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6张).ppt_第1页
人民版必修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6张).ppt_第2页
人民版必修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6张).ppt_第3页
人民版必修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6张).ppt_第4页
人民版必修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2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教学新课 1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课程标准 中日签订 马关条约 中英签订 南京条约 旧中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此低下的国际地位 你有何感想 导入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翻开中国近代史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幅幅刺目的画卷 国土沦丧 山河破碎 经济凋敝 生灵涂炭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一条条不平等条约 像是一个个噩梦 萦挥不去 一唱雄鸡天下白 新中国以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 尽展大国雄姿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 感受新中国的外交 导入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个阶段 一 建国初 20世纪50年代末外交原则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二 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重大调整 日趋灵活 单元结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材料一p 8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图 材料二1957年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 我们一直没有同共产党中国贸易 或者准许同它进行文化上的交流 这些过去一直是 而且现在也是我们的政策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国家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共同纲领 请思考 新中国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为此 毛泽东提出了哪三大外交基本方针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 世界形势变化 民解运动高涨 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 两极格局 美国对新中国敌视和封锁 新中国建立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新中国独立与主权 奠定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基础 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实质 反对帝国主义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无援地位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方针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十七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出现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订 2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有利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 保障新中国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 1949年12月 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建国初的外交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过程 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 与印度 缅甸等国家共同倡导的 首先是和印度的谈判中提出的 1953 然后在中印和中缅联合声明中确立 1954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上的成熟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3年12月 中国和印度开始就中印关于中国西藏与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进行谈判 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图为1954年4月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与印驻华大使赖嘉文在北京签署上述协定 宋庆龄 董必武等中国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外交部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总理真迹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4年6月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 同印 缅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图为周总理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材料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 是中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 50多年来 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半个世纪以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唐家璇在2004会见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约瑟夫时的讲话 阅读下列材料 思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影响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它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三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在国际会议上发挥积极作用 1 日内瓦会议 1954年 1 背景 2 意义及影响2 万隆会议 1955年 亚非会议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4年 周恩来总理出席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其非凡的领袖风范折服了在场的外国人 看这张照片 那种自信的动作和走姿就连当今好莱坞的影帝也模仿不出来 他的自信 他的风度 通过外国人的眼神就能看出来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意义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5年4月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发言 有人曾经计算过 在7天的亚非会议 万隆会议 的168小时中 周总理只睡过13小时 平均每天睡眠不超过2小时 在那些不眠的时间里 他不是出席各种会议 就是与其他代表团进行交往活动 会议期间 周总理辛勤播下的友谊的种子 终于结下了累累的硕果 在会后的短短数年里 我国同亚非会议的与会国之间的关系有了迅速发展 先后与尼泊尔 埃及 也门 锡兰 柬埔寨 伊拉克 苏丹 加纳和老挝10个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前驻文莱大使刘新生在新中国外交55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主席 各位代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 但是 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 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思考 求同存异的方针中 求同 是指什么 存异 是指什么 共同的经历 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 同时希望共同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 存异 指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万隆会议 方针 求同存异 针对帝国主义对会议的破坏而提出的 通过了 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作用 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 中国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外交联系 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 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通称为 万隆精神 教学新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外交政策的制定1949 初期实践成果1949 1950 外交政策的成熟19531954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41955 课堂小结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堂练习 1 1949年 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 总领事 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 这表明 a 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c 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d 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2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 其主题是 黄金法则 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 一边倒 政策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多边外交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c c 课堂练习 3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主要是由于它 a 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 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 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d 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4 在某次国际会议中 周恩来致电中共中央 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 法国不能发言 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 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 但我们并没有失去信心 该会议是 a 日内瓦会议b 万隆会议c 开罗会议d 联合国大会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d a 课堂练习 5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 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 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 回来时候的朋友 这次会议应该是 a 日内瓦国际会议b 万隆会议c 第26届联合国大会d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6 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明确提出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 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绝无例外 骑墙是不行的 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 a 不结盟b 一边倒 c 开展多边外交d 改善中美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b b 课堂练习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在这一协议中 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 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 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侵略干涉内政的恐惧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材料三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 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 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 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堂练习 7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中所说的 某些原则 这些原则 指的是什么 概述 这些原则 是为解决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