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论文拨开绿叶闻花香 让国学经典成为品德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回归的春风中,怎样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品德教学中尝试将“诵经教育”与教材教育相结合,通过与国学经典进行穿插,使对传统美德中的感恩,诚信及勤学的教育与国学经典交相辉映,于日常的教学中展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亲身经历对传统美德进行深切的感悟,使“德育”与“诵经”齐飞,“育德”与“感悟”共舞。【关键词】国学经典 诵读 育德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感官。看得见听得见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流下印象的东西无疑就是情景。 夸美纽斯经典诗文中,往往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及早让儿童琅琅上口,濡染于心。等于把圣贤请到家里来当家教,是一种极其功效的德性熏陶教育。 读经诵典活动发起人王财贵教授名家名言给我在教学上的启示总结为一点就是:让国学经典成为品德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日积月累的过程。而经典是圣贤之言,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将品德与生活教材同国学经典有机整合,就是让孩子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通过口诵心思,将智慧和德育融为一体,来完成个人道德,文化修养的积累和提升。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让其能在非常深厚的文化资源里接受熏陶感染,寻根固本,了解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了解它卓越和伟大,从而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要培育一代有理想、有爱心、有品格、有担当二十一世界具备国际眼光的国民宜以经典教育扎下根基。”因而,一直以来,笔者致力于发掘品德社会教材与国学经典的整合点,针对教材的思想性目标精选国学经典中相关内容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习惯养成为目标,以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勤奋学习教育为主线,落实大课堂学习观,拓展教材资源,真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养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根据上述思想,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教学尝试。尝试一:发掘品德与生活教材与国学经典中感恩教育的整合点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在家感父母养育之恩,在校老师教育之恩,得到表扬感激励奋进之恩,受到批评感鞭策进步之恩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社会才会得以和谐,国家才会得以安定。因此,有机地渗透感恩教育,使学生从小学会感激,这是品德与生活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感恩教育内容,如孝敬父母的教育、尊敬师长的教育等等,这些教育内容与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着感恩思想一脉相承。为此,我深入开展了“教材经典对照读”活动,积极发掘教材与经典在感恩方面的相通之处,使感恩教育得到了有效落实。如学习我们爸爸和妈妈亲亲热热一家人关心父母等内容时,我们把国学经典中有关“孝”的内容穿插其中,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等等。还为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让这些感人的故事深入人心,强化了孝心、爱心教育。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从小种入学生的心田。“新课改”中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所以我在整合教材与经典的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感受,把感恩教育延伸到平时的德育活动中,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所感悟,用学生的亲身体会代替传统的道德说教,生动具体,更容易被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所接收。我们通过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潜移默化的将所要教授的传统美德思想传递给学生,如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写上感恩的经典名句,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三八节送给妈妈、老师、邻居的阿姨,老人节送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邻居老人等;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等等。“用经典去导行,用情感来激发,好像磁石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这些活动的开展,拉动了学生心底感恩的弦,使他们懂得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因此,孝敬长辈的多了,顽皮任性的少了;懂得节俭的多了;乱花零钱的少了;互助互爱的多了;打架疯闹的少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困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尝试二:发掘品德社会教材与国学经典中诚信教育的整合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诚则实,就是真心实意,不会弄虚作假;诚则信,就是遵守诺言,不会撒谎骗人;诚则顺,为人真诚而办事顺利。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儿童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统一的完备的自我和建立健康的人格,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人生的终极成功。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提出了替代性强化的观点,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儿童的行为以及受到的强化来进行学习,即所谓的榜样学习。班杜拉有一个著名的观察学习实验,实验中让儿童观察这样一个情景,一个成人殴打一个玩偶并因此受到表扬,然后把这些儿童放在一个有同样玩偶的房间里,则儿童都去打玩偶。