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6.2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2:专题6.2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2:专题6.2 罗斯福新政(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斯福新政(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罗斯福新政从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等方面主要解决的矛盾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社会各阶级的矛盾c市场与计划的矛盾 d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解析:罗斯福新政以理顺经济领域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为重心,旨在摆脱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沉重打击,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不符。答案:d21932年4月,罗斯福说:“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的身上。”下列选项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保留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c主张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d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解析:罗斯福要求关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主要意图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社会救济缓解经济危机,但不能说明他主张依靠社会底层渡过经济危机。答案:c31936年美国国会颁布的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规定: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减少粮食生产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该法案的颁布主要是出于()a平衡市场缓解危机 b保护农业生态环境c保障农场主的利益 d推动农业布局调整解析:题干中提到“1936年”说明该法案属于罗斯福新政内容,与缓解经济危机有关,故a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保障农场主的利益,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农业布局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a4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美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调整工业生产 b实行以工代赈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解析:以工代赈有利于吸纳失业人员,以保障穷困人员的经济收入,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其基本内涵不符。答案:b5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了漫画新政疗法(见下图)。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这里强调的是()a行政权力的扩大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蓝鹰运动效果显著 d政府全面管制经济解析:据材料中“护士”听从“医生”咐咐可知,特殊时期行政权开始扩大,a项正确,b项错误;题干和漫画中并无蓝鹰运动和国家干预经济的相关信息,故排除c、d两项。答案:a6美国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不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传统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改变b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生了质变d资本主义局部调整了生产关系解析: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因此a、b、d三项都表述正确。c项表述不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干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因此没有改变美国的民主制度。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0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险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内森米勒罗斯福传材料三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选集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一部分资本家反对新政的原因,并简要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8分)(2)材料三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些特点?它和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12分)解析:第(1)问中的“原因”可围绕材料一、材料二中“罗斯福太迁就工人”等信息进行概括,“突出特点”可联系材料一、材料二中“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等信息进行提炼。第(2)问中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三中“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等信息进行分析,“相互关系”可结合材料三中“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等信息进行思考。答案:(1)原因:利用规章制度干预资本家的生产经营;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