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1页
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2页
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3页
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4页
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检部年终工作总结报告年难留,时易损,转眼之间16年已悄然而过。质检部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积极配合各生产车间顺利完成了全年的质检工作。并积极主动承担起返修任务,加班加点质检确保了每一批次货按时保质保量发出。16产品质量较去年有了一定的提升,固化毡分层明显减少,厚度控制也是好于往年。但是产品质量波动仍然较大。石墨毡分层问题始终没有找到突破口,厚度控制更是听天由命,预氧毡和碳化毡质量对石墨毡质量的影响也是扑朔迷离。因此,提升产品质量工作任重道远!下面对16年的质检数据做一汇总,对各产品的质量情况做一概述,并对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一 产品质量情况概述1 质检工作量统计今年质检部共检验预氧毡、碳化毡、固化毡、石墨毡、发货石墨毡、预氧丝、树脂和外购毡统计如表一。表一 各产品和原材料质检量名 称数 量重 量(kg)备 注预氧毡3815 卷88910碳化毡3815 卷50284固化毡4040 块107489石墨毡4040 块75446发 货12238 块38529预氧丝209 袋69166树 脂475 桶95000外购毡284 卷71242 预氧毡和碳化毡质量情况概述 由于原材料预氧丝的种类较多,质量情况良莠不齐,加之制毡设备控制不力,最终导致毡体均匀性差,碳化后毡体收缩均匀性差,部分碳化毡强度差,灰分大,平整性较差。2.1 预氧毡体密度 将16年所取预氧毡小样的体密度统计并绘制出折线图,如图一。图一 预氧毡体密度 图一为16年预氧毡的体密度波动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预氧毡的体密度在0.066 g/cm3附近随机波动。2.2 碳化毡得率和体密度2.2.1 统计出16年所取预氧毡和碳化毡的小样品的体密度和得率,并绘制出折线图,如图二。图二 碳化毡体密度和得率 图二为16年碳化毡得率和体密度的波动情况,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碳化毡得率在56.6%附近随机波动,体密度在0.058 g/cm3附近随机波动。2.2.2 以2758卷预氧毡和相应的碳化毡的重量计算出碳化得率,分别统计出每个不同得率占总量的比例,结果如表一。表一 碳化毡得率(卷)碳化毡得率卷 数占 比碳化毡得率卷 数占 比0.46371.3%0.582067.5%0.47552.0%0.591977.1%0.48471.7%0.61776.4%0.49933.4%0.611334.8%0.5983.6%0.621094.0%0.511174.2%0.631043.8%0.521405.1%0.64903.3%0.531595.8%0.65692.5%0.541505.4%0.66612.2%0.551806.5%0.67491.8%0.561896.9%0.68552.0%0.571987.2%0.69451.6%预氧毡总重量碳化毡总重量得 率87936502840.572从表一可以看出,碳化毡得率在0.46-0.69之间,与小样品的曲线图所示数据基本一致;均值为0.572,与小样品测的0.566基本持平。2.3 碳化毡宽度得率以2765卷预氧毡和碳化毡的卷宽计算出卷宽得率,统计出不同卷宽得率占总量的比例,结果如表二。表二 碳化毡宽度得率碳化毡宽度得率卷 数占 比0.89662.4%0.91033.7%0.9127610.0%0.9265423.7%0.9377528.0%0.9443815.8%0.952037.3%0.961696.1%0.97812.9% 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碳化毡的卷宽得率在0.89-0.97之间,平均值为0.93。3 石墨毡质量情况概述3.1 石墨毡厚度指标 统计出16年预氧毡生产的3688块和碳纤维毡生产的467块石墨毡的厚度各指标的数量,并计算出各数量占总数量的比例,结果如表一,并绘制出柱状图,如图一。表一 石墨毡厚度指标厚度指标块 数厚度1厚度1.5厚度2厚度2以上预氧毡368814%21%28%37%碳纤维毡46730%24%22%24%碳纤维毡17064%23%9%4%碳纤维毡2696%20%20%54%碳纤维毡313131%23%24%21%碳纤维毡46919%32%20%29%碳纤维毡58028%25%34%14%碳纤维毡64860%23%8%8%图一 石墨毡厚度指标柱状图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用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厚度指标好于用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6批次碳纤维毡中厚度指标最差的是第2批次的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3.2 