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自然的文字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自然的文字。生齐读课题。师:大自然是一本书,书中的文字千千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三类文字呢?(出示表格)生:课文介绍了“星云石”三种文字。 师板书:星、云、石师:谁来介绍天书上的两种文字?生:星座写的是北极星,云山写的是*云。生:云山写的是针状云。师:好的,那么北极星向我们传递的是什么信息呢?生:有北极星的地方是北方。师:也就是说,北极星能让我们分辨方向。 师板书:辨方向师:继续,来说云。生:有针状云的地方说明即将有雷雨。师:哦它是雷雨的预兆。看云能识天气。 师板书:识天气师:行走于大地,石头这种文字又向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请同学们轻轻读读课文的第5、6自然段。圈画一下关键的词句。生自主学习。交流:生:石头向我们介绍了两种石头,分别是石灰石和花岗石。有石灰石的地方说明它曾经是一片汪洋。师:谁来补充?生:因为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而碎贝壳是海里的生物。所以,可见当时那里是一片汪洋。师:嗯,好的。那位女生继续说。生:有了石灰石,可以推断出以前的地质变化。师:那谁来猜猜看,当时留下了什么信息?石头向我们传递了不同的信息。作者介绍的方法也不同。这堂课,咱们接着来细细地品一品。谁愿意来读好第五自然段。生读第5自然段。师:谢谢,同学们,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因果分别、一目了然。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介绍一下石灰石吗?生:因为石灰石是用碎贝壳造成的,所以现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师:很好,掌声送给她。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来介绍。谁再来介绍?生:之所以人类推断这里曾是一片汪洋,是因为人们发现了贝壳造成的石灰石。师:哦,这样说,就更简洁了。掌声送给她。 你们这样介绍,让老师想起了三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石头书。地质学家告诉我们波浪在石灰石上留下的脚印叫生:波痕。师:雨点留下的足迹叫生:雨痕。师:要是你瞧见这样的图案,它叫生:化石。师: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断,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这片汪洋亿万年前波涛汹涌。后来发生什么变化呢?仔细瞧(多媒体)师:你发现了什么?谁知道?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汪洋大海下面,有两个断裂带。一个断裂带朝上发展,把海洋隔成了两个区域。而两边的大陆正在向当中移动,像合并掉了,所以成了陆地。现在,这个地方就建成了摩天大厦。(掌声)师:真是个小老师,说的这么专业。(师鞠躬)师:看到这样大的变化,你有什么好成语来形容它呢? 师板书:变生:沧海桑田师:哦。沧海桑田的变化。还有什么词语?你来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师:是啊!这变化就是那么大。同学们,这就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告诉我们的。 师板书:知师:让我们读好课文的第5自然段。生齐读第5自然段。师:小小的石灰石告诉了我们地质的变迁。那么,让我们走进森林,你会看到什么景象呢?仔细瞧,看到什么?你来生:一块很大的花岗岩生:像一个披着毛皮的老爷爷。师:看作者是怎样介绍它的?生:在森林里行走,有事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长满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师:你有什么发现吗?这青苔是植物,植物长在花岗石上,这很正常。作者用了个词,是“披着”,为什么用披着呢?生:因为青苔布满了花岗石。师:就好像我们穿了件大衣,把这花岗石包围了。所以,这个“披”字,用得怎么样?生:惟妙惟肖生:很形象师:是的,这个词,用得很形象。 师板书:形象 咱们一起来读这句话,记住这块形象的花岗石。生齐读:在森林里行走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师:森林里有新发现,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生:是谁带来的呢?生:青苔为什么长在石头上呢?生:谁有那么大力气,把它们搬到森林里来了呢?师:听出来了,同学们,你们一个又一个问题,连续不断的追问,把所有读者的求知欲都给揪出来了。一起来读好这三个问题。出示: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 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 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师:问题是连接现象和答案的桥梁。让我们长了见识,你找到答案了吗?生读第六自然段。师:原来,花岗石不是这里的,而是搬家搬来的。所以,花岗石告诉我们的是地质的迁移。 板书:迁师:老师呀,也对花岗石是怎么来的,也很感兴趣。特地去请教了爱好地质学的人。他告诉我们,这就是生:冰川漂砾师:知道这个专业名词吗?生:漂砾,就是指冰川携带石头。师:看来,你也说不大清楚。你来生:有漂砾的地方,就告诉我们这里原来是满满的冰川。师:有点,慢慢懂得了。老师带来了一段专业的介绍。谁来读读?生:师:掌声送给他,第一次就读得这么好。纠正两个读音,“粒径”和“岩屑”。 这段文字和课文中的文字,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生:喜欢书上的这段。因为作者写的这段更能让人理解,下面这段文字感觉很生硬,有些专业词都读不懂。而作者用了孩子们的语言写了这些专业性的词语。所以,我喜欢书上的这段文字。师:掌声送给他。他说,专业的文字难懂,那么,相对而言,作者写的文字就通俗易懂。是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花岗石,那么,你能再仔细地读读作者的描写吗?找找看,你特别欣赏他的哪些用词用句呢?生自读。