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 号01主 备 人翟新梅课 题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P5658 内容。教 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正确地用字母来表示。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率,并进行简单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主要教法点拨、精讲、总结、迁移应用。主要学法自学质疑、互动探究、交流反馈。教学过程学案学案学案一、自学质疑1、课前故事朝三暮四朝三暮四 1)故事情节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古时候,有个养猴的人对自己的猴子特别好,自己吃什么猴子便吃什么。可是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人自己都吃不上饭了,于是便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你们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猴子们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养猴子的人连忙说:“那么每天早晨吃四颗,晚上吃三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都高兴起来,觉得早晨吃的比晚上多了,自己已经胜利了。2)教师提问,引入质疑这个故事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说出,其实早上和晚上吃的总和是一样多的。师:你能用一个等式来概括一下吗?3+4=4+3相关链接:这个故事旨在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将课前互动融入到“三案”中的“学案”之中。同时,也为新课学习中的情境教学埋下伏笔。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学提问1)师语言阐述:时间久了,这群猴子识破了养猴人的计谋,也理解养猴人的难处,于是它们决定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劳动获取食物。一天早晨,猴子皮皮、毛毛和灵灵分别到山上摘桃子、掰玉米。瞧,这是它们一个早晨的劳动果实。2)课件出示情境图图中给出的信息是:皮皮摘了28个桃,毛毛摘了17个桃,灵灵摘了23个玉米。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哪些可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相关链接: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把自学提问的范围缩小到了加法,是充分考虑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把握,其实学生还可以提出可以用减法、乘法与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观察、思考。(这是自学环节的第一步)3、学生提问1)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皮皮和毛毛共摘了几个桃?三只小猴一共收获了多少个果实?2)自主选择,自学质疑师提出要求: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问题列式解决。选择第一个问题的坐一组,选择第二个问题的坐一组。学生选问择组。3)自学提示:根据你选择的问题,在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以下几项任务:你能用几种方法回答问题?能把你不同的解题方法写成等式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比如一些符号、字母等都可以)。在小组内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疑问?相关链接:这几个问题囊括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大部分,学生在自学环节中会出现一些非预设的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生成部分,可能会将教学目标完全完成(如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率,抑或会将两个运算律的意义用语言表述出来);如不能完全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师的精讲点拨环节将会解决重点,突破难点。4、学生自学教案教案二、交流展示1、分组展示交流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共享学习成果。1)师引导:先在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果实,由组长汇总记录。2)小组活动3)就以上五个问题分组交流展示,师将加法交换律与结合率分开总结板书。三、互动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就本组研究的问题进行补充完善,提供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率的文字描述。2、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交流信息中学习另一组学生探究的内容(即交换律和结合率的互学)。师提问:从他们的发言中,你学到了什么?引导互学。3、教师相机给予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四、精讲点拨师点拨提问:1、如果用过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加法交换律吗? 2、出示96+35=35+( )和204+57=( )+204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怎样用这些字母来表示加法结合率?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吗?4、出示(45+36)+64=(45+36)+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相关链接:这里将反馈练习与精讲点拨合理结合,用以增强点拨的实效性。5、点拨提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率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和都没变;不同点:交换律是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律是三个加数不交换位置,但运算的顺序改变了,和不变。)巩固案巩固案五、矫正反馈1、出示P58“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口答。2、1)出示137+863=分组进行计算与验算,说说验算的方法与根据。2)出示(88+45)+12=45+(+)指名学生口答,说说这样填写的依据(可以蕴含加法的交换律和交换律,说明:根据实际需要,加法交换律和结合率可以综合运用)。3)出示(88+45)+12和45+(88+12)师提问:如果我们以计算这两题的结果来进行速度比赛,你愿意选择哪题?为什么?(说出理由就行,不必计算)3、完成P58“想想做做”第5题现在我们就来用“凑一凑”的方法来做个“红花绿叶配”的游戏吧。以游戏的形式完成第5题练习。相关链接:这里为迁移应用打好基础。六、迁移应用1、师出示15+58+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