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2010年10月1日,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正式对游人开放。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墓葬,陵园内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凸显了一冢独尊的布局风格。与战国时期国君陵园以国君、王后、夫人多中心的特点相比,秦始皇陵在布局上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想一想:“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主要事迹有哪些?他的陵墓布局体现出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提示:(1)主要事迹: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建立官僚制度。(2)基本特征:皇帝具有绝对权威,政治地位至高无上。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一、“六王毕,四海一”1平定六国公元前230前_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结束了_以来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的_。2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1)主要经过:公元前215前214年,秦军北击_,收回_,修筑_和“_”;开凿灵渠,平定_,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在“西南夷”地区开辟“_”,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2)重大影响:扩大了秦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格局的形成。秦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秦始皇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标志着中国由此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二、海内为郡县1历史背景(1)_时期,列国出现了郡、县等新的_形式。(2)秦始皇采纳_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_控制地方的制度。2主要内容(1)“郡”直属于_,设郡守、_、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_职责。(2)“县”隶属于_,下设“乡”“_”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_”。3主要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一概由_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重大影响(1)是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_的重要标志。(2)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的集中,巩固了“大一统”政体,为_王朝继续推行。学习秦朝郡县制时,应注意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意义等方面进行把握;同时,需要明确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西汉初年郡国并行制三者之间的区别。三、百官公卿1秦朝时期的官僚机构(1)确立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_”称号,自称“_”,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实行三公九卿制:设立丞相、太尉和_,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是“_”以及中尉、_等。(3)推行“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_”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_裁决的依据,但在_晚年遭到破坏。秦王朝官僚机构的基本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职责和权力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牵制,从而使军国大权最终操于皇帝一人之手。2西汉时期的官僚机构(1)大体沿袭了_的官僚制度,史称“_”。(2)汉武帝设置_和_,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答案:一、1.221春秋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秦王朝2(1)匈奴河套地区长城直道岭南五尺道(2)多元一体二、1.(1)春秋战国地方行政区划(2)李斯中央2(1)中央郡尉监察(2)郡里亭3皇帝4(1)中央集权制贵族政治(2)西汉三、1.(1)皇帝始皇帝(2)御史大夫九卿将作少府(3)朝议皇帝秦始皇2(1)秦王朝汉承秦制(2)十三部刺史司隶校尉【问题1】 西周大力推行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天下共主”的政治体制;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想一想:西周“天下共主”与秦朝“中央集权”的主要区别有哪些?提示:分析时,应联系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结合西周和秦朝的政治制度,从最高统治者的地位、政治等级的确定、管理阶层的来源、地方管理的方式等角度进行归纳。(1)西周的国王既是天下大宗,又是天下诸侯的共主;秦朝的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等大权于一身,拥有绝对统治权。(2)西周的统治阶层依据宗法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的高低;秦朝的统治阶层依据官职的权位,确定政治等级的尊卑。(3)西周的管理权由世袭贵族垄断,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点;秦朝的管理权由皇帝任命的各级官吏掌握,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4)西周通过层层分封的方式管理地方,受封者拥有一定的封邑;秦朝采用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各级官吏领取俸禄,但有功劳可以赐田。(5)西周尚未实现地方权力的高度集中,具有一定的“分权”色彩;秦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无条件地服从中央政府。(6)西周的政治体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体现了“亲贵合一”的国家组织原则;秦朝完全抛弃了宗法关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问题2】 我国史学家认为,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秦朝乃至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想一想:这一制度的基本内涵有哪些?我们应当怎样理解这一制度的影响?提示:“基本内涵”应结合秦朝的政治制度,从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重要影响”可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1)基本内涵: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层面,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专制主义是针对中央决策方式而言,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中央拥有绝对统率权,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听命于中央。由此可见,专制主义主要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中央集权主要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重要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国家统一的巩固、中华民族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建立和强化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统治,容易导致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从而加速封建王朝的覆灭;具有极大的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例题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规定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改变了分封制下诸侯王权位世袭的现象,实现了皇帝和地方官员共同治理国家,成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中“主要体现”的求答条件,b、c两项均与郡县制的实行没有直接关系。答案:d本题容易错选b项,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没有准确理解郡县制的内涵与特点,二是混淆了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联系和区别,三是忽视了题干材料中“公天下”等信息。【例题2】秦统一后,“废分封,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度造成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争霸,a、b两项与史实不符;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项。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体现皇帝的特殊权力和地位,故选c项。答案:c1秦朝时期,“西南夷”地区开始纳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的标志是()。a嬴政攻灭东方六国b秦军平定岭南地区c蒙恬率军击败匈奴d秦朝开辟“五尺道”2秦朝时,郡守“掌治其郡”,下设若干县,由县令(长)“掌治其县”。当时,郡守和县令(长)()。a由皇帝任免调动b世袭祖上的职位c领有大量的封地d可率军对外攻伐3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中央集权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分封制4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史称“汉承秦制”。就当时而言,其主要表现不包括()。a皇帝制度的实行b刺史制度的确立c郡县制度的推行d三公九卿的设立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王)绾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征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上许之。史记李斯列传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王绾和李斯的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