分层指标表二 石墨毡分层指标分层指标块 数未分层分层B等品分层C等品分层D等品分层E等品预氧毡368847%16%10%7%21%碳纤维毡46782%4%7%4%4%碳纤维毡17097%3%0%0%0%碳纤维毡26988%4%4%1%1%碳纤维毡313177%1%12%4%6%碳纤维毡46983%6%4%6%1%碳纤维毡58070%9%8%8%6%碳纤维毡64879%8%10%2%0%图二 石墨毡分层柱状图 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用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分层率高于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6批次碳纤维毡中第3和第5批次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分层较严重。3.3 镂空指标表三 石墨毡镂空指标镂空指标块 数镂空A等品镂空B等品镂空C等品镂空D等品镂空E等品预氧毡368849%20%17%11%4%碳纤维毡4675%5%13%23%54%碳纤维毡1703%6%11%33%47%碳纤维毡2697%4%6%9%74%碳纤维毡31313%7%9%21%60%碳纤维毡46914%0%6%25%55%碳纤维毡5803%6%31%29%31%碳纤维毡6480%0%6%42%52%图三 石墨毡镂空指标柱状图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用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镂空较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严重的多,6批次碳纤维毡中镂空最严重的是第2批次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3.4 密度指标表四 石墨毡密度指标密度指标M0.140.140.150.160.170.180.190.20.210.220.230.240.24M预氧毡1%2%5%11%16%18%17%11%8%4%3%1%3%碳纤维毡6%23%27%23%12%5%2%碳纤维毡11%9%29%24%14%13%6%3%1%碳纤维毡24%19%32%32%10%3%碳纤维毡35%37%24%20%8%3%3%碳纤维毡41%7%14%36%25%10%6%碳纤维毡55%9%24%25%24%9%4%1%碳纤维毡62%8%42%33%15%图四 石墨毡密度指标柱状图从上图表中可以看出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密度主要在0.16-0.21 g/cm3之间,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密度主要在0.16-0.19 g/cm3之间。二 质检数据详细分析1 石墨化系数定义固化毡经石墨化后重量的得率为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则计算16年用预氧毡生产的3120块固化毡和用碳纤维毡生产的384块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统计出不同石墨化系数占总量的比例,结果如下表一和表二。1.1 用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表一 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石墨化系数块数占比0.751013.2%0.763039.7%0.7765020.8%0.7889328.6%0.7965521.0%0.83049.7%0.811123.6%0.82461.5%0.83260.8%0.84220.7%0.8580.3%固化毡总重量石墨毡总重量石墨化系数90191.77870322.6830.780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用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主要在0.76-0.8之间,平均值为0.78。1.2 用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表二 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碳纤维毡石墨化系数块数占比0.74256.5%0.757018.2%0.7612532.6%0.7712632.8%0.78328.3%0.7961.6%固化毡总重量石墨毡总重量石墨化系数12878.0039816.130.762从表二中可以看出,用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石墨化系数主要在0.74-0.78之间,平均值为0.762。2 树脂的固含量和残炭量以16年的16批次青岛合力酚醛树脂为总样本,每批次取4-5个样品,经烘箱200固化后测得固含量,然后随石墨炉石墨化测得残炭量。