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导学案练习题1 诗两首(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_第1页
2016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导学案练习题1 诗两首(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_第2页
2016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导学案练习题1 诗两首(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_第3页
2016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导学案练习题1 诗两首(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_第4页
2016九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诗两首导学案练习题1 诗两首(word版习题有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咏唱故园诗情1诗两首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祖籍福建泉州,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居台湾。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被称作“乡愁诗人”。2.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创作于1938年11月,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正遭受着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并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刻骨的恨,他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乡愁写于1972年,作为一位离开大陆多年的当代诗人,余光中同所有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内心深处无时不涌动着浓浓的思乡情,于是,他将这种深情化作了这首浅易质朴而韵味无穷的乡愁。3.主题解说我爱这土地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乡愁这首抒情诗,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实物化,表达了作者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4.难点攻克两首诗中体现诗歌主旨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深刻含义?提示一:我爱这土地的主旨句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句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是那个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提示二:乡愁的主旨句是“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几句诗尤如百川奔向东海,尤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拓展了诗意,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有画龙点睛之效。提示三:两首诗都是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都表现了爱国这个共同的主题,都表现了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执著的爱。5.结构图解我爱这土地小时候邮票想母亲长大后船票念爱人乡愁后来坟墓怀亡母现在海峡思祖国6.学法点津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分析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是阅读记叙性文体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命题者在设计记叙性文体的题目时,也较侧重对比喻手法的表达效果的考查。【典型例题】乡愁一诗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国家园的思念的?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参考答案】诗人采用比喻修辞,把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的事物中,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激起了读者的共鸣。【技法点睛】分析比喻的表达效果,首先找出本体和喻体,然后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什么特点,或人物怎样的感情。即:比喻修辞+物的特点(人的感情)。7.拓展延伸古诗词中的“乡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01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艾青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称赞艾青是“最伟大的歌手”。艾青把个人命运融( )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中,_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盼望表现出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和_胜利彼岸的期待;鱼化石隐藏的是诗人由历史动荡生发出来的对人生际遇的感ki( )和抗争;_。这些诗篇是诗人艾青_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1)给文段中加点的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达 留给 到达B.传达 到达 留给C.到达 留给 传达D.留给 到达 传达2.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3. (汕尾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不良行为,每个人心中都必须绷紧一根安全弦。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4. (重庆中考A卷)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5. 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上联:海峡无阻下联:_上联:一弯浅浅的海峡下联:_6.综合性学习。2016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辰106周年,为缅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艾青伟大的诗魂,激发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情感,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艾青,我为你骄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活动一:我推荐赵春华在忆诗人艾青中写道:“那个讴歌土地/讴歌太阳的诗人/走了走了/那个大堰河的儿子/那个土地的儿子/走了走了/他的诗没有走/还留在我们的心头/赶也赶不走。”是啊,他的诗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2)活动二:我宣传博客(网页)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为宣传艾青的杰出成就,弘扬艾青精神,班委准备建立一个博客,请你设计两个介绍艾青的栏目。栏目一:风雨历程 栏目二: 栏目三: (3)活动三:我致词1984年,诗坛泰斗艾青被提名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当时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亚马多等一些有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亲切地汇合,诺贝尔文学奖应当发给艾青!