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引言 21. 简介21.1 调查问卷简述21.2 PDCA 循环简述21.3 选题目的和意义21.4 现存问题及缺陷31.5 指导思想31.6 EXCEL电子问卷可行性探讨32. 电子问卷分析42.1 P-planning部分42.1.1 问卷正文部分42.1.2 题型处理方法42.1.3 记录表部分52.1.4 统计结果部分52.1.5 Excel设置准备52.1.6 相关VB语言62.2本章小结83. 电子问卷制作过程83.1 D-do部分83.1.1 制作单选题83.1.2 制作多选题93.1.3 制作填空题93.1.4 制作要点93.1.5 统计结果表部分103.1.6 本章小结104.1 C-check检查部分104.2 A-action部分114.2.1 清空功能114.2.2 主界面部分114.2.3 分析图部分124.3 本章小结125. 结果分析和拓展应用125.1 结果分析125.2 拓展应用13致谢14参考文献14电子问卷用途研究及技术分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 周体然指导教师 吴庆军摘要:问卷调查,是当前最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Excel电子问卷是基于VB语言的一种新的问卷方式,具有使用简单,节约物力和人力等特点。本文以市场调研课的具体活动为实例,详细论述了电子问卷的设计意义和具体方法。本文分为五章,对电子问卷进行探讨。第一章简要介绍当前问卷调查的发展现状, PDCA循环的背景渊源,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等。第二章主要包含PDCA循环的P(计划)部分,对电子问卷的结构和相关VB语言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为问卷的实际制作阶段打下基础。第三章主要包含PDCA循环的D(执行)部分,详细论述了问卷制作过程的具体流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设计过程中的C(检查)和A(行动)部分,对D(执行)部分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且形成标准化的流程。第五章对整个电子问卷的设计过程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具体的拓展应用进行了讨论。关键词:问卷调查 电子问卷 Excel PDCA循环Utilization Research and Technical Analysis on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Student majoring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Zhou TiranTutor Wu Qingjun Abstract: Questionnaire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employed approach for social survey. Excel questionnaire is a new method, characterizing with easy operation, resource and laborconservation and the like. It clearly explains the meaning and approaches in designing the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s, with the bases of the practice of course on marketing and research. To be detailed, five chapters are divided to deeply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Chapter On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statement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research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s well as the background of PDCA(Planning-Do-Check-Action)cycle. Additionally,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selecting the topic are included. Chapter Two principally contains the P part -planning part of PDCA cycle . It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structure and VB language on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making a real one. Part D -do part of PDCA cycle, is written in Chapter Three, particularly discoursing on the specific procedures of producing a questionnaire. Chapter Four mainly presents Part C and Acheck and action part in the cycle. It aims to tackle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Part D(do), finally forming a standardized flow.