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景交融著华章课例研究报告 当阳市庙前中学 双庆贵一、研究背景与主题(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本质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属于学生的东西还给学生,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随着这一理念,相继出现了几种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洋思中学经验)。导学案(东卢中学经验)。合作展示(杜郎口中学经验)。在应用这些教学模式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先学就是老师把书上的内容搬家,搞成填空题,学生看书找答案,老师的后教就是对答案,或者还是按照原来老教法再讲一遍。学生的学成了不需要动脑的体力劳动, 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习东卢中学,导学案。导学案变成了教案,变成了学生的学习本,变成了作业本,老师上课要讲的话都写在了导学案上,老师、学生的负担重,但效果差。学习杜琅口中学,合作讨论与展示,小组合作的内容、时间存在随意性,致使学生的合作与展示流于形式,学生不经独立思考就要讨论,小组合作成为优等生进行粗糙思维活动的天地;同时又使学业处在中等和中等以下学生沦为旁听生。在讨论交流中,又因没有一定的选择,变你说我讲,半斤八两,学习活动在低水平中进行,时间在教师与学生的忙忙碌碌中被大量的浪费,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二)研究主题以 王代福老师人教版第六册作文教学为载体,研讨语文作文课堂究竟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会学习?如何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二、研究团队与计划(一)研究团队、所在学校及科组:庙前中学语文组、研究老师:双庆贵 、导教教师:王代福(二)研究计划、小组集体备课,执教者说课(说本文在单元的地位;说对教材的理解;编者的意图;重难点;教师的教学设计;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小组成员听课、备课小组集体评课,教者反思、吸取各方意见后再一次修改后形成教案,计划一周的时间,计划通过教案修改、在不同班级教学效果对比、学生抽样分析、教学实况记录、 课后反思等落实研讨过程。三、研究规划与方案(一)教材分析了解写景状物类记叙性散文的一般特点;明确情景交融的含义和基本的写作技法。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学作文即学做人,写作时应情感真诚,思想健康;文章内容应动人心魄,或给人以慰勉鼓励,或催人奋发上进。(二)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属于学生作文的迫切需要,预计学生困难在于:一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一写作技法牵连许多写作技巧的大背景,需要学生在切实的例文阅读中构建概念;二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这些表达方式,在一篇文章中往往是综合利用的,甄别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对学生的用心阅读和体会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来说喜欢停留在浅表的感知上,导致把握不住写作技巧的本质东西。(三)教学策略1、学生学的目标课堂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先学,使学生学习时明确自学要达到什么具体的目标,可以通过哪些自主学习方式来达到,致使学生的自学不流于形式。2、学生学的方式 让学生明确合作、讨论、探究这些学习方式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避免不能根据学习目标来合理地选择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式的功能,不让学生被动去接受老师给他安排好的学习活动,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 3、学生学的评价 即时对学生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控,让学生能自主地评价自已学的怎样,即时矫正自已的学习行为。四、教学实践的展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写景状物类记叙性散文常用的写作技法。首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徐渭题画明代杰出文学家、画家徐渭,聪慧过人。一日,他与多人在杭州孤山一亭内赋诗作画,画的是柳亭送别图,画虽不错,诗却平庸。主持人见徐渭在场,以为他是附庸风雅,就请他赋诗一首,让他出丑。徐渭不推辞,一口气写了四句:“东边一棵杨柳树,西边一棵杨柳树,南边一棵杨柳树,北边一棵杨柳树。”大家见了心里连连叫苦,这哪里是诗呀?但见徐渭从容续出两句:“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绾得行人住?”这时大家无不折服。1、设问:添上后两句,妙在何处?(画龙点睛,将离别之“情”融入“景”中,意境新奇。)2、追问:从画题的内容来看,应该怎样题诗?(借柳亭之景,抒送别之情。)归纳:这一写作技法就是“情景交融法”。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寓情于景”(情在景中,抒情含蓄);一是“借景抒情”(由此及彼,抒情直白)。3、设问:在你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文章?(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寓情于景),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第三、四段(借景抒情)等。)特别提醒:近年来,运用这种写作技法的作文题在各地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比如,2011年中考,适合于写成“写景状物”类的记叙性散文有湖北黄石题:“这些花儿”;江苏题:“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山东济南题:“阳光灿烂的日子”;贵州铜仁题“一朵美丽的浪花”等。下面,我们来赏读两篇运用这种写作技法的学生习作。(二)比较鉴别,技法拆解1、文题展示: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之分,有细雨、暴雨、雷雨、骤雨等之别,又有落在平原的雨、山区的雨与江河湖海的雨等之异。雨景,既是自然的,又往往是奇异的。有着不同经历和心境的人,在不同的季节和环境里,观雨景,听雨声,悟雨情,他们的心灵感受一定是各不相同的。请以“听雨”为话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2、习作呈现:(1)下发习作:【甲文】与【乙文】(见印发材料,此略)。(2)阅读思考:这两篇“情景交融”的习作表达方式及写作特点有何异同?(哪一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方法?哪一篇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3)学生赏评与交流。3、技法归纳甲乙两文比较,既有不同点,又有相似点。不同点:甲文侧重于描写,抒情更加含蓄;乙文侧重于叙事,抒情更直接,更浓烈。具体表现在(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甲文写春雨、夏雨、秋雨和冬雨,主要从声音和情态等方面来描摹,通过对比的方法,表现了它们的不同特点和神韵,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绘的景物中,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客观的写景,但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正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2)由此及彼,借景抒情。