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航路开辟说课教案东坡区苏祠初中秦启华、教材地位本课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即原因和条件)、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即经过)、让世界会合(即影响)。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过渡衔接作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而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同时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教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其次,了解开辟的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新航路开辟给不同地区带来的不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通过表格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与郑和航行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感受学习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通过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该过程及其结果又充满血腥味和罪恶感。三、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经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两幅地图(一张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现在最新的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比较两幅地图的差别并设问(你知道这种变化是何时发生的吗?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转变,一些勇敢的欧洲航海家,克服重重困难,追波踏浪,开辟了由欧洲前往亚洲、美洲等地的航路。指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区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逐渐结束,世界范围的交往开始频繁起来。)由此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强调“课前导言”要探究的两个问题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前往东方的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为本课重点的突出作铺垫。)(二)新授:本课分为三大方面(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原因和条件、探寻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即经过、与世界会合即影响)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和条件)突破方法:第一步:我首先让学生根据课外预习或课外知识的了解说出“西欧最先探索新航路的国家是哪两个?”(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作答以达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养成预习习惯的目的。)第二步:设疑、提出问题:“欧洲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内容,展开讨论、寻找答案,以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讨论合作、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三步:我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适当补充。如对“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的剖析”可补充相关史料,指导学生分析史料,通过师生合作,从而得出结论,归纳要点: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用作货币的金银需求扩大(根本原因)。分析:由于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黄金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但当时西欧黄金严重匮乏。社会根源:欧洲人患“寻金热”;马可波罗 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直接原因: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分析: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扩张,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商旅,直接导致西欧人想开辟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可适当补充内容,帮助学生弄清“为什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最早探寻新航路?”提示:两国地处大西洋沿岸,位置有利于向海洋发展;航海技术有优势;热忠于传播天主教,使其他非天主教皈依天主教;中央集权巩固,政府支持,有力量组织航海)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的精神(前后知识联系,指出这一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就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强调和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探险家为获得财富不惜冒险寻找新航线)过渡:师生共同探索了原因后,让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思考:若要你组织一次成功的远洋航行,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提示学生结合学习过的郑和下西洋等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下列条件:客观条件:地圆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应用、航海技术和海上武器的进步。2、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经过)突破方法:第一步:成果汇报为激发学生历史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编剧表演能力,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收集的材料,学生可采用自叙经历、新闻报道、编演的方式演示介绍四名航海家航海的历程及个中艰险,突出四条航线,自设情景,加深对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第二步:再结合地图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四条航线,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增强学生历史的空间感。(列表归纳、学生填表、讲练结合)航海家国籍时间资助国主要事迹迪亚士葡萄牙1487葡萄牙到达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达伽马葡萄牙14971498葡萄牙到达印度哥伦布意大利1492西班牙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葡萄牙15191522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第三步:指导学生读图、识图(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和新航路开辟两幅路线图)引导学生比较郑和的航行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适当补充部分史料,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他们的航行。(提示:欧洲航海家的动机是攫取黄金和财富,所到之处进行殖民占领和掠夺屠杀,这分明是一种罪恶,但客观上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各地联系加强,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通常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从新航路开始的。郑和的航行虽是15世纪的伟大创举,但影响有限。)3、让世界会合(影响)突破方法:第一步:提出要探究问题“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第二步:学生阅读、讨论;教师补充史料,师生合作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第三步:指导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新航路开辟影响”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第四步:教师点拨、归纳: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这些航路远洋商业活动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贸易扩大,同美洲联系密切,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的交通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国所取代。带来殖民灾祸。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变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提出问题,拓展思考:欧洲殖民掠夺的结果(下一课即将学习,教师点到为止。提示: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却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三)课堂小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在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着重在于如何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四)学习延伸及练习:1、结合课文内容,并搜集相关资料,思考探究问题“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有人对新航路开辟持否定态度(灾难说),也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有进步意义,即进步说),谈谈你对新航路开辟的看法?2、结合课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末日来无迹后会永无期…… 中英互译
- 民政知识、行政法规及社会综合常识试卷真题及答案
- 河南省孟州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魏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饶阳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涞水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城市观光旅游包车运营管理合同
- 2025版山西拓扬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人才招聘与选拔服务合同
- 2025版生产车间安全设施承包协议
- 2025版架子工劳务分包合同范本(含安全协议)
- GB/T 16288-2008塑料制品的标志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布克哈德迷宫压缩机精选课件
- 胰腺肿瘤影像学课件
- 夹芯彩钢复合板吊顶施工方案
- 高效课堂讲座课件
- 双高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申报书
- 有害物质污染源识别与评价表
- 餐具洗消保洁制度管理办法
- 齿轮的设计计算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