2.1 树脂固含量表三 树脂固含量(小样品)树脂固含量样本容量占比0.6211%0.671418%0.682938%0.691824%0.71114%0.7211%0.7811%0.8211%树脂重量固化后重量固含量372.075255.4790.687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树脂的固含量主要在0.67-0.7之间,平均值为0.687。2.2 树脂残炭量表四 树脂残炭量(小样品)树脂残炭量样本容量占比0.3911%0.4223%0.4379%0.442330%0.452432%0.46912%0.4723%0.4811%0.4911%0.511%0.5757%树脂重量石墨化后重量残炭量372.075169.6890.456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树脂的残炭量主要在0.43-0.46之间,平均值为0.456。3 固化和石墨化过程中重量的变化分析 如果碳化毡在固化过程中重量没有变化,则固化和石墨化过程中重量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下面公式表达:若定义固化毡固化前喷树脂重量与碳化毡重量的比值为喷胶系数。则上式可以简化为:若 P 为喷胶系数;G 为树脂在固化毡中的固含量;M 为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S 为碳毡的石墨化系数; C 为树脂在石墨毡中的残炭量。 则上式可表达为: 公式一 : 3.1 树脂在固化毡中的固含量根据公式一,按照压制车间提供的碳化毡用量(按用毡量的最大值计算)和喷胶系数,可以计算出每一块固化毡的树脂固含量。分别计算出用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中各固含量值在总样本里面的占比,结果如表五和表六。3.1.1 用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表五 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块 数占 比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块 数占 比0.66352.1%0.79714.2%0.67442.6%0.8814.8%0.68563.3%0.81744.4%0.69643.8%0.82784.6%0.7673.9%0.83774.5%0.71744.4%0.84633.7%0.72673.9%0.85462.7%0.731005.9%0.86613.6%0.74855.0%0.87583.4%0.751046.1%0.88553.2%0.76875.1%0.89513.0%0.77925.4%0.9362.1%0.78714.2%均 值0.777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用预氧毡生产的固化毡,树脂在固化毡中的固含量在0.66-0.9之间,平均值为0.777。此范围值离散程度较大,其原因应该是固化毡实际的用毡量和喷胶量数据统计不准确造成的。3.1.2 用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表六 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块 数占 比固化毡树脂固含量块 数占 比0.6731.3%0.79114.7%0.6841.7%0.8104.2%0.6983.4%0.81104.2%0.7104.2%0.82114.7%0.7193.8%0.83125.1%0.7262.5%0.84125.1%0.73156.4%0.8593.8%0.74125.1%0.86104.2%0.75145.9%0.87135.5%0.76104.2%0.8862.5%0.77145.9%0.89114.7%0.7873.0%0.993.8%均 值0.79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用碳纤维毡生产的固化毡,树脂在固化毡中的固含量主要在0.69-0.9之间,平均值为0.792。此范围值离散程度较大,其原因应该也是固化毡实际的用毡量和喷胶量数据统计不准确造成的。3.2 树脂在石墨毡中的残炭量根据公式一,设定碳毡的石墨化系数为0.99,按照压制车间提供的碳化毡用量(按用毡量的最大值计算)和喷胶系数,可以计算出每一块石墨毡的树脂残炭量。分别计算出用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中各树脂残炭量值在总样本里面的占比,结果如表七和表八。3.2.1 用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表七 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残炭量石墨毡树脂残炭量块 数占 比石墨毡树脂残炭量块 数占 比0.37563.3%0.471197.0%0.38754.4%0.48925.4%0.39925.4%0.491005.9%0.41086.4%0.5794.7%0.411096.4%0.51774.5%0.421106.5%0.52754.4%0.431347.9%0.53613.6%0.441237.2%0.54422.5%0.451086.4%0.55301.8%0.461076.3%均 值0.452上表中可以看出用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在石墨毡中的残炭量主要在0.37-0.54之间,平均值为0.452。