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201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用蓝色或黑色笔答题 2沉着冷静认真作答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捯气(do) 腌臜(ynz) 窥( ku)视B契诃(k)夫 名讳(hu) 期(j )年C寤寐( wmi )沉湎(min) 荫(yn )庇D 倒坍 (tn ) 吹毛求疵(c) 窈窕淑女(yotio)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嫦娥一号”于10月24日晚成功发射,举国人民弹冠相庆,共同感受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B3月10日,俄罗斯部分华人华侨代表在莫斯科举行座谈会,大家义愤填膺,严厉声讨陈水扁近期的“台独”言行。C国庆促销活动中,家用电器一马当先、频繁降价,强力提升了市民的消费积极性,原本濒临滞销的数字彩电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D参加了今年中考作文阅卷的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盛夏时节的海西是个收获的季节。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的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 了一次教育。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垃圾乱丢。对此,我 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4.请你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各填空,每空1分,共10分)采菊东篱下, 。 ,蜡炬成灰泪始干。感时花溅泪, 。 ,分外妖娆。了却君王天下事, ,西北望,射天狼。 “一切景语皆情语”。温庭筠用“ , ”写尽了妇人望穿秋水的失望惆怅之情;而范仲淹渔家傲中“ , ”则在壮阔、荒凉的边塞风光里浸染着几多征夫泪;钱塘湖春行中透露出诗人白居易对莺歌燕舞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5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传出的信息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22字以内) (2分)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 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到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的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和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6用一句话表达下表反映的年龄与记忆效果的关系。(2分)记忆内容%100 机80 械 忆 60 记 记 40 义 忆 20 意 年龄 7 12 17 7. 根据所给词语创设情境,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不少于50字)(4分) 油然而生 夜色苍茫 月明风清 斑斑驳驳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文艺舞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同学们完成以“戏曲大舞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下列习题。8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曲?试写出来。(2分) 9在你看过的戏剧中,你最喜欢哪出戏或哪个人物?(1分) 10、中国传统戏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但随之时代的演变,世界越来越多元化了,而作为我们引以为豪的那些戏剧,却逐渐走向了时代边缘了。中国传统戏曲到底该去还是该留呢?说说你的见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2题(4分)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1.诗人用 、 两字写出了江水的浩大声势,用 、 两字写出了江流回旋激荡之态。(2分)12.请借助诗中表示色彩的词语加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描绘出诗中的图景。(2分)(二)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1316题。(11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一男附书至B.度已失期关山度若飞C.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宾客大宴D.今亡亦死 亡羊补牢14.下列与“扶苏以数谏故”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B.策之不以其道C.祭以尉首D.徒以有先生也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失期,法皆斩。此教我先威众耳。16.对这段文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B.陈胜借扶苏、项燕的名义,目的是利用他们的声望来号召天下百姓起义。C.“等死,死国可乎?”表现了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D.文段主要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和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带着伤痕飞翔,完成1721题。(12分)带着伤痕飞翔(朱毅帆)它出壳了。一身灰色的毛,还带着水,它顶破了蛋壳,从里面钻了出来。 它抖抖毛,似乎想站起来,但是没有成功。它的父亲忧心忡忡地望着它,因为它的翅膀和脚根本不能维持平衡,这个样子,它也许就不能飞翔,也许是注定无法活下去的。因为它们是鹰,高飞于天空的鹰,没有飞翔的能力就意味着死亡的命运。它整天守在窝中,抬头望着天空。似乎有什么东西从天空中一掠而过。那是它的同类。是它的兄弟姐妹。但是它不能飞,也就没有了捕获猎物的能力,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保障。就这样一直靠父母捕获来的食物为生?它不愿意,它努力地站起来。艰难地展开双翼,走到窝边。天是蓝色的。它一振翅,跳出了窝。没有用,它就如一块石头一样坠落下去,掉在下面十米外的树丛中,溅起了几片树叶和羽毛。父母把它带回了窝。它的身上有好几处都被树枝挂破,也许这些伤永远也好不了。它用喙梳理着羽毛,忍住了疼痛。它一遍又一遍地回忆自己在空中的那一瞬间,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它感到自己有了一种强烈的飞上天空的渴望。它再次抬头望着天空。它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它不断尝试着,一次次从窝边跳下去,体会着飞翔的感觉,一次次摔在树丛中被父母带回来。这是第几道伤痕了?它自己也不记得了。这天和以前一样,它又一次掉在了树丛中。但父亲对它说:你身上的每一道伤痕,都是一枚勋章,它见证了鹰的勇敢和坚强,见证了鹰的拼搏与努力。伤痕不仅留在它的肉体上,也留在它的精神上。除了身上的伤口,还有同伴的嘲笑声和蔑视的目光。它把伤口上的羽毛梳理好,不让树枝把它们弄乱。因为它要带着这些伤痕这些勋章,学会在天空里飞翔。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滑翔了。它顺着风,从高高的窝里跃下,在天空中扑打了几下翅膀,在天空中画出了一条弧线,然后缓缓地降落在了地面上,它第一次不是重重地摔在树丛间。它的泪水第一次流淌了下来。它又想起自己身上那些累累伤痕,那些见证了它所有梦想和一次次努力中失败的伤痕,此刻都化为了它飞翔的希望。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它把这一天永远地珍藏在心里,连同那些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痕。