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designing procedure and discus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its continuation. Key words: Social survey ;Electronic questionnaire ;Excel ;PDCA Cycle引言 问卷调查法, 即以问卷为工具来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是当前最常用的社会调查方法之一。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莫泽所说: “社会调查十有八九是采用问卷方法进行的” 。从目前情况看, 在运用问卷法收集资料的调查研究中, 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到具体的社会调查研究的效果, 还影响到人们对问卷调查法的总体信任感。与此同时,问卷调查的方法不仅应用于社会科研领域,还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中,成为企业了解消费者偏好和市场信息的重要手段。PDCA是全面质量管理中一种常用的工具,广义的来说,就是计划的制定、最终实现并且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本文应用PDCA的方法清楚地再现电子问卷设计的整个过程、突出重点,力求整个设计流程的简单和完整,并且可以持续的进行改进。1. 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有关调查问卷和PDCA一些概念、理论知识,并简述了选题背景、选题的方法和意义,现存的问题和缺陷以及文章的指导思想。1.1 调查问卷简述调查问卷是现今商业和科研领域非常流行的一种收集大量信息,调查某种趋势或者看法、并大量收集信息的工具。传统的调查问卷一般为纸质,先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发放,然后由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再由相关的部门或者个人对问卷进行回收,最后由数据的分析者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调查问卷,按照问卷填答者的不同,可分为自填式调查问卷和代填式调查问卷。其中,自填式调查问卷,按照问卷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报刊调查问卷、邮政调查问卷和送发调查问卷;代填式调查问卷,按照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访问调查问卷和电话调查问卷。从问卷调查的实际应用来看,可以分为学术性问卷调查和应用性问卷调查。前者多为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所采用,后者则由市场调研人员或其它机构的人员所采用,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脑技术逐渐深入到教育和商业活动中,调查人员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来提高问卷调查的效率。本文就是利用EXCEL软件和VB语言来设计电子问卷,从而达到该目的的。1.2 PDCA 循环简述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P(Planning)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ion)行动。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认可或否定。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肯定,或者模式化或者标准化以适当推广;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免重现;这一轮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 PDCA循环虽然在理论上是属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它常常被用作单独的项目工具而独立使用,成为保证项目和工作质量,按时交付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是利用PDCA循环这一重要特性来实现整个设计流程的。1.3 选题目的和意义“问卷调查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问卷调查主要以纸质为主。在印刷阶段,调查机构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印刷和运输纸质问卷;在调查阶段,需要进行调查人员的培训和派遣调研;在统计阶段,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直到得出最后的结果。