此范围值离散程度较大,其原因应该是固化毡实际的用毡量和喷胶量数据统计不准确造成的。3.2.2 用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表八 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残炭量石墨毡树脂残炭量块 数占 比石墨毡树脂残炭量块 数占 比0.37164.4%0.47205.5%0.38164.4%0.48164.4%0.39154.2%0.49133.6%0.4164.4%0.592.5%0.41133.6%0.5182.2%0.4282.2%0.52133.6%0.43195.3%0.53113.0%0.44205.5%0.5471.9%0.45133.6%0.5571.9%0.46215.8%均 值0.454上表中可以看出用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在石墨毡中的残炭量主要在0.37-0.53之间,平均值为0.454。此范围值离散程度较大,其原因应该是固化毡实际的用毡量和喷胶量数据统计不准确造成的。3.3碳毡的石墨化系数从3.2得出的结论可以看出用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残炭量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以树脂样品测得的残炭量值0.456反推计算出用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的碳毡石墨化系数,统计并绘制出直方图,如图一。图一 碳毡的石墨化系数直方图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碳纤维毡的石墨化系数均值为0.96,预氧毡的石墨化系数均值为0.99,碳纤维毡石墨化系数均值小于预氧毡的石墨化系数均值。分别统计出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的喷胶系数均值,可以得到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的喷胶系数均值为1.4,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喷胶系数均值为1.36。根据3.1中的分析,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的固化系数为0.777,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的固化系数为0.792。根据公式一,可以得到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为:综合各系数值,可以推断出碳纤维毡生产石墨毡的石墨化系数均值小于预氧毡生产石墨毡的石墨化系数均值的主要原因,应该是碳纤维毡的石墨化系数S值小于预氧毡的石墨化系数值导致的。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管是用预氧毡还是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树脂在石墨毡中的残炭量应该在0.456左右;而树脂在固化毡中的固化系数应该在0.777-0.792之间;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应该在0.76-0.78之间,碳纤维毡生产石墨毡的石墨化系数小于预氧毡生产石墨毡的石墨化系数,影响固化毡的石墨化系数的因素主要是碳毡的石墨化系数和喷胶系数。说明:以上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主要决定于各固化毡的用毡量和喷胶量数据统计的准确性。4 石墨化厚度系数定义固化毡经石墨化后厚度的得率为厚度系数。在本节中,用预氧毡碳化后做成的石墨毡简称为预氧毡,用碳纤维毡做成的石墨毡简称为碳纤维毡。4.1 厚度系数与石墨毡放置层数的关系 取固化毡四边的平均值和石墨毡四边的平均值,分别计算出用预氧毡生产的石墨毡(3426块)和碳纤维毡生产的石墨毡(423块)的厚度系数。以厚度系数为变量,石墨毡在石墨化炉中放置的层数为分组变量绘制出厚度系数的分组直方图。如图一,可以看出预氧毡厚度系数在每层的散布情况相似,随着放置层数的增加数据散布逐渐变的集中。厚度系数和石墨化放置的层数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层数的增加厚度系数平均值也逐渐增大。厚度系数的均值在1-4层为0.908,5-8层为0.912,9-12层为0.920,13-16层为0.925,17-20层为0.933,21-24层为0.941。如图二,可以看出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在每层的散布情况相似,随着放置层数的增加数据散布逐渐变的集中。厚度系数和石墨化放置的层数的相关性没有预氧毡明显,随着层数的增加厚度系数均值在16层开始才有明显增大。