这个经典实验提示我们,榜样在儿童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关诚信的经典故事,如曾子杀猪;韩信报恩;皇甫绩守信求责;晏殊信誉的树立;李勉葬银。如果我们让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将文中的人物作为榜样树立在儿童面前,就可以实现“诵读经典”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一石二鸟,事半功倍。教材中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内容,如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抄袭害了谁红领巾胸前飘好书大家看等教学中,根据需要让诚信故事潜入学生的视野,占领学生的思想高地,以达洁净灵魂。即是在现代文的教学中,我也尝试将现代文与国学经典著作相结合,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学主题是进行自我认识与同学关系的教育,其中第二课同学之间涉及到人际关系的学习,上课前我们让学生搜集弟子规增广贤文等中有关与人相处方面的内容,上课时根据需要穿插交流,精选重要部分引导学生背诵,并将蕴含其中的传统美德细心讲解,如插入增广贤文中的内容:“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等,使他们懂得在与人相处中要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要守信他人,以此来实现现代文教育与“诵经”及德育的完美结合。让德育教育要走出课堂,使其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同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诚信教育中,我们同样重视同学们自身的体悟。为此我们结合好书大家看我们和诚信在一起等内容,我在班中特设了“开放图书架”和“诚信文明伞”,学生们可以随时到书海中遨游,到伞柜中拿取伞用。学生们知道这样做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做现实生活中的诚信人。面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们都能主动将看完的书放回原处,用完的伞按要求送进伞柜。从一点一滴做起,让诚信教育走到同学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看到教育的成果如此显著,学生的道德水平不断上升,我欣喜万分,让德育工作插上诗文的翅膀,代替生硬的毫无感情的说教,摒弃以生为敌的训斥。春风化雨,不显山不露水,含情脉脉,诗意浓浓。尝试三:发掘品德社会教材与国学经典中勤奋学习教育的整合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无动力,容易满足的现象,我们充分发掘教材与国学经典中有关勤奋学习的内容,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努力学习。经典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名句很多,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等等,教材中学习真快乐麻烦事,我不怕我也能研究等都是关于勤学的。教学中,我们选择与当课内容联系最紧密的名句让学生朗读背诵,如学习学习真快乐一文中的天天有进步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成绩好要靠勤奋和合理的学习方法,我们理解文中内容的同时,补充了经典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等勤奋学习的名句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学习方法的警语让学生背诵,并讲述了“闻鸡起舞”“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让同学们知道勤学好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刻苦勤学的精神,激发起学生勤奋学习的热情,力求达到让学习内容真正指导学生的品德行为。针对学生的品德实际,挖掘古文的内蕴,知人论世,巧妙地运用,把学生的灵魂摆渡到勤奋的彼岸!经典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受益非浅。从诵读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上下下自然而然落实到日常行为思想中。“守孝弟,次谨信”学会尊敬师长,孝顺父母。从“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培养学生自信,自豪感及洒脱气质,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而小天下”诗中,培养学生博大的胸襟,高瞻远瞩的眼光。从“生于忧患,死与安乐”的磨难教育中,使学生从小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受到失败教育,受到挫折教育,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从“每一食,便念稼啬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培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孩子的心,就像春天的泥土,播什么种,就发什么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思想文化品位提升了,为人做事的质地也改善了,审美情趣得以陶冶。让品德教学成为快乐的旅程;让品德教学成为道德生活追求的过程;让品德课堂成为美的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金属材料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新版家电销售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外教聘用合同范本
- 2025资阳劳动合同续签申请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卷包及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建筑工程防渗方案(3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冷拉钢项目合作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虚拟现实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鼻腔冲洗护理技术团体标准解读
- GB/T 41130-2021展览场馆安全管理基本要求
- 湘美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 环境经济学(张)课件
- 人才管理-人才选用育留课件
- 成功八步课件
- 玉石床垫讲稿课件
- 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红岩魂走进歌乐山
- 栈桥修复方案(全文)
- 某五星级酒店单项工程经济指标
- 电气一次设备吊装搬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