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命题说明.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命题说明.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命题说明.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命题说明.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命题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哈尔滨市东盟协作体月考物理命题说明(一)命题原则试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试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引导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主要遵循以下命题原则: 1、基础性: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内容及要求根据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关注物理学中主干知识和影响初 中物理学习的知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探究性:试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展示探究与创新的过程,注重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是否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 科学研究方法,是否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突出对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感悟。 3、科学性和规范性:注重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发挥。(二)考试能力要求考试中对知识与技能和体验性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层次:1、了解:能在事实中识别、辨认,能举例和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2、掌握:介于了解与应用之间。3、应用: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在与已有知识相联系中对事物现象进行解释、推理与计算。(三)考试要求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重点考查物理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方法和价值观,以及对物理、社会和技术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等。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制约。 试卷结构二 题型及内容比例:1题型:选择题(24分)、填空(22分)作图(2分),实验与探究(17分)、计算题(5分)。2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简单难度题为主。 易中难比例约为532。试题序号 考察内容 通过率预测(百分比) 水平要求16长度的估算 易100了解17长度测量的正确方法 易90了解18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中70掌握1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 易 80掌握20测量结果中对数据的理解 中50掌握21运动图像的认识 易60了解22能量的转化 易80了解23速度公式的应用 中50掌握24声速的应用 易90了解25声音的基本概念 易90了解26平均速度的计算 难30应用27图像的应用、速度的计算 难50应用38参照物的应用 易100 100了解39图像的分析、速度的计算、参照物的应用 中80 100掌握40速度的计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 易90 90掌握41真空不能传声 易95了解42单位的常识 易95 80 50 50了解43声音的产生条件 易40 90了解44看图分析并计算平均速度 中30应用45比较运动的快慢方法 易70 70掌握46能量的转化 易60了解47错误和误差的区别、平均值的求法 中60 50应用48估计读数的应用 中50 50 40应用49图像分析并计算速度、画出V-t图像 中80 40掌握50控制变量法在降落伞实验中的应用、文字的叙述 中50 50 50 90 100应用51在情景图中分析并计算平均速度 难100 40 40 80 2 20 应用52新教材中出现的测量气泡的速度并作图 难90 90 100 90 应用53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最大速度的理解 难50 10 应用 3.汇总分析: 该试题考点范围及比率 章 节 试 题 序 号试题比率()第一章16、17、18、20、42、47、48、5028.6第二章19、21、22、23、26、27、38、3940、44、45、46、49、51、52、5357.1第三章(第一节)24、25、41、4314.3 本套试卷考点分析 考 点 试 题 序 号 分 值分值比率()估算16、4845.6测量结果中对数据的理解 20、47、4857.1单位换算4245.6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8、50811.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应用19、38、39、4068.5平均速度的公式和计算23、26、27、39、40、44、49、51、52、532535.2图像的应用、速度的计算 21、27、39、40、44、49、51、521014.1能量的转化22、4634.2声音的产生25、4334.2声音的常识24、4134.2说明:不同考点里有同一试题出现,是因为同一试题不同的空缺考了多个考点,所以分值总和大于70分,比率按现有的分值71分 计算得出。 3 试卷结构和组卷原则1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2选择题填涂答题卡 3闭卷 笔试四试题预测我对该套试题中每道题的预测是在学生时间充裕并且都答完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没有答题技巧在化学试题耽误过多时间的情况下,结果可能会有偏差,条件可以的话,让这样的学生在考试之后再给其时间答一次试卷。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不能说学生分数低就一定不会,答完与否需根据化学试题的难易程度和题量而定。 根据每道题的通过率现预测该试卷的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 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 7需要学生对物理试题的答法很熟悉。并且有充裕的时间考虑审题、并思考。该试卷计算量较大,对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40试题中了解的简单题较多,如果学生不马虎太多的情况下,可以及格。如果马虎过多,后面的计算题在难度上和时间上不太好掌控,容易不及格 34.8 通过率预测(百分比)之和除以70分 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减了一点答不完卷的分值 物理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6估算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 ) A.0.25km B.0.25m C.0.25cm D.0.25mm17图中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最佳的方案是( ) A.a B.b C.c D.d18小华购买了两个不同品牌的乒乓球,为了比较两只乒乓球的弹性大小,他们设计了几种方案,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案是( )A把两只乒乓球向墙掷去,比较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让两球置于桌面的上方,同一高度自由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C用乒乓球拍分别击打两球,比较两球飞出去的距离D用手捏乒乓球,比较它们的硬度19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 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20.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B、 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多次测同一物体长度,测得数值一定相同C、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个测量方法错误D、 两个人测同一物体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21.