师:你先来。生:我觉得“爬”这个词很易懂。师:为什么这么觉得呢?生:爬生动的写出了冰块从寒冷的冰川漂洋过海,漂到了这里,把身上的石块卸了下来。师:我听出来了生动 板书:生动师:这一爬,爬了多久?生齐说:亿万年。师:这一爬,又爬到了哪?生齐说:千里之外。师:真正是漂洋过海。继续生:从“带着一起走”感觉很通俗易懂。师:为什么?生:师:想象冰川带着大大小小的石块一起走的景象哦,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千里万里地走啊,就把家搬到了这里。是不是?真好!继续 生:“搬”字用了拟人化的语言,让人通俗易懂。师:它搬了多大的花岗石呢?屏显:粒径至少数米生齐读。师:指不定,这块花岗石有我们舞台这么宽。花岗石重达多少呢?生:几吨师:你们搬得动吗?谁搬得动?生齐说:冰川师:冰川真是个大力士。 准确使用动词,又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地向我们介绍。这就是科普小品文的魅力。板书:科普小品文生齐读这段文字。师:现在,张老师把整个自然段呈现在大家的面前。看看,跟你刚才学的第5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生:第五自然段有很多问句,这样子,也解答了作者内心的疑问。师:你刚才说的是疑问句,又解答了疑问。那到底是什么句?生:设问句。师:那是作者在生:自问自答。师:用上了设问句后,它跟第5自然段相比生:它更有趣,能勾起读者对这个问题的兴趣。师:真好,用了设问句后,让读者进入到文章中来,更引人入胜。让我们分三部分读好这段。你们读好现象,你们读好追问,第三组来解答。分组来读。师: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向我们传递着信息,作者呢,特别喜欢钻研这些信息,知识渊博而且还能深入浅出地向我们一一介绍。你也希望自己成为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吗?生齐说:想。师:那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脚步前行。(屏显)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树的年轮。师:什么是年轮?谁来指一指?生上台指。师:你看见他指的是什么?生:是一圈一圈的东西。师:看着这一圈一圈的图案,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这个年轮一边是很紧密,一边是很宽松的呢?师:嗯,你观察的真仔细。 你想问生:这个年轮告诉我们大自然的什么文字呢?师:就是说,它又传递什么信息?师:这么多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为什么树桩上有一圈一圈的图案呢? 为什么小树上的圈圈少,而大树上的圈圈多呢? 为什么这些圈圈有的靠得紧,有的离得远呢? 师:班上有没有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生:一圈就是一岁,这个圈圈可以看出这棵树的年龄。生:那个圈圈靠得紧,说明那年雨水少,气候不好。如果离得远,说明那年气候好,风调雨顺。师:我们懂得了大自然的文字,尤其是“年轮”这个词。师:穿过树林,继续前行,来到了哪里?生:海边师:看到什么了?生:潮汐。师:潮汐又是怎样的文字呢?生:当月亮离地球近的时候,大海就会涨潮。反之,大海就会落回去。 师:谁还有补充? 生:海水的涨潮和落潮,还和地球的引力有关。师:哦,你了解的更专业。那你能也像作者一样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下潮汐吗?让小朋友们也知道这个专业知识吗?生:月亮有一双大手,只要一靠近,潮汐就涨潮;他的手一缩回,潮汐就退潮。师:听出来了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拟人,这样生动形象。师:这样,就把月亮控制潮汐的样子讲出来了。哦哟,你真是了不起!不仅知道,而且能生动形象的表述。师: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生:有的洪水的颜色各不相同,这是因为阳光照射的强弱师:这是水的颜色。生:夏天,蜻蜓飞的低,说明要下雨了。师:动物是大自然的文字。师:看来,同学们心里知道了好多大自然的文字,现在,让我们模仿作者写第六自然段的手法也来介绍一种。屏显:小练笔: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请模仿第6自然段“现象生疑解答”的写法,也形象生动地介绍一种。生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面试必-备知识点与模拟题
- 2025年中国烟花爆竹安全技术规范解析及模拟题集
- 2025年高精度压力、差压变送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项目建议书
- 抢救药品培训课件
- 2025秋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保险中介服务项目建议书
- 抢救制度课件
- 2025年洗涤剂用4A沸石项目合作计划书
- 河北省部分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 铁路退休人员乘车优惠政策
- T-CACM 1212-2019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产后小便不通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十三章 类脑智能
- 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判断》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 (高清版)DB5134∕T 15.1-2021 康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 第1部分:建设要求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合作合同协议书8篇
- 医疗机构水电气设备维护流程
- 数据的形式与记录载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清华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
- 合规管理战略规划范文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