但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获20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请拟写一则颁奖词,概述其主要事迹,点出其精神品质。(60字左右) 02课内精读 (一)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7.这首诗中,鸟儿所歌唱的四个对象是什么?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8.品析下面诗句所包含的意义。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9.从全诗看,作者在诗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二)阅读乡愁,回答问题。10.诗歌运用了哪些形象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11.这首诗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2.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03类文阅读不老的艾青阿古拉泰今年(2005年)的5月5日,是诗人艾青辞世九周年纪念日。每每念及艾老,便想起创办诗选刊的日子。创刊号上,艾老的题词“新诗充满希望”给了我们很大鼓舞。于是,在同胞诗人查干的带领下,前往北京,拜望这位饮誉诗坛的前辈。那天下午,我们准时叩响丰收胡同的红门。高瑛老师盛情地将我们迎进客厅,艾老泰然地坐在对面的藤椅上,严峻的面庞上挂着一丝笑。与高瑛的热情相比,他的温度仿佛全在内心。我先被艾老宽广的额头吸引住了。这额头是独特而富有诗意的,青筋暴突,像一条条蚯蚓耕耘着思想的沃土。花白的头发拗向后面,使人想起秋天的芦苇,保持着风刮过的形态和抗争的姿势。艾老询问诗选刊的情况,我一一作答。艾老说,诗要和着时代的脉搏,要表达人民的心声;诗可以轻歌曼舞,但更要振聋发聩;诗,应成为黑夜里的火把,不要陶醉于做庆典午夜的礼花那么多深邃的诗论,使我深受教益,只悔恨自己没有带上小本子完整地记录下来。艾老问起查干夫妇在北京的新生活,使我腾出眼睛来环顾客厅四壁。左面是西方现代派画家的作品,怪诞而抽象,色彩华丽。艾老背后是画家黄永玉画的“猫头鹰”,不过此猫头鹰非遭批判的那只猫头鹰;那一张是大泼墨,黑的,这幅着了色,温暖了许多。作者题款曰:“益鸟也/为人造福/却常常生活在毁誉之中。”我注意到艾老的眼睛,一只明亮,一只紧闭那段特殊的日子里,艾老的一只眼睛失明了。我的目光在画幅和艾老之间来回移动,象征比喻拟人。暗自叹服画家的才情!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起身告辞。艾老微笑着站起来,简捷地道别后,径直走向书房。望着艾老微驼的背影,心中感叹:历经了多少风云与沧桑啊,思维还是那么活跃,那么年轻。又一年春天,葡萄牙文版的艾青诗选在澳门举行首发式,特邀艾青伉俪出席。那时澳门回归尚有时日。我来到他家,诗人夫妇正整装待发。艾老西装革履,依旧是当年在法兰西留学时的风采,神情却显得有些庄严。艾丹向我讲述办理手续的繁缛与缓慢,艾老接过话茬:“噢,接受别人邀请,到自己的土地上去做一次贵宾”凝望着诗人的目光,触了电一样,我真切地感受到艾青不老,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是那样的深。这使我不由得想起他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自诞生那日起,便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他饱尝了苦难,信念却历久弥坚。艾老不老,激情犹在!最后一次见到艾老,是1994年一个冬日。我们一起用餐完毕,艾老示意我们先走。我和艾丹在晚霞晕染的庭院里伫立。一会儿,艾老拄着拐杖步履维艰地走出来。斜阳暖暖地映在那张智慧的额头上。我向他招手,他轻轻地向我挥手。我向他挥手,他再向我挥手,却停住,不走了。我示意目送他回去。他再度挥手。艾丹告诉我:“他不愿熟悉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他太坚强,骨折后走路已十分艰难,但一直不肯坐轮椅。”我的眼睛湿润了。啊,不老的艾青!这就是那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在巴黎听到“中国人,你们国家都亡了,还在这里干什么”之后,毅然扔掉画笔拿起枪,让彩虹化作闪电,从胸膛里飞出血丝,用呼吸摩擦铜号发出呐喊之声的战士;这就是那个在狱中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澎湃着火热激情的赤子;这就是那个沉寂多年后火山一样喷发炽烈情愫写出鱼化石光的赞歌的伟岸的诗人!此刻,他正礁石般挺立在夕阳中。叱咤风云的诗人,波澜壮阔的诗人,如今,他的身边已是一片平静的海。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这镀满余辉的小院,诗的丰碑却耸立在心中。(选自人民日报)13.仔细阅读全文,请你说说艾青的“不老”表现在哪些方面。 14.作者第一次见到艾青时,对艾青进行了什么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 15.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段中画上的题款“益鸟也/为人造福/却常常生活在毁誉之中”的含义是什么。 16.文章第段中,诗人夫妇整装待发去澳门时,为什么艾青的神情显得有些庄严? 17.文章第段画线句“此刻,他正礁石般挺立在夕阳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04写作创新18.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意象,分别象征人生的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各自独立形成相对完整的四幅画面。请从四个画面中任选一幅,发挥想象,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1) rng 慨 (2) B (3) 我爱这土地表达出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2.D(解析:选择问一般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分句中用逗号。)3.A(解析:B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句末的“和质量”;C项语序不当,应将“解决、分析、观察”改为“观察、分析、解决”;D项缺少主语,可将“由于”删去。)4.B(解析:B项“我”是因对土地爱得深沉而“常含泪水”,表达了“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5.(1)陆岛有情 (2)两岸深深的乡心6.(1)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执著地爱恋着这片土地?我爱这土地为你诠释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2)诗海漫步仰望星空 (3)示例: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理性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7.四个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黎明。土地象征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河流象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风象征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独立自由的曙光。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越深,心中的痛苦就越强烈。9.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祖国的象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10.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形象生动,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给人多方面联想与想象的空间。11.时间顺序。从“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看出来。12.一表现为结构美;二表现为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