长期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传统调查问卷的种种弊端:为了求得数据的普遍性和精确性,会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而调查的结果一般都是手工输入到电脑,再进行最后的计算和筛选。这难免会导致输入错误和计算错误。而错误一旦出现是很难被检查出来的,会增加很多额外的工作量,导致调查的时间延长。调查过程中,大部分的问卷是手写的,字迹难以区分和辨别,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的处理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如果不对纸质问卷进行保存,它将无法得到妥善的保存,无法在之后对调查活动进行具体查验。且问卷在将在调查结束后变成为废纸,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对纸质问卷进行保存,整理问卷的工作是一件繁琐而麻烦的事情。电脑中存储的一般是调查统计的总结果,无法对每一份问卷的每一个选项进行具体的记录,对问卷的具体细节缺乏记录和了解;如果有每份问卷的具体结果也是通过手工进行重复大量的工作,导致时间和人力的巨大浪费整个问卷调查的全过程,缺乏有效和系统的管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效率是问卷调查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操作化的水平和质量则是决定调查效度的关健因素。在长时间的尝试和思考之后,人们发现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OFFICE套件上的电子问卷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问题。1.4 现存问题及缺陷 虽然电子问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问卷调查的效率,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户们也逐渐发现电子问卷的一些应用缺陷:1. 使用Excel电子问卷之前,因为程序包含有宏的成分,所以需要对Excel的安全性进行级别设置,降低了Windows系统抵御病毒和恶意程序的能力。宏病毒是Windows系统面临的病毒之一,国内外因为Excel安全性设置过低而导致的电脑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如何在系统安全性和宏之间进行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环境和条件。2. Office套件的更新换代是比较频繁的,高版本的Excel一般可以兼容低版本的Excel,但是反过来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不同的版本制作出来的电子问卷互不兼容,会对Excel电子问卷的普及造成消极的影响。3. Excel中很多功能的实现依托于VB语言,虽然问卷的直接使用者并不一定需要懂得VB语言,但问卷的编写者必定要具备一定的VB基础,这就使得制作电子问卷变成了一件并不简单、甚至比较复杂的事情。因此,如何降低编写的难度,成为电子问卷面临的又一个问题。4. Excel中有行数和列数的限制,如果调查问卷的数目过多,那么电子问卷便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限制了EXCEL在较大型统计中的应用,使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了公司和单位的范围内。1.5 指导思想 因为电子问卷较为讲究实用性,所以论述的重点在于电子问卷的设计过程。作者采取具体实例,力求清晰再现问卷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为了使读者更加清晰,本文依照问卷设计的先后顺序来写,并依据CIP的原则,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对整个问卷的设计过程进行讲解,P即planning,及计划,即问卷设计的准备过程;D即do,即问卷的制作过程;C即check,即电子问卷在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检验和问题发现;A即action,即改正和完善在C部分出现的问题,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案。1.6 EXCEL电子问卷可行性探讨很多软件具备制作电子问卷的能力,EXCEL是最常见的一种用。它使用简单,大多数的人能熟练操作,这就为它大规模普及奠定了基础。据国际电信联盟调查数据显示,在2010年底整个互联网网民的数量超过了20亿,其中大部分的用户使用WINDOWS系统。互联网的网民主要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两种,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Windows会推出不同的Office产品。但不管是哪一款office产品,都会包含: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三种主要的软件,而且都会包含VBA编辑器,即可以用VB语言对特定的功能进行灵活编辑。这就意味着本文Excel电子问卷的制作方法,对于大部分的使用者来说是适用的。