厚度系数的均值在1-4层为0.919,5-8层为0.920,9-12层为0.919,13-16层为0.921,17-19层为0.928。如图三,可以看出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均值基本一致,散布情况基本相似,但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较预氧毡的厚度系数散布较集中,也就是说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波动范围较预氧毡小。图一 预氧毡厚度系数直方图(层)图二 碳纤维毡厚度系数直方图(层)图三 碳纤维毡和预氧毡厚度系数直方图(层)4.2 厚度系数和喷胶系数的关系根据4.1的分析,每四层基本上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因此以每四层做为一个大层分别统计出各大层的不同喷胶系数对应的石墨毡厚度系数。以厚度系数为变量,喷胶系数为分组变量绘制出各大层的厚度系数直方图,如图四。如图四,如果排除部分样本数较少的喷胶系数对应的厚度系数,可以看出当喷胶系数在1.2-1.3时,厚度系数均值最大;喷胶系数为1.36和1.17厚度系数均值相对较大;喷胶系数为1.4-1.52和1时,厚度系数均值相对较小。将图四中各大层里不同喷胶系数对应的厚度系数均值汇总到表二,可以看出喷胶系数对厚度系数有明显的影响。表二 预氧毡的厚度系数在各大层随喷胶系数的变化情况喷胶系数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10.867 0.864 0.897 0.901 0.916 0.921 1.170.917 0.929 0.946 0.942 0.930 0.929 1.20.927 0.942 0.950 0.951 0.956 0.960 1.30.943 0.948 0.941 0.942 0.951 0.938 1.360.922 0.923 0.931 0.939 0.944 0.948 1.40.887 0.883 0.890 0.901 0.919 0.934 1.450.894 0.897 0.925 0.916 0.912 0.928 1.50.897 0.898 0.912 0.913 0.932 0.947 1.520.892 0.907 0.909 0.911 0.921 0.927 图四 预氧毡的厚度系数直方图(各大层-喷胶系数)按照同样的方法统计出碳纤维毡在各大层里不同喷胶系数对应的厚度系数,可以发现碳纤维毡的喷胶系数和厚度系数有明显的相关性。表三 两种毡体中各喷胶系数和装炉层的数量占比毡 体块 数喷胶系数装炉层11.171.21.281.31.331.361.41.421.451.461.51.52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预 氧 毡32787%3%12%3%28%6%6%11%25%18%18%17%18%18%11%碳纤维毡39013%25%17%33%2%9%1%27%21%26%19%7%1%4.3 不同毡体对厚度系数的影响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的均值基本一致,平均值大概为0.92。厚度系数与喷胶系数的关系对于预氧毡和碳纤维毡而言基本上没有明显区别,但这两种毡的厚度系数与装炉层数的变化规律却有明显的不同。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从第1层到15层都在0.92左右,从16层才开始变大,而预氧毡的厚度系数随装炉层数的增加从0.907逐渐在变大。从表三中可以看出,预氧毡和碳纤维毡在高厚度系数区(1.2-1.3)的占比差不多,中高厚度系数区(1.33-1.36和1.17)碳纤维毡的占比大于预氧毡,低厚度系数区(1.4-1.52和1)预氧毡的占比大于碳纤维毡。仅以此判断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均值应该大于预氧毡,但我们从装炉层可以看到碳纤维毡装在底层(低厚度系数区)的比例大于预氧毡。因此这一高一低最终导致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均值与预氧毡厚度系数的均值基本一样。在之前的分析中,两种不同毡体的厚度系数随装炉层数变化的最大不同之处主要在1-8层,因此将两种不同毡体每大层中各喷胶系数的占比统计出来,如表四。表四 各喷胶系数在各大层的比例预氧毡喷胶系数块数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12177%4%8%7%8%5%1.17983%3%4%3%3%2%1.23827%10%11%11%16%16%1.281.3891%2%4%4%3%1%1.331.3691130%27%22%27%29%35%1.41838%6%7%5%3%3%1.421.452125%7%7%6%6%8%1.461.536110%14%14%12%7%8%1.5282528%26%23%25%26%23%碳纤维毡喷胶系数块数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11.171.21.285019%20%9%5%4%1.31.339613%25%32%27%38%1.366511%11%14%29%35%1.412946%28%24%33%23%100%1.4292%6%1%1.451.46378%12%16%4%1.543%1%1.52从表四可以看出,1-8层中碳纤维毡在喷胶系数对应的高厚度系数区(1.2-1.3)的占比远远大于预氧毡,这也就有可能导致在底层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均值大于预氧毡的厚度系数均值;而在9-20层,预氧毡在喷胶系数对应的高厚度系数区(1.2-1.3)的占比大于碳纤维毡,但在中高厚度系数区(1.33-1.36和1.17)的占比小于碳纤维,这就导致了两者厚度系数的均值基本相等。