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3:8 “顺乎世界之潮流” 作业.doc_第1页
人民版必修3:8 “顺乎世界之潮流” 作业.doc_第2页
人民版必修3:8 “顺乎世界之潮流” 作业.doc_第3页
人民版必修3:8 “顺乎世界之潮流” 作业.doc_第4页
人民版必修3:8 “顺乎世界之潮流” 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八)(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小方参加主题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研究性学习。他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 a梦溪笔谈b海国图志c日知录d孔子改制考【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最早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因此小方最应该选择的参考资料是海国图志,故选b项。【答案】b2“以忠刚慑泰西之魄,而以精思窃制器之术,国耻足兴”该观点应该出自()a曾国藩b康有为c孙中山d陈独秀【解析】材料实际上阐述了“中体西用”的主张,这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在选项中只有a项人物属于这个派别。【答案】a3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b该漫画描绘的是清末“新政”c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解析】图片反映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反映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答案】d4. “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a封建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解析】根据材料“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可知该派别主张设立议院,为早期维新派主张,故选c项。【答案】c5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议会政治,以工商立国。以下对早期维新派所引发的社会思潮的表述正确的是() 对洋务思想有所继承又有所变异,是洋务思潮的延续早期维新派对“中体西用”学说的具体运用戊戌维新思潮的前奏,是一种过渡性社会思潮维新派对此社会思潮进行了实践ab cd【解析】早期维新派是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他们在办洋务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是无法实现富国强兵的,进而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这就突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为康梁维新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戊戌变法中得以实践。表述最贴合题意,故选b项。【答案】b6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这里康有为主张()a议院的功能在于限制君权b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c议院是朝廷的咨议机构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康有为认为上下议院有事可以召开集体会议,但是“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强调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而议院仅相当于朝廷的咨议机构,c项正确。【答案】c能力提升7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宣传立宪保皇思想b启蒙了国民觉悟c反对民主革命d主张救亡图存【解析】梁启超重点强调了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他提出如果政府不获得“正式成立”,即可视为“国家之蟊贼”,国家不等同于朝廷。这在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人们重新审视国民与国家、国家与政府、政府与国民等的关系,在臣民向国民转变的思想启蒙中,起到重要作用。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8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家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a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b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c革命只会导致国家衰亡d必须用暴力推翻清政府【解析】题干这段话的意思是反对革命,认为革命会导致家破国灭。c项符合题意,其余选项则是反对清政府,支持革命运动的。【答案】c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王韬的主要活动1849年受英国传教士邀请,入英人所办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一事被清廷发现并追缉,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滞港期间,协助英华书院将十三经译为英文,兼任香港华字日报主笔1867年漫游法、英等国,应邀前往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作学术演讲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1879年应日人邀请,前往日本考察四个月,写成扶桑游记1886年主持上海格致书院,推行西式教学1894年孙中山拜见王韬,王韬为孙中山修改上李傅相(李鸿章)书材料二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王韬弛园文录外编材料三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王韬纪英国政治(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作简要评价。(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解析】第(1)问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结合18491894年的历史史实回答,即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其贡献应依据王韬的主要活动总结概括。第(2)问材料二体现了王韬的洋务思想“由本以治末”,即中体西用,该观点的评价可以转化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第(3)问从材料信息看,王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这与王韬的英国之行有关,根据材料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点。【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2)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评价: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3)变化:由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原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问题。10 (节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二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2)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及准确全面地理解历史概念。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