乙文主要摹写了三个不同季节的雨,情由景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一是借“春雨”来抒发童年记忆中的美妙感受;二是借“夏雨”来抒发回忆中母亲去世时的晦暗悲情;三是借“秋雨”来释放现实中的内心阴霾,真正达到了古人说的“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艺术效果。相同点:也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3)抓住特点,情感真挚。甲乙两文写景生动,笔法细腻,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情”。(4)手法灵活,语言优美。甲乙两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写心中故事、描绘雨中景胜、抒发内心真情、阐述鲜明观点等,比喻贴切,语言优美,感悟深刻。特别提醒:若用中考作文的评判标准来鉴别的话,甲文两文均可判为一二类文,获得较为理想的高分(4050分)。(三)技法演练,展示评价1、假如你来写如下中考作文题,请从审题立意的角度,任选一题,采用“情景交融”法,拟出一份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要求:从亲身经历和现实生活取材,情景明确,写实景,抒真情。并准备口述你的构思。2、中考真题:(1)“这些花儿” (湖北黄石题); (2)“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江苏题);(3)“阳光灿烂的日子” (山东济南题);(4)“一朵美丽的浪花”(贵州铜仁题)3、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根据写作提纲和构思,课外完成一篇“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文章,不少于600字。(下发中考满分作文)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写作箴言”的小诗作为结束语情因景生善思量,景因情入动肝肠;意与境会造氛围,情景交融出华章。五、课后研讨 (一)授课方案和教学实践的亮点:1、课堂设计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整个教案分课前导入和课中研读两部分,四个教学环节目标明确,让教学促进学习的方式来影响学生学习的过程。2、教学过程体现了学法的引导,比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技法是什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怎么利用和学习这种表达?3、教学能让学生与老师分享对学习的激情,分享种种新发现。比如故事激趣,学生能在两幅不同的幻灯片对比中,比较直观的感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技法是什么。(二)授课方案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评价凸显还不够,对学生用语言描述的准确性缺及时评判。六、教学反思通过研讨教学,我认识到使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有以下几方面:(一)目标导学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的整体构思。是过程设计的灵魂,是学生学习和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课堂教学的导入、学习过程展开的方式、评价活动的进行、反馈与矫正活动的标准等都由教学目标来导控。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是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教学目标缺乏操作性定义的支撑,大都呈现出抽象的状态,空泛而普适。不能起到引导学习和导控学习的功能,最后导致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那么应该如何使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呢?一个好的学习目标就是课堂可操作性的学习评价目标,它使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有哪些学习行为。一个好的学习目标的组织要素应该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预期达到学习水平。(二)学法导引 要学习,就有一个怎样学习的问题。当前我的语文教学和王代福老师比较,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只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从而造成学生不会学习。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当前课堂改进面临的一个难点,也是我在教学中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情景交融著华章的教学,旨在采用学法导引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所谓学法导引就是根据具体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并给予具体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指导。教学要极力避免学生的学习行为形式化。(三)自主评价 如上所述,情景交融著华章这节课,为完成学习目标,王代福老师设计了多方面的学习活动,对每个学习活动,都安排了学生自主评价。比如比较甄别要评价自己的阅读的宽度,朗读要评价自己是不是读出了例文的情感基调,是否读出了词句所表达的意境,是否读出了作者复杂的情愫,还有技法利用的自我评价等等。综上所述,采用目标导学,学法导引,自主评价,能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或讲得好不好,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教学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七、理论聚焦1、美国著名教学目标研究专家马捷尔曾说过:“如果能够提供给学生优良的教学目标,学生经常自己就可以学得会”。这句话强调了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与作用。2、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听读训练考试题及答案
- 天然气管护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3 扇形 同步练习(含解析)
- 骨整合电刺激-洞察及研究
- 静脉抽血法试题及答案
- 纪检督察员管理办法
- 财务供热收费管理办法
- it公司取证管理办法
- 营销管理办法明确了
- it数据变更管理办法
- 2025年下半年安徽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社会公开招聘22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3D打印技术在制造业2025年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可行性分析报告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班主任育人故事经验分享陪伴每一名学生慢慢成长模板
- 2025福建漳州闽投华阳发电有限公司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