因此,两种毡体在底层的厚度系数不同的原因有可能不是毡体不同造成,而是喷胶系数和放置层的不同最终造成的。4.4 按固化毡定高计算的厚度系数 将固化毡的厚度以固化时放置定高值计算出预氧毡和碳纤维毡的厚度系数,用固化毡定高计算的石墨化厚度系数与石墨化放置的层数、喷胶系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上与之前4.14.3介绍的一致。表六和表七具体列出了各石墨化层和各层中不同喷胶系数值对应的厚度系数均值。表六 预氧毡和碳纤维毡在各石墨化层中的厚度系数值(定高)石墨化层1层2层3层4层5层6层7层8层9层10层11层12层预氧毡0.89 0.89 0.89 0.89 0.90 0.90 0.90 0.90 0.91 0.91 0.91 0.91 碳纤维毡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0.91 石墨化层13层14层15层16层17层18层19层20层21层22层23层24层预氧毡0.91 0.91 0.91 0.92 0.92 0.92 0.92 0.92 0.93 0.93 0.93 0.93 碳纤维毡0.91 0.90 0.91 0.92 0.92 0.92 -表七 预氧毡和碳纤维毡各石墨化层中不同喷胶系数对应的厚度系数均值喷胶系数预氧毡碳纤维毡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1-4层5-8层9-12层13-16层17-20层21-24层10.855 0.849 0.886 0.887 0.909 0.911 1.170.901 0.915 0.929 0.928 0.916 0.917 1.20.913 0.931 0.939 0.940 0.944 0.950 1.280.937 0.937 0.949 0.942 1.30.920 0.925 0.925 0.927 0.936 0.915 1.330.901 0.905 0.914 0.901 0.910 1.360.912 0.913 0.924 0.930 0.935 0.937 0.903 0.902 0.899 0.908 0.924 1.40.874 0.866 0.883 0.873 0.905 0.920 0.905 0.901 0.893 0.907 0.910 1.420.938 0.939 1.450.884 0.891 0.915 0.905 0.898 0.911 1.460.876 0.897 0.908 0.918 1.50.886 0.888 0.901 0.903 0.920 0.934 0.900 1.520.880 0.895 0.899 0.900 0.910 0.916 如表七,如果排除部分样本数较少的喷胶系数对应的厚度系数,可以看出喷胶系数和厚度系数有明显的相关性。当喷胶系数在1.2-1.3时,厚度系数均值最大;喷胶系数为1.36和1.17厚度系数均值相对较大;喷胶系数为1.4-1.52和1时,厚度系数均值相对较小。综上所述,石墨毡厚度系数主要与石墨化放置层数和喷胶系数有关,与生产石墨毡用的预氧毡还是碳纤维毡的相关性应该不大。5 石墨毡分层率5.1 不同碳毡生产的石墨毡的分层率分层指标块 数未分层分层B等品分层C等品分层D等品分层E等品预氧毡368847%16%10%7%21%碳纤维毡46782%4%7%4%4%碳纤维毡17097%3%0%0%0%碳纤维毡26988%4%4%1%1%碳纤维毡313177%1%12%4%6%碳纤维毡46983%6%4%6%1%碳纤维毡58070%9%8%8%6%碳纤维毡64879%8%10%2%0%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预氧毡的分层炉率明显大于碳纤维毡的分层率,6批次碳纤维毡中第3、4和第5批次的碳纤维毡分层率较别的批次的分层率高。5.2 不同碳毡生产的石墨毡喷胶系数和分层率的关系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喷胶系数为1.4的石墨毡,预氧毡的分层率与喷胶系数没有明显关系。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除喷胶系数为1.33和1.4外,碳纤维毡的分层率和喷胶系数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将各喷胶系数中不同批次碳纤维毡的占比统计出来,如下表:喷胶系数碳纤维毡1碳纤维毡2碳纤维毡3碳纤维毡4碳纤维毡51.28100%1.33100%1.3645%40%15%1.416%8%42%35%1.4635%65%从表中可以看出,喷胶系数为1.33和1.4的石墨毡中,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