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月考试题.doc_第1页
初三月考试题.doc_第2页
初三月考试题.doc_第3页
初三月考试题.doc_第4页
初三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皇岗中学2007年4月初三月考试题命题人:史玲辉说明:1、全卷4大题,共页,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2、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作文卷。一 单项语言技能考查(10分,每小题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俯瞰(kn) 禁锢( ) 并行不悖()B炽烈(zh) 提防( ) 有条不紊(wn)C料峭(qio) 恬静() 猝然长逝(c)D罹难(l) 皎洁(jio) 脍炙人口()2.选出下列加点解释有误的一项A同舟共济(渡河)万恶不赦(赦免)B拍案而起(桌子)人迹罕至(稀少)C怒不可遏(阻止)不言而喻(明白)D运筹帷幄(计算)偃旗息鼓(停止)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班主任的极大关注。B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C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里不发生伤害事故,学校体育老师采取了有效措施。D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4.下列句子中,你认为不得体的一项是:A.(医院门口标语)欢迎各界人士经常光临本院。B.(公路旁)出车在外,亲人盼归。C.(学校食堂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D.(公园草坪旁)笑着赏花,花也微笑。5.上物理课时,老师为了生动形象地讲解热学知识,写下一副有趣的对联。上联是“杯中水冰,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冰水,冰化水温不升”。这副对联反映的一个规律是:A液体凝固、晶体融化过程,温度不变。B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C气体液化、液体凝固过程,温度不变。D固体融化过程,温度不变。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是: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这种坏现象,大家深为痛恨B.辍耕之垄上辍学儿童太多,也成为一大问题C.春和景明四时之景不同D.数有功,爱士卒广故数言欲亡(二)课内文言文段考查(8分)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79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8.翻译划线的句子(3分)9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请结合课文阐述。(3分)(三)古诗文默写考查(8分)10、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名句是:,。 古人常以诗明志,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你喜欢的两句古诗默写在下面。 ,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112题。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注释流辈:人们。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处。11、翻译句子: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12、这则故事中做得不对的是谁?为什么?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一)议论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 冕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13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2分) 14. 文章主要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2分) 15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16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读书”这一问题。(3分) (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721题。茼 蒿 徐晓杭 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曰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 甲 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 乙 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曰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巳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 丙 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17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吹拂 潜藏 绽放 B砍削 潜藏 绽放 C砍削 埋藏 露出 D吹拂 埋藏 露出 18请仿照下面句子写一句话。(4分)例句: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19本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茼蒿的复杂感情,其中有 , 也有 。 (2分) 20请从文中摘录一个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21从全文来看,茼蒿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作答。 (3分)四、写作(40分)22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根据提示补全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参考答案:1、C2、D3、B4、A5、A6、B、D7、任:任务、重任过:犯过失8、(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犯的忧患,国家往往会因此灭亡。9、从磨炼意志,知错能改,做事要有原则,要提出好的建议等方面回答。 10略11、你为什么不早来问,致使我忘记它(指这个字)了。12、张丞相。自己字写得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反而同责怪侄儿不早问。13、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14、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15、读书可以使人们增广知识;受到精神的感化与陶冶(读书可以使人获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还可以使人趋善避恶)。 16答案要点:一定要好读书,读好书;读古今中外流传下来的名著,读专家、学者、老师推荐的书。博览才能广收。 17 B 18、略192分 赞美(答“赞颂”或“肯定”也可):悲悯(答“同情”或“怜悯”也可) (每答出一点给1分,可以不举例。)20、3分 例:“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句中的“爆满” “流淌”等词形象、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菊花花蕾的繁盛和桂花香味的浓烈。“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丝瓜的枯老相,渲染出菜园里萧条冷清的情状,为下文写苘蒿的出现作了铺垫。“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一句想象奇特丰富,将视觉和听觉联通起来,非常诗化地写出了秋天菜园子里生机渐失、衰残渐显的景象,有力地反衬出茼蒿出现的适时。“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 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被摘剩的茼蒿相依为命坚守家园的境况。“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一句反诘有力,抒发作者对茼蒿深深的同情和为它们抱不平的强烈感情。“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一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曰晒,撒在哪里都发芽。”一句运用短句,简洁利索,写出茼蒿的朴实和顽强。“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曰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一句写风中白发老人的坚忍不屈、饱经沧桑而又豁达顽强,升华苘蒿的象征意义,深化文章主题,耐人寻味。 (能举出句子的1分,能说出理由的给2分:理由不必说得过于复杂,能说出要点即可。) 21、坚韧顽强;敦厚坦诚;默默奉献;团结互助;执着追求;乐观豁达(或笑对生活的磨难)。 (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即给满分,摘抄文中相关语句并能加以整合且意思正确者也给满分)。22、作文依照中考评分标准。中考默写课文50篇(首)顺口溜:深圳市碧波中学 黄俊仁中考临近,不少考生苦于50篇(首)背诵篇目难于熟记于心,笔者把它们遍成一则顺口溜,供参考:一“表”一“战”一“语录”,诗经二首要记住。纳谏陋室是名篇,两“说”三峡紧相连。读书辛苦序来讲,孟子文章有两篇。饮酒还有两支“歌”,五篇“记”文记心窝。绝句七首词有八,中考默写要狠抓。律诗共有十一首,篇目作者不能漏。算算已背四十八,一“难”两“观”没拿下。注:一“表”指出师表,一“战”指曹刿论战,一“语录”指论语十则;诗经二首指关雎蒹葭。注:纳谏指邹忌讽齐王纳谏,陋室指陋室铭,两“说”指马说爱莲说;注:序指送东阳马生序,孟子两篇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注:两支“歌”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篇“记”指陶渊明桃花源记,柳宗元小石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七首绝句指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韩愈的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王安石登飞来峰,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八首词指范仲淹渔家傲,晏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