虽然问卷调查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是电子问卷设计的大致框架式一样的,只要掌握了一份问卷的设计,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举一反三.总的来说,Windows的广泛使用,Excel自身简单、易懂的使用特性、以及各类电子问卷在结构上具有的相似性,证明用EXCEL来设计电子问卷是可行的。 2. 电子问卷分析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日照市民生活状况和满意度的调查,由于本次问卷调查的特殊性:采访人群分布较为分散,且人数较多;在调查的过程中携带电脑有诸多的不便。所以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先手工发放问卷,再将问卷回收,由各小组成员手工将调查内容输入到电子问卷的方法。2.1 P-planning部分 本部分确定了电子问卷的基本结构和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并且简单介绍了在设计过程中会用到的VB语言和程序,并且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了预测,力求之后的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在电子问卷中会较频繁的使用控件和宏,所以先对在问卷中会用到的几种控件和进行简单的说明。分组框 :是选项按钮和复选框的载体,在问卷中,一道题绘制一个分组框,代表一道题。选项按钮 ,在电子问卷中代表一个单选选项,可以与对应的单元格做链接,记录下选择的结果,在电子问卷中与分组框合用,表示单选题。一道题只能选择一个选项。复选框 ,在电子问卷中代表一个多选选项,同选项按钮一样可以与对应单元格链接,记录下选择结果,与分组框合用表示一道多选题,与单选题不同的是可以在一道题中选择多个选项。按钮 :在电子问卷中被赋予相应的命令,完成各种动态指令,按钮必须要和宏结合使用,一个单独的按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针对问卷调查的不同过程,将问卷的整体分为四个基本的的部分,:2.1.1 问卷正文部分纸质调查问卷根据不同的内容将问卷分解成四张子问卷:基本信息部分、社会满意度部分、居民消费结构部分、农村民主建设部分。在电子问卷中,正文部分由四张不同的表组成,主要体现为对应的工作表:根据纸质问卷的结构将每一张子问卷单独作为一张工作表,将四张工作表整体作为问卷的正文部分,并在进行问卷输入的时候,对问卷进行封装,即仅仅显示四张子问卷的内容,而隐藏问卷的其它部分。当一张子问卷填写完成时,进行其它问卷的填写,当用户确信所有的问卷都填写完成后,回到主界面对整张问卷进行提交。2.1.2 题型处理方法问卷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题型: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填空题。不同的题型在Excel中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法,单选题应用到了窗体选项中的分组框以及选项按钮,有几个单选选项就在分组框中制作几个选项按钮,在文本框修改选项名字;多选题与单选题相似,会应用到窗体选项中的分组框以及复选框,题目有几个选项就在分组框中制作对应的复选框;填空题有所不同,不会用到窗体选项中的任何控件,只需将内容输入到单元格即可,但会应用VB语言。所有的电子问卷中这三类题型的处理方法都是一样的,后文将结合具体的事例对这三类题型进行应用。 2.1.3 记录表部分记录表按编号记录每一份问卷的结果,在Excel中为每一行对应一张问卷,每一列对应不同的题号,用VB语言中的循环语句实现换行和记录的功能。具体的来说,每一张记录表的第一行是空出来的,用来记录当前所做问卷的选择结果,当整个问卷提交之后,第一行清空,并且将第一行的结果依次复制到对应列,然后开始下一张问卷的调查。如果是单选题,那么选项A在记录表中表示为1,选项B在记录表中表示为2,以此类推;如果是多选题,那么凡是选中了的选项在记录表中就表示为TRUE,反之则被表示为FALSE或者空单元格。整个记录表可以实现对所有调查问卷结果的保存和存档,并且有清晰的编号和题目号。做问卷的同时,就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保存,节省了大量的数据处理时间,实现了问卷调查的无纸化,省时省力。2.1.4 统计结果部分统计结果工作表记录下每张调查问卷的编号,根据记录表的结果对每个选项的选择次数进行统计。具体的来说,统计结果表中,行代表一个A、B、C、D等中的其中一个选项选项;除了第一列,其余的每一列都代表不用的题号。整个统计结果部分中会应用到COUNTIF的函数或者IF函数,根据不同的统计条件,实现对每个选项统计,清晰明了,简单易懂。统计结果表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自动实现了问卷的统计工作,并且在对不同的统计结果进行了统计,节省了人工统计的工作量,减少了统计的误差,提升了工作效率。2.1.5 Excel设置准备在开始制作电子问卷之前,需要做一些基础的准备工作,调用相关的工具栏和进行先关的设置,首先调用控件工具栏:“视图” -“工具栏”“窗体”即将其拖拉到合适的地方。其次,对宏的安全性进行设置。一般Excel默认的是较高等级的安全性,即禁用一切宏,我们采用较低等级的安全性。具体的设置为:“工具”“宏”“安全性”,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具体选择),即:2.1.6 相关VB语言在整个电子问卷中,我们利用VB语言对每个按钮赋予了具体指令,实现了其灵活的应用,所以,我们有必要制作在问卷之前,了解其一些简单的VB指令和语句.1. 