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oc_第1页
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oc_第2页
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oc_第3页
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oc_第4页
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 姜文波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之一。人们浓厚的环境意识、自觉的环保行为,能够更好的促进环境的改善。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帮助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同时,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倡导环保行为,对引导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环境教育的特征现代社会,从能源、环境、医药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环保知识已经融汇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影响着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更加关注环境的变化。如居室装饰污染、药物减肥、饮食中的营养平衡等,环境科学的生活化趋势日趋明显。为此,迫切需要全人类共同对付一切威胁生态环境的行为,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树立新的生态和发展观,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才能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真正的落实。二、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知识教材中专门列项注明环境教育内容虽然很少,但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联系实际,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如:1、教材中酸雨的例子来说明环境污染的危害。此时,可以介绍酸雨是由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机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的。酸雨可以使土壤、地表水酸化,危害农作物、森林等。2、“环境保护”一节的教学,就可以利用现代教学的手段,先引导学生观看风光片美丽的祖国,再观看一些环境警示教育纪录片。让学生在电视屏幕上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也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指出当今有些人却在“吃祖宗饭,造子孙孽”。随着人口的恶性膨胀,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环境极度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环保素质太差,使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接下去再通过几个具体事例,象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温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淡水资源趋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等,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很自然地就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了如何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3、在“生物与环境”一课的学习中提到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有利于环境保护,林木的枝叶茂盛,能够减小风速。因而,可以使大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降至地面,同时植物叶面粗糙,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粘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从而使大气得到净化。此外,树木对杀灭细菌、消除噪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二)开展各种环保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1.鼓励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环境保护知识面。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加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和树立他们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通过去看、去听、去闻、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这样,才会使他们用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探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3.以实践活动为途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可配合环保部们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一些公益性宣传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邹平县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农贸市场塑料袋使用及危害、黄山公园植被群落结构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同时更增强了教育效果。 (三)将环保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给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环保行为。如平时购物时尽量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垃圾分类回收等。这些虽是很不起眼的行为,但可以保护环境卫生,节约资源,防止塑料这种难以分解的物质流落到自然界中。并可进一步提出,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按这个小小的要求去做,不仅我们周围变得更加卫生,而且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物带来的污染。四、运用典型案例,强调环保的重要性简介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学生环保忧患意识1998-2000 连续三年,国际上罕见的面积达到几千平方公里的特大赤潮都发生在我国的渤海和东海。“赤潮”是由于水体的有机污染氮、磷等营养物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会导致鱼贝等水生动物窒息死亡,甚至离海岸 64 公里的人,受到由风带来毒素的危害,造成呼吸和皮肤不适。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引发松花江水环境污染事件。专家测算,约100吨左右的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倾倒在水中的硝基苯,以黄绿色油状物沉在水底,当浓度超过33mg/L时,可造成鱼类及水生生物死亡,被植物吸收从而在生态链里产生循环影响,被土壤吸附后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结构等。其所造成的污染带“跋涉”数千公里抵达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由于涉及到跨国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通过以上发生在现实生活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增强他们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的紧迫感,纠正不良行为,勇于揭发一些环境违法行为。总之,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学生加强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经常性工作, 而生物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