个诗人或学问家 必须要注意后天的修养 进行长期艰苦的探索 并且具备坚忍不拔 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一步 要志存高远 广泛涉猎 吸取前人的经验 独辟蹊径 第二步 要苦思苦想 孜孜以求 如追求热恋中的情人般无怨无悔 第三步 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 犹如在人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 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 第十则点评 这一则把 境界说 与创作者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 方法结合起来 指出诗人要 入乎其内 深入生活 才能获得丰富的创作材料 逼真地描绘生活 作品才有生气 又需 出乎其外 超脱出来 胸中无物 从一定的高度观察生活 摆脱生活之欲 从而实现对审美对象的静观 写出深刻独到的内容 可见王国维注意到了艺术与生活的辩证关系 重视诗人的修养之途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1 王国维借晏殊的 蝶恋花 柳永的 凤栖梧 辛弃疾的 青玉案 词中的语句谈治学三境界 这三境界各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第一境界以 西风凋碧树 比喻恶劣的形势 说明只有下定决心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才能排除干扰 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 取得成功的基础 第二境界以 衣带渐宽终不悔 形象地描述了如何努力奋斗 说明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 都要坚持奋斗 执着追求 第三境界以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形象指出经过多次周折 反复磨炼 人就会逐渐走向成熟 三个阶段 多个比喻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文艺 人生等规律性问题 结构巧妙 见解独到 寓意深刻 行文流畅 比喻贴切 引人遐想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 什么是 有我之境 和 无我之境 两者是否有高下之分 提示 从作者所举例子看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是欣赏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观察外物 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界 是 有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 是欣赏主体为外物所吸引而达到宁静忘我的状态 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观察外物 外物以本来生机勃勃的面目呈现于诗人眼底时 所营造出来的与物俱化的境界 是 无我之境 从观物方式及审美感觉看 有我之境 的观物方式是 以我观物 于由动之静时得之 给人 宏壮 的美感 无我之境 的观物方式是 以物观物 于静中得之 给人 优美 的美感 两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分 这是因为人很难完全忘却生活之欲而达到静穆的状态 所以 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而能达到物我浑然的 无我之境 就较为难得 但 优美 与 宏壮 是不同的美感 不必强分高下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 在节选的部分 多次提到 境界 其内涵是否一致 应该怎样理解王国维 境界 说的内涵 提示 在节选的十则中 境界 的内涵并不一致 第一则的 境界 是总说 第五则提到 境界 说明 情 也是构成境界的元素 而 有境界 的作品应该能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世界 第六则提到 境界 具体说明 境界 应该得到真切生动的表现 第七则提到 境界 是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象征人生向前追求而有所得的不同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 王国维所说的 境界 有时也称 境 内涵不尽相同 有的指客观景物 有的指情 有的指两者的统一 有的指造诣程度等 但就作者感受 读者审美角度看 崇尚真切 情景交融应该是其主要内涵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人间词话 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后 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 1 王国维以 境界 说为中心 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 境界 说是 人间词话 的核心 统领其他论点 又是全书的脉络 沟通全部主张 在 人间词话 中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 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 论断诗词的演变 评价词人的得失 作品的优劣 词品的高低 均从 境界 出发 因此 境界 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 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2 王国维既继承了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理论的优良传统 又吸收了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某些观点 真正熔中西思想于一炉 王国维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哲学和美学历史 精心研究过叔本华和康德的美学思想 他在书中多次直接引用尼采和叔本华的话 给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开辟了一条精微深美的 哲理化 的境界新道路 这在晚清词话中是绝无仅有的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3 王国维不被传统词学理论所束缚 敢于创新 自成一家 清朝词派 主要有浙派和常州派 浙派词致力于纠正明词末流迂缓的毛病 崇尚清灵 常州派提倡深美闳约 沉着淳厚 以立意为本 发挥意内言外之旨 主张应有寄托 而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突破了浙派 常州派的樊篱 克服两者之弊 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王国维的 境界 说提倡 不隔 以纠正浙派词的流弊 他强调写真景物 真感情 词要写得真切不隔 这确实击中了浙派词的要害 对于常州派 他反对所有词都必须有寄托的说法 认为并不是有寄托的词才是好词 因此 王国维能够高出仍然在传统词学范围内辛勤探求的其他晚清词论家一筹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4 王国维能够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进行论证 这样大大增加了其理论深度 整部 人间词话 主要围绕抒情与写景 理想与现实 有我与无我 诗品与人品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继承与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业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客服专项考试题及答案
- 颗粒剂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制砂石骨料生产工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二次雷达机务员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环氧丙烷装置操作工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磨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真空电子器件装配工职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炉运转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物流网络规划与设计课件
- JB∕T 5245.4-2017 台式钻床 第4部分:技术条件
- 鞘膜积液的护理查房
- 《水工监测工》习题集最新测试题含答案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
- ASCO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操作手册
- 组合式塔吊基础施工专项方案(117页)
-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