表示工作表及单元格的语句和用法Worksheets(“”).visible=true 或者false,表示将工作表隐藏或者显示,我们对问卷进行封装应用的就是这个功能。如“worksheets(“甲表”).visible=false”就表示工作表“甲表”不可视。其中worksheets 是英文中工作表对应的生词,括号和引号中间要填的是要做出属性修改的工作表的名称。Worksheets(“”).visible=true中的“ .”之后的“visible”表示的是工作表可视性这个属性,“=true”表示它是可视的,如果为“False”,表示它是不可视的。在整个语句中,字母可以任意大小写,VB编辑器会自动对大小写做出调节。相对而言,VB语言简单易懂,因为它的语法顺序和我们常用的语法顺序是大致相同的,其中“.”之后表示的对应的对象如工作表或者单元格的属性Worksheets(“”).select.表示的选中某个工作表,其语法顺序与上文类似。如“worksheets(“甲表”).select”表示选中甲表。但是应用这个语句之前我们需要确定,你要的选中的工作表是可视的,否则系统可能会提示你出现错误。Cells(“i,j”)表示的是具体的单元格,其中i代表的行,j代表的是列。如:“cells(1,1)”表示的就是第一行第一列,即A1单元格。Xi是另一种具体单一单元格的表示方法,其中X代表是第几列,i代表的是数字。如果知道具体的单元格,这中方法是最常用的。Range(“”)是最常用表示单元格的方法,他既可以表示单一的单元格,如“range(“A1”)”表示A1单元格;又可以表示一定区域内所有的单元格,如“range(“a1:e3”)”表示从A1开始到E3结束的所有单元格,总共有三行五列。2表示清除内容和删除功能的语句Worksheets(“”).range(“”)= “ ”表示区域中内容为空,是一种变相清除内容的方法。Worksheets(“”).range(“”).clearcontents 也表示清除某个单元格的指令,但是只会清除其中的文本,不会改变背景颜色和边框颜色。3表示复制功能的语句Worksheets().Range().Copy (Worksheets().Cells()表示将语句开始部分的工作表区域中的内容复制到COPY单词之后的区域内。Cells(i, j).SelectSelection.Copy Destination:=Cells(s, t)其意思为,复制的地点为Cells(i.j),与之前的复制语句不用的是,他是先需要将某个单元格cells(i.j)选中,再对选中的单元格进行赋值,将cells(s.t)的内容复制到cells(i.j)中。对于RANGE函数我们也可以做同样的应用。在之后问卷制作的过程中,我们会交替使用两种复制的方法。4表示循环和条件选择的语句If Then ElseIf ThenELSEEnd if上面的语句表示条件选择的语句.当只满足一种可能性时,直接采用IF语句即可,其中IF后面表示选择的条件,Then表示接下来的动作。当有多种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If和Else If语句,用if语句来开头,中间每种可能性用Else if语句来表示,其中If 和 Else if之后表示选择的条件,Then表示当满足条件之后的动作。使用条件选择语句时,一当所有条件语句结束时,一定要加END IF,表示本次条件选择结束。Dim j as IntegerFor j = 1 To 150Next j在上面简短的程序中,第一行Dim的意思就是将j定义为整数,for循环是较为常见的循环,为了降低理解的难度,在制作问卷时,直接对TO后面的数字进行修改就可以了。Next j,表示开始下一次循环。5其他类型的语句Dim I as integer这条语句是定义相关变量的,在VB语言中,一共有十几种变量,在本文中不做过多的涉及,只要掌握好本条语句即可。Msgbox“”,代表的是一个对话框,只要在引号中填上相应的内容,就可以弹出对应的对话框,例如:“MsgBox 您的选择已经保存,谢谢您的合作,祝您有个好心情”。运行程序时,就会出现如下的对话框。i = Worksheets().Range().CurrentRegion.Rows.Count这条语句是整个调查问卷中最复杂的一条语句,表示从某张表指定的某个单元格开始计算,一共有多少行,其中i应该在之前有过定义,否则系统就会提示出错。6. 错误预测因为电子问卷大部分的功能是依据宏来实现的,所以整个制作电子问卷的过程中,VB语言的应用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会占据大量的时间,因此,在通过事先对一些错误的预见,可以有效的减少我们的工作量。1.语义错误打错了一些字母,按错了一些符号。例如将worksheets错误的打成了worksheet,将sheets表达成了sheet,电脑就无法识别VB语句,而显示程序错误;大小写错误,我们经常会在VB中碰到下标越界这种错误提示。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工作表名称和VB语言中工作表名称不符造成的。如工作表的名称叫做ABC,而在VB语言中应用中时,却为:worksheets(“abc”),此时,如果运行程序,就会出现下标越界的提示。在VB中,工作表的名称必须在是在EXCEL表格中真实存在,不仅对大小写有着严格的区分,甚至一个空格键都会造成难以检查出来的错误。2.逻辑错误如果变量在使用之前未定义,或者定义的范围有误,系统就会提示你使用了一个不存在的变量,这是逻辑错误的一种。有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没有任何的语义错误,但是系统就是运行出错的例子,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我们的逻辑上出了错,及编程的先后顺序有问题。如系统提示“worksheets(“甲表”).select”这条语句无法执行,可是语法上没有任何错误,我们就要检查此时甲表是否可视。