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doc_第1页
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doc_第2页
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doc_第3页
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doc_第4页
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化学用语教学初探 化学用语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和化学规律的语言符号,是进行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具有简明直观、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的特点。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最基础的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入门的重要工具。初中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掌握好化学用语,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学用语本身含有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知识,它不仅代表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实质,而且也代表着物质量的关系。化学用语又是化学计算的基础,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化学用语,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计算。化学用语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当学生把具体的实物与变化规律跟代表它们的符号联系在一起,把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大大提高,所以化学用语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思维形式。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为了较好地完成化学用语的教学,根据初中生的心理及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激发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轻松、自觉地学习。常常有这种情况:学生因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门学科,成绩也就好。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富有幽默感的教学语言,会赢得学生欢迎、喜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有些学生将电解水的方程式错误的写作:2H2O2H2O2,我几次批改,但这些学生依然如此,于是,我在上课时写上这一错误的反应式,然后对学生们说:“有些同学制造了这一个化学反应,我们大家可要小心啊,到这些同学家作客,他们家中热水瓶里的开水,那可是爆呜气呀,”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作业的错误在笑声中纠正了。不论学习哪一类化学用语,都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通过具体物质及物质间相互变化的化学反应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结合氢气燃烧实验,就可以向学生介绍氧气、氢气、水的化学式。当他们学完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他们便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反应的实质、反应条件,还能知道生成物和反应物间的质量比。从而认识到正确地运用化学用语是多么清楚简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领会到学习化学用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会激发起极大的兴趣。二、规范书写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学生会写、会读、会用,并达到规范化的程度。会写、会读、会用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教学中又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应把重点放在会写上。不少学生学过初中化学后,仍不能正确地写出重要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化学用语的意义理解不深刻,开始不注意记准练熟,学多了又混淆不清,张冠李戴,以至失去信心。所以要严格要求学生记准练熟,写是练习的关键,因为写可以帮助记忆,熟悉读法。学习元素符号时要求学生在三格纸上练习书写,书写字母无论大写或小写都用手写体。例如:元素符号读法一般念元素的汉字名称。学习化学式时,也要在三格纸上规范地练习书写,写化学式时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数码的大小是元素符号的一半,从元素符号右下角处开始写,露在外面一半。例如:在写化学式时,对元素符号的排列是“先读后写,后读先写”。学生没有掌握这一原则就会出现ClH、HONa之类的错误。化学方程式教学时,在学生能规范地写出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基础上,告诉学生“”、“”、“系数”(指一位数)各占一个字的大小,“”一般占两个字的大小,如果反应条件复杂,可把“”适当写长一些。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口述化学方程式。同时还用实例说明书写不规范引起的错误,如把Co(钴)写成CO(一氧化碳),把Mg(镁)写成mg(毫克)。通过这些实例引起学生对书写规范化的重视。三、名实结合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因此化学用语的教学要和具体物质和具体的化学反应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它的化学意义,让学生从认识具体物质和具体反应现象或化学概念入手,通过他们的感官(耳、目等),逐步把化学用语和化学事实(实物、实验)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联想,做到名实结合,巩固记忆。例如,学生见到硫酸这种物质,从这种实物出发,讲清“H2SO4”这一化学式的涵义:表示硫酸这种物质及其一个分子;表示硫酸的组成;表示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到高中还表示摩尔质量),表示其中各元素的百分组成。这样学生既认识了硫酸化学式的涵义,又联想到它是一种油状液体,记忆就深刻。四、快乐记忆针对化学用语的记忆量大,抽象性强,比较枯燥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快乐记忆法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1、歌谣法记忆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学生掌握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工具的基础,因此,元素符号的记忆显得更为重要,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次课后要学生必须记住常见的五种元素符号,并编成如下歌谣帮助记忆。氧是O硫是S磷是P;镁是Mg,铁是Fe。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课本上已出现的其它元素的符号编成歌谣加以记忆并相互交流。常见元素符号歌谣Pb铅、CI氯、氧O金Au,Ba钡、钙Ca、碳C钠Na,镁Mg、汞Hg、磷P银Ag,锰Mn、锌Zn、氮N锡Sn,Br溴、S硫、钾K铜Cu, 氦He、氖Ne、碘I铁Fe,Al铝、氢H、硼B铂Pt。2、奇特想象法记忆单质的化学式。针对一些学生见到气体就认为是双原子分子(在右下角有2)的实际,教学单质化学式写法时,我在黑板上画一幅漫画,边画边解释,葫芦养氢弹。最后强调:在初中阶段,有角码2的单质有:F2、Cl2、O2、H2、N2,其余单质无角码。学生在笑声中掌握了初中阶段单质化学式的写法。3、口诀法记忆化合价。记住化合价是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前提。(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氟氯溴碘负一价,谈变价,也不难。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2)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氢氧、硝酸要根,还有高锰酸根、氯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磷酸根,正一只有一个是铵根。4、击鼓传纸拼写化学式。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硬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有关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和化合价,在二分钟之内把所有能拼写的化学式及其名称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对不满十个化学式的学生表演一个小节目,如唱一支歌、讲一个笑话、猜一个化学谜语等。本活动寓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名称于游戏活动之中,努力提高正确书写化学式和名称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1)活动开始时教师可把本活动的步骤和要求告诉学生。(2)推荐一位击鼓者。击鼓时面背其他学生,其余学生围坐教室四周成一圈。(3)教师取出一张对折的硬纸片(硬纸片里面书写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和化合价),任意交给一位学生。(4)教师喊“开始”,击鼓者开始连续击鼓(可快、可慢,使活动气氛紧张、活泼)。当鼓声骤停,接到硬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阅读内容(同时教师把同样内容投影在屏幕上),学生在2分钟之内把所有能拼写的化学式和名称写在黑板上,写完坐回原处。(5)写对不到10个者,请表演一个小节目。(6)再重新取一张硬纸片,重复上述2-5步骤活动。说明本活动适宜初三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的知识以后,也可以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化学式以后进行。读写化合物的化学式口诀:正价左、负价右,氧化物、氧在后,后念先、先念后。有角码、要先读。中间“化”字不可漏。硬纸片与投影片内容:4硬纸片内容不一定局限上面几张,可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灵活编制。5、纸条默写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助于长期记忆。例如刚学过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下课后同学们相互间用小纸条默写检查,错了的及时订正,记忆效果就会好。6、多渠道法记忆化学方程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单纯依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如果既看又听,效果会好得多,约能记忆65。因为多种感官同时接受知识,就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上建立很多通道,留下多种痕迹。如怎样才能记住化学方程式,在书写时达到完全正确,不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最根本、最重要的方法是联系事实,联系实验。初中化学里的重要反应都有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参加反应的是什么物质,反应后生成什么物质,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发生哪些现象。例如:对CO2CaCO3Ca(HCO3)2CaCO3CO2的一系列变化,通过做实验,看实验,再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填写实验报告,既听老师讲,又动手练习。7、谐音法记忆金属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