从此,它每天都要跃出窝去,逆风展开那双带着无数伤痕的翅膀。终于有一天,它发现自己能飞翔了。它能熟练地煽动翅膀,能控制自己飞行的姿势和速度,虽然它知道自己的飞翔还有一些缺陷,双翼和双脚还不能很好地配合,但是它的确开始用自己的方式飞起来。那一次一次的努力换来的伤痕,成了它振翅蓝天的动力,真正成了父亲所说的勋章。它把每一次练习当做自己飞翔的新开始,把每次成功的降落看成是自己飞翔的一次小结。它带着伤痕越飞越好,越飞越高。它成了一只虽不完美但却勇敢的真正的雄鹰(转摘微型小说选刊20108 )17本文记叙了小鹰学习飞翔的艰难历程。请结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小鹰学习飞翔的其余两个阶段( 处用8个字加以概括) (3分)_ _ 扑打翅膀,画出弧线 _ 18文本第、段中反复刻画小鹰“抬头望着天空”这一神情,请结合上下文细读,说说你能从中读出它怎样的心思? (2分) 19本文描写细腻感人,请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两个加点的“一次次”的表达效果。 (2分)20第段中写道:“它更理解了父亲所说的勋章的含义”,你怎样理解这个“含义”?(2分) 21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你从这只小鹰“带着伤痕飞翔”的历练中获得的感悟。(3分)(二)阅读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完成2227题。(1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九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多万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长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为整个中国的代称。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立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皇帝族就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出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22.文中横线上的九个省区,是黄河流经的地方,其中两省位置顺序有误,请改正。(1分)23.文章第一段共有三句,抽出第二句后段意并未改变,而且内容更简洁,作者为什么没有这样写?(2分)24.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黄河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3分)25.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最恰当的一处,这处是 处。(1分)26.本文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请从3、4两段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3分)27.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站在黄河岸边,面对浊浪滚滚的河水,沉思良久,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如何治理好母亲河,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2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在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请根据这则提示,或叙写生活中曾经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或谈谈你对承诺的看法,或发抒发感受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规范;题目自拟;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青海省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二)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4分)1.考查意图:考查考生对汉语拼音的准确把握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腌臜(ynz)契诃(k)夫 荫(yn )庇读音出现错误。答案:D2. 考查意图: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下对词语的理解。( “弹冠相庆”是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属贬义词,用在句中,感情色彩不当。“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不能用来修饰商品,属用错了对象。“文不加点”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用之修饰“低分作文”欠妥,词义不合语境,属望文生义的错误类型。)答案:、B 3. 考查意图:考查考生病句辨别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造成病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要根据句子来具体分析。A项,句子的主干是“茂名是季节”,句子成分搭配不当。C项,“通过使”的混用,造成句子主语缺失,应该删掉一个。D项,“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是双重否定,表肯定的意思,“有些责任”的意思,再加上“并非”成了三重否定,又变成了否定句,意思是没有责任,这同句子本来的意思是相悖的。只有B项句意明确,结构完整,没有语病。答案:B4. 考查意图: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若出现错别字或多字、少字、倒字现象则该空不得分。评分标准:每空1分,每小题中错、漏、添1字扣1分,共10分答案: 悠然见南山。春蚕到死丝方尽恨别鸟惊心看红装素裹赢得生前身后名会挽雕弓如满月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范仲淹“千嶂里,长河落日孤城闭”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 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语言提取信息能力、概括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我们不妨从寻找新闻材料的五个要素入手。按新闻常用的主谓陈述形式“什么人(或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答案: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 6. 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 答案: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记忆呈下降,而意义记忆逐步增强。7. 考查意图:重视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解析:本题有难度,重视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要求情景合理、语言通顺、表意清楚。评分标准:切合题意(1分),中心明确(1分),语言流畅(1分),书写规范(1分),共4分)答案:略。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分)8考查意图:重视考生对中国戏剧的了解。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回答。 答案:示例:秦腔、黄梅戏、京剧、豫剧等(2分)9考查意图:重视考生所了解的戏剧内容。解析:本题难易适中,根据所了解的戏剧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展示。 答案:示例:(1)窦娥冤它情节曲折、离奇,如:血溅白练、六朋飞雪和大旱三年。窦娥的冤情最终得以昭雪,符合老百姓的善恶观念,表达了他们的美好愿望。