2.2本章小结 P阶段后,问卷结构被大致确定下来,准备工作和相关设置也完成了。经过分析和研究之后,我们开始着手制作问卷。3. 电子问卷制作过程3.1 D-do部分先新建几个工作表,将工作表分别命名主界面、甲表、乙表、丙表、丁表、记录表、统计结果,形成一个雏形。根据确定好的问卷的问题,根据之前的计划,我们将先开始问卷正文内容的制作。3.1.1 制作单选题单选题先如图绘制分组框:然后制作单选选项,即选项按钮。制作的过程当中必须注意顺序问题,必须先做分组框,再做选项,因为分组框将所有的选项组合起来成为一道完整的题,所起的作用就好像一块画布一样。制作选项时有几个小技巧。为了让每个选项的大小都一样,我们可以按住“Ctrl+C”,然后拖拉相应的选项,就可以产生一个大小一样的选项了。为了让每个查询代码更加的方便,我们可以直接按“Alt+F11”,这样就直接弹出了VB编辑框。每做好一个选项按钮,我们就链接一个,链接的具体方法为:右键单击“选项按钮”“控制”选项卡,如图所示:“单元格链接”单击“”“记录表”第一行对应的位置(第二行标有题号)。对于单选题来说,因为一个题只能有一个选项,所以只占一列,因此我们需要将所有的单选选项链接到同一个单元格。对于选项按钮来说,有时候不小心会误选,这时候只要右键单击选项按钮“控制卡”“值”修改为“未选择”。3.1.2 制作多选题多选题的制作和单选题一样,将分组框和复选框制作好后,我们开始对单元格进行链接。和单选题不同的是,因为复选框表示的是多选题,需要知道的是该选项是否被选中,因此一个复选框的链接占据一列的位置,一道多选题有几个选项就占据几列,将复选框链接到“记录表”第一行对应的不同列。当该复选框被选中时,链接的单元格会显示TRUE.整个多选题的过程如下图所示、;-3.1.3 制作填空题填空题不同于选择题。填空题的存在方式:我们要对问卷进行编号,并且将编号复制到记录表和统计结果表当中;在选择题中被调查者会选择“其他”选项,写上自己的特殊情况;会有很多的意见和建议。面对填空题时,怎么解决填空题的特殊性是个比较特殊的困难:单个的单元格不能进行内容的链接和记录。本文实例中的电子问卷中,填空题主要借助于按钮的功能,将填空题的内容复制到记录表中第一行对应题号的位置,再将记录表第一行的内容依次复制到记录表对应的该问卷(由编号确定)的记录位置到并且清除原有填空题单元格所占有3.1.4 制作要点对于选择题来说,所有的选项都先链接到记录表的第一行,只要做出了选择第一行就会有结果,记录表的第一行记录的永远是最新一次问卷的结果,而之前的问卷记录结果就会被覆盖掉,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每一张问卷完成后,将当前第一行记录的结果保存到其他的地方。要完成这样的工作,我们就需要借助到按钮的功能,换句话,也就是要将第一行的结果复制到其他的地方,并且清空第一行(因为有填空题)。仔细分析要做的工作,我们可以得到我们要使用的语句类型主要有:复制语句、循环语句、以及计数语句。在本文的实例中,“提交问卷”按钮所实现的就是将第一行的内容复制到其他地方的功能。要制作一个完整的按钮,需要如下的几步:1. 绘制按钮。单击“控件”工具栏中的“”,绘制出大小合适的按钮。2. 对按钮赋予合适VB指令,只有具有了动作指令的宏才是有意义的。右键单击按钮“指定宏”,如果是新建指令,单击“新建”;如果是已有指令,单击“确定” 。因为文章的篇幅原因,在此就不对具体的编码做赘述。具体的编码可以在实例中右键单击“提交问卷”按钮,: -“指定宏”“编辑宏”,就可以查看了。代码的编写在整个问卷的制作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概占据了整个编写过程25%的时间,它实现了记录表的基本功能,对每一份问卷进行了自动有序的整理和记录,并且高效快捷。3.1.5 统计结果表部分记录表部分做完之后,我们可以开始统计结果表部分的制作,统计结果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记录表,即统计每一个选项被选择的次数。在统计结果表中,我们会用到一个Excel中的函数,叫countif(“ ”,“”)。这是一个计数函数,其中一共有两个变量,函数中的第一个变量是定义计数的范围,第二个变量是定义计数的条件。如COUNTIF(记录表!S4:S500,TRUE)就表示统计在记录表S4:S500这个区域内,内容为TRUE的单元格的数目。在统计结果表中,因为横行是题号,竖列是选项号,所以只要确定了一个COUNTIF函数的范围,就可以采用EXCEL智能填充的办法,对所有的空单元格使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区域应该合理,既要包含了记录表中所有非空白的区域,即所有包含记录结果的区域;又不能太广,以免浪费计算机的内存空间。在使用EXCEL函数时需要在单元格之前加上等号即“=COUNTIF(“”,“”)”否则电脑无法对函数做出识别,只会将单元格内的内容作为一般的文本处理。3.1.6 本章小结制作完成统计结果表后,整个问卷的主体部分已经大致完成,这个部分花去了所有时间的80%左右。以检查问卷实际效果为目标,开始测试整个电子问卷的效果,转入下一步。4. 电子问卷的运行和优化4.1 C-check检查部分完成了问卷的大体结构之后,开始对问卷的测试。问卷的测试过程中,作者发现这时的问卷可以有效的实现对问卷内容的记录和对选项的统计,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1. 在本例中,问卷的初始数据还是要依赖于手工输入,不能自动获取数据,而且由于个人能力和条件的所限,问卷的手工输入部分在问卷的使用时间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且较为容易出错。2. 大部分初次使用电子问卷的同学,对于电子问卷的功能和每个按键的具体作用存在疑问,不了解整张表的内容,有时候找不到表的内容,甚至会不小心修改记录表和统计结果表的内容。