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该诗讽刺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 d唐太宗解析:选b。“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讽刺的是隋炀帝坐龙舟到扬州游玩。2贞观十年,李世民为自己营建陵墓时,特令工匠用青石凿刻自己分别乘六匹战马的浮雕,立于陵前,象征亲身经历的六大主要战役。在其完成统一的征战中,取得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的标志是()a消灭薛举集团 b消灭刘武周的力量c击败窦建德、王世充集团 d大败东突厥的军队解析:选c。通过消灭窦建德、王世充两大集团,河南、河北尽归唐朝所有。中原地区的取得,标志着唐朝取得了统一战争的决定性胜利。3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基本消除了敌对的政治势力稳固了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核心地位为其登上皇位扫平了道路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a bc d解析:选a。玄武门之变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排除含的选项。4观察下图,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a稳定了唐朝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统治b进一步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区域c扩大了唐朝同亚、非等地区的交流d加强了汉藏两族的交流与团结解析:选d。步辇图描绘的是松赞干布派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5北方民族尊唐太宗为“天可汗”的直接原因是()a与吐蕃建立和亲关系 b在西突厥故地设北庭都护府c妥善安置东突厥降众 d册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解析:选c。北方民族为突厥,a、b两项可直接排除,d项为唐玄宗的功绩,只有c项属于唐太宗的功绩。6“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了唐太宗()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 d心存百姓的思想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认为只有百姓安乐,才有国家的强盛,这是一种心存百姓的思想。7导致“贞观之治”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b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c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考试制度 d唐太宗知人善任、兼听纳谏解析:选c。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是隋朝首创,唐朝继承和发展,因此c项的说法错误,故选c。8“贞观之治”的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b促进了民族融合c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d有利于社会稳定解析:选c。推动了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的是“开元盛世”;b、c、d三项都是“贞观之治”的影响,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是其最主要的影响。二、非选择题9阅读以下材料: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置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资治通鉴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 观点。(2)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3)你如何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解析:第(1)问注意题目要求,语言一定要精炼,不可拖沓。第(2)问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第(3)问主要应从正面进行评价。答案:(1)观点: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的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主张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2)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并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告诫他们守唐法。这样既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又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3)评价: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学习思考1历史上人们经常把隋朝和秦朝的兴亡进行比较。二者有哪些相同之处?(教材p9)提示:(1)隋朝与秦朝的历史功绩有相似之处,但都是短命王朝;秦朝兼并六国、统一全国并形成大一统的王朝,隋朝也是在百年战乱之后一统中国。(2)秦朝的统一为西汉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而隋朝的统一也为唐朝的繁盛创造了条件。(3)秦朝兴建了长城和驰道,而隋朝开凿了大运河。(4)秦朝在严刑峻法和滥用民力中灭亡,隋朝也是在昏庸无道和大兴土木中崩溃,等等。2在宫廷内争中,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件是否带有普遍性?(教材p10)提示:带有普遍性。反映宫廷斗争的残酷;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映了统治者上台需具备一定的实力。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持相反的意见。3李世民为什么对东突厥将领采取封官晋爵的措施?(教材p11)提示:李世民用怀柔的政治策略来处理民族问题,方法比较妥当,政策比较开明,这种措施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固。4与此前的帝王相比,唐太宗在对待边疆各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教材p12)提示:(1)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常常自奉为华夏,将周边少数民族称为蛮夷,带有明显的轻视之意,对其往往采取战争征伐政策。(2)唐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和政策,表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也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敬重。5唐太宗的用贤和纳谏与贞观之治之间有何关系?(教材p13)提示:二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是唐太宗的用贤和纳谏才使得唐朝政治清明,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政治条件。二、自我测评(教材p14)评述唐太宗在军事、政治方面的主要活动。提示:(1)军事上:东征西讨,为建立封建统一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击破东、西突厥,巩固了北部边防,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唐太宗注重纳谏、用贤,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4)文中将唐太宗与历史上的哪些帝王相比较?对于材料中提到的有关唐太宗的一些评价,你是如何看的?为什么?提示:与周武王、成王、康王以及汉高祖、汉文帝相比较。文中赞扬唐太宗以武力统一全国,其才略要高于汉高祖,但功略规模则有所不及。文中认为唐太宗能推行仁政,曲己从谏,畏义好贤,符合儒家的传统规范。尽管范祖禹对唐太宗的评价有些脱离隋末唐初的历史条件与阶级关系,但其一些见地符合历史实际。引文从封建伦理标准出发,仅着眼于唐太宗的个人品质而孤立地进行评价,带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贞观之治并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工作总结汇报七篇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贵商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周至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策略与实战案例分析笔试参考题
- 2025年裂化工艺优化考核题库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油气管道工程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公务员内蒙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游戏开发工程师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全收录
- GB/T 43137-2023土方机械液压破碎锤术语和商业规格
- 红楼梦之林黛玉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