示例(2):窦娥 她美丽、善良、孝顺、刚强,面对恶势力,她毫不退缩,不惜以死抗争,维护自己的清白。10考查意图:重视考生对中国戏剧的关注及独到的见解表达。解析:本题难易适中。 答案:可从多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5分)11.考查意图:考察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解答此类题,最主要的是要能把握诗句含义。答案: 断,开;流,回。12.考查意图: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答案: 须扣住“青”、“绿”、“日”、“帆”四字,描绘出佳木葱茏,澄江如练,红日、白帆相映成辉的图景。(意近即可)13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词语的理解掌握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文言文学习必须扎实掌握文言词语的准确含义。答案:C (2分) 14.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掌握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文言文学习必须扎实掌握文言词语的准确含义。答案:D (2分)15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需要把握关键性词语。答案:误了期限,按照法令就都要被斩首。(2分)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面前树立威信(或威服众人)(2分) 16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文章主旨的把握及平时素材积累运用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 答案:C (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 17.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熟练找出段中关键词句,概括出文段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初振羽翼,坠落树丛 () 扇动翅膀,翱翔蓝天18.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理解上下文前后呼应、紧密相关的内容。 答案:向往飞翔,向往着靠自己的能力骄傲地活下去。19.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品词语从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理解关键词语要能体味词语所在句子所表达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感情倾向。 答案:连用两个“一次次”这个修饰语,可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这只小鹰无数次带着累累伤痕苦练飞翔的艰难的情景, 表现了它屡挫屡战的坚强的意志力, 隐含着作者的赞美和感动之情。 20.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相关知识的掌握。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积极巧妙寻找勾连。如理解托物言志的记叙文的主旨一定要找到“物”与“志”之间的共性和联系。答案:指小鹰身上的一道道伤痕, 这些伤痕都是小鹰为实现飞翔梦想拼搏与努力的见证, 是它面对无数次失败决不气馁的勇敢与坚强的见证。 21.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作品意义的理解。解析:本题难易适中。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答案:示例:文中的这只小鹰无数次带着累累伤痕苦苦练习飞翔,它身上这种屡挫屡战的坚毅深深地震撼了我,给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勇者是打不倒的。 就如我,尽管在一次次的月考中受挫,现实与目标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每一次我都会重新站起来,我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打不倒的勇者。 22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相关知识的掌握。解析:本题难易适中。 答案:“山东”与“河南”位置对调。(1分)23. 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语段中语句连贯性的掌握。解析:本题难易适中。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准确性、严谨性等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案:抽掉后,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不具体,缺少具体的空间感。(答对意思即可)(2分)24. 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中说明内容理解和语言的概括能力。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考生可以紧扣文段概括选段内容。答案:(1)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2)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人类生存。 25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中说明内容理解和语句的连贯性的把握。解析:本题难易适中。考生可以根据上下文内容的理解作出判断。答案:C处。(1分)26. 考查意图: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语段中主要语句及起修饰性、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解析:本题有一定难度。重点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平实性、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等语言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把握文段语句的含义,分析起修饰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5131:2025 EN Hardware for furniture -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hinges and their components - Stays and hinges pivoting on a horizontal axis
- 颈椎损伤患者的个案护理
- 公司节假日培训课件
- 梯子游戏故事案例解读
- 亮闪闪的微笑课件
- 《装在套子里的人》笔记课件
- 腹外疝的护理查房
- 事故安全宣传培训记录课件
- 皮肤科护士年终总结
- 电气工程师年终总结报告
- 美术微课课题立项申报书
- GB/T 46084-2025燃煤锅炉火焰温度图像检测技术规范
- 2025年贵州省毕节市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含参考答案)
- 女职工法律培训
- 2025口腔执业医师考试仿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辅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库(含答案)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立体几何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章】(上海专用)
- 小学法律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1课 身边的算法 课件
- 造纸培训制浆造纸培训造纸纸病分析处理(“毛布”文档)共112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