如图所示,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1) (2) B.(1) (3) C. (1) (4) D. (2) (3)2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流星进入大气层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3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分别为V甲、V乙且V甲V乙,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甲物体通过路程一定大于乙物 B甲物体运动时间一定大于乙物C甲物体通过路程比乙物长,运动时间就一定比乙物长D甲物体通过路程比乙物短,运动时间就一定比乙物短24. 在百米赛跑时,为了精准,关于裁判的计时方法和解释正确的是,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近似等于3108m/s)( )A听到枪声同时按下秒表,因为人耳的听觉灵敏B凭自己掌握,听见枪声和看见白烟都可以按下秒表C看见发令枪散发的白烟同时按下秒表,因为人眼更灵敏D应该以看见的白烟为准,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大得多2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人的发声频率为20赫兹至20000赫兹26.一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运动,在10s内通过60m的路程,而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6s钟,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A 6m/s、7.5m/s B 5m/s、7.5m/s C 5m/s、6m/s D 7.5m/s、5m/s27.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的是一个物体运动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C该物体的速度是10m/s D该物体运动到第3秒时速度为5m/s二、(非选择题:46分)38.(2分)如图所示,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的过程中,若以 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 . 38题图 39题图39.(2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 的(填“运动的”或“静止的”)。40.(2分)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为8.0s,他的平均速度是 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应尽可能做到 。41.(1分)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看到爆炸的火光,然后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42. (4分)填入适当的内容: (1)房屋门的宽度为79.5 ; (2)物理书的宽度大约为256 ; (3)一张纸的厚度为75 ; (4)900m=_ _mm43. (2分)敲响音叉,用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如图:会看到的现象是_,这说明_。44.(1分)如图所示是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B点运动到E的平均速度是 m/s。43题图 44图45.(2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如图观众是用 方法来比较快慢;裁判员是用 方法来比较快慢 46.(1分)冬天外边非常冷,同学们间操期间都用搓手的方法来取暖,搓手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能量转化为 。 47.(2分)某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39cm、17.49cm、17.50cm、17.47cm、17.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为 。物理课本的宽度更接近_cm48.(3分)图中是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长方形木块的长,则甲尺所测长度是_cm,乙尺所测长度是_cm。两次测量的结果不同原因是 。49.作图题(2分)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甲图像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v= m/s并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50. (6分)在降落伞比赛的活动中,小李将活动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了记录,来用于研究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回答问题。(1)活动中利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 。(2)分析数据1、2可知 。(3)分析数据2、4可知 。(4)小李想探究“降落伞的总重量是否影响降落伞的滞留时间”,他应该选取序号为 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5)实验中利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51(6分)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了研究蜗牛的运动情况,将蜗牛放在刻度尺上让其沿刻度尺爬行,并每隔10s拍摄记录蜗牛的位置,拼成如下图所示的图片同学们依据此照片获得数据,列表如下:(1)请你根据图中的情景,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照片序号123456时间ts010203050路程smm012.022.248.7(2)根据上表的数据,你可得出蜗牛是做_ _运动(填“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蜗牛在前20s内的平均速度是_mms,整个50s内的平均速度是_mmS。52.(4分)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cm、内径10mm的均匀玻璃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留一个小气泡。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 。使用的测量工具有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3) 晓彤发现小雪的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漏记了一个路程,你认为该路程为 cm, 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 。53. (5分)我市学校使用的新型安全校车,这种校车的性能完全符合校车12项安全标准。 (1) 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这里的“40km/h” 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2) 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5分到达学校,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 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 物理试题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6.B 17.C 18.B 19.C 20.D 21.C 22.C 23.D 24.D 25.C 26.B 27.C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38. 地面(答案合理即可) 静止的39. 4 运动的40. 6.25 相对静止41.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 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 是错误的42. cm mm um 0.943. 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发生的音叉在振动44. 0.1545. 相同时间比路程 相同路程比时间46机械能转化为内能47. 17.39cm 17.49 48. 2.2或2.3 2.36-2.38都可以 49 5 50.(1)刻度尺、秒表、天平 (答对2个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