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 . 图象:如图所示.2. 速度变化量v= 加速度的定义式a .3.匀变速运动中:v-t关系式: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比例式:x-t关系式: ;1t末、2t末、3t末速度之比 v-x关系式: ;1x末、2x末、3x末速度之比 匀变速判别式: ;前1t、前2t、前3t位移之比 中间时刻速度: ;第1t、第2t、第3t内的位移之比 中间位置速度: ;前1x、前2x、前3x所用时间之比 (大小关系);第1x、第2x、第3x所用时间之比 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步练习 姓名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A.B.C.D.2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选项中对物体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前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24s内物体静止 Ct = 6s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m/s D89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 C.甲的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4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Cl m/s D0.5 m/s5.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到C点时的速度为2v,则AB与BC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 1:4 B. 1:3 C. 1:2 D. 1:16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A.6 mB.8 mC.4 mD.1.6 m7.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瞬时速度是 ;物体从顶点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 。8.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x=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9一个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最初两个连续的4s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1=24m,s2=64m.求质点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10.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求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1.C 2.ACD 3.D 4.D 5.B 6.A 7. 8.违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大单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童年往事 跨学科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内河船安全培训课件
- 化妆品安全评估培训课件
- 内河基本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安全协议责任书安全协议范本简单6篇
- 孤独之旅小说讲解
- 刀笔纵横隽真情课件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方法解析
- 肌内效贴布核心应用详解
- 名画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幼儿园美术课件
- 石油化工池类结构裂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标)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