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doc_第1页
古代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doc_第2页
古代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doc_第3页
古代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doc_第4页
古代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先秦汉魏六朝文学考试题型与复习范围一、题型:1、填空题,约占10分,每空1分。2、按要求默写课文,约占20分;(另算平时成绩)。3、指出下列语句的作者和所出篇目(不能指明作者的,可指明所出的书名),并结合课文中的语境解释列出的字词;约占20分,内含十小题。4、把下面的古诗译成白话诗,翻译时请注意诗情的完整性和连贯性;10分。5、把下段文言文加上标点符号,并且把划线的部分译成白话文;10分。6、回答下列问题,内含两小题,共30分。二、中国文学史复习范围:1、先秦文学绪论2、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3、诗经4、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5、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6、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7、屈原与楚辞8、秦汉文学绪论;9、司马迁与史记;10、古诗十九首;11、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12、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13、陶渊明;14、沈约、谢脁与永明体;15、庾信文章老更成;16、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以上16个知识点,注明章名的以章为范围,注明节名的以节为范围。问答题不超出此范围,填空题有一部分要超出此范围。三、作品选基本篇目:(打号为背诵篇目)1、关雎 卷耳 谷风 氓 蒹葭 东山 采薇 生民2、苏秦始将连横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5、逍遥游6、离骚 山鬼7、鵩鸟赋8、归田赋9、战城南10、行行重行行 西北有高楼11、谏逐客书12、报任少卿书13、登楼赋14、洛神赋15、归去来兮辞16、短歌行17、赠白马王彪18、咏怀诗夜中不能寐19、咏史弱冠弄柔翰20、登池上楼21、晚登三山还望京邑22、西洲曲古代文学史背诵篇目关雎 诗经 国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ho)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l)之。 卷耳 诗经 国风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櫑,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蒹葭 诗经 国风蒹葭(jin ji)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洄(hu)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采薇 诗经 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渴载饥。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楚辞九歌山鬼 屈原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归田赋 张衡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魦鰡。 于时曜灵俄景,系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廻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战城南 乐府民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登楼赋 王粲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憯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咏怀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咏史 左思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登池上楼 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眺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西洲曲 乐府民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思考题:1、 简述中国神话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首先,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从山海经中能带来灾异甚至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可见先民对生存环境的警惕之情。神话特别强调诸神不辞劳苦的现实精神,反映了先民对现实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验。其次,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所谓“天地之大德曰生”,就反映了这种精神。中国古代神话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如女娲、后羿等保护神,以及能为人类带来祥瑞的龙、凤等神话形象。厚生意识还包括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古代神话还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厚生意识。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其本身就意味着对命运的反抗,由此孕育出一大批如精卫、刑天一般的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英雄。2、 简述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意义,历来说法众多。简而言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赋既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兴都是为表达本事和抒发情感服务的,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比就是比方,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诗经中大量用比,表明诗人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够以具体形象的诗歌语言来表达思想情感,再现异彩纷呈的物象。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诗经中“兴”的运用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只是在开头起调节韵律、唤起情绪的作用,兴句与下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并不显著;诗经中更多的兴句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或烘托渲染环境气氛,或比附象征中心题旨,构成诗歌艺术境界不可或缺的部分。3、 以苏秦为例,谈谈战国策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由于作者对书中人物心仪不已,颇为钦慕,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书中用功极深,描写的极成功的人物苏秦,其事迹不少就是虚构的。至于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秦册一写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夜室独语,有谁知道,显然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构而成的。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任务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而对苏秦归来时的外貌神情描写,绵密细致。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苏秦始将连横以苏秦为中心描述了其由初始的失败到功成名就、挂六国相印的整个历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苏秦的人物形象。4、 试论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孟子中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孟子内在精神修养上的的浩然气概,是孟子气势充沛的根本原因。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2) 孟子散文长于雄辩。孟子中的论辩文,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3)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在孟 子一书中,比喻形象生动,寓言故事也理趣 横生、意味深长。如“五十步笑百步”、“揠苗 助长”、“学弈”等等,都是孟子用以说理的寓言故事。4) 孟子散文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练准确。它继承发展论语、左传、国语等开创的新的书面语言形式,形成了一种精练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5、 相对于诗经,离骚在形式上有哪些新特点?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离骚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这种形式是建立在对民间文学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屈原以前,楚地流行的民歌句式参差不齐,并且采用“兮”字放在句中或句尾。离骚学习借鉴了楚歌的形式特点,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屈原采用这些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对“兮”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促成了句式的变化,这些句式和委婉轻灵的楚声相结合,很适合于各种不同情绪和语气的表达。楚语还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加了生活气息。6、 简述史记的人文精神。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敢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第一,重人事,坚持“天人相分”的理论。第二,为社会下层人物立传。第三,有时会从社会下层人民的立场来判断是非。第四,“良史之忧”的忧患意识。第六,“善叙事理”的史学审美。)7、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多为羁旅他乡的游子,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们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试论述之。敏锐的节序感。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对季节的变化特别敏感,那些或明或暗标示节序的物象不是孤立地置于作品中,而是作为激发诗人情感的对象出现,同时也是表达情感的载体。诗人以感伤的情调回应季节的变化,不同季节的多种物候都被轻烟薄雾般的愁思所笼罩。微妙的空间感。古诗十九首所展开的空间方位是多维的,诗人把自己置于不同的空间方位,产生许多微妙的感受。深切的世态炎凉感。古诗十九首的多数作者寓居他乡,饱经忧患,他们需要同情和帮助,对人间冷暖的感受特别深切。富贵易交,严重伤害了那些仕宦无门的游子,他们本已脆弱的神经实在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抚今追昔带来的只有悲伤和怨愤。8、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的三个标志。第一, 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