3. 处理填空题的方式,开始是做完一道清空一道,但是由于清空的先后顺序和复制的先后顺序容易出现冲突,造成了记录结果的错误,清空了不该清空的内容,而有些内容有没有保留下来。4. 统计结果表对每一道题的每一个选项的选择次数做了精确的统计,但在整体上缺乏对每个选项所占比例的统计,因此缺少整体上对选择趋势的把握。C部分发现的问题,我们发现对问卷主体结构并没有什么影响,但为了进一步完善整个问卷。我们需要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优化整个电子问卷。我们进入PDCA的最后一步,及A部分,即action部分。4.2 A-action部分C部分发现的部分问题将在本部分得到解决,并且形成标准化的处理方法和流程。4.2.1 清空功能对于清空填空题的问题,为了清楚明了起见,将之前复制完一个填空题清除一个填空的办法,改为在整体提交问卷之后,对所有填空题进行统一的清除。具体的做法为单独制作清除填空题的按钮,并且结合使用在P部分提到过的VB清除语句,就可以完成这个功能。此外,在本问卷中加入了另一个清除按钮,用以清除整个记录表中的文档,即所有的问卷调查结果,省去了手工删除问卷结果的麻烦。不过此命令按钮要慎用,一旦使用,就会删除之前所有的问卷结果。4.2.2 主界面部分为了让整个问卷更加清晰易懂,结构明了,作者决定在整个问卷中添加两个工作表,都起到引导和说明的作用。一个工作表名为使用说明,另一张名为主界面。在打开电子问卷的瞬间,就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示初次使用者要注意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使用说明”详细介绍了问卷的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使用说明”中有唯一的按钮进入主界面。主界面部分包含了所有的工作表名称,点击对应的按钮,可以进入到相应的界面;且可以对做好的问卷进行提交,实现存档和统计的工作,这是电子问卷的特性之一。这个界面可以充当目录的功能,保证问卷的结构更清晰。并清晰的告知使用者想要使用和了解的信息在哪个部分,并且将问卷的调查阶段、统计阶段和存档阶段统一起来。主界面起到了目录一样的作用,告诉使用者本电子问卷包含了哪些的内容,让用者能够顺利地进入到自己想要进入的部分,如图所示:这样让整个问卷的结构一目了然,并且将所有的功能集成起来。为了防止使用者出错,一旦使用者开始使用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就对其他的表进行了隐藏,仅显示使用者会使用到的表,即实现了对问卷的封装功能。该功能的实现主要借助了对工作表可视性的设置,在P部分有详细的讲述。在本中的实例主要体现在一旦单击问卷正文中的任意一张表,就会隐藏其他所有的表,仅显示如图所示的六张表:点击前:点击后:4.2.3 分析图部分在问卷中新添加了分析图这张工作表,用来对“统计结果”中需要进行比率统计的题进行统计,只要在分析图中单击插入“”插入图表,并选择要进行统计的区域,就可以对所有的选择比率进行统计。这样解决了无法整体直观了解选择趋势的问题。不过制作分析图只能在所有统计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因为我们制作的图表是静态的。4.3 本章小结A过程之后,本次PDCA循环结束,问卷制作业也进入尾声。我们对在C过程中发现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基本上了实现了P阶段的计划目标。但是具体的某问卷并不能说明整个电子问卷的功能,我们需要借助更多次的PDCA循环,持续的改进问卷设计的流程,直至形成标准化的流程,并推广使用。5. 结果分析和拓展应用5.1 结果分析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物联网在2025年精准种植中的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报告
- 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设计研究报告:人机交互篇
- 电商绿色物流包装材料可持续发展现状与挑战报告
- 2025年海岛海洋能发电技术规模化应用研究报告
-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安全教育培训箱
- 共享民宿项目2025年市场推广策略与品牌建设评估报告
- 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咖啡连锁行业市场布局与扩张战略布局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江苏省盐城专用)解析卷
- 2025台州路桥区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4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课件-高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
- 中建技术降本增效案例集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燃气轮机控制系统
- 规划用地性质调整论证报告
- 法考客观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二